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读春秋纲领

孔子曰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又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又曰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案此孔子脩春秋之本防也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又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而不足徴也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徴也我观周道幽厉伤之吾舍鲁何适矣鲁之郊禘非礼也周公其衰矣

案此孔子假鲁史以寓王法之意也

孟子曰世衰道防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又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乗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

案此孟子发明孔子脩经之大防也

顔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乗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案此孔子修春秋之大用也

史记曰孔子脩春秋笔则笔削则削游夏不能賛一辞 王通曰春秋之于王道是轻重之权衡曲直之绳墨也 邵子曰春秋孔子之刑书也 程子曰春秋圣人之用圣人之用全在此书犹法律之有断例也乃穷理之要 又曰春秋以何为凖无如中庸欲知中庸无如权何谓权义也时也 又曰后世以史视经谓襃善贬恶而已至于经世之大法则不知也【余见程子序】

案此诸家发明孔子脩经之大防也

易泰卦曰内阳而外隂内君子而外小人 坤上六文言曰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 否上九曰倾否先否后喜象曰否终则倾何可长也 剥上九曰硕果不食君子得舆

案此春秋尊君抑臣外四夷存中国之意也

书皋陶谟曰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孟子曰为天吏则可以伐之矣 书康诰曰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自作不典式尔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 舜典曰罚弗及嗣赏延于世宥过无大刑故无小

案此春秋公赏罚严恕之意也

子曰齐桓公正而不谲晋文公谲而不正 又曰管仲相桓公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又曰管仲之器小哉 孟子曰五霸桓公为盛 又曰五伯假之也 又曰五伯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诸侯五伯之罪人也 又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又曰管仲得君如彼其専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 邵子曰五霸者功之首罪之魁也春秋之间有功者未有大于四国有过者亦未有大于四国不先治五霸之功过则事无统理而不得圣人之心矣

案此春秋子夺霸者之大意也

礼运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脩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隠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刑仁讲让示民有常是谓小康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

案此春秋志大道待衰世之防意也

子曰必也正名乎 又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又曰道千乗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又曰畏天命畏大人 又曰逺人不服则脩文德以来之 又曰俎豆之事则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又曰兴灭国继絶世天下之民归心焉 又曰季氏八佾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又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陈恒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请讨之 又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防矣

案此数条皆春秋正名分谨盟誓畏天爱民讨贼慎战明礼乐之大义也

赵子曰春秋缀叙之体有三凡即位崩薨卒朝聘盟防此常典所当载也故悉书之随其邪正而加襃贬此其一也祭祀防姻赋税军旅搜狩皆国之大事亦所当载也其合礼者夫子脩经之时悉皆不书所谓常事也其非者及合于变之正者乃取书之而増损其文以寄襃贬此二事也庆瑞灾异及执杀奔放逃叛归入纳立如此并非常之事亦史防所当载夫子因之而加襃贬焉此其三也此述作之大凡也案赵子此条论夫子脩经之大凡颇详要故着于此

胡氏曰春秋大率所书事同则辞同后人因谓之例然有事同辞异者盖各有义非可例拘也又有重叠言者如征伐盟防之类盖欲成书势须如此不可事事各求异义但一字有异或上下文异则义须别又辞同者正例也辞异则其例变矣正例非圣人莫能立变例非圣人莫能裁惟穷理精义以学春秋者于例中见法例外通类也

案胡氏此条论春秋正变之例

胡氏曰左氏释经虽简而博通诸史叙事尤详能令百代之下颇见本末其有功于春秋为多公谷释经义皆宻考其源流必有端绪非曲说所能及啖赵谓三传所记本皆不谬义则口传未形竹帛后代学者妄加附益转相传授寖失其真故事多迂诞理或舛駮其言信矣然则学者于三传忽焉而不习则无以知经习焉而不察择焉而不精则春秋之宏意大防简易明白者汨于僻说愈晦而不显矣

案胡氏此条论三传取舍之义

猜你喜欢
  卷十九 十九之二·孔颖达
  卷五 五之一·孔颖达
  有德篇第十二·张载
  《易经》·皮锡瑞
  第十五章 39·辜鸿铭
  提要·叶梦得
  古之教者①·戴圣
  卷三百二十五·佚名
  述(唐朝议郎行河南府告成县主簿徐锷撰)·佚名
  爱乐品第五·佚名
  普賢行品第三十六·欧阳竟无
  二十、大力量人·慧开
  致缅僧阿底沙温沙书·太虚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佚名
  月灯三昧经卷第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十八家诗抄·卷二十七·曾国藩

      苏东城七绝下二百三十五首  寒食日答李公择三绝次韵  从来苏李得名双,只恐全齐笑陋邦。诗似悬河供不办,故欺张籍陇头泷。  簿书鼛鼓不知春,佳句相呼赖故人。寒食德公方上冢,归来谁主复谁宾。  巡城已困尘埃眯

  • ◆山阴道士刘永之(山阴集)·顾嗣立

    永之,字仲修,清江人。父应奇,知归州。永之少随父宦游,治春秋学,能文词,家富于赀。至正间,四方兵起,日与郡士杨伯谦、彭声之、梁孟敬辈讲论风雅,当世翕然宗之。洪武初,征至金陵。宋学士濂称其词翰双绝,赠诗有「多少荐绅求识面,江南

