首页 / 正文

卷二

真丹

王半山和俞秀老禅思词曰:“茫然不肯住林间。有处即追攀。将他死语图度,怎得离真丹。浆水价,匹如闲。也须还。何如直截,踢倒军持,赢取沩山。”此词意劝秀老纯归 于禅,住山不出游也。真丹,即震旦也。军持,取水瓶也,行脚之具。踢倒军持,劝其勿事行脚也。沩山和尚欲谋住山,曰:“此山名骨山,和尚是肉人,骨肉不相离。”言人不当离山也。皆用佛书语。“浆水价”,“也须还”,则用列子五浆先馈事。

金荃

元好问诗:“金荃怨曲兰畹辞。”金荃,温飞卿词名金荃集。荃即兰荪也,音筌。兰畹,唐人词曲集名,与花间集出入,而中有杜牧之词。

鞋袜称两

高文惠妻与夫书曰:“今奉织成袜一量,愿着之,动与福并。”量当作两,诗“葛屦五两”是也。无名氏踏莎行词末云:“夜深着辆小鞋儿,靠着屏风立地。”辆两盖古今字也。小词用毛诗字亦奇。

麝月

蔡松年小词:“银屏小语,私分麝月,春心一点。”麝月,茶名,麝言香,月言圆也。或说麝月是画眉香煤,亦通。但下不得“分”字。又党怀英茶词:“红莎绿 蒻春风饼。趁梅驿,来云岭。”金国明昌、大定时,文物已埒中国,而制茶之精如此。胡雏亦风味也。非见元宵灯以为妖星下地之日比也。

檀色

画家七十二色,有檀色,浅赭所合,词所谓“檀画荔枝红”也。而妇女晕眉色似之。唐人诗词多用,试举其略。徐凝宫中曲云:“檀妆惟约数条霞。”花间词云:“背人匀檀注。”又“钿昏檀粉泪纵横”,又云:“臂留檀印齿痕香”,又“斜分八字浅檀蛾”是也。又云:“卓女烧春浓美,小檀霞。”则言酒色似檀色。又云:“檀画荔枝红,金蔓蜻蜓软。”又“香檀细画侵桃脸”,又“浅眉微敛注檀轻”,又“何处恼佳人,檀痕衣上新”,又“修蛾慢脸。不语檀心一点。歌声慢发开檀点,笑拈金靥”,又“锦檀偏,翘髻重,翠云欹”,又“翠钿檀注助容光”,又“粉檀珠泪和”。伊孟昌黄蜀葵诗:“檀点佳人喷异香。”杜衍雨中荷花诗:“檀粉不匀香汗湿。”则又指花色似檀色也。东坡梅诗:“鲛绡剪碎玉簪轻。檀晕妆成雪月明。肯伴老人春一醉,悬知欲落更多情。”唐宋妇女闺妆,面注檀痕,犹汉魏妇女之注玄的也。嵇含南方草木状:“蒟缘子,渍以蜂蜜,点以燕檀。”

黄额

后周天元帝令宫人黄眉黑妆,其风流于后世。虞世基咏袁宝儿云:“学画鸦黄半未成。”此炀帝时事也,至唐犹然。骆宾王诗:“写月图黄罢,凌波拾翠通。”又卢照邻诗:“纤纤初月上鸦黄。”“鸦黄粉白车中出。”王翰诗:“中有一人金作面。”裴庆馀诗:“满额鹅黄金缕衣。”温庭筠词:“小山重叠金明灭。”又“蕊黄无限当山额”,又“扑蕊添黄子,呵花满翠鬟”,又“脸上金霞细,眉间翠钿深”,牛峤词:“额黄侵腻发,臂钏透红纱。”张泌词:“蕊黄香画帖金蝉。”宋 陈去非腊梅诗:“智琼额黄且勿夸。眼明见此风前葩。”智琼,晋代鱼山神女也。额黄事,不见所出,当时必有传记。而黄妆实自智琼始乎。今黄妆久废,汴蜀妓女以金箔飞额上,亦其遗意也。

靥饰

说文:“靥,颊辅也。”洛神赋:“明眸善睐,靥辅承权。”自吴宫有獭髓补痕之事,唐韦固妻少时为盗刃所刺,以翠掩之,女妆遂有靥饰。其字二音,一音琰,一音叶。温飞卿词:“绣衫遮笑靥。烟草粘飞蝶。”此音叶。又云:“粉心黄蕊花靥。黛眉山两点。”此音琰。花间词:“浅笑含双靥。”又云:“翠靥眉心小。”又“腻粉半粘金靥子,残香犹暖 绣原作旧,王幼安据花间集改。熏笼”,又“一双笑靥 嚬香蕊”,又“浓蛾淡靥不胜情”,又“笑靥嫩疑花拆,愁眉翠敛山横”。宋词:“杏靥夭斜,梅钿轻薄。”又“小唇秀靥。团凤眉心倩郎贴”,则知此饰,五代宋初为盛。

