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义府传

李义府,瀛州饶阳人,其祖父曾任射洪丞,因而客居永泰。贞观年间,李大亮巡察剑南,上表称李义府有才,对策时中选,补为门下省典仪。刘洎、马周也推荐他,太宗召见后转任监察御史,诏令侍晋王。后来晋王立为太子,任李义府为舍人、崇贤馆直学士,与司议郎来济都以文笔著称,当时称之为“来、李”。义府曾献《承华箴》,文末说:“阿谀谗媚实不少,奸邪巧饰有多方,萌芽不彻底铲除,危害必严重显著。”其时,李义府正在巴结奉承太子,而文章却像是耿直坦荡的人。太子上表夸奖,得皇帝优诏赐帛。

高宗即位,升李义府为中书舍人、兼修国史,进弘文馆学士。长孙无忌厌恶其人品,上奏斥他为壁州司马,诏书还未下发,义府知道后,与舍人王德俭商议对策。王德俭,是许敬宗的外甥,颈上长个瘤,但人很聪明,善于看风使舵,乃对义府说“:武昭仪现在正得宠,皇上想立她为皇后,又害怕宰相们否定,所以还没有正式提出。君如果在这事上提出建议,推助一把,定能转祸为福。”于是李义府就替代王德俭值夜,趁机叩门上表,要求废王皇后而立昭仪为后。皇帝很高兴,召见义府与他谈话,又赐珍珠一斗,停发要他出京任司马的诏书,留下复为侍。

武则天已立为皇后后,李义府、许敬宗、王德俭及御史大夫崔义玄、中丞袁公瑜、大理正侯善业互相吹捧,在私心干坏事上推波助澜。诛杀贬弃赤诚忠耿之臣,因此武后得以称心如意地制造夺取威势权柄,天子也只得俯首听命。

李义府看上去随和有礼,与人谈话,总是和言悦色,但心里却阴险偏狭,嫉妒记仇。凡是冒犯了他、不中他的意的人,都要设法中伤陷害,当时人称他为“笑中刀”。又因为他表面柔顺实质害人而称他为“人猫”。

永徽六年(655),委任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封广平县男,又兼太子右庶子,爵为侯。有个洛州女子淳于犯了奸淫罪,关在大理狱中。李义府听说她很美,暗嘱大理丞毕正义枉法释放,娶为己妾,正卿段宝玄将这事报告了皇帝,诏令给事中刘仁轨、侍御史张伦复审此案,李义府怕毕正义供出实情,竟逼令毕正义在狱中自缢以断绝实证。侍御史王义方在廷上检举,李义府均不承认,经三次叱责,才不得不退出。王义方一条条陈述李义府的罪恶,但皇帝因他助立武后的事心中感激他,所以宽赦不追究。

为压制王义方,将他逐出。不久,进李义府为中书令、检校御史大夫,加太子宾客,改封河间郡公,诏许建造私宅。义府的儿子们即使还在襁褓中的,都补为清官。

当初,杜正伦为黄门侍郎,李义府不过是个典仪。及至一同辅政,杜正伦自恃先进瞧不起李义府,秘密与中书侍郎李友益商议设法除去义府,事情泄露,反被李义府诬告,两人在皇帝面前争论。

皇帝将两人都贬谪出京:杜正伦任横州刺史,李义府任普州刺史,将李友益流放峰州。第二年,召回李义府任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因母丧而免,另又夺丧起用为司列太常伯、同东西台三品。

改葬其先人于永康陵侧,役使县里的人及牛车运土筑坟,来干活的民工征调自七个县,高陵县令竟劳累而死。公卿们争赠奠仪。入葬日,诏令御史前往哭吊。

送车及从骑相连,奠帐帷绶等物自灞桥连三原七十里不断,柩车及草人等的规格僭越侈大,人臣送葬之盛礼没有谁能比得上。殷王出京师去所封藩,义府又兼府长史,渐升为右相。

李义府地位显赫了,自称是出身赵郡,就与各李姓人叙起辈份来,那些好巴结想借此进身的人往往尊李义府为父兄辈。给事中李崇德自称与义府是同宗。

至义府被贬普州时,又亟亟地否认与他同宗。义府记恨在心,到他再次当权时,就罗致其罪名,将李崇德投入牢狱,最后李崇德在狱中自杀。贞观年间,高士廉、韦挺、岑文本、令狐德..修《氏族志》,对每一个的升降褒贬,天下人均认可其判断,于是各州收藏副本作为永久之式。

而许敬宗提出该《氏族志》没有载入武后家族,李义府也因此志中没记入他的先世而不满,奏请重新删正。于是委任孔志约、杨仁卿、史玄道、吕才等人修订,凡是在唐任官至五品的都升为“士”,兵卒因立功而升官的也都入册,改书名为《姓氏录》,望族缙绅们都鄙弃耻笑,称改后的《姓氏录》为“勋格”。李义府奏请将以前的《氏族志》全部收回烧毁。自从魏太和年间确定望族,七姓子孙互为婚姻,后来虽说有些渐衰,但依旧相互以身份门第自豪。李义府替儿子向他们求婚而不得,于是奏请禁止所有门阀等第界限。

