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四十一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仍兼理户部尚书事务加五级又加二级臣蒋廷锡总裁官光禄大夫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臣朱轼等奉敕修

  康熙十二年。癸丑。春。正月。壬申朔。上诣堂子行礼。还宫。拜神毕。率诸王、贝勒、贝子、公、内大臣、大学士、都统、尚书、精奇尼哈番、侍卫等、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行礼。御殿。王以下、文武各官、外藩王、及使臣等、上表朝贺。照例筵宴

  ○朝鲜国王李棩、遣陪臣李佖等、表贺冬至、元旦、万寿节、及进岁贡礼物。宴赉如例

  ○癸酉。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丁丑。孟春。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太岁之神

  ○戊寅。世祖章皇帝忌辰。遣官祭孝陵

  ○己卯。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辛巳。祈谷于上帝。上亲诣行礼

  ○甲申。予故致仕太保兼太子太师内秘书院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冯铨祭葬、谥文敏

  ○乙酉。以上元节、赐科尔沁、翁牛特、阿霸垓、蒿齐忒、敖汉、喀喇沁、扎鲁特、苏尼特、土默特、喀尔喀、鄂尔多斯、阿霸哈纳、吴喇忒、克西克腾、乌朱穆秦、阿禄科尔沁、柰曼、四子部落、郭尔罗斯、诸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及内大臣、大学士、上三旗都统、副都统、尚书、侍郎、学士、侍卫等宴

  ○予故多罗贝勒多尔博祭一次、造坟立碑

  ○丙戌。上御太和殿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

  ○上元节。赐外藩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及内大臣、大学士、上三旗都统、副都统、尚书、侍郎、学士、侍卫等宴

  ○丁亥。上诣太皇太后宫、设灯节筵宴。赐随驾大臣侍卫等、宴于宫门外

  ○遣一等侍卫吴丹、视内大臣塞尔格克病

  ○赐朝正外藩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银币鞍马有差

  ○己丑。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庚寅。上幸南苑行围

  ○谕兵部尚书明珠曰、朕欲率部院大臣、暂时游览。祗因政务殷繁、恐致废弛。今因大阅、令各尚书俱带弓矢、随朕游览。己刻。上率和硕裕亲王福全、巴林多罗郡王鄂齐尔、敖汉多罗郡王布达、喀尔喀多罗贝勒滚布伊尔登、及户部尚书米斯翰、兵部尚书明珠、刑部尚书莫洛、工部尚书吴达礼、都察院左都御史多诺等、行猎。至东红门下马。树侯。上亲射毕、命巴林多罗郡王鄂齐尔等、尚书米斯翰等、及侍卫等射

  ○以户部郎中张萃、为四川按察使司佥事、提调学政。郑昆璧、为湖广按察使司佥事、提调学政。虞二球、为江南按察使司佥事、提调学政。程汝璞、为贵州按察使司佥事、提调学政。张文韬、为福建按察使司佥事、提调学政。苏汝霖、为广西按察使司佥事、提调学政。郭昌、为云南按察使司佥事、提调学政。礼部郎中洪琮、为狭西按察使司佥事、提调学政。刑部郎中陆舜、为浙江按察使司佥事、提调学政。张好奇、为河南按察使司佥事、提调学政。贵州平越府知府蒋印修、为山东按察使司副使、提调学政。山西冀宁道谢观、为山西按察使司副使、提调学政

  ○辛卯。大阅。八旗王以下、四品武官以上、及前锋护军、俱擐甲、于晾鹰台两旁按队排列。满汉大学士尚书以下、三品官以上、及各衙门堂官、翰林科道等官、于晾鹰台上东排立。科尔沁诸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于晾鹰台上分两翼排立。鸟枪手在晾鹰台西排列。上擐甲、登晾鹰台、御黄幄。命上三旗内大臣、都统、护军统领、前锋统领、各领队伍、自西行至东排列。诸王、贝勒等、亦各领本旗官员护卫、按队伍行至东排列。鸟枪齐发。鸣号发喊。自台东结阵驰至西。照两翼排列。上谕兵部尚书明珠曰、今日陈列甚善、可着为令。又命树侯台下、亲发五矢、皆中的。又命内大臣舅舅佟国维、内大臣阿密达、护军统领桑遏、新升真定总兵官张华善、一等侍卫费耀色、对秦、吴丹、护军参领法喇纳等射。上复骑射、一发即中。外藩王以下、见上骑射超神、军容严整、无不相视骇异。上乃卸甲、御黄幄。命诸王、贝勒、贝子、公、内大臣、侍卫、内阁、都察院诸臣、及外藩王、贝勒等、俱于台上分两翼坐。八旗都统、副都统、尚书、侍郎、及文武各官、俱于台下分两翼坐。赐宴。回宫