花翘

韦庄诉衷情词云:“碧沼红芳烟雨静,倚兰桡。重玉佩,交带袅纤腰。鸳梦隔星桥。迢迢。越罗香暗销。坠花翘。”按此词在成都作也。蜀之妓女,至有花翘之饰,名曰翘儿花云。

眼重眉褪

唐词:“眼重眉褪不胜春。”李后主词:“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元乐府:“眼馀眉剩。”皆祖唐词之语。

角妓垂螺

张子野减字木兰花云:“垂螺近额。走上红裀初趁拍。只恐惊飞。拟倩游丝惹住伊。文鸳绣履。去似风流尘不起。舞彻梁州。头上宫花颤未休。”又晏小山词云:“垂螺拂黛青楼女。”又云:“双螺未学同心绾,已占歌名。月白风清。长倚昭华笛里声。”又云:“红窗碧玉新名旧,犹绾双螺。一寸秋波。千斛明珠觉未多。”垂螺、双螺,盖当时角妓未破瓜时发饰之名。今秦中妓及搬演旦色,犹有此制。

银蒜

欧阳六一仿玉台体诗:“银蒜钩帘宛地垂。”东坡哨遍词:“睡起画堂,银蒜押帘,此二字原缺,王幼安据东坡词补。珠幕云垂地。”蒋捷白 纻词:“早是东风作恶。旋安排,一双银蒜镇罗幕。”银蒜,盖铸银为蒜形,以押帘也。宋元亲王纳妃,公主下降,皆有银蒜帘押几百双。

闹装

京师有闹装带,其名始于唐。白乐天诗:“贵主冠浮动,亲王带闹装。”薛田诗:“九苞绾就佳人髻,三闹装成子弟鞯。”词曲有“角带闹黄 鞓”,今作“傲黄鞓”,非也。

椒图

元人乐府:“户列八椒图。”又贝琼未央瓦砚歌:“长杨昨夜西风早。锦缦椒图迹如扫。”竟不知椒图为何物。近阅陆文量菽园杂记云:“博物志逸篇曰,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鸱吻□(虫+八)蜡之类 也。椒图,其形似螺,性好闭,故立于门上,即诗人所谓金铺也。”司马温公明妃曲云:“宫门金环双兽面。回首何时复来见。”梁简文乌栖曲云:“织成屏风金屈戌。”李贺诗:“屈戌铜铺锁阿甄。”皆指此也。又按尸子云:“法螺蚌而闭户。”后汉书礼仪志:“殷人以水德王,故以螺著门户。”则椒图之似螺形,其说信矣。

靺鞨

靺鞨,国名,古肃慎地也。其地产宝石,大如巨栗,中国谓之靺鞨。文与可朱樱歌云:“金衣珍禽弄深 樾。禁御朱樱斑若缬。上幸离宫促荐新,藤篮宝笼貂珰发。凝霜作丸珠尚软,油露成津蜜初割。君王午坐鼓猗兰,翡翠一盘红靺鞨。”葛鲁卿西江月词云:“靺鞨斜红带柳,琉璃涨绿平桥。人间花月正新妖。不数江南苏小。恨寄飞花簌簌,情随流水迢迢。鲤鱼风送木兰桡。回棹荒鸡报晓。”二公诗词皆用靺鞨事,人罕知者,故详疏之。

秋千旗

陆放翁诗云:“秋千旗下一春忙。”欧阳公渔家傲云:“隔墙遥见秋千侣。绿索红旗双 彩柱。”李元膺鹧鸪天云:“寂寞秋千两绣旗。”予尝命画工作寒食士女图,秋千架作两绣旗,人多骇之。盖未见三公之诗词也。

三弦所始

今之三弦,始于元时。小山词云:“三弦玉指,双钩草字,题赠玉娥儿。”

十二楼十三楼十四楼

汉书:“五城十二楼,仙人居也。”诗家多用之。东坡词:“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用杜牧诗“婷婷 袅袅十三馀”之句也。永乐中,晏振之金陵春夕词:“花月春江十四楼。”人多不知其事。盖洪武中,建来宾、重译、清江、石城、鹤鸣、醉仙、乐民、集贤、讴歌、鼓腹、轻烟、淡粉、梅妍、柳翠十四楼于南京,以处官妓。盖时未禁缙绅用妓也。

五代僭主能词

五代僭伪十国之主,蜀之王衍、孟昶,南唐之李景、李煜,吴越之钱 俶,皆能文,而小词尤工。如王衍之“月明如水浸宫殿”,元人用之为传奇曲子。孟昶之洞仙歌,东坡极称之。钱 俶“金凤欲飞遭掣搦。情脉脉。行即玉楼云雨隔”。为宋艺祖所赏,惜不见其全篇。

