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提要
四库全书提要
诗说三卷
国朝惠周惕撰。周惕字符龙,长洲人,康熙辛未进士,由庶吉士改密云县知县。惠氏三世以经学着,周惕其创始者也。是书于毛传郑笺朱传无所专主,多自以己意考证。其大旨谓大小雅以音别不以政别,谓正雅变雅美刺错陈,不必分六月以上为正、六月以下为变;文王以下为正、民劳以下为变,谓二南二十六篇皆拟为房中之乐,不必泥其所指何人,谓周召之分,郑笺误以为文王,谓天子诸侯均得有颂,鲁颂非僭。其言皆有依据。至谓颂兼美刺,义通于诵,则其说未安。考郑康成注仪礼正歌备句曰:正歌者,升歌及笙各三终,间歌三终,合乐三终为一备。核以经文,无歌后更诵及一歌一诵之节。其周礼瞽蒙职曰讽诵诗,郑注谓闇读之,不依永也。则歌诵是两事,知颂诵亦为两事。周惕合之,非矣。又谓证以国策,礼无归宁之文,训归宁父母为无父母遗罹之义。考归宁文见左传,于礼经必有所承,何休注公羊传,称诸侯夫人尊重,既嫁,非有大故不得反,惟士大夫妻虽无事,岁一归宁。此文当必有所受,曲礼曰:女子许嫁,缨,非有大故,不入其门。姑姊妹女子子已嫁而反,兄弟弗与同席而坐,弗与同器而食。其文承上许嫁而言,则已嫁而反,是则归宁之明证,不得曰礼无文矣。然其余类皆引据确实,树义深切,与枵腹说经、徒以臆见决是非者,固有殊焉。
猜你喜欢 異端第十三卷·朱熹 卷六·杨简 卷三·沈棐 卷七十一·程公说 卷十六·汪克宽 第七章 4·辜鸿铭 卷六十五·王与之 原序·吕祖谦 卷四·朱倬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全文·佚名 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第六〈此一卷是悔衆教罪法〉·欧阳竟无 林间录卷下·惠洪 从沟通汉藏文化说到融合汉藏民族·太虚 十地经论 第六卷·佚名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九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