  ○甲午。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升夔州总兵官马化麒、为四川提督

  ○丙申。上御太和殿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次厄鲁特进贡。使臣等行礼

  ○予故议政大臣蒙古都统一等伯舜保、祭葬如例

  ○丁酉。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以三等阿思哈尼哈番平西王藩下长史卫朴、为云南援剿后镇总兵官

  ○予故靖南王藩下护军统领王应贵、祭葬如例

  ○庚子。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遣郎中苏尔泰、往阅河工。谕曰、清水潭、七里沟、决口。关系漕运。今春若不完工、夏间或遇霖雨、将若之何。其传谕总河王光裕知悉

  二月。辛丑朔。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授辅国公常舒子德宁、为三等镇国将军

  ○壬寅。升护军统领赫业、为镶红旗蒙古都统

  ○太子少保都察院左都御史杜笃祜、年老乞休。命以原官致仕

  ○癸卯。春分。朝日于东郊。遣兵部尚书明珠行礼

  ○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甲辰。遣一等侍卫吴丹、二等侍卫塞扈立、赍御用貂帽、团龙貂裘、青蟒狐腋袍、各一袭、束带一围、往云南赐平西王吴三桂。一等侍卫古德、二等侍卫米哈纳、赍御用貂帽、团龙天马裘、蓝蟒狐腋袍、各一袭、束带一围、往广东赐平南王尚可喜

  ○礼部议覆、工科给事中成性疏言、旧例三品以上官员、父母亡故、给与祭葬。于顺治十八年停止。请仍复旧例。查大臣父母、生受诰命、殁不得邀祭葬、似与朝廷教孝教忠之典、尚有未备。应赐祭一次、以昭恩恤。从之

  ○削解任湖广总督张长庚太子少保衔。以任偏沅巡抚时、捏报垦荒故也

  ○乙巳。暹罗国王森烈拍腊照古龙拍腊马呼陆坤司由提呀菩埃、遣陪臣握坤司吝喇耶迈低礼等、进贡方物、并请给银印、以光属国。得上□日、览王奏、航海远来进贡、具见诚悃可嘉。余着议奏

  ○丙午。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命大学士杜立德、礼部尚书龚鼎孳、为会试正考官。刑部左侍郎姚文然、翰林院掌院学士熊赐履、为副考官

  ○丁未。遣大学士图海、祭先师孔子

  ○谕学士傅达礼等、人主临御天下、建极绥猷。未有不以讲学明理为先务。朕听政之暇、即于宫中披阅典籍、殊觉义理无穷、乐此不疲。向来隔日进讲、朕心犹然未惬。嗣后尔等须日侍讲读、阐发书上□日。为学之功、亦可无间

  ○戊申。祭大社大稷。上亲诣行礼

  ○太皇太后圣寿节。上率王以下、文武大臣、侍卫等、诣太皇太后宫行礼。遵懿上□日、停止筵宴

  ○己酉。礼部议覆、浙江巡抚范承谟疏言、钱塘县民霍万言、家遭回禄、身不能出。伊子霍录科、救父情迫、奔陷火中。霍录科子霍文举、奔救父祖、同时焚死。又杭州府学生员王一麟、父故庐墓、事母至孝。请并给银建坊旌表。应如所请。从之

  ○庚戌。遣官祭先农之神

  ○辛亥。孝康章皇后忌辰。遣官祭孝陵

  ○升兵部督捕侍郎吴正治、为都察院左都御史

  ○户部议覆、贵州巡抚曹申吉疏言、设官分职、上下相维、天下之通义。独黔省知府、知县、各有亲辖地方、分徵钱粮、并无经徵督徵之异、非所以定经制而专责成也。请将贵阳、安顺、平越、都匀、镇远、思南、铜仁、七府知府经管之地方钱粮、各归附郭之新贵、普定、平越、都匀、镇远、安仁、铜仁、七县知县管理。其知府止司督徵之责。庶规制画一、永远可行。应如所请。从之