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宫词之外,尤工乐府。蜀亡入汴,书葭萌驿壁云:“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书未毕,为军骑催行。 后人续之云:“三千宫女皆花貌,妾最婵娟。此去朝天。只恐君王宠爱偏。”花蕊见宋祖,犹作“更无一个是男儿”之诗,焉有随昶行而书此败节之语乎。续之者不惟虚空架桥,而词之鄙,亦狗尾续貂矣。

女郎王丽真

女郎王丽真,有词名字字双:“床头锦衾斑复斑。架上朱衣殷复殷。空庭明月闲复闲。夜长路远山复山。”

李易安词

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使在衣冠,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独雄于闺阁也。其词名漱玉集,寻之未得。声声慢一词,最为婉妙。其词云:“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荃翁张端义贵耳集云:此词首下十四个叠字,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下十四个叠字者。乃用文选诸赋格。“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此黑字不许第二人押。又“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四叠字又无斧痕,妇人中有此,殆间气也。晚年自南渡后,怀京洛旧事,赋元宵永遇乐词云:“落日原作月,王幼安据贵耳集改。镕金,暮云合璧。”已自工致。至于“染柳烟轻,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气象更好。后叠云:“于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皆以寻常言语,度入音律。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妙者难。山谷所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者,易安先得之矣。

辛稼轩用李易安词语

辛稼轩词“泛菊杯深,吹梅角暖”,盖用易安“染柳烟轻,吹梅笛怨”也。然稼轩改数字更工,不妨袭用。不然岂盗狐白裘手邪。

朱淑真元夕词

朱淑真元夕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词则佳矣,岂良人家妇所宜邪。又其元夕诗云:“火树银花触目红。极天歌吹暖春风。新 欢入手愁忙里,旧事经心忆梦中。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长任月朦胧。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与其词意相合,则其行可知矣。案元夕词乃欧阳修作,见庐陵集卷一百三十一。

钟离权

仙家称钟离先生者,唐人钟离权也,与吕岩同时。韩涧泉选唐诗绝句,卷末有 钟离一首,可证也。近世俗人称汉钟离,盖因杜子美元日诗,有“近闻韦氏妹,远在汉钟离”。流传之误,遂传会以钟离权为汉将钟离昧矣。可发一笑也。说神仙者,大率多欺世诳愚,如世传沁园春及解红二词为吕洞宾作。按沁园春词,宋驸马王晋卿初制此腔。解红儿,则五代和凝歌童,凝为制解红一曲。初止五句,见陈氏乐书。后乃衍为解红儿慢。岂有吕洞宾在唐,预知其腔,而填为此曲乎。元俞琰又注沁园春。琰虽博学,亦惑于长生之说,而随俗尔。琰子仲温序其父阴符经云,先君七十而逝。由此言之,琰之笃意养生,寿止于此。世有村夫,目不识参同契一字,而年逾百岁,又何必劳心于不可知之术哉。达人君子,可以意悟。

解红

曲名有解红者,今俗传为吕洞宾作,见物外清音,其名未晓。近阅和凝集,有解红歌云:“百戏罢,五音清。解红一曲新教成。两个瑶池小仙子,此时夺却柘枝名。”乐书云:“优童解红舞,衣紫绯绣襦,银带花凤冠。”盖五代时人也。焉有吕洞宾在唐世 预填此腔邪。

白玉蟾武昌怀古

白玉蟾武昌怀古词云:“汉江北泻,下长淮,洗尽胸中今古。楼橹横波征雁远,谁见鱼龙夜舞。鹦鹉洲云,凤皇池月,付与沙头鹭。功名何处。年年惟见春絮。非不豪似周瑜,壮如黄祖,亦随秋风度。野草闲花无限数。渺在西山南浦。黄鹤楼人,赤乌年事,江汉庭前路。浮萍无据。水天几度朝暮。”此调雄壮,有意效坡仙乎。词名念奴娇,因坡公词尾声三字,遂名酹江月。又恰百字,又名百字令。玉蟾词,他如“一叶飞何处,天地起西风。鳞鳞波上烟寒,水冷剪丹枫”,皆佳句。咏燕子有“秋千节后初相见,祓禊人归有所思”,亦有思致,不愧词人云。

邱长春梨花词

邱长春咏梨花无俗念云:“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白锦无纹香烂熳,玉树琼苞堆雪。静夜沈沈,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殊高洁。万蕊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浩气清英,仙材卓荦,下土难分别。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长春,世之所谓仙人也,而词之清拔如此。予尝问好事者曰:“神仙惜气养真,何故读书史作诗词。”答曰:“天上无不识字神仙。”予因语吾党曰:“天上无不识字神仙,世间 宁有不读书道学耶。今之讲道者,束书不看,号曰忘言观妙,岂不反为异端所笑耶。”

 

