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下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护国品第五

尔时,佛告大王:“汝等善听,吾今正说护国土法用,汝当受持般若波罗蜜。当国土欲乱,破坏劫烧,贼来破国时,当请百佛像、百菩萨像、百罗汉像,百比丘众,四大众、七众,共听请百法师讲般若波罗蜜。百师子吼高座前燃百灯,烧百和香,百种色花,以用供养三宝,三衣什物供养法师,小饭中食亦复以时。大王!一日二时讲读此经,汝国土中有百部鬼神,是一一部复有百部,乐闻是经,此诸鬼神护汝国土。

“大王!国土乱时,先鬼神乱,鬼神乱故万民乱,贼来劫国,百姓亡丧。臣君太子王子百官共生是非,天地怪异,二十八宿、星道日月失时失度,多有贼起。

“大王!若火难水难风难一切诸难,亦应讲读此经,法用如上说。

“大王!不但护国,亦有护福,求富贵官位七宝如意行来,求男女,求慧解名闻,求六天果报,人中九品果乐,亦讲此经,法用如上说。

“大王!不但护福,亦护众难,若疾病苦难,杻械枷锁检系其身,破四重罪,作五逆因,作八难罪,行六道事,一切无量苦难,亦讲此经,法用如上说。

“大王!昔日有王释提桓因,为顶生王来上天欲灭其国。时帝释天王即如七佛法用,敷百高座,请百法师,讲般若波罗蜜。顶生即退,如灭罪经中说。

“大王!昔有天罗国王,有一太子欲登王位,一名班足。太子为外道罗陀师受教,应取千王头以祭家神。自登其位,已得九百九十九王,少一王。即北行万里,即得一王,名普明王。其普明王白班足王言:‘愿听一日饭食沙门,顶礼三宝。’其班足王许之一日。时普明王即依过去七佛法,请百法师,敷百高座,一日二时讲般若波罗蜜八千亿偈竟,其第一法师为明王而说偈言:

“‘劫烧终讫,乾坤洞燃。须弥巨海,

都为灰炀,天龙福尽,于中雕丧。

二仪尚殒,国有何常。生老病死,

轮转无际,事与愿违,忧悲为害。

欲深祸重,疮疣无外,三界皆苦,

国有何赖。有本自无,因缘成诸,

盛者必衰,实者必虚。众生蠢蠢,

都如幻居,声响俱空,国土亦如。

识神无形,假乘四驰,无明宝象,

以为乐车。形无常主,神无常家,

形神尚离,岂有国耶!’

“尔时,法师说此偈已,时普明王眷属得法眼空,王自证虚空等定,闻法悟解。还至天罗国班足王所众中,即告九百九十九王言:‘就命时到,人人皆应诵过去七佛《仁王问般若波罗蜜经》中偈句。’时班足王问诸王言:‘皆诵何法?’时普明王即以上偈答王。王闻是法,得空三昧;九百九十九王亦闻法已,皆证三空门定。时班足王极大欢喜,告诸王言:‘我为外道邪师所误,非君等过。汝可还本国,各各请法师讲般若波罗蜜名味句。’时班足王以国付弟,出家为道,证无生法忍,如十王地中说。五千国王常诵是经,现世生报。

“大王!十六大国王修护国之法,法应如是,汝当奉持。天上人中六道众生,皆应受持七佛名味句。未来世中有无量小国王欲护国土,亦复尔者,应请法师说般若波罗蜜。”

尔时,释迦牟尼佛说般若波罗蜜时,众中五百亿人得入初地,复有六欲诸天子八十万人得性空地,复有十八梵王得无生忍、得无生法乐忍,复有先以学菩萨者证一地二地三地乃至十地,复有八部阿须轮王得十三昧门、得三三昧门,得转鬼身,天上正受,在此会者皆得自性信乃至无量空信。吾今略说天等功德不可具尽。

仁王般若波罗蜜护国经散华品第六

尔时,十六大国王闻佛说十万亿偈般若波罗蜜,欢喜无量,即散百万亿茎华,于虚空中变为一座,十方诸佛共坐此座,说般若波罗蜜。无量大众共坐一座,持金罗华,散释迦牟尼佛上,成万轮华,盖大众上;复散八万四千般若波罗蜜华于虚空中,变成白云台,台中光明王佛,共无量众,说般若波罗蜜。台中大众持雷吼华,散释迦牟尼佛及诸大众;复散妙觉华于虚空中,变作金刚城。城中师子吼王佛共十方佛、大菩萨论第一义谛。时城中菩萨,持光明华,散释迦牟尼佛上,成一华台,台中十方佛。诸天散天华,于释迦牟尼佛上虚空中成紫云盖,覆三千大千世界,盖中天人散恒河沙华,如云而下。时诸国王,散华供已,愿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常说般若波罗蜜,愿一切受持者,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所求如意,常行般若波罗蜜。

