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第一

党,晓,哲,知也。楚谓之党,(党朗也,解寤貌。)或曰晓,齐宋之间谓之哲。

虔,儇,慧也。(谓慧了。音翾。)秦谓之谩,(言谩詑也。詑大和反。谩莫钱反,又亡山反。)晋谓之□,(音悝,或莫佳反。)宋楚之间谓之倢,(言便倢也。)楚或谓之□。(他和反,亦今通语。)自关而东赵魏之间谓之黠,或谓之鬼。(言鬼视也。)

娥,□,(音盈。)好也。秦曰娥,(言娥娥也。)宋魏之间谓之□,(言□□也。)秦晋之间凡好而轻者谓之娥。自关而东河济之间谓之媌,(今关西人亦呼好为媌,莫交反。)或谓之姣。(言姣洁也,音狡。)赵魏燕代之间曰姝,(昌朱反,又音株,亦四方通语。)或曰妦。(言妦容也。音蜂。)自关而西秦晋之故都曰妍。(

秦旧都,今扶风雍丘也。晋旧都,今太原晋阳县也。其俗通呼好为妍,五千反。妍一作忏。)好,其通语也。

烈,□,余也。(谓烈余也。五割反。)陈郑之间曰□,晋卫之间曰烈,秦晋之间曰□,(音谥,传曰夏□是屏。)或曰烈。

台,胎,陶,鞠,养也。(台犹颐也。音怡。)晋卫燕魏曰台,陈楚韩郑之间曰鞠,秦或曰陶,汝颍梁宋之间曰胎,或曰艾。(尔雅云艾养也。)

怃,(亡辅反。)□,(音淹。)怜,牟,爱也。韩郑曰怃,晋卫曰□,(□憸多意气也。)汝颍之间曰怜,宋鲁之间曰牟,或曰怜。怜、通语也。

□,憮,矜,悼,憐,哀也。(□亦憐耳,音陵。)齊魯之間曰矜,陳楚之間曰悼,趙魏燕代之間曰□,自楚之北郊曰憮,秦晉之間或曰矜,或曰悼。

咺,(香远反。)唏,(虚几反。)□,(音的,一音灼。)怛,痛也。凡哀泣而不止曰咺,哀而不泣曰唏。于方:则楚言哀曰唏;燕之外鄙,(鄙,边邑名。)朝鲜洌水之间,(朝鲜今乐浪郡是也。洌水在辽东,音烈。)少儿泣而不止曰咺。(少儿犹言小儿。)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大人少儿泣而不止谓之唴,(丘尚反。)哭极音绝亦谓之唴。平原谓啼极无声谓之唴□,(□音亮,今关西语亦然。)楚谓之噭咷,(叫逃两音。字或作□,音求。)齐宋之间谓之喑,(音荫。)或谓之惄。(奴历反。)

悼惄悴,慭,伤也。(诗曰不慭遗一老,亦恨伤之言也。慭,鱼吝反。)自关而东汝颍陈楚之间通语也。汝谓之惄,秦谓之悼,宋谓之悴,楚颍之间谓之慭。

慎,济,□,惄,湿,桓,忧也。(□者,忧而不动也。作念反。)宋魏或谓之慎,或曰□。陈楚或曰湿,或曰济。自关而西秦晋之间或曰惄,或曰湿。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志而不得,欲而不获,高而有坠,得而中亡,谓之湿,(湿者失意潜沮之名。沮一作阻。)或谓之惄。

郁,悠,怀,惄,惟,虑,愿,念,靖,慎,思也。晋宋卫鲁之间谓之郁悠。(郁悠,犹郁陶也。)惟,凡思也;虑,谋思也;愿,欲思也;念,常思也。东齐海岱之间曰靖;(岱,太山。)秦晋或曰慎,凡思之貌亦曰慎,(谓感思者之容。)或曰惄。