鬼仙词

“晓星明灭。白露点,秋风落叶。故址颓垣,冷烟衰草,前朝宫阙。长安道上行客。依旧名深利切。改变容颜,销磨今古,陇头残月。”此五代新说载鬼仙词也。非太白、长吉之流,岂能及此。

郝仙女庙词

博陵县有郝仙女庙。仙女,魏青龙中人。年及笄,姿色姝丽。采 蘋水中,苍烟白雾,俄失所在。其母哀求水滨,愿言一见。良久,异香袭人,隐约于波渚间。曰:“儿以灵契,托迹绡宫,阴主是水府。世缘已断,毋用悲悒。而今而后,使乡社田蚕岁宜。有感而通,乃为吾验。”后人立庙焉。后有题喜迁莺词于壁云:“汀洲 蘋满。记翠笼采采,相将邻媛。苍渚烟生,金支光烂,人在雾绡鲛馆。小鬟顿成云散。罗袜凌波,不见翠鸾远。但清溪如镜,野花留靥。情 睠。惊变现。身后神功,缘就吴蚕茧。汉女菱歌,湘妃瑶瑟,春动倚云层殿。彤车载花一色,醉尽碧桃清宴。故山晚。叹流年一笑,人间飞电。”

鹊桥仙三词

齐东野语载鸾箕鹊桥仙词咏七夕,以八煞为韵。其词曰:“鸾舆初驾,牛车齐发。听隐隐、鹊桥伊轧。尤云 殢雨正欢浓,但只怕、来朝初八。霞垂彩幔,月明银蜡。更馥郁、香焚金鸭。年年此际一相逢,未审是、甚时结煞。”方秋崖除夜小尽生日词曰:“今朝二十九,明朝初一。怎欠个秋崖生日。客中情绪老天知,道这月不消三十。春盘缕翠,春缸摇碧。便泥做、梅花消息。雪 边试问是耶非,笑此字原脱,王幼安据秋崖词补。今夕不知何夕。”近时东莞方彦卿后正月六日于俞君玉席上,擘糟蟹荐酒,寿其友人黄瑜,亦依此调。其词云:“草头八足。一团大腹。持螯笑向俞君玉。花灯预赏为先生,生日是新正初六。今宵过了,七人八 谷。又七日天官赐福。福如东海寿如山,愿岁岁春盘盈绿。”瑜字廷美,香山人。其孙才伯佐,与予同官,尝为予诵之。

衲子填词

唐宋衲子诗,尽有佳句,而填词可传者仅数首。其一报恩和尚渔家傲云:“此事楞严尝布露。梅花雪月交光处。一笑寥寥空万古。风瓯语。迥然银汉横天宇。蝶梦南华方栩栩。斑斑谁跨丰干虎。而今忘却来时路。江山暮。天涯目送飞鸿去。”其二寿涯禅师咏鱼篮观音云:“深愿宏慈无缝罅。乘时走入众生界。窈窕丰姿都没赛。提鱼卖。堪笑马郎来纳败。清冷露湿金 襕坏。茜裙不把珠璎盖。特地掀来呈捏怪。牵人爱。还尽许多菩萨债。”

菩萨蛮

“牡丹带露真珠颗。佳人折向庭前过。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檀郎故相恼。只道花枝好。一向发娇嗔。碎挼花打人。”此词无名氏,唐宣宗尝称之,盖又在花间之先也。

徐昌图

徐昌图,唐人。冬景木兰花一词,缛丽可爱。今入草堂之选,然莫知其为唐人也。

小重山

韦庄小重山前段,今本“罗衣湿”下,遗“新揾旧啼痕”五字。

牛峤

牛峤,蜀之成都人,为孟蜀学士。其酒泉子云:“紫陌青门,三十六宫春色。御沟辇路暗相通。杏园风。咸阳沽酒宝钗空。笑指未央归去。插花走马落残红。月明中。”杨柳枝词数首尤工,见乐府诗集。

日蓦

南史王晞诗:“日蓦当归去,鱼鸟见留连。”俗本改蓦为暮,浅矣。孟蜀牛峤词:“日蓦天空波浪急”,正用 晞语。

孙光宪

孙光宪,蜀之资州人。事荆南高氏,为从事,有文学名,著北梦琐言。其词见花间集,“一庭疏雨湿春愁”,秀句也。

李珣

李珣,蜀之梓州人。事王宗衍。浣溪沙词有“早为不逢巫峡夜,那堪虚度锦江春”之句。词名琼瑶集。其妹事王衍,为昭仪,亦有词藻。有“鸳鸯瓦上忽然声”词一首,误入花蕊夫人集。盖一百一首本羡此首也。

毛文锡

毛文锡、鹿虔扆、欧阳炯、韩琮、阎选,皆蜀人。事孟后主,有五鬼之号。俱工小词,并见花间集。此集久不传。正德初,予得之于昭觉僧寺,乃孟氏宣华宫故址也。后传刻于南方云。

