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圆寂品第二十六

如龟藏其六,刍摄意想。无倚无害彼,圆寂无言说。

忍辱第一道,佛说圆寂最。不以怀烦热,害彼为沙门。言当莫粗犷,所说应辩才。少闻其论难,反受彼屈伏。

数自兴烦恼,犹彼器败坏。生死数流转,长没无出期。若不自烦恼,犹器完牢具。如是至圆寂,永无诸尘翳。

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知亲第一友,圆寂第一乐。饥为第一患,行为第一苦。如实知此者,圆寂第一乐。

最妙圣言教,流布无穷际。世共传习者,实无有厌时。如是无等伦,所说善言教。身苦所逼迫,何过饥患苦。

趣善之徒少,趣恶之徒多。如实知此者,速求於圆寂。有缘生善处,有缘生恶趣。有缘般涅槃,如斯皆有缘。

鹿归於田野,鸟归於虚空。义归於分别,真人归寂灭。不以懈怠意,怯弱有所至。欲求於圆寂,焚烧诸缚著。

苾刍速杼船,以杼便当轻。求断贪欲情,然後至圆寂。我有本以无,本有我今无。非无亦非有,如今不可获。

难见谛不动,善观而不动。当察爱尽源,是谓名业际。断爱除其欲,竭河无流兆。能明此爱本,是谓名苦际。

无身灭其想,诸痛得清凉。众行永止息,识想不复兴。如实知此者,是谓名苦际。住动虚则静,非近非有乐。

无动得轻安,静乃获圆寂。亦不由往来,往来绝生灭。老死烦恼除,断苦获圆寂。吾已无往来,不去而不来。

不没不复生,此际名圆寂。智生之本末,有为知无为。生死所缠缚,缚者而难制。如是四大身,五蕴苦恼集。

安住观实苦,尽苦获圆寂。诸法无往来,往来恒生灭。老病死迁流,无漏获圆寂。刍有世生,有造无作行。

有无生无有,无作无所行。刍吾已知,无复诸地入。无有虚空入,无诸入用入。无想非想入,无今世後世。

亦无日月想,无往亦无来。从食因缘有,从食致忧乐。而此要灭者,诸苦法已荆非食命不济,孰能不搏食。

夫立食为先,然後乃至道。地种及水火,是时风无吹。光焰所不照,亦不见其实。非月非有光,非日非有照。

审谛观此者,乃应真圆寂。端正色纵容,得脱一切苦。非色非无色,得脱第一苦。究竟不恐惧,越缚无狐疑。

未断有欲刺,岂知身为患。所谓究竟者,圆寂为第一。尽断诸想著,文句不错谬。知节不知节,最胜舍有行。

内自思惟行,如卵坏其膜。众施法施胜,众乐法乐上。

众力忍力最,爱尽圆寂乐。

猜你喜欢
  第三十七章 六王章·佚名
  卷第十·佚名
  菩萨藏经·佚名
  卷三十六·佚名
  卷八十三·佚名
  虚舟省禅师语录卷之一·虚舟普度
  卷十(惟净译)·佚名
  大溈密印禪寺養拙明禪師語錄·养拙正明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七卷·佚名
  宗镜录卷第九十九·延寿
  大慧普觉禅师普说 第十七卷·蕴闻
  示书品第十·佚名
  第四十二章 二王章·佚名
  阿毗达磨界身足论 卷上·佚名
  卷五·心圆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万之·唐圭璋

      踏莎行   柳外寒轻,水边亭小。昨朝燕子归来了。天涯无数旧愁根,东风种得成芳草。   亭畔秋千,当时欢笑。香肌不满和衣抱。那堪别后更思量,春来瘦得知多少。

  • 歴代诗话卷五十六·吴景旭

      辛集上之中  宋诗  进退韵  缃素杂记曰郑谷与僧齐已黄损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辘轳一曰进退葫芦韵者先二后四辘轳韵者双出双入进退韵者一进一退失此则谬矣按唐介为台官廷疏文彦博仁宗怒

  • 九·郁达夫

    ◆云雾登升旗山菊花方开好山多半被云遮,北望中原路正赊。高处旗升风日淡,南天冬尽见秋花。◆关君谓升旗山大似匡庐因演其意匡庐曾记昔年游,挂席名山孟氏舟。谁分仓皇南渡日,一瓢犹得住瀛洲。◆前在槟城偶吟俚句南洋诗友和

  • 卷二一·郭则沄

    景庙之立,固圣母意也。初,穆宗弥留,以手敕授李文正,中及嗣统事,以不合慈恬,湮之,文正不能争。南皮疏语谓“既无委裘植腹之男,又无慰情胜无之女”,为当时传诵。盖小臣中怀欲陈之者,不仅一吴柳堂也。翁文恭和潘文