敦,丰,厖,(鸱离。)□,(音介。)幠,(海狐反。)般,(般桓。)嘏,(音贾。)奕,戎,京,奘,(在朗反。)将,大也。凡物之大貌曰丰。厖,深之大也。东齐海岱之间曰□,或曰幠。宋鲁陈卫之间谓之嘏,或曰戎。秦晋之间凡物壮大谓之嘏,或曰夏。秦晋之间凡人之大谓之奘,或谓之壮。燕之北鄙齐楚之郊或曰京,或曰将。皆古今语也,(语声转耳。)初别国不相往来之言也,今或同。而旧书雅记故俗语,不失其方,(皆本其言之所出也。雅,尔雅也。)而后人不知,故为之作释也。(释诂释言之属。)

假,(音驾。)□,(古格字。)怀,摧,詹,戾,艐,(古届字。)至也。邠唐冀兖之间曰假,或曰□。(邠,今在始平漆县。唐,今在太原晋阳县。)齐楚之会郊(两境之间。)或曰怀。摧,詹,戾,楚语也。(诗曰先祖于摧,六日不詹,鲁侯戾止之谓也。此亦方国之语,不专在楚也。)艐,宋语也。皆古雅之别语也,(雅谓风雅。)今则或同。

嫁,逝,徂,适,往也。自家而出谓之嫁,由女而出为嫁也。逝,秦晋语也。徂,齐语也。适,宋鲁语也。往,凡语也。

谩台,(蛮怡二音。)胁阋,(呼隔反。)惧也。燕代之间曰谩台,齐楚之间曰胁阋。宋卫之间凡怒而噎噫,(噎谓忧也。噫央媚反。)谓之胁阋。(胁阋犹阋□也。)南楚江湘之间谓之啴咺。(

湘,水名,今在零陵。咺音香远反。)

虔,刘,惨,□,杀也。(今关西人呼打为□,音廪,或洛感反。)秦晋宋卫之间谓杀曰刘,晋之北鄙亦曰刘。秦晋之北鄙,燕之北郊,翟县之郊,谓贼为虔。(今上党潞县即古翟国。)晋魏河内之北谓□曰残,楚谓之贪。南楚江湘之间谓之欺。(言欺□难猒也。)

亟,怜,怃,□,爱也。东齐海岱之间曰亟。(诈欺也。)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相敬爱谓之亟,陈楚江淮之间曰怜,宋卫邠陶之间曰怃,或曰□。(陶唐,晋都处。)

眉,梨,耋,鲐,老也。东齐曰眉,(言秀眉也。)燕代之北鄙曰梨,(言面色似冻梨。)宋卫兖豫之内曰耋,(八十为耋,音绖。)秦晋之郊,陈兖之会曰耇鲐。(言背皮如鲐鱼。耇音垢。)

修,骏,融,绎,寻,延,长也。陈楚之间曰修,海岱大野之间曰寻(大野,今高平鉅野。)宋卫荆吴之间曰融。自关而西秦晋梁益之间凡物长谓之寻。周官之法度广为寻,(度谓绢帛横广。)幅广为充。(尔雅曰缁广充幅。)延,永长也。凡施于年者谓之延,施于众长谓之永。(各随事为义。)

允,□,(音谌。)恂,(音荀。)展,谅,(音亮。)穆,信也。齐鲁之间曰允,燕代东齐曰□,宋卫汝颖之间曰恂,荆吴淮汭之间曰展(汭,水口也,音芮。)西瓯毒屋黄石野之间曰穆。(西瓯骆越别种也。音呕。其余皆未详所在。)众信曰谅,周南召南卫之语也。

硕,沉,巨,濯,吁,敦,夏,于,大也。(吁亦作芋,音义同耳。香于反。)齐宋之间曰巨,曰硕。凡物盛多谓之寇。(今江东有小凫,其多无数,俗谓之寇也。)齐宋之郊,楚魏之际曰伙。(音祸。)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人语而过谓之□,(于果反)或曰佥。东齐谓之剑,或谓之弩。弩犹怒也。陈郑之间曰敦,荆吴扬瓯之郊曰濯,中齐西楚之间曰吁。(西楚,谓今汝南彭城。)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周郑之间谓之嘏。(音贾。)郴,齐语也。(洛含反。)于,通词也。

抵,(触抵)□,(音致。)会也。雍梁之间曰抵,秦晋亦曰抵。凡会物谓之□。

华,荂,□也。(荂亦华别名,音夸。)齐楚之间或谓之华,或谓之荂。

坟,地大也。青幽之间凡土而高且大者谓之坟。(即大陵也。)