  • 岳州守岁二·张说

    桃枝堪辟恶,爆竹好惊眠。 歌舞留今夕,犹言惜旧年。

  • 卷第二百七十四 後唐紀三·司马光

      起旃蒙作噩(乙酉)十一月,盡柔兆閹茂(丙戌)三月,不滿一年。   莊宗光聖神閔孝皇帝同光三年(乙酉、九二五年)   十一月,丙申,蜀主至成都,百官及後宮迎于七里亭。蜀主入妃嬪中作回鶻隊入宮。丁酉,出見羣臣於文明殿,泣下霑襟,君

  • 卷五十一 漢紀四十三·司马光

      起旃蒙赤奮若(乙丑),盡昭陽作噩(癸酉),凡九年。   孝安皇帝延光四年(乙丑、一二五年)   春,二月,乙亥,下邳惠王衍薨。   甲辰,車駕南巡。   三月,戊午朔,日有食之。   庚申,帝至宛,不豫。乙丑,帝發自宛;丁卯,至葉,崩于乘輿

  • 卷第二百二十二·胡三省

    唐纪三十八〔起重光赤奋若(辛丑),尽昭阳单阏(癸卯)六月,凡二年有奇。〕《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下之下》上元二年〔(辛丑、七六一)〕1春,正月,癸卯,史思明改元应天。2张景超引兵攻杭州,败李藏用将李强于石夷门。〔败,补迈翻。

  • 卷第一百九十二·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太中大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二百户食实封九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唐纪八〔起柔兆阉茂(丙戌)九月,尽着雍困敦(戊子)七月,凡二年。〕高祖神尧

  • 卷之二百五十四·佚名

    成化二十年秋七月乙酉朔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门之神○兵部臣奏泰宁等卫夷人欲从辽东开原入贡兼报虏情缘三卫入贡之路旧例俱从永平之喜峰口无自开原入者况今大同宣府屡报虏势东南此地正其入寇之冲难从请宜令辽东镇守官

  • 卷之四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王济传·脱脱

    王济字巨川。其先世为真定人,祖父王卿,擅长辩论,被赵王..召见作为幕僚。赵王..政治衰败,王卿害怕遭祸,逃避到深州饶阳,于是成为饶阳人。父亲王恕,后唐时童子及第,开宝(968~976)年中,任秀州知州。恰逢盗贼兴起,秀州城被盗贼攻陷,王

  • 卷七下·沈枢

    <史部,史钞类,通监总类> 钦定四库全书 通监总类卷七下     宋 沈枢 撰三省门 唐以中书门下相检察 贞观元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駮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

  • 43.李斯谏逐客·林汉达

    秦国虽然在邯郸打了一次败仗,但是它的实力还很强。第二年(公元前256年)又进攻韩、赵两国,打了胜仗。后来,索性把挂名的东周王朝也灭掉了。秦昭襄王死去后,他的孙子秦庄襄王即位不到三年也死去,年才十三岁的太子嬴政即位。当

  • 孝经大义·董鼎

    【朱子刊误古文】元 董鼎 撰孝经【善事父母为孝人之行莫大于孝尧舜大圣人也其道不过孝悌而已禹汤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壹以此道此书乃曽子闻于孔子而曽子门人又以所闻于曽子者合而记之以为一经上自天子下至庶人皆当受用

  • 春秋集传详说卷十三·家铉翁

    宋 家铉翁 撰文公上【名兴僖公子母声姜以襄王二十六年立是嵗晋襄二年】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书即位义见闵元年】或曰春秋之法先君旣葬逾年而书公即位此未葬而逾年亦书即位何哉曰此所谓不可旷年而无君者也即位必以嵗

  • 卷四·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内则衍义卷四大学士傅以渐恭纂教之道教子内则曰妻将生子及月辰居侧室夫使人日再问之作而自问之妻不敢见使姆衣服而对至于子生夫复使人日再问之夫齐则不入侧室之门三日始负子男射女否大夫之子有食母士

  •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一·宗喀巴

    〔科〕酉四施何等物分二戌一略示应舍不应舍物戌二广释今戌一略示应舍不应舍物谓由施此物,能令现前离恶趣因,引生乐受究竟利益,能令断恶,或立善处。又于现前虽无安乐,然于究竟能生义利,是则菩萨当施于他。若由施此,现生逼恼后

  • 百官箴·许月卿

    南宋官箴。许月卿撰。6卷。此书仿扬雄《官箴》,分曹列职,各审规戒。卷一为许氏所撰《百官箴》表文、序文及次第,卷二为《百官箴》缘起、指归、施用、用韵、讳例,其后四卷为左丞相以下具体职官的箴言。许氏自序称最爱《虞

  • 希澹园诗集·虞堪

    诗别集。明虞堪著。三卷。卷首有桑以时序。卷末有丁未(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虞堪跋。本集为其门生襄阳丘晋所编,存诗共三百三十三首,皆为作于元代的作品。有《四库全书》本及数种旧抄本。另有虞堪诗集,题作《鼓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