佛告大王:“如是,如是!如王所说。般若波罗蜜应说应受,是诸佛母、诸菩萨母,神通生处。”

时,佛为王现五不思议神变:一华入无量华,无量华入一华;一佛土入无量佛土,无量佛土入一佛土;无量佛土入一毛孔土,一毛孔土入无量毛孔土;无量须弥、无量大海入芥子中;一佛身入无量众生身,无量众生身入一佛身、入六道身、入地水火风身,佛身不可思议,众生身不可思议,世界不可思议。佛现神足时,十方诸天人得佛华三昧,十恒河沙菩萨现身成佛,三恒河沙八部王成菩萨道,十千女人现身得神通三昧。

“善男子!是般若波罗蜜有三世利益,过去已说,现在今说,未来当说。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如法修行。”

仁王般若波罗蜜护国经受持品第七

尔时,月光心念口言:“见释迦牟尼佛现无量神力,亦见千华台上宝满佛,是一切佛化身主。复见千华叶世界上佛,其中诸佛各各说般若波罗蜜。”白佛言:“如是无量般若波罗蜜,不可说不可解,不可以识识。云何诸善男子,于是经中明了觉解,如法为一切众生开空法道?”

大牟尼言:“有修行十三观门诸善男子,为大法王,从习忍至金刚顶,皆为法师,依持建立。汝等大众,应如佛供养而供养之,应持百万亿天华天香而以奉上。

“善男子!其法师者是习种性菩萨,若在家婆差、忧婆差,若出家比丘、比丘尼,修行十善,自观己身,地、水、火、风、空、识分分不净;复观十四根,所谓五情、五受、男、女、意、命等,有无量罪过故,即发无上菩提心,常修三界一切念念皆不净,故得不净忍观门。住在佛家,修六和敬,所谓三业同戒、同见、同学,行八万四千波罗蜜道。

“善男子!习忍以前行十善菩萨,有退有进,譬如轻毛,随风东西。是诸菩萨亦复如是,虽以十千劫行十正道,发三菩提心,乃当入习忍位,亦常学三伏忍法,而不可名字是不定人。是定人者,入生空位,圣人性故,必不起五逆、六重、二十八轻。佛法经书作返逆罪,言非佛说,无有是处。能以一阿僧祇劫,修伏道忍行,始得入僧伽陀位。

“复次,性种性行十慧观,灭十颠倒,及我人知见分分假伪,但有名,但有受,但有法,不可得,无定相,无自他相故。修护空观,亦观亦行百万波罗蜜,念念不去心,以二阿僧祇劫行正道法,住波罗陀位。

“复次,道种性住坚忍中,观一切法无生、无住、无灭,所谓五受三界二谛无自他相,如实性不可得故;而常入第一义谛,心心寂灭而受生三界。何以故?业习果报未坏尽,故顺道生。复以三阿僧祇劫,修八万亿波罗蜜,当得平等圣人地故,住阿毗跋致正位。

“复次,善觉摩诃萨,住平等忍,修行四摄,念念不去,心入无相,舍灭三界贪烦恼,于第一义谛而不二,为法性无为,缘理而灭一切相故,为智缘灭无相无为。住初忍时,未来无量生死不由智缘而灭故,非智缘灭,无相无为,无自他相,无无相故,无量方便皆现前。观实相方便者,于第一义谛,不沈不出,不转不颠倒。遍学方便者,非证非不证而一切学。回向方便者,非住果非不住果而向萨婆若。魔自在方便者,于非道而行佛道,四魔所不动。一乘方便者,于不二相,通达众生一切行故。变化方便者,以愿力自在生一切净佛国土。如是,善男子!是初觉智,于有无相而不二,是实知照功用;不证不沈,不出不到,是方便观。譬如水之与波不一不异,乃至一切行——波罗蜜、禅定、陀罗尼——不一不二故,而一一行成就。以四阿僧祇劫行行故,入此功德藏门。无三界业习生故,毕故,不造新,以愿力故,变化生一切净土。常修舍观故,登鸠摩罗伽位,以四大宝藏,常授与人。