皇帝让李义府主管选拔人才。一则他自己无品,无以鉴别人才,二则贪欲永无厌足,因此选拔任用只问贿赂而不再考核查验,以致人人叹息不齿。再加上他母亲、妻子、儿子们收贿卖官买狱,门庭若市,沸沸扬扬。自从永徽年后,御史均为制授,吏部虽然也偶有调迁的,但到门下复核均不得通过。现在李义府自己注属御史、员外、通事舍人,有司不敢退回。皇帝曾很和缓地告诫义府说“:听说你的儿子女婿枉法多有过失,我还为你打了掩护。你该对他们略加警戒。”义府倚仗武后为靠山,认为群臣中没有人敢告发他的罪行,不想皇帝竟然有所听闻,于是勃然变了脸色问皇帝“:是谁对陛下说这些的?”皇帝说“:还用问我是从哪儿知道的吗?”李义府居然傲然不谢罪,缓步自去。皇帝由此而对义府不喜欢。

有个术士名杜元纪,望见李义府的宅第有狱气。还说:“拿出二千万积储来,可以压住狱气。”李义府相信了,却去向百姓搜刮。在他母丧期间,初一十五都给哭假,他就微服与杜元纪去郊野登高窥察灾气,众人怀疑他将有异图。李义府又派儿子李津去召来长孙延,对长孙说:“我为你谋得一个官职。”五天后,就任长孙延为司津监,索钱七十万。右金吾仓曹参军杨行颖说了他所得赃款,诏令司刑太常伯刘祥道与三司共同审讯此事,李责力监讯,审出许多罪状,诏命革职除名,流放隽州。其子率府长史李洽、千牛备身李洋及女婿少府主簿柳元贞一并流放廷州,司议郎李津流放振州,朝野均相庆贺。他的三个儿子及女婿尤其凶残肆虐,既遭流放,人们都称之为诛“四凶”。有人写了篇《河间道元帅刘祥道破铜山大贼李义府露布》,张贴在街市上。

乾封元年(666)大赦,独流放的罪人不许回来,李义府愤恨而死,年五十三岁。自从李义府被斥,天下仍有些担心他会再度起用,到他死了,内外才完全安心。

上元初年,赦免李义府的妻子回到洛阳。如意年间,追赠李义府扬州大都督,崔义玄益州大都督,王德俭、袁公瑜魏州、相州刺史,又各赐实封。睿宗立,有诏停止封赏,其幼子名李湛,事见《李多祚》传。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三 庾亮(子彬 羲 龢 弟怿 冰 条 翼)·房玄龄
  列传第三十四 阳斐 卢潜 崔劼 卢叔武 阳休之 袁聿修·李百药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十六(阙)·杨仲良
  卷第一百四十六·胡三省
  东林列传卷十八·陈鼎
  ○荣禄与袁世凯四则·许指严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佚名
  尚史卷八十·李锴
  通志卷一百八十八·郑樵
  历代名贤确论卷二十四·佚名
  萧谌传·萧子显
  卷三·萨囊·彻辰
  卷五十五·杨士奇
  一三二、春申君乃顷襄王弟不以游士致显辨·钱穆
  卷一百八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岭云海日楼诗钞卷九·丘逢甲

    (癸卯、甲辰稿)(清光绪二十九、三十年)南武山人丘逢甲仓海著同怀弟瑞甲、兆甲编辑·梦题岳阳楼壁梦拥灵旗宝纛行,鸾骖小驻岳阳城。蒙蒙云气开南极,浩浩江流作楚声。衡岳雁归秋万里,洞庭龙卧月三更。他年记取题诗处,南纪

  • 甲寅三十二首·许南英

    甲寅(民国三年、一九一四)甲寅闰五月七日偕沉琛笙、徐蕴山赴菽庄诗社;夜发芗江,晓至江东桥趋谒黄石斋先生讲堂后游从二客,老兴拟东坡。北斗天容净,南山树色多。炎威消酷吏,幻梦冷春婆。酬酒芗江下,回头吊汨罗。江东桥上望,山上

  • 第十九回 北阙献俘缯拜赐 西陲告警绖从戎·萧晶玉

    且说高公接得回书,知道家中平安,倒也放心。就知那耶律通甚是凶勇,他那五色神石乃异人传授,念动咒语,打将出来,一变十,十变百,又变千,又变万,无数的石子乱打敌人。交战毕念咒收回,依然还是一块。五六年中,高公与他战过