潘祐

潘祐,南唐人。事后主,与徐铉、汤悦、张泌,俱有文名。而 祐好直谏。尝应后主令作小词,有“楼上春寒山四面。桃李不须夸烂熳。已失了东风一半”。盖讽其地渐侵削也。可谓得讽谕之旨。

卢绛

卢绛,南唐人。梦一人歌菩萨蛮云:“玉京人去秋萧索。画檐鹊起梧桐落。欹枕悄无言。月和清梦圆。背灯惟暗泣。甚处砧声急。眉黛小山攒。芭蕉生暮寒。”其名不著,词颇清润,特录之。

花深深

草堂词“花深深”,按玉林词选,乃李婴之作。今以为孙夫人,非也。

坊曲

唐制妓女所居曰坊曲,北里志有南曲北曲,如今之南院北院也。宋陈敬叟词:“窈窕青门紫曲。”周美成词:“小曲幽坊月暗。”又“愔愔坊曲人家”。近刻草堂诗馀,改作坊陌,非也。谢皋羽天地间集载孟鲠南京诗云:“愔愔坊曲傍深春。活活河流过雨浑。花鸟几时充贡赋,牛羊今日上邱原。犹传柳七工词翰,不见朱三有子孙。我亦前生梁楚士,独持心事过夷门。”

檐花

杜诗“灯前细雨檐花落”,注谓檐下之花,恐非。盖谓檐前雨映灯花如花尔。后人不知,或改作“檐前细雨灯花落”,则直致无味矣 。宋人小词多用檐花字,周美成云:“浮萍破处,檐花檐影颠倒。”又云:“檐花红雨照方塘。”多不悉记。

十六字令

周美成十六字令云:“眠。月影穿窗白玉钱。无人弄,移过枕函边。”词简思深,佳词也。其片玉集中不载,见天机馀锦。案此周晴川词,见花草粹编卷一,词品误作周邦彦词。词统、毛刻片玉词补遗并承其误。

应天长

周美成寒食应天长词:“条风布暖,霏雾弄晴,池塘遍满春色。正是夜堂无月,沈沈暗寒食。”今本遗条风至正是二十字。

过秦楼

周美成过秦楼首句是“水浴清蟾”,今刻本误作“凉浴。”

李冠词

草堂诗馀“朦胧澹月云来去”,齐人李冠之词。今传其词,而隐其名矣。冠又有六州歌头,道刘项事,慷慨悲壮,今亦不传。

鱼游春水

尾句:“云山万重,寸心千里。”今刻误作“云山万里”,以前段“莺转上林”,林字平声例之可知。又注引李诗“云山万重隔”,为重字无疑。

春霁秋霁

草堂词选春霁、秋霁二首相连,皆胡浩然作也。格韵如一,尾句皆是“有谁知得”,而不知何等妄人,于秋霁下添入陈后主名。不知六朝焉知此等慢调。况其中有孤鹜落霞语,乃袭用王勃之序。陈后主岂能预知勃文而倒用之邪。

岸草平沙

草堂词,柳梢青岸草平沙一首,僧仲殊作也。今刻本往往失其名,故特著之。宋人小词,僧徒惟二人最佳,觉范之作类山谷,仲殊之作似花间。祖可、如晦俱不及也。

周晋仙浪淘沙

周晋仙,名文璞,宋淳熙间人。其字曰晋仙者,因名璞,义取郭璞,故曰晋仙也。能诗词,好奇怪。有灌口二郎歌,为时所称,以为不减李贺。又题 钟山云:“往在秦淮问六朝。江头只有女吹箫。昭阳太极无行路,几岁鹅黄上柳条。”尝云:花间集只有五字佳,“丝雨湿流光”,语意俱微妙。又有题酒家壁浪淘沙一词云:“还了酒家钱。便好安眠。大槐宫里着貂蝉。行到江南知是梦,雪压渔船。磐薄古梅边。也是前缘。鹅黄雪白又醒然。一事最奇君记取,明日新年。”其词飘逸似方外尘表。又因字晋仙,相传以为仙也,误矣。晋有徐仙民,唐有牛仙客、王仙芝,岂皆仙乎。甚矣,人之好奇而不察也。然观此则世之所传仙迹,不几类是哉。

