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一出 草檄

◎乙酉三月

(净扮苏昆生上)万历年间一小童,崇祯朝代半衰翁;曾逢天启乾恩荫,又见弘光嗣厂公。我苏昆生,睁着五旬老眼,看了四代时人,故此做这几句口号。你说那两位嗣厂公,有天没日,要把正人君子,捕灭尽绝。可怜俺侯公子,做了个法头例首。我老苏与他同乡同客,只得远来湖广,求救于宁南左侯。谁想一住三日,无门可入;今日江上大操,看他兵马过处,鸡犬无声,好不肃静。等他回营,少不的寻个法儿,见他一面。

(唤介)店家那里?

(副净扮店主上)黄鹤楼头仙客少,白云市上酒家多。客官有何话说?

(净)请问元帅左爷爷,待好回营么?

(副净)早哩,早哩!三十万人马,每日操到掌灯;况今日又留督抚袁老爷,巡按黄老爷,在教场饮酒,怎得便回。

(净)既是这等,替我打壶酒来,慢慢的吃着等他罢。

(副净取酒上)等他做甚。吃杯酒,早些安歇罢。

(净)俺并不张看,你放心闭门便了。

(副净下)

(净望介)你看一轮明月,早出东山,正当春江花月夜;只是兴会不佳耳。

(坐斟酒饮介)对此杯中物,勉强唱只曲儿,解闷则个。

(自敲鼓板唱介)

〔念奴娇序〕长空万里,见婵娟可爱,全无一点纤凝。十二阑干光满处,凉浸珠箔银屏。偏称,身在瑶台,笑斟玉斝,人生几见此佳景。惟愿取年年此夜,人月双清。

(自斟饮介)这样好曲子,除了阮圆海却也没人赏鉴。罢了罢了!宁可埋之浮尘,不可投诸匪类。

(又饮介)这时候也待好回营了,待俺细细唱起来。他若听得,不问便罢,倘来问俺,倒是个机会哩。

(又敲鼓板唱介)

〔前腔〕孤影,南枝乍冷,见乌鹊缥缈,惊飞栖止不定。

(副净上怨介)客官安歇罢,万一元帅听得,连累小店,倒不是要的。

(净唱介)万叠苍山,何处是修竹吾庐三径。

(副净拉净睡介)

(净)不妨事的。俺是元帅乡亲,巴不得叫他知道,才好请俺进府哩。

(副净)既是这等,凭你,凭你!(下)

(净又唱介)追省,丹桂谁攀,姮娥独住,故人千里漫同情。惟愿取年年此夜,人月双清。

(杂扮小卒数人,背弓、矢、盔、甲走过介)

(净听介)外边马蹄乱响,想是回营了,不免再唱一曲。

(又敲鼓板唱介)

〔前腔〕光莹,我欲吹断玉箫,骖鸾归去,不知何处冷瑶京。

(杂扮小军四人旗帜前导介)

(净听介)喝道之声,渐渐近来,索性大唱一唱。——环佩湿,似月下归来飞琼。

(小生扮左良玉,外扮袁继咸,末扮黄澍冠带骑马上)朝中新政教歌舞,江上残军试鼓鼙。

(外听介)咦!将军,贵镇也教起歌舞来了。

(小生)军令严肃,民间谁敢。

(末指介)果然有人唱曲。

(小生立听介)

(净大唱介)那更,香雾云鬟,清辉玉臂,广寒仙子也堪并。惟愿取年年此夜,人月双清。

(小生怒介)目下戒严之时,不遵军法,半夜唱曲。快快锁拿!

(杂打下门,拿出净,跪马前介)

(小生问介)方才唱曲,就是你么?