张小使大谓之廓,陈楚之间谓之摸。(音莫。)

嬛,(火全反。)蝉,□,(音剡。)捻,(诺典反。)未,续也。楚曰嬛。蝉,出也。(别异义。)楚曰蝉,或曰未及也。

□,(古蹋字,他匣反。)□,(逍遥。)□,(音拂。)跳也。楚曰□。(敕厉反,亦中州语。)陈郑之间曰□,楚曰跖。自关而西秦晋之间曰跳,或曰□。

蹑,郅,(音质。)跂,(音企。)□,(格亦训来。)跻,(

济渡。)□,(踊跃。)登也。自关而西秦晋之间曰蹑,东齐海岱之间谓之跻,鲁卫曰郅,梁益之间曰□,或曰跂。

逢,逆,迎也。自关而东曰逆,自关而西或曰迎,或曰逢。

挦,(常含反。)攓,(音蹇。)摭,(盗跖。)挻,(羊膻。)取也。南楚曰攓,陈宋之间曰摭,卫鲁扬徐荆衡之郊曰挦。(衡,衡山,南岳名,今在长沙。)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取物而逆谓之□,(音馔。)楚部或谓之挻。

餥,(音非。)□,(音昨。)食也。陈楚之内相谒而食麦饘谓之餥,(饘糜也。音旃。)楚曰□。凡陈楚之郊南楚之外相谒而飧,(画饭为飧。谒请也。)或曰□,或曰□。(音黏。)秦晋之际,河阴之间曰□(恶恨反。)□。(五恨反。今冯翊合阳河东龙门是其处也。)此秦语也。(今关西人呼食欲饱为□□。)

钊,薄,勉也。(相劝勉也。居辽反。)秦晋曰钊,或曰薄。故其鄙语曰薄努,犹勉努也。(如今人言努力也。)南楚之外曰薄努,自关而东周郑之间曰□钊,(沉湎。)齐鲁曰勖兹。(勖□亦训勉也。)

猜你喜欢
  小雅·节南山之什·佚名
  卷八·郑玄
  卷八九·邱濬
  古文尚书冤词卷七·毛奇龄
  卷三十三·山井鼎
  卷五十二·江永
  第七章 避嫌疑·佚名
  小匡第二十·管仲
  显学·韩非
  仲尼第四·列子
  中国佛教会(临时办事处整理委员会预备处)结束通告·太虚
  频毗娑罗王诣佛供养经·佚名
  摩诃般若钞经卷第一·佚名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三十一·佚名
  法华文句记卷第八·湛然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毛滂·唐圭璋

      滂字泽民,衢州人。为杭州法曹,元符二年(1099)知武康县。崇宁初,除删定官。五年(1106)送吏部与监当。政和中,守嘉禾。有东堂词。  水调歌头  元会曲  九金增宋重,八玉变秦馀。千年清浸,洗净河洛出图书。一段升平光景,不

  • 沙士顿重游随笔·徐志摩

    一许久不见了,满田的青草黄花!你们在风前点头微笑,仿佛说彼无恙。今春雨少,你们的面容着实清癯;我一年来也无非是烦恼踉跄;见否我白发骈添,首峰的愁痕未隐?你们是需要雨露,人间只缺少同情。——青年不受恋爱的滋润,比

  • 08、花烛·蒲松龄

    长命上织女含情久,牵牛欲渡河;人生得意事,莫如小登科。我高蕃为樊江城想了一场大病,因着定了亲事,才觉精神健旺。看下迎亲日期是腊月三十日。 这几个月以来,度日如年,俺一般的也捱到了。 [耍孩儿]光阴速箭离弦,近来好似换了天

  • 卷三十五·志第十六·礼八·脱脱

        ◎礼八   ○宣圣庙   皇统元年二月戊子,熙宗诣文宣王庙奠祭,北面再拜,顾儒臣曰:“为善不可不勉。孔子虽无位,以其道可尊,使万世高仰如此。”大定十四年,国子监言:“岁春秋仲月上丁日,释奠于文宣王,用本监官