  • 影事词·龚自珍

    跋影事词选右《影事词》一卷,原集十九首,辛巳春选录六首。癸未六月付刊。暗香姑苏小泊作也。红烛寻春,乌篷梦雨,一时清事,是相见之始矣。一帆冷雨,有吴宫秋柳,留客小住。笛里逢人,仙样风神画中语。我是瑶华公子,从未识、露花风

  • 卷二十八 漢紀二十·司马光

      起昭陽作噩(癸酉),盡屠維單閼(己卯),凡七年。   孝元皇帝初元元年(癸酉、前四八年)   春,正月,辛丑,葬孝宣皇帝于杜陵;赦天下。   三月,丙午,立皇后王氏,封后父禁為陽平侯。   以三輔、太常、郡國公田及苑可省者振業貧民

  • 卷四十六 后燕録四·崔鸿

    慕容宝 慕容宝字道佑小字库勾垂之第四子也元玺元年生于信都少而轻果无志操好人佞已秦苻坚时为太子洗马万年令坚淮肥之役以宝为陵江将军及为太子砥砺自修敦崇儒学工谈论尤善属文曲事垂左右以求

  • 后汉书补逸卷十六·姚之骃

    谢沈后汉书第一郑敬隐居敬闲居不修人伦新迁都尉逼为功曹防事前树时有清汁以为甘露敬曰明府政未能致甘露此青木汁耳辞病去隐处精学蛾陂中隂就虞延竝辟不行同郡邓敬因折茇为坐以荷荐肉瓠瓢盈酒言谈弥日蓬庐荜门琴书自娱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十八·佚名

    嘉靖二十五年十二月甲申朔○丁亥 慈孝献皇后忌辰奉先殿行祭礼○戊子○吏科都给事中郑大同等条奏考察事宜四事内一款指陈士习蹂竞之弊甚具 上是其言下吏部参看且谕大同等曰夤缘蹂进者该部匿不以闻汝等系朝廷耳目职专论

  • 卷一百六十八·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六十八乐考【十四】乐县【臣】等谨按周礼春官大司乐凡乐事大祭祀宿县遂以声展之小胥正乐县之位冬官梓人为簨虡盖金石为衆音之纲领故工师所掌并以

  • 明代民族英雄于谦·吴晗

    有一首《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是明朝民族英雄于谦写的,经过千锤万击,不怕烈火焚烧,不怕粉骨碎身,要留下清白在人间,写的是石灰,同时也象征了于谦自己的一生。于谦(13

  • 三十一年·佚名

    (丙申)三十一年大明嘉靖十五年春正月1月1日○丁巳朔,世子率百官陳賀。○賜酒樂,宴饗宗宰、侍臣及侍衛諸將于勤政殿庭。○夜,流星出翼星,入星星下,狀如鉢,尾長五六尺許,色赤。又出攝提星,入氐星,狀如大梨,尾長三四尺許,色白。1月2日

  • 子道第二十九·荀况

    [题解]本篇开始几段论及孝道,所以以“子道”为篇名。但本篇并不限于论述孝道,它也记载了孔子及其学生对其他方面的问题所发表的言论。[原文]29.1入孝出弟(1),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

  • 提要·晁迥

    臣等谨案道院集要三卷旧本题为道院集宋晁迥撰宋史艺文志载道院集要三卷注曰不知作者考晁公武读书志载道院集要三卷称元佑中侍从王古编并载古序曰文元晁公博观内书复勤于著述其书曰道院别集曰自择増修百法曰法藏碎金曰

  • 卷第三·佚名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三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沙门法应 集元绍兴天衣万寿禅寺沙门普会续集 菩萨机缘 文殊师利。在灵山会上诸佛集处。见一女子近佛坐入於三昧。文殊白佛。云何此女得近佛坐。佛云。汝但觉此女令从三昧

  • 毛公案·储仁逊

    书叙兄弟争夺遗产酿成的人命悲剧。明朝嘉靖涿州良乡有姚氏兄弟二人,兄姚庚、嫂刘氏贪婪凶恶。弟姚义、弟媳杨氏纯厚知礼。父死,兄欲霸家产,杀弟,卖弟媳为娼。杨氏被卖至南京,途中啼哭,适逢微服私访的直隶巡按毛登科。毛巡按

  •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安慧

    梵名Maha^ya^na^bhidharma -samuccaya-vya^khya^ 。凡十六卷。安慧菩萨杂糅,唐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又称阿毗达磨杂集论、杂集论、对法论。乃随文注释无著菩萨之大乘阿毗达磨集论而成。本书原系无著弟子觉师

  •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圆照

    简称《贞元录》,或称《圆照录》。佛教经录。唐贞元十五年至十六年(799-800)圆照奉敕撰。三十卷。收东汉永平十年(67)以来所出经典(含失译、缺本经)共二千四百四十七部七千三百九十九卷,译者一百八十七人。体例基本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