(净)是。

(小生)军令严肃,你敢如此大胆。

(净)无可奈何,冒死唱曲,只求老爷饶恕。

(外)听他所说,像是醉话。

(末)唱的曲子,倒是绝调。

(小生)这人形迹可疑,带入帅府,细细审问。

(带净行介)

〖窣地锦裆〗(合)操江夜入武昌门,鸡犬寂寥似野村。三更忽遇击筑人,无故悲歌必有因。

(作到府介)

(小生让外、末介)就请下榻荒署,共议军情。

(外、末)怎好搅扰。

(同入坐介)

(外)方才唱曲之人,倒要早早发放。

(小生)正是。

(吩咐介)带过那个唱曲的来。

(杂带净跪介)

(小生问介)你把犯法情由,从实说来。

(净)小人来自南京,特投元帅;因无门可入,故意犯法,求见元帅之面的。

(小生)唗!该死奴才,还不实说。

(末)不必动怒。叫他说,要见元帅,有何缘故。

〖锁南枝〗(净)京中事,似雾昏,朝朝报仇搜党人。现将公子侯郎,拿向囹圄困。望旧交,怀旧恩,替新朝,削新忿。

(小生)那侯公子,是俺世交,既来求救,必有手书。取出我瞧。

(净叩头介)那日阮大铖亲领校尉,立拿送狱,那里写得及书。

(外)凭你口说,如何信得。

(小生想介)有了,俺幕中有侯公子一个旧人,烦他一认,便知真假。(吩咐介)请柳相公出来。

(杂应介)

(丑扮柳敬亭上)肉朋酒友,问俺老柳。待俺认来。(点烛认介)呀!原来是苏昆生,我的盟弟。

(各掩泪介)

(小生)果然认的么?

(丑)他是河南苏昆生,天下第一个唱曲的名手,谁不认的。

(小生喜介)竟不知唱曲之人,倒是一个义士。

(拉起介)请坐,请坐。

(净各揖坐介)

(丑)你且说侯公子为何下狱?

〖前腔〗(净)为他是东林党,复社群,曾将魏崔门户分。小阮思报前仇,老马没分寸。三山街,缇骑狠,骤飞来,似鹰隼。

——把侯相公拿入狱内,音信不通,俺没奈何,冒死求救。幸亏将军不杀,又得遇着柳兄。

(揖介)只求长兄恳央元帅,早发救书,也不枉俺一番远来。

(小生气介)袁、黄二位盟弟,你看朝事如此,可不恨死人也。

(外)不特此也。闻得旧妃童氏,跋涉寻来,马、阮不令收认;另藏私人,豫备采选,要图椒房之亲,岂不可杀。

(末)还有一件,崇祯太子,七载储君,讲官大臣,确有证据,今欲付之幽囚。人人共愤,皆思寸磔马、阮,以谢先帝。

(小生大怒介)我辈戮力疆场,只为报效朝廷;不料信用奸党,杀害正人,日日卖官鬻爵,演舞教歌,一代中兴之君,行的总是亡国之政。只有一个史阁部,颇有忠心,被马、阮内里掣肘,却也依样葫芦。剩俺单身只手,怎去恢复中原。

(跌足介)罢,罢,罢!俺没奈何,竟做要君之臣了。

(揖外介)临侯替俺修起参本。

(外)怎么样写?

(小生)你只痛数马、阮之罪便了。

(外)领教!

(丑送纸笔外写介)

〖前腔〗朝廷上,用逆臣,公然弃妃囚嗣君。报仇翻案纷纷,正士皆逃遁。寻冶容,教艳品,卖官爵,笔难尽。

(外写完介)

(小生)还要一道檄文,借重仲霖起稿罢。

(揖介)

(末)也是这样做么?

(小生)你说俺要发兵进讨,叫他死无噍类。

(丑)该,该!

(小生)你前日劝俺不可前进,今日为何又来赞成。

(丑)如今是弘光皇帝了,彼一时也,此一时也。

(小生)是,是!俺左良玉乃先帝老将,先帝现有太子,是俺小主。那马、阮擅立弘光之时,俺远在边方,原未奉诏的。

(末)待俺做来。

(丑送纸笔,末写介)

〖前腔〗清君侧,走檄文,雄兵义旗遮路尘。一霎飞渡金陵,直抵凤凰门。朝帝宫,谒孝寝,搜黄阁,试白刃。

(末写完介)

(小生)就列起名来。

(外)这样大事,还该请到新巡抚何腾蛟,求他列名。

(小生)他为人固执,不必相闻,竟写上他罢了。

(外、末列名介)

(小生)今夜誊写停当,明早飞递投送;俺随后也就发兵了。

(外)只怕递铺误事。

(小生)为何?