闲适之词

宋传公谋水调歌头曰:“草草三间屋,爱竹旋添栽。碧纱窗户,眼前都是翠云堆。一月山翁高卧,踏雪水村清冷,木落远山开。惟有平安竹,留得伴寒梅。唤家童,开门看,有谁来。客来一笑清话,煮茗更传杯。有酒只愁无客,有客又愁无月,月下且徘徊。明日人间事,天自有安排。”黄玉林酹江月云:“吾庐何有,有一湾莲荡,数间茅宇。断堑疏篱聊补葺,那得粉墙朱户。禾黍西风,鸡豚晓日,活脱田家趣。客来茶罢,自挑野菜同煮。多少甲第连云,十眉环座,人醉黄金坞。回首邯郸春梦破,零落珠歌翠舞。得似衰翁,萧然陋巷,长作溪山主。紫芝可采,更寻岩谷深处。”又刘静修风中柳云:“我本渔樵,不是白驹过谷。对西山、悠然自足。北窗疏竹。南窗丛菊。爱村居、数间茅屋。风烟草屦,满意一川平绿。问前溪、今朝酒熟。幽泉歌曲。清泉琴筑。欲归来、故人留宿。”并吕居仁“东里先生家何在”四词,每独行吟歌之,不惟有隐士出尘之想,兼如仙客御风之游矣。昔人谓“诗情不似曲情多”,信然。

骊山词

昔于临潼骊山之温汤,见石刻元人一词曰:“三郎年少客,风流梦、绣岭蛊瑶环。渐浴酒发春,海棠睡暖,笑波生媚,荔子浆寒。况此际、曲江人不见 ,偃月事无端。羯鼓三声,打开蜀道,霓裳一曲,舞破潼关。马嵬西去路,愁来无会处,但泪满关山。空有香囊遗恨,锦袜传看。玉笛声沈,楼头月下,金钗信杳,天上人间。几度秋风渭水,落叶长安。”再过之,石已磨为别刻矣。案此词乃石刻金人词,非元人词。

石次仲西湖词

石次仲西湖多丽一曲云:“晚山青。一川云树冥冥。正参差烟凝紫翠,斜阳画出南屏,馆娃归、吴台游鹿,铜仙去、汉苑飞萤。怀古情多,凭高望极,且将樽酒尉漂零。自湖上爱梅 仙远,鹤梦几时醒。空留在、六桥疏柳,孤屿危亭。待苏堤、歌声散尽,更须携妓西泠。藕花深、雨凉翡翠,菰浦软、风弄蜻蜓。澄碧生秋,闹红驻景,采菱新唱最堪听。一片水天无际,渔火两三星。多情月,为人留照,未过前汀。”次仲词在宋未著名,而清奇宕丽如此。宋之填词为一代独艺,亦犹晋之字、唐之诗,不必名家而皆奇也。然奇而不传者何限,而传者未必皆奇。如唐之胡曾,宋之杜默,识者知笑之,而不能靳其传。盖亦有幸不幸乎。案此词乃张翥作,见蜕崖词。

梅词

吕圣求东风第一枝词云:“老树浑苔,横枝未叶,青春肯误芳约。背阴未返冰魂,阳梢已含红萼。佳人寒怯,谁惊起,晓来梳掠。是月斜窗外栖禽,霜冷竹间幽鹤。云淡澹,粉痕渐薄。风细细、冻香又落。叩门喜伴金樽,倚阑怕听画角。依稀梦里,半面浅窥珠箔。甚时重写鸾笺,去访旧游东阁。”古今梅词,以坡仙绿毛幺凤为第一,此亦在魁选矣。案此词乃张翥作,见蜕崖词。

折红梅

宋人折红梅词云:“喜轻凘初绽,微和渐入,郊原时节。春消息、夜来陡觉,红梅数枝争发。玉溪珍馆,不似个、寻常标格。化工别与,一种风情,似匀点胭脂,染成香雪。重吟细阅。比繁杏夭桃,品流终别。可惜彩云易散,冷落谢池风月。凭谁向说,三弄处、陇吟休咽。大家留取倚阑干,闻有花堪折,劝君须折。”此词见杜安世集。中吴记闻又作吴应之,未知孰是。

洪觉范梅词

洪觉范咏梅点绛唇词云:“流水泠泠,断桥斜路梅枝亚。雪花飞下。浑似江南画。白璧青钱,欲买春无价。春归也。风呼平野。一点香随马。”梅词如此清俊,亦仅有者,惜原作借,据函海本改。未入草堂之选。

曹元宠梅词

曹元宠梅词:“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用东坡“竹外一枝斜更好”之句也。徽宗时禁苏学,元宠又近幸之臣,而暗用苏甸,其所谓掩耳盗铃者。噫,奸臣丑正恶直,徒为劳尔。

李汉老

李汉老名邴,号云龛居士。父昭玘,元祐名士,东坡门生。汉老才学,世其家者也。其汉宫春梅词入选最佳。曹元宠梅词:“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黄昏院落,无处著清香,风细细,雪融融,何况江头路。”甚工,而结句落韵殊不强人意,曹盖富于才而贫于学也。汉老咏美人写字云:“云情散乱未成篇,花骨欹斜终带软。”亦新美可喜。

蒋捷一剪梅

蒋捷一剪梅词云:“一片春愁带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容与泰娘娇。风又飘飘。雨又潇潇。何日云帆卸浦桥。银字筝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案容一作渡,娇一作桥,何日雨帆卸浦桥,一作何日归家洗客袍。