“复次,德慧菩萨,以四无量心灭三有嗔等烦恼,住中忍中,行一切功德故。以五阿僧祇劫行大慈观,心心常现在前,入无相阇陀波罗位,化一切众生。

“复次,明慧道人,常以无相忍中行三明观,知三世法无来无去无住处,心心寂灭,尽三界痴烦恼,得三明一切功德观故,常以六阿僧祇劫,集无量明波罗蜜故,入伽罗陀位,无相行受持一切法。

“复次,尔焰圣觉达菩萨,修行顺法忍,逆五见流,集无量功德,住须陀洹位。常以天眼、天耳、宿命、他心、身通达,念念中灭三界一切见,亦以七阿僧祇劫行五神通,恒河沙波罗蜜常不离心。

“复次,胜达菩萨,于顺道忍,以四无畏,观那由他谛内道论、外道论、药方、工巧、咒术故,我是一切智人;灭三界疑等烦恼故,我相已尽;知地地有所出,故名出道;有所不出,故名障道;逆三界疑。修习无量功德故,即入斯陀含位。复集行八阿僧祇劫中行诸陀罗尼门故,常行无畏观不去心。

“复次,常现真实住顺忍中,作中道观,尽三界集因集业一切烦恼故,观非有非无,一相无相而无二故,证阿那含位。复于九阿僧祇劫,集照明中道故,乐力生一切佛国土。

“复次,玄达菩萨,十阿僧祇劫中,修无生忍,法乐忍者,名为缚忍。顺一切道生而一心忍中灭三界习因业果,住后身中,无量功德皆成就。无生智、尽智、五分法身皆满足,住第十地阿罗汉梵天位,常行三空门,观百千万三昧,具足弘化法藏。

“复次,等觉者,住无生忍中,观心心寂灭而无相相、无身身、无知知,而用心乘于群方之方,憺怕住于无住之住。在有常修空,处空常万化,双照一切法故,知是处非是处,乃至一切智十力观故,而登摩诃罗伽位,化一切国土众生,千阿僧祇劫行十力法,心心相应,常入见佛三昧。

“复次,慧光神变者,住上上无生忍,灭心心相。法眼见一切法,净三眼色空见。以大愿力常生一切净土。万阿僧祇劫,集无量佛光三昧,而能现百万恒河沙诸佛神力。住婆伽梵位,亦常入佛华三昧。

“复次,观佛菩萨,住寂灭忍者。从始发心至今经百万阿僧祇劫,修百万阿僧祇劫功德故,登一切法解脱,住金刚台。

“善男子!从习忍至顶三昧,皆名为伏一切烦恼。而无相信,灭一切烦恼,生解脱智;照第一义谛,不名为见。所谓见者是萨婆若。是故我从昔以来,常说唯佛所知见觉。顶三昧以下至于习忍,所不知不见不觉,唯佛顿解,不名为信。渐渐伏者,慧虽起灭,以能无生无灭,此心若灭则累无不灭,无生无灭入理尽金刚三昧,同真际等法性,而未能等无等等。譬如有人,登大高台,下观一切,无不斯了。住理尽三昧,亦复如是。常修一切行满功德藏,入婆伽度位,亦复常住佛慧三昧。

“善男子!如是诸菩萨,皆能一切十方诸如来国土中化众生,正说正义,受持读诵,解达实相,如我今日等无有异。”

佛告波斯匿王:“我当灭度后,法欲灭时,受持是般若波罗蜜,大作佛事。一切国土安立,万姓快乐,皆由此般若波罗蜜。是故付嘱诸国王,不付嘱比丘、比丘尼、清信男、清信女。何以故?无王力故,故不付嘱。汝当受持读诵,解其义理。

“大王!吾今所化百亿须弥,百亿日月,一一须弥有四天下。其南阎浮提,有十六大国,五百中国,十千小国。其国土中有七可难,一切国王为是难故,讲读般若波罗蜜,七难即灭,七福即生,万姓安乐,帝王欢喜。