  • 元史续编卷十二·胡粹中

    【甲戌】顺帝元统二年春正月庚寅朔汴梁雨血【着衣皆赤】山东水【民饥】鄂博哈雅罢以图卜台为中书平章○二月丁亥太白经天○三月广西猺复起命讨之【徭贼杀同知元帅竒尔萨冦全州诏平章特黙齐将兵二万击之】浙西水旱疫【

  • 后集卷十四·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後集卷十四 宋 朱子 纂集 陈襄 字述古福州侯官人登第事仁宗英宗神宗官至枢密直学士太常侍读卒年六十四 公既孤且多病常以先君侍郎之言为念居间益自策励上事继母以孝下教弟妹以义方求士之

  • 春秋左传事类始末卷一·章冲

    宋 章冲 撰隐公十一年元年郑伯克段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方丈曰堵三堵曰雉

  • 十国春秋卷八十五·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呉越九列传髙彦【子渭】 朱行先黄晟司马福孙琰 呉敬忠滕彦休高彦海盐人初与同县沈夏受武肃王意宻谋诛都将徐及以其首归王前后从征多显功擢海昌镇将防湖州刺史李继徽弃郡奔淮南彦随王亲廵其地王由是雅属

  • 卷之八十  菽園雜記八(明) 陸容 撰·邓士龙

    (菽園雜記,十一卷,明太倉陸容撰。容(一四三六──一四九四),字文量,號式齋。成化二年進士。陸容少有文名,學識淵博。官至浙江布政司右參政,另著有式齋集三十八卷。傳見明史文苑傳。此書通行者為十五卷本,如明嘉靖間毛仲良刻本,清

  • 兵一四·徐松

    便宜行事【宋会要】太宗淳化五年正月,命昭宣使王继恩为剑南西川招安使,讨狂贼李顺。军中事委其制置,不从中覆。管内诸州系囚,除十恶及官典犯枉法赃外,悉得以便宜决遣。 真宗咸平五年咸平五年:《长编》卷五八系此事于景德元

  • 卷四十四·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四十四学二总论为学之方朱子曰学问不只于一事一路上理防 未有耳目狭而心广者其説甚好 学者若有本领相次千枝万叶都来凑着这里看也须易晓读也须易记○学问须严宻理

  • 书纂言卷四上·吴澄

    元 呉澄 撰周书周自后稷封邰其后公刘居邠大王始迁于岐山之下曰周武王因以爲有天下之号牧誓牧地名在纣都朝歌之南近郊三十里文王为西方诸侯伯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武王嗣为西伯亦如之及十有三年纣恶已极遂率西方诸

  • 卷四十八(玄奘译)·佚名

    △菩萨藏会第十二毗利耶波罗蜜多品第九之四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精勤无倦修习毗利耶波罗蜜多时。於诸众生起病者想。何以故?一切众生常是病者,恒为三种热恼所烧恼故。舍利子,何等名为三种热恼。所谓贪欲热恼。瞋恚热恼

  • 第十九 五品·佚名

    一(一)有四种羯磨:求听羯磨,单白羯磨,白二羯磨,白四羯磨。此四种羯磨依几种行相而不成就耶?此四种羯磨依五相而不成就,谓:或依事、或依白、或依唱说、或依界、或依众也。(二)云何依事而羯磨不成就?谓:应现前之羯磨不现前,[此]事不成而

  • 乐志歌·石成金

    世人各有志,唯我听自然。 我一不思量为王为霸,二不思量成佛成仙,

  • 三十六水法·佚名

    古代道家炼丹专著。 又名《三十六水经》、《炼三十六水石法》。 一卷。相传为汉代古籍(一说西汉淮南王 刘安撰)。陈国符《道藏源流续考》认为本法乃汉代古籍。本书为中国炼丹术仅有的两本水法专论之一。将药石化为水

  • 异闻记·陈寔

    古代志怪小说集。旧题东汉陈寔撰。原书久佚,也不见于史志著录。晋人葛洪《抱朴子·对俗》最早引用,并明言是引自陈仲弓(寔)《异闻记》。鲁迅《古小说钩沉》辑有佚文2则。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第四篇中疑此书非陈寔

  • 青春之火·程小青

    我不是自己夸口,我的听觉虽及不上我的老友霍桑,可是也并算不得怎样低弱。那天破晓时分,霍桑只轻轻地说了一声“一个女子”,我便突的从睡梦中惊醒。我向窗上望一望,晓光已是白漫漫的。在这晚秋的当儿,这样的光色,估量起来,已是

  • 片玉山房词话·孙兆溎

    清孙兆溎撰。共五十一则,卷末附作者部分词稿,以为鸿泥之旧迹。唐圭璋《词话丛编》初版未收,新版据香甫辑《花笺录》卷一一收录。内容多记述清词人创作轶事,也兼收南唐、宋、明人词。如云:“巴陵乐府,旧传《临江仙》一阕,为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