心字香

词家多用心字香,蒋捷词云:“银字筝调。心字香烧。”张于湖词:“心字夜香清。”晏小山词:“记得年时初见,两重心字罗衣。”范石湖骖鸾录云:“番禺人作心字香,用素馨茉莉半开者,著净器中。以沉香薄劈,层层相间,密封之。日一易,不待花蔫。花过香成。”所谓心字香者,以香末萦篆成心字也。心字罗衣,则谓心字香熏之尔。或谓女人衣曲领如心字,又与此别。

招落梅魂

蒋捷有效稼轩体招落梅魂水龙吟一首云:“醉兮琼瀣浮觞些。招兮遣巫阳些。君勿去此,飓风将起,天微黄些。野马尘埃 ,污君楚楚,白霓裳些。驾空兮云浪,茫洋东下,流君往他方些。月满兮方塘些。叫云兮笛凄凉些。归来兮为我,重倚蛟背,寒鳞苍些。俯视春红红字原缺,王幼安据竹山词补。浩然一笑,吐出香些。翠禽兮弄晚,招君未至,我心伤些。”共词幽秀古艳,迥出纤冶 秾华之外,可爱也。稼轩之词曰醉翁操,并录于此。“长松。之风。如公。肯予从。山中。人心与吾兮谁同。湛湛原一湛字,据稼轩词补。千里之江,上有枫。噫,送子于东。原作送子东望君,据稼轩词补。望君之门兮九重。女无悦己,谁适为容。不龟手药,或一朝兮兮字原缺,王幼安据稼轩词补。取封。昔与游兮皆童。我独穷兮今翁。一鱼兮一龙。劳心兮冲冲。噫,命与时逢。子取之食兮万元 钟。”小词中离骚,仅见此二首也。案蒋捷词乃效稼轩水龙吟押些字,并非效稼轩之醉翁操。

柳枝词

唐人柳枝词,刘禹锡、白乐天而下,凡数十首。予独爱无名氏云:“万里长江一带开。岸边杨柳是谁栽。锦帆落尽西风起,惆怅龙舟更不回。”此词咏史咏物,两极其妙。首句见隋开汴通江。次句“是谁栽”三字作问词,尤含蓄。不言炀帝,而讥吊之意在其中。末二句谁仰今古,悲感溢于言外。若情致则“清江一曲柳千条。十五年前旧板桥。曾与情人桥上别,更无消息到今朝”。此词小说以为刘采春女周德华之作。又云刘禹锡,然刘集中不载也。柳词当以二首为冠。

竹枝词

元杨廉夫竹枝词,一时和者五十馀人,诗百十馀首。予独爱徐延徽一首云:“尽说卢家好莫愁。不知 天上有牵牛。剩抛万斛燕脂水,泻向银河一色秋。”

莲词第一

欧阳公咏莲花渔家傲云:“叶重如将青玉亚。花轻疑是红绡挂。颜色清新香脱洒。堪长价。牡丹怎得称王者。雨笔露笺吟彩画。日 垆风炭熏兰麝。天与多情丝一把。谁厮惹。千条万缕萦心下。”又云:“楚国纤腰元自瘦。文 君腻脸谁描就。日夜鼓声催箭漏。昏复昼。红颜岂得长如旧。醉折嫩房红芯嗅。天丝不断清香透。却倚小阑凝望久。风满袖。西池月上人归后。”前首工致,后首情思两极,古今莲词第一也。

猜你喜欢
  程过·唐圭璋
  唐庚·唐圭璋
  第二十七出 作难·李渔
  古今滑稽联话十二·范左青
  第十八出 争位·孔尚任
  第二十一出 别母·陆采
  西伯利亚道中忆西湖秋雪庵芦色作歌·徐志摩
  卷七·赖良
  卷306 ·佚名
  卷291 ·佚名
  卷四十六·曹学佺
  卷三·陈焯
  卷四百二·佚名
  巻十二·佚名
  萧闲老人明秀集注卷第一·蔡松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杜文澜

    卷二十子夜歌彭元逊词、临颖美人句、按此用杜诗临颖美人在白帝之语、颖当作颍、笛家柳永词、触目伤怀、尽成感旧二句、落伤怀二字、又一晌消凝、泪沾襟褎二句、落消凝二字、均应从宋本补、翠羽吟

  • 火车擒住轨·徐志摩

    火车擒住轨,在黑夜里奔:过山,过水,过陈死人的坟;过桥,听钢骨牛喘似的叫,过荒野,过门户破烂的庙;过池塘,群蛙在黑水里打鼓,过噤口的村庄,不见一粒火;过冰清的小站,上下没有客,月台袒露着肚子,象是罪恶。这时车的呻吟惊醒了天上三两个星