“云何为难?日月失度,时节返逆,或赤日出、黑日出,二三四五日出,或日蚀无光,或日轮一重、二三四五重轮现。当变怪时,读说此经。为一难也。二十八宿失度,金星、彗星、轮星、鬼星、火星、水星、风星、刀星、南斗、北斗、五镇大星,一切国主星,三公星,百官星,如是诸星各各变现,亦读说此经。为二难也。大火烧国,万姓烧尽,或鬼火、龙火、天火、山神火、人火、树木火、贼火,如是变怪,亦读说此经。为三难也。大水[漂*寸]没百姓,时节返逆,冬雨夏雪,冬时雷电霹雳,六月雨冰霜雹,雨赤水、黑水、青水,雨土山、石山,雨沙砾石,江河逆流,浮山流石,如是变时,亦读说此经。为四难也。大风吹杀万姓,国土山河树木一时灭没,非时大风、黑风、赤风、青风、天风、地风、火风,如是变时,亦读此经。为五难也。天地国土亢阳炎火洞燃,百草亢旱,五谷不登,土地赫然,万姓灭尽,如是变时,亦读此经。为六难也。四方贼来侵,国内外贼起,火贼、水贼、风贼、鬼贼,百姓荒乱,刀兵劫起,如是怪时,亦读此经。为七难也。

“大王!是般若波罗蜜,是诸佛菩萨一切众生心识之神本也,一切国王之父母也。亦名神符,亦名辟鬼珠,亦名如意珠,亦名护国珠,亦名天地镜,亦名龙宝神王。”

佛告大王:“应作九色幡,长九丈;九色华,高二丈;千支灯,高五丈;九玉箱,九玉巾,亦作七宝案,以经置上。若王行时,常于其前足一百步,是经常放千光明,令千里内,七难不起,罪过不生。若王住时,作七宝帐,中七宝高座,以经卷置上,日日供养,散华烧香,如事父母,如事帝释。

“大王!我今五眼明见,三世一切国王皆由过去侍五百佛,得为帝王主;是故一切圣人罗汉,而为来生彼国,作大利益。若王福尽时,一切圣人皆为舍去。若一切圣人去时,七难必起。

“大王!若未来世有诸国王护持三宝者,我使五大力菩萨往护其国:一、金刚吼菩萨,手持千宝相轮往护彼国;二、龙王吼菩萨,手持金轮灯往护彼国;三、无畏十力吼菩萨,手持金刚杵往护彼国;四、雷电吼菩萨,手持千宝罗网往护彼国;五、无量力吼菩萨,手持五千剑轮往护彼国。五大士五千大神王,于汝国中大作利益,当立形像而供养之。

“大王!吾今三宝付嘱汝等一切诸王:憍萨罗国、舍卫国、摩竭提国、波罗奈国、迦夷罗卫国、鸠尸那国、鸠睒弥国、鸠留国、[罽-厂]宾国、弥提国、伽罗干国、乾陀卫国、沙陀国、僧伽陀国、健拿掘阇国、波提国,如是一切诸国王等皆应受持般若波罗蜜。”

时诸大众及阿须轮王,闻佛说未来世七可畏,身毛为竖,呼声大叫而言:“愿不生彼国。”时十六大国王,即以国事付弟,出家修道,观四大四色胜出相,四大四色不用识空入行相,三十忍初地相,第一义谛九地相。是故大王舍凡夫身,入六住身;舍七报身,入八法身,证一切行般若波罗蜜。十八梵天阿须轮王,得三乘观同无生境,复散华供养,空华、法性华、圣人华、顺华、无生华、法乐华、金刚华、缘观中道华、三十七品华,而散佛上及九百亿大菩萨众。其余一切众证道迹果,散心空华、心树华、六波罗蜜华、妙觉华,而散佛上及一切众。十千菩萨念来世众生,即证妙觉三昧、圆明三昧、金刚三昧,世谛三昧、真谛三昧、第一义谛三昧——此三谛三昧是一切三昧王三昧,亦得无量三昧、七财三昧、二十五有三昧、一切行三昧。复有十亿菩萨登金刚顶现成正觉。

仁王般若波罗蜜护国经嘱累品第八

佛告波斯匿王:“我诫敕汝等,吾灭度后,八十年八百年八千年中,无佛无法无僧,无信男无信女时,此经三宝,付嘱诸国王四部弟子受持读诵解义,为三界众生开空慧道,修七贤行、十善行,化一切众生。后五浊世,比丘、比丘尼四部弟子,天龙八部,一切神王,国王大臣太子王子,自恃高贵,灭破吾法,明作制法,制我弟子比丘、比丘尼:不听出家、行道,亦复不听造作佛像形、佛塔形;立统官制众,安籍记僧;比丘地立,白衣高坐;兵奴为比丘;受别请法。知识比丘共为一心,亲善比丘为作斋会,求福如外道法,都非吾法。当知尔时正法将灭不久。