  ○壬子。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上御经筵。讲毕。赐大学士、九卿、詹事、及讲官等宴

  ○转刑部右侍郎折尔肯、为左侍郎。升左副都御史阿范、为刑部右侍郎

  ○癸丑。郎中苏尔泰、阅视河工还、绘图进呈。上留览

  ○丙辰。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遣官祭历代帝王

  ○戊午。清明节。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孝陵

  ○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调刑部左侍郎姚文然、为兵部左侍郎管督捕右侍郎事

  ○己未。上谕学士傅达礼曰、尔衙门所进翻译大学衍义一书。朕恭呈太皇太后御览。奉慈谕云、人主居四海臣民之上、所关甚钜。然代天理物、端在躬行。致治兴化、必先修己。此书法戒毕陈、诚为切要。尔特加意是编、命儒臣翻译刊刻、更令颁赐诸臣。予心欣悦。特发内帑白金千两、可即赉予在事诸臣。朕仰遵慈上□日、颁赐尔等。其钦承之

  ○升镶红旗满洲副都统查哈太、为护军统领

  ○辛酉。谕致仕耆旧大臣等曰、国有耆旧大臣、规模甚觉可观。其大臣等有疾、若必俟奏请医、倘或不及、嗣后有疾者、于药房诸医中、惟其所欲、延往调治、不必奏闻。朕亦即传谕诸医知之

  ○壬戌。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礼部议、暹罗国王进贡礼物阙额虫蚀、令于下次补进。得上□日、贡物虽与原数不符。但念航海远来、抒诚进贡、其阙额虫蚀等物、免其补进

  ○河南巡抚佟凤彩疏言、河南地方、自有河患、需用柳梢、其协济江南河工柳梢、应请免解。从之

  ○癸亥。调刑部左侍郎折尔肯、为礼部左侍郎管右侍郎事

  ○升太常寺卿钱綎、为宗人府府丞

  ○升归化城土默特参领拉布忠、为副都统

  ○甲子。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转刑部右侍郎黄道行、为左侍郎。升左副都御史任克溥、为刑部右侍郎

  ○乙丑。上御太和殿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次暹罗国进贡使臣行礼

  ○以久旱得雨。遣一等侍卫对秦等、出郊视土膏深浅

  ○丁卯。升大理寺卿额星格、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戊辰。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封故多罗贝勒多尔博子苏尔发、为固山贝子

  ○庚午。颁赐诸王以下、文武各官、及八旗官学、大学衍义各一部

  三月。辛未朔。改通州左卫为通州所。裁守备一员、千总三员、经历一员。其地丁钱粮、巡缉逃盗等事务、归通州、三河、武清、香河、四州县分理

  ○癸酉。上御弘德殿。讲官进讲毕。谕讲官等曰、从来民生不遂、由于吏治不清。长吏贤、则百姓自安矣。天下善事、俱是分所当为。近见有寸长片善、便自矜夸、是好名也。又谕曰、有治人、无治法。但真能任事者亦难得。朕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熊赐履奏曰、圣谕及此、诚知人之要道也

  ○户部议覆、偏沅巡抚卢震疏言、衡州府属之临武、蓝山、桂阳、及郴州、桂东、宜章、诸汛。僻处山陬、不通舟楫。官兵支放月粮、仰给邻县。道路险远、运米艰难。请每米一石、折银四钱给发、诚为便利。应如所请。从之

  ○调镶红旗蒙古副都统朱喇禅、为满洲副都统

  ○甲戌。谕学士傅达礼曰、朕以修葺宫殿、明日移驻瀛台、暂留数日。夫进讲所以致知。蓄德期于日新。未容少间。讲官其日至瀛台、如常进讲。又谕曰、学问之道、在于实心研索。使视为故事、讲毕即置之度外、是务虚名、于身心何益。朕于诸臣进讲后、每再三绎。即心有所得、尤必考正于人。务求道理明彻、乃止。至听政之暇、无间寒暑、惟有读书作字而已。因御书一行赐观、曰、人君之学不在此、朕非专工书法、但暇时游情翰墨耳