(外)京中匿名文书,纷纷雨集;马、阮每早令人搜寻,随得随烧,并不过目。

(小生)如此只得差人了。

(末)也使不得。闻得马、阮密令安庆将军杜弘域,筑起板矶,久有防备我兵之意。此檄一到,岂肯干休;那差去之人,便死多活少了。

(小生)这等怎处?

(丑)倒是老汉去走走罢。

(外、末惊介)这位柳先生,竟是荆轲之流,我辈当以白衣冠送之。

(丑)这条老命甚么希罕,只要办的元帅事来。

(小生大喜介)有这等忠义之人,俺左昆山要下拜了。

(唤介)左右取一杯酒来。

(杂取酒上,小生跪奉丑酒介)请尽此杯。

(丑跪饮干介)

(众拜丑,丑答拜介)

〖前腔〗擎杯酒,拭泪痕,荆卿短歌声自吞。夜半携手叮咛,满座各消魂。何日归,无处问,夜月低,春风紧。

(各掩泪介)

(丑向净介)借重贤弟,暂陪元帅;俺就束装东去了。

(净)只愿救取公子,早早出狱,那时再与老哥相见罢。

(俱作别介)

(丑先下)

(小生)义士,义士!

(外、末)壮哉,壮哉!

渺渺烟波夜气昏,一樽酒尽客消魂。

从来壮士无还日,眼看长江下海门。

猜你喜欢
  卷六百零三·彭定求
  丁几仲·唐圭璋
  李之仪·唐圭璋
  卷一·刘克庄
  第二折·贾仲明
  提要·连文凤
  卷第二十一·陈与义
  卷482 ·佚名
  卷五百五·曹学佺
  黄庭坚·朱自清
  卷四十四 【梦】·陈衍
  卷一·沈季友
  卷二十二·范成大
  褚生词作鉴赏·佚名
  韩翃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雷·顾嗣立

    雷字公声,秀民之子,有《窳庵集》。公声诗尤工近体,如《寄王近智》云:「烟村白屋留孤树,野水危桥蹋卧槎。」《奉云门张布政》云:「月转桐阴书帙静,幕深花影吏人稀。」皆佳句也。 春日怀周葵窗助教 题方氏澄心亭 题杨氏问月轩

  • 原序·张弘范

    曩者,天兵克季宋于崖山时,则淮阳献武王实以元帅统师,爰振其武用,熸赵烬,勲劳之大,载在史册,藏之金匮,天下后世知其功髙。乃若词章之盛,人或不能尽知也。王之里人金台王氏尝以王之诗歌、乐府刻于其家敬义堂。虽特其仅存之稿,然,于

  • 乌桓鲜卑列传第八十·范晔

    乌桓 鲜卑乌桓者,本东胡也。汉初,匈奴冒顿灭其国,余类保乌桓山,因以为号焉。俗善骑射,弋猎禽兽为事。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以穹庐为舍,东开向日。食肉饮酪,以毛毳为衣。贵少而贱老,其性悍塞。怒则杀父兄,而终不害其母,以母有族

  • 卷十五 本纪十五·赵尔巽

      ◎高宗本纪六   五十一年春正月丙午朔,日食,免朝贺。戊申,命户部拨银一百万两解往安徽备赈。辛酉,礼部尚书姚成烈卒,以彭元瑞代之。丙寅,以普福为驻藏大臣。庚午,江西巡抚何裕城奏粮价日昂,由江、楚贩运过多所致。上以

  • 帝王经世图谱卷五·唐仲友

    宋 唐仲友 撰三礼五礼名数之谱周礼祀天之谱周礼祀天旁通之谱周礼祭地之谱地祗异名之谱祭地旁通之谱建置社稷谱祭社稷谱祭社稷旁通之谱周礼祭祀彛尊之谱 周礼太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三曰礼典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七·佚名

    弘治五年九月己巳朔直隶凤阳府知府章锐应诏言六事一专责任农桑水利责任不专乞通行天下管马官兼管一便转输直隶淮扬二府每年起运凤阳粮八万石乞岁拨六万石就便兑军却将凤阳兑军等粮六万石存留本处以补其数一申礼制今天