“大王!坏乱吾道,是汝等作。自恃威力,制我四部弟子。百姓疾病无不苦难,是破国因缘,说五浊罪穷劫不尽。

“大王!法末世时,有诸比丘四部弟子,国王大臣多作非法之行,横与佛法众僧作大非法,作诸罪过,非法非律,系缚比丘,如狱囚法。当尔之时,法灭不久。

“大王!我灭度后,未来世中四部弟子,诸小国王太子王子,乃是住持护三宝者,转更灭破三宝;如师子身中虫,自食师子,非外道也。多坏我佛法,得大罪过,正教衰薄,民无正行,以渐为恶,其寿日减,至于百岁。人坏佛教,无复孝子,六亲不和,天神不祐,疾疫恶鬼日来侵害,灾怪首尾,连祸纵横,死入地狱、饿鬼、畜生,若出为人,兵奴果报,如响应声;如人夜书,火灭字存。三界果报,亦复如是。

“大王!未来世中,一切国王太子王子四部弟子,横与佛弟子书记制戒,如白衣法,如兵奴法,若我弟子比丘比丘尼,立籍为官所使,都非我弟子,是兵奴法。立统官摄僧典主僧籍,大小僧统,共相摄缚,如狱囚法,兵奴之法。当尔之时,佛法不久。

“大王!未来世中,诸小国王四部弟子,自作此罪破国因缘,身自受之,非佛法僧。大王!未来世中流通此经,七佛法器,十方诸佛常所行道。诸恶比丘,多求名利,于国王太子王子前,自说破佛法因缘,破国因缘。其王不别,信听此语,横作法制,不依佛戒,是为破佛破国因缘。当尔之时,正法不久。”

尔时,十六大国王,闻佛七诫所说未来世事,悲啼涕出,声动三千,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失光不现。时诸王等,各各至心受持佛语,不制四部弟子出家行道,当如佛教。

尔时,大众十八梵天王,六欲诸天子叹言:“当尔之时,世间空虚,是无佛世!”尔时,无量大众中,百亿菩萨弥勒师子月等,百亿舍利弗、须菩提等,五百亿十八梵王、六欲诸天,三界六道,阿须轮王等,闻佛所说护佛果因缘、护国土因缘,欢喜无量,为佛作礼,受持般若波罗蜜。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下

猜你喜欢
  妙臂菩萨所问经卷第一·佚名
  宗镜录卷第二十二·延寿
  峨山僧自治刍议(注一)·太虚
  佛说德护长者经卷上·佚名
  卷第五(译经魏吴)·费长房
  爱 之 崇 拜·太虚
  观心论 原文·佚名
  卷七十一·性音
  阿毗昙心论卷第二·佚名
  第六十四卷·佚名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八(末)·窥基
  一切经音义卷第六·唐慧琳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十八·佚名
  菩萨地持经 第五卷·佚名
  卷四百二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九十二·彭定求

        卷792_1 【妓席与杜牧之同咏】张祜   骰子逡巡裹手拈,无因得见玉纤纤。--杜牧   但知报道金钗落,仿佛还应露指尖。 --张祜   卷792_2 【同赵二十二访张明府郊居联句】杜牧   陶潜官罢酒瓶空,门掩杨花

  • 卷四百二十六·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二十六白居易新乐府【幷序 元和四年为左拾遗时作】序曰凡九千二百五十二言断为五十篇篇无定句句无定字系於意不系於文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其辞质

  • 第一一六札光绪五年八月廿六日一一三○八-一·佚名

    台北知府陈,准台湾知府周移,饬新竹知县查覆:前斗六县丞龚养元家属有无在境札新竹县赏戴花翎、署理台北府正堂、卓异候升陈为饬查事。本年六月二十六日,准台湾府周移开:「蒙前藩宪潘批敝府详请发还咸丰

  • 评鉴阐要卷八·乾隆

    宋神宗邵雍散步天津桥上闻杜鹃声因言天下将治地气自北而南将乱自南而北注史防所纪宰臣北人南人皆互有贤否岂独一王安石古称立贤无方顾所以用之耳至地气北南迁移谓有闗治乱尤不足信果如所云未闻郅治之世南方皆坚氷沍寒

  • 第八章 由疑惧到认罪 一 我只想到死·溥仪

    押送伪满战犯的苏联列车,于一九五○年七月三十一日到达了中苏边境的绥芬河车站。负责押送的阿斯尼斯大尉告诉我,向中国政府的移交,要等到明天早晨才能办。他劝我安心地睡一觉。 从伯力上车时,我和家里的人分开了,被安置