  ○乙亥。上御太和殿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思。次喀尔喀使臣等行礼

  ○上幸瀛台

  ○丙子。予故礼部侍郎顾巴西、祭葬如例

  ○予故三等精奇尼哈番班惕思希布、祭葬如例

  ○升正白旗参领蔡朝佐、为浙江平阳总兵官

  ○丁丑。上因时雨未足。驾幸郊外、阅视麦苗

  ○戊寅。谕兵部尚书明珠曰、朕初因修葺宫殿、暂驻瀛台。今天时方旱、甚轸朕怀。虽修葺未竣、即日还宫修省

  ○辛巳。谕礼部、民资粒食以生。今当播种之时、亢旸不雨、农事堪忧。皆由朕躬凉德、政治有所未协、未能仰格天心。用是夙夜靡宁、实图修省、以感召休和、为民请命。尔部即虔诚祈祷雨泽、以副朕勤恤民隐至意

  ○吏部议覆、河道总督王光裕、漕运总督帅颜保、会疏言、康熙七年、命直隶各省复行荐举例、而河臣漕臣之属员、并未议及、请一体举行。应如所请。从之

  ○谕刑部、直隶各省监候秋决人犯、于冬至以后部文咨到者、留于次年秋审、汇疏题报、永着为例

  ○工部议覆、河南巡抚佟凤彩疏言、河工派夫、贻累地方。请动支钱粮、雇夫供役。即于河南八府一州之地、每亩派加厘毫、即可补项。应如所请。得上□日、按亩加派、甚属累民。着以河库钱粮、雇觅夫役。如钱粮不敷、具疏题请

  ○壬午。吏部、兵部、会议土官处分条例。土官本不食俸、其有罚俸降俸者、相应免议。凡应降级调用者、准降级留任。惟贪酷故杀不法等罪、仍行革职。其讳盗、因公诖误、例应革职者、俱免革职、降四级留任。从之

  ○平南王尚可喜疏言、臣年七十、精力已衰、愿归老辽东。有旧赐地亩房舍、乞仍赐给。臣量带两佐领甲兵、并藩下闲丁孤寡老弱、共四千三百九十四家、计男妇二万四千三百七十五名口。其归途夫役口粮、请敕部拨给。得上□日、王自航海归诚、效力累朝。镇守粤东、宣劳岁久。览奏年已七十、欲归辽东、情词恳切、具见恭谨、能知大体、朕心深为嘉悦。今广东已经底定、王下官兵家口、作何迁移安插、议政王大臣等、会同户兵二部、确议具奏

  ○癸未。上御弘德殿。讲官进讲毕。谕讲官等曰、从来君臣一心图治。天下不患不治。此等光景、未易多得。朕与诸臣、何可不交勉之。熊赐履奏曰、为政端在得人。故用舍黜陟、人主出治之大权、最当审量者也。上曰、知人难、用人不易。致治之道、全关于此。朕即欲不尽心、不可得也

  ○予故辅国公穆琛祭葬、谥悫厚

  ○甲申。总督仓场户部右侍郎王秉仁、刑部左侍郎黄道行、工部左侍郎王天眷、内阁学士蒋廷柱、文华殿大学士马朗古、通政使司通政使莫洛浑、俱以京察才力不及、降二级调用

  ○丙戌。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予故镇国公托克托慧祭葬、谥纯和

  ○戊子。万寿节。上率诸王、贝勒、贝子、公、内大臣、大学士、都统、尚书、精奇尼哈番、侍卫等、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行礼。御殿。王以下、文武各官、上表朝贺。次暹罗国、安南国、使臣等行礼。停止筵宴