  • 西汉年纪卷十八·王益之

    宋 王益之 撰昭帝孝昭皇帝讳弗陵武帝少子也后元二年二月乙丑立为太子年八嵗【考异曰荀纪云昭帝即位年十六汉书纪云立为太子年八嵗立太子之后三日即帝位是即位时甫八嵗耳又上官桀为燕王书告霍光罪上觉其诈史书是时帝

  • 第六卷 同治(上)·缪荃孙

    薛焕奏(同治元年正月初四日)上海洋泾浜西、北两面,经英、法两国与署藩司吴煦会商,挖濠筑墙,以顾洋商贸易之地。此次办防务,察英、法文武各员颇为出力。惟贼势众多,若当危急之时,深虑其游移袖手,致蹈宁波故辙。查洋人生性好胜

  • 二十二年·佚名

    (丙寅)二十二年清乾隆十一年春正月1月1日○朔戊辰,上具冕服,御仁政殿階上,率王世子及百官,陳賀于大王大妃殿。登殿受賀頒敎。朝臣年七十以上、士庶年八十以上及王曾孫婦、王外孫婦年老在世者,竝賜食物、衣資有差。錦平尉朴弼

  • 评佛教哲学通论·太虚

      此书商务印书馆出版,迈格博士原著,大约是英国人,江绍原译。我因要知道欧美人近来对于佛法的思想如何,特取来看了一遍。  译者云:上座部的主张,乃是用古于梵文的巴利文纪载的。巴利文的作品,支那历来没有多译过。迈格文

  • 佛说大方广未曾有经善巧方便品·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尔时有菩萨摩诃萨。其名大意。于众会中即从座起。严整衣服合掌恭敬。顶礼佛足前白佛言。世尊。诸修菩萨行者。于五欲境作何方便取而不著。虽复常行无所障碍。尔时

  • 卷第八·佚名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第八  尊者大目乾连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无色品第十三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苾刍众。有四无色。何等为四。谓有苾刍。超诸色想。灭有对想。不思惟种种

  • 介庵进禅师语录卷八·介庵悟进

    住嘉兴先福寺嗣法门人真化等编偈颂五言律赠张恒所医士曾受医王嘱。深栖桃杏林。千般枯草料。一片活人心。指下定生死。机先按古今。丹炉煮明月。赤土变黄金。哭鸳湖先师法门何不幸。大厦忽然催。落月谁能挽。遗风莫可

  • 滇考·冯甦

    云南地方志。清冯甦撰。二卷。甦字再来,号蒿庵,浙江临海人。顺治进士,官永昌府推官,累迁至刑部侍郎。著有《劫灰录》、《见闻随笔》、《南中集》等书。冯氏宦滇十五年,以地方兴衰治乱,为施政之鉴,故广搜诸史、方志、

  • 太上老君说安宅八阳经·佚名

    经名:太上老君说安宅八阳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唐宋间。假托太上老君为太极真人说诵经安宅之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匡”字缺笔避宋太祖名讳,称玄武,当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 年(1015年)前古籍。太上

  • 小儿语·吕得胜

    《小儿语》,明代吕得胜、吕坤父子编选。此书语言浅近,人人明白。用四言、六言、杂言(字数不相等)的语言形式,宣传一些做人的道理,其中有消极的成份,也有每个人应该具有的良好品德。此书问世以来,很受欢迎,比较普遍的流行于民间

  • 荷珠配·老舍

    6场话剧,根据同名川剧改编。写于1961年,初载同年《剧本》12月号。1962年4月中国戏剧出版社初版。收入1982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老舍剧作全集》第3卷。现收入《老舍文集》第12卷。剧本描写土财主金三官嫌贫爱富,设计逐

  • 清宫史话·齐如山

    齐如山著。在宫里,妃嫔不能与皇帝同桌用膳;上朝前,官员都在街边小馆吃早饭;有人坐火车去祈雨,结果掉了脑袋;有人在如意馆画画,后来平步青云;南书房里最多的不是书而是酱菜;内务府里管事的绝不是太监而是皇室贵胄……《齐如山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