  • 何法盛晉中興書卷一·汤球

      中宗元皇帝   中宗元皇帝諱睿。字景文。世祖咸寧二年生于洛陽。初誕。有神光之異。一室盡明。所藉藳如始刈。及長。白毫生日角之左。眼有精曜。嗣為琅邪王。五字依文選晉紀總論注引補。唯侍中譙國嵇紹少而異之

  • 卷之八百六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五百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刘昶女传·李延寿

    刘昶的女儿,是河南长孙氏的媳妇。刘昶在周朝娶公主为妻,封为上柱国、彭国公,地位声望很显赫。与隋文帝有老交情,隋文帝受禅即位后,很得亲近礼遇。前后任左武卫大将军、庆州总管。  刘昶的儿子刘居士任千牛备身,不遵守法则

  • 严震传·刘昫

    严震,字遐闻,梓州盐亭人。世代为种田人家。凭借财物在乡里闻名。至德(756)、乾元(758)以后,震多次拿出家财来资助驻边军队,授予州长史、王府咨议参军。东川节度判官韦收向节度使严武推荐震的才能,于是授予合州长史。到了严

  • 唐纪十三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中之下贞观十七年(癸卯、643)·司马光

    唐纪十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癸卯,公元643年) [1]夏,四月,庚辰朔,承基上变,告太子谋反。敕长孙无忌、房玄龄、萧、李世与大理、中书、门下参鞫之,反形已具。上谓侍臣:“将何以处承乾?”群臣莫敢对,通事舍人来济进曰:“陛下不失为慈

  • 卷五十六 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司马迁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集解】:徐广曰:“阳武属魏地。户牖,今为东昏县,属陈留。”【索隐】:徐广云“阳武属魏”,而地理志属河南郡,盖後阳武分属梁国耳。徐又云“户牖,今为东昏县,属陈留”,与汉书地理志同。按:是秦时户牖

  • 卷十七 十七之二·孔颖达

    《行苇》,忠厚也。周家忠厚,仁及草木,故能内睦九族,外尊事黄耇,养老乞言,以成其福禄焉。九族,自已上至高祖,下至玄孙之亲也。黄,黄发也。耇,冻梨也。乞言,从求善言可以为政者,敦史受之。○行苇,和鬼反。行,道也。苇,草也。耇音苟,《尔

  • 序·刁包

    先王父于乡荐后,淡营求,谢仕进,惟以著述自娱,治身心性命事,天根月窟,探讨有底蕴,浅学者逡巡门外焉。不肖承祖辈,幼服家训,颇知笃志力于行,趋庭闻诗礼。时见先大人手录遗书,悉先王父明心性、翼经传、为理学家沿源泝流语。学醇于韩

  • 卷二十·严虞惇

    <经部,诗类,读诗质疑>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二十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小旻之什 小旻大夫刺幽王也 苏氏曰小旻小宛小弁小明四诗皆以小名篇所以别其为小雅也其在大雅者谓之召旻大明独宛弁阙焉意孔子删之矣 朱注大

  • 卷五十八·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五十八    宋 卫湜 撰是故夫礼必本於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隂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於天也郑氏曰圣人象此下之以为教令官犹法也此圣人所

  • 尚书句解卷八·朱祖义

    元 朱祖义 撰康诰第十一【康叔文王子武王周公之弟成王叔父也武王克商立纣子武庚于衞乃纣之故都代殷后以治余民武王崩管蔡挟武庚叛周公东征诛管蔡黜殷命然后以其余民封康叔为卫侯告戒之辞至于再三史官録之以古者竹简

  • 佛法之理证与事行·太虚

    ──十九年十一月在成都华西大学讲──贵校能将中西文化集合在华西大学一炉冶之,可以说为一大学府。我前次因赴蛾眉,经过成都,在文殊院讲演时,即遇在美旧友费博士,约到贵校;嗣知贵校教授中颇有相熟之人,今日来与贵校校长教职

  • 代序四 忆弘一大师 钱君匋·李叔同

    钱君匋一九二三年,我在上海艺术师范学校读书,主持校务的丰子恺、刘质平两先生都是弘一法师的入室弟子,他俩终生尊敬弘一上人。我初习书法,临摹北碑,最爱《龙门二十品》,子恺师曾对我说:&ldquo;清末民初,中国出了几位大书家。&

  • 贤劫经卷第一·佚名

    (亦名颰陀劫三昧晋曰贤劫定意经)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问三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终竟三岁。始初三年。悉具衣服。所化已周。著衣执钵游维耶离。与大圣众无数百千诸比丘俱。菩

  • 幼科种痘心法要旨·吴谦

    儿科著作。清吴谦等撰。一卷。谦有《医宗金鉴》已著录。是书即《医宗金鉴》之卷六十,刊于乾隆七年(1742)。约一千四百字。论述“鼻苗”的种痘方法及有关事宜,设有种痘要旨、选苗、调摄、禁忌、旱苗种法、补种、治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