  ○遣官祭福陵、昭陵、孝陵

  ○遣官祭真武、东岳、城隍之神

  ○庚寅。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策试天下贡士韩菼等、于太和殿前。制曰、朕惟自古帝王、以仁心行仁政、无不以万物得所为己任。其时丰亨克奏、教化覃敷、人无狙诈之心、户洽敦庞之盛。驯至遐荒向化、顽梗率俾。讼狱息而兵革销、风雨时而休徵应。何风之隆也。朕缵承祖宗鸿绪。抚御万方。夙兴夜寐、冀登上理。乃天时未尽调协。治道未臻纯备。尚德缓刑之令时颁、而仁让未兴。发帑蠲租之诏屡下、而休养未遂。意者审几度务、设诚制行之源、尚有未究者欤。夫治狱之吏、以刻为明、古人之所戒也。近见引律烦多、驳察诬良、时见参奏、出入轻重之间、率多未协于中。何以使民气无冤、而谳法克当欤。积贮乃天下之大命。乃常平之设、多属虚文、一遇荒歉、即需赈济、而奉行不实、致使朝廷之德意、不能遍及闾阎。其何以使利兴弊革欤。古者耕九余三、即有灾祲、民无饥色、其道有可讲求者欤。夫有治人、始有治法。行实政、必有实心。今欲疎禁网以昭惇大。缓催科以裕盖藏。务使物阜民安。政成化洽。以庶几于古帝王协和风动之治。抑何道之从也。尔多士蓄积有素、其各摅所见、详切敷陈、毋泛毋隐、朕将亲览焉

  ○以故一等伯又一拖沙喇哈番舜保子奇通额、袭爵

  ○辛卯。吏部议覆、平南王尚可喜疏言、臣年老且病、请以王爵、令臣子尚之信承袭。查藩王见存、子无移袭之例、应无庸议。从之

  ○壬辰。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以故一等阿思哈尼哈番拜赛子霸州、袭职

  ○癸巳。上御太和殿。传胪。赐殿试贡士韩菼等一百六十六人、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乙未。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赐衍圣公孔毓圻等宴于礼部

  ○予故镶蓝旗满洲副都统三等阿达哈哈番席纳海、祭葬如例

  ○升护军参领洪世禄、为镶红旗蒙古副都统

  ○丙申。予故致仕太子太保内大臣理藩院尚书喀兰图祭葬、又加祭一次、谥敏壮

  ○丁酉。议政王大臣等议、平南王尚可喜、奏请复归辽东、应如所请。但该王之子尚之信、仍带领官兵、住居粤东、则是父子分离、而藩下官兵、父子兄弟宗族、亦至分离。今粤省已经底定。既议迁移、似应将该藩家属兵丁、均行议迁。惟广东左右两营绿旗官兵、仍留该省。作何归并之处、交兵部另议。从之

  ○己亥。上以数日霖雨大沛。遣一等侍卫对秦等、出郊看视田苗

  ○太子太傅内大臣吏部尚书中和殿大学士巴泰、以老病再疏乞休。命原官致仕

猜你喜欢
  卷七 哲宗·王夫之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六·佚名
  卷之五十三·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八 列传一百九十八·纪昀
  提要·朱熹
  绎史卷一百四十·马骕
  卷三·胡一桂
  卷四·胡一桂
  卷二·司马贞
  张其·陶菊隐
  ·剿灭嘉义二重沟逆巢并会同筹办防海事宜摺·丁曰健
  张定和传·魏徵
  郭绪传·张廷玉
  卷一百二·佚名
  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曲品卷上·吕天成

    东海郁蓝生撰琅琊方诸生阅自昔伶人传习,乐府递兴。爂段初翻,院本继出,金元创名杂剧,国初沿作传奇。杂剧北音,传奇南调。杂剧折惟四,唱惟一人;传奇折数多,唱必匀派。杂剧但摭一事颠末,其境促;传奇备述一人始终,其味长。无杂剧则孰

  • 卷一私情四句·冯梦龙

    [笑]东风南起打斜来。好朵鲜花叶上开。后生娘子家没要嘻嘻笑。多少私情笑里来。凡生字。声字。争字。俱从俗谈叶入江阳韵。此类甚多。不能备载。吴人歌吴。譬诸打瓦抛钱。一方之戏。正不必如钦降文规。须行天下也。[

  • 卷三·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千叟宴诗【乾隆五十年】卷三预宴六十五人诗八十一首【内阁学士】伯 兴【年七十三】古稀天子夀八垠新阳纽丑鬯柢根三千防寅皤髪温防胜刚夘耀银旛日纪在辰六英暄龙集维已景耀繁拜趋从午门端门乾清轶未