  • 弇山堂别集卷五十二·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都察院左右都御史表都察院古御史府也自周官御史掌赞善授法令秦人因之自汉益重置大夫以贰丞相银印青绶位上卿于万几无所不叅摄每丞相阙则大夫以次选代成哀之际遂为大司空与丞相大司马俱封侯位三公金印紫

  • 第六讲·孙中山

    今天所讲的问题,是怎么样可以恢复我们民族的地位。我们想研究一个什么方法,去恢复我们民族的地位,便不要忘却我前几次所讲的话,我们民族现在究竟是处于什么地位呢?我们民族和国家在现在世界中究竟是什么情形呢?一般很有思想

  • 卷七十·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七十宋 徐天麟 撰蕃夷下西域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後稍分至五十余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余里南北千余里东则接汉阸以玉门阳关西则限以葱岭其南山东出金城与

  • 卷十八·孙奇逢

    万章章句上舜往于田章大舜一生心事孟子以怨慕二字括之怨慕二字不宜分析看慕即含蓄在怨内如穷人无所归人悦之好色富贵无足以解忧是孟子设论以推极其心摹写徘徊自问负罪引慝一段笃挚情况正所谓怨慕也怨非正情之发然怨而

  • 周子抄释卷一·吕柟

    太极图解义新安朱子○此所谓无极而太极也所以动而阳静而隂之本体也然非有以离乎隂阳也即隂阳而指其本体不杂乎隂阳而为言耳□此○之动而阳静而隂也中○者其本体也□者阳之动也○之用所以行也□者隂之静也○之体所以立

  • 第十七章 4·辜鸿铭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辜讲有一次,孔子来到一个小镇上,听到人群中传来奏

  • 卷十四·蔡德晋

    钦定四库全书礼经本义卷十四无锡蔡德晋撰凶礼士虞礼【此言士丧既葬而虞祭之礼郑康成曰虞安也士既葬其父母迎精而反日中而祭之於殡宫以安之也】特豚馈食侧亨于庙门外之右东面鱼腊爨亚之北上饎爨在东壁西面【祭用黍稷曰

  • 卷十六·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十六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尚书注疏第五存旧尚书注疏卷第五【宋板】益稷考异古本经帝曰来禹汝亦昌言汝作女篇内皆同否则威之威作畏 明庶以功庶作试 谁敢不让不作弗下皆同 惟慢游是好无

  • 卷二百二十九·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四十八善现,四正断清净故空解脱门清净。空解脱门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四正断清净。若空解脱门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四正断清净故无相无愿解脱门清净。无相无

  • 卷上·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诸漏已荆无复烦恼逮得自在。心善解脱慧善解脱。於去来今照了无碍。是大那伽如佛之所作已办弃大重担。获於己利。已断流转生死有苦。以正智

  • 卷第二十二·道宣

      法义篇第四之五   众生佛不相异义(南齐沈约字休文)六道相续作佛义(沈约)   因缘义(沈约)形神义(沈约)   神不灭义(沈约)难范缜神灭义(沈约)  因缘无性论陈沙门真观(并朱世卿自然论)   北齐三部一切经愿文(魏收)周藏

  • 碧鸡山居随笔(三则)·太虚

    一近今习用名词有极不合理者 例如“国术”一名,实系武术或体育,岂因我国唯此术名国术耶?抑因此术唯我国有名国术耶!殊不可解。又专以男女名“性”,如所谓性爱、性生活等,其实男女性不过类性之一部份,性非限于男女;男女亦不唯

  • 覆杨星森居士书(三通)·太虚

    一杨居士星森慧鉴:阅十三日惠书,获知北平近年佛化时况,至深欣慰!吾所著各书,虽颇切时要,过承各方推许,亦弥滋悚疚。顷病废日久,不惟艰于构思握笔,而口讲亦难,故真现实论讲录海刊者,未克完成也。世苑图书尚全,近将由苇舫返鄂恢复,但

  • 张苍水诗文集·张煌言

    诗文集。明张煌言(1620—1664)撰。不分卷。煌言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崇祯举人。为明末著名抗清将领,后为清兵所俘,被害于杭州。是集包括诗集《寄零草》与文集。诗集按诗体分类,并附寄零草补遗四十五首,寄零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