  • 闽游月记卷一·华廷献

    华廷献撰粤在甲申之年、建辰之月,徂兹以往,尚忍言哉!金陵鼎新,延及闽、粤,于是乙酉、丙戌以来之事,可得而纪也。余以申夏除服,遭遇世变,躬耕养母,志在首邱;分固应尔。会中兴露布,众正盈廷,今殉难家铨部公迫于推毂,起秉藻鉴;邮筒三及

  • 五宗世家二十九·司马迁

    刘军译注【说明】本世家载述了孝景帝十三个为王儿子的衰败经过。他们有的父姬子奸,“尽与其姊弟奸”,婬乱无度,无视伦理;有的对奉汉法以治的朝廷官员“求其罪告之”,“无罪者诈药杀之”,以致“所杀伤二千石甚众”,贼戾巧佞,奸

  • 卷四十七·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四十七    宋 卫湜 撰曾子问第七孔氏曰案郑目録云以曾子所问多明於礼故着姓名以显之曾子孔子弟子曾参此於别録属丧服曾子问曰君薨而世子生如之何孔子

  • 《阴骘文广义》原序·周梦颜

      《易》言:&ldquo;积善之家,必有余庆。&rdquo;《书》言:&ldquo;作善,降之百祥。&rdquo;左氏言:&ldquo;祸福无门,惟人所召。&rdquo;故知福善祸淫,乃宇宙中必然之理。三教宗旨,无异同也〖犹言互不矛盾〗。儒者闻因果之说,出于

  • 奇妙之夜·茨威格

    下面这些记述,是在男爵弗利特立希-米歇尔-冯-R的写字台里发现的,封成一小包。男爵这人,一九一四年秋在奥地利某龙骑兵团当后备役中尉时,已在拉瓦如斯卡战役中阵亡了。他家里人随便翻了翻这些文字,就根据标题推断这是他们亲

  • 福地·莱蒙特

    波兰长篇小说。符·莱蒙特著。创作于1897—1898年。小说共39章,中译本近60万字。本书以当时波兰最大的工业城市、财富追求者心目中的“福地”——罗兹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为题材,生动而深刻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大鱼吃小

  • 正德朝邑县志·韩邦靖

    明代方志。明王道修,韩邦靖纂。二卷。道,武城(今属山东)人。正德进士,历国子祭酒,终官吏部侍郎。邦靖字汝度,号五泉,陕西朝邑(今大荔)人。正德进士。官工部主事。著《五泉诗集》。邦靖因前代志书卷帙浩繁,记事欠详,文

  • 庚子销夏记·孙承泽

    清代孙承泽。 八卷。 1600年。 自记所藏书画, 书前有卢文绍序,后有余集张宾鹤跋,此书作于顺治十七年 (1660),干支为庚子,故书名 “庚子”。书始写于四月而终于六月,故书名 “销夏”。卷一至卷三为自晋至明的书画名迹;

  • 西王母女修正余十则·闵一得

    纯阳子誓渡众生,已有《九皇丹经注》,为男子修仙之津粱。不忍坐视女子具有夙根、素存道念者不得真传,误入歧途、沦于鬼趣。乃于已未盂冬朔日临焕彩楼,感不二仙子,诚将西王母口授魏元君真传,原名《女大金丹诀》阐之。申改女修

  • 湖岳村叟医案·翟竹亭

    医书。翟竹亭遗著。本书是河南省杞县解放前的名医翟竹亭先生的遗著,曾于1963年由开封专署卫生局以石印本问世,此由开封医学专科学校张茂珍等在石印本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凡17门,237案。各门有总论,说明病源同异; 每

  • 五十六种书并序·韦续

    记述书法字体的著作。旧题唐代韦续撰。一卷。序中称后汉东阳徐安于搜读史籀,得十二时书,皆象神形,又加三十三体,共定五十六种(十二加三十三并非五十六,恐有误),则此书非其所作,只是为其所传。五十六种为龙书、八穗书

  • 裴航·裴铏

    唐代传奇小说。裴铡撰。原为《传奇》中的一篇。《太平广记》卷50采入,《唐人小说》亦作为《传奇》中代表作选入。周楞伽辑注《裴铡传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中有注释。故事叙落第秀才裴航见同船樊夫人乃国色,

  •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论·陈那

    宋北印土沙门施謢译。三宝尊菩萨造,释大域龙树菩萨所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