  • 灉湖山寺·张说

    空山寂历道心生,虚谷迢遥野鸟声。 禅室从来尘外赏,香台岂是世中情。 云间东岭千寻出,树里南湖一片明。 若使巢由知此意,不将萝薜易簪缨。

  • 列传第三十·魏徵

    ○周罗? 周罗?,字公布,九江寻阳人也。父法暠,仕梁冠军将军、始兴太守、通直散骑常侍、南康内史,临蒸县侯。罗?年十五,善骑射,好鹰狗,任侠放荡,收聚亡命,阴习兵书。从祖景彦诫之曰:“吾世恭谨,汝独放纵,难以保家。若不丧身,必将灭吾

  • 祖莹传·魏收

    祖莹,字元珍,范陽遒人。曾祖祖敏,在慕容垂政权中任平原太守。太祖平定中山,赐给他安固子爵位,拜授尚书左丞。死后,朝廷赠他为并州刺史。祖嶷,字元达。因为从驾出征平原的功劳,晋爵为侯,位至冯翊太守,死后朝廷赠他为幽州刺史。父

  • 卷一百五·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一百五歌颂二十五万夀九如篇【九言上下旬各九十韵】翰林院侍讲【臣】吴夀昌春皇握符阐珍数用九甄变六峜元化帱载如陶姚圣人怀钤与载斗罔弗勤思亹穆游象

  • 职官一·徐松

    三公三少【宋会要】旧为三公三师。政和二年,改三师为三公,又增三少。 神宗治平四年正月十九日,已即位未改元。开府仪同三司、守司空、兼侍中、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兼译经润文使、魏国公韩琦守司徒、检校太师、兼侍

  • 卷一百六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六十五都察院二出巡国初命监察御史巡按刷卷等项诸司职掌所载法制甚详其後若清军提学巡城巡关巡茶马巡盐巡河捕盗盘粮等项添差渐广各有勑谕并合行事宜则散见於各部本事之下今各项事例仅举其略

  • 第二十六章&nbsp;新儒家;心学·冯友兰

    第二十四章 已经说过,陆王学派,也称"心学",由程颢开创,由陆九渊、王守仁完成。陆九渊(1139-1193年),人称象山先生,今江西省人。他与朱熹是朋友,但是他们的哲学思想在各方面都有分歧。他们围绕重大哲学问题,进行了口头的、书

  • 属累品第二十七·佚名

    尔时世尊告净居天难陀苏难陀等言:菩萨始从兜率下生阎福乃至出家降伏魔怨转于法轮。汝等诸天。皆悉赞助。今复请我利益。世尊演说如斯大严经典。菩萨所行如来境界。自在神通游戏之事。汝等若能受持读诵为他说者,我此法印

  • 第四十二卷·佚名

    观天品之二十一(夜摩天之七)尔时彼天次第而行。上彼山峰第一无垢如镜之地。彼诸天众。业地镜中。自见其身。分分明了。彼诸天等。若有先修身口意者。业地镜中。得见自身。额中所现业果生死。如彼某时某处某国某因某缘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六十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六十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智揵度相应品第四之四◎若成就过去他心智。亦成就未来耶。答曰。如是。所以者何。若成就过去。必成就未来。何等时成就过去未来他

  • 卷第二·佚名

    嘉兴大藏经 自闲觉禅师语录自闲觉禅师语录卷第二住荆溪芙蓉寺嗣法门人 住古尧乾明寺嗣法门人洪暹 编住明州奉川岳林禅寺语录上堂问江山千里目举意便知有秪如未举意前请师端的师云袖里金槌当面掷如何是夺人不夺境

  • 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

    又名《临川集》、《王文公文集》。北宋王安石撰。一百卷。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庆历进士,初知鄞县,累迁至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荆国公。著有《三经新义》、《字说》等。一生力主改革,为中

  • 岱史·查志隆

    《岱史》,明朝查志隆编撰。书成于万历年间。十八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书为岱岳(即[[泰山])史志。据卷首序文称:山东长芦巡盐御史谭耀有感于前人所撰岱岳史志简略侵废,乃命属下转运史查志隆重新编辑续补而成此书。全

  • 词律校勘记·杜文澜

    词论。 清杜文澜(1815—1881)撰。二卷。文澜有《古谣谚》已著录。此编为校勘万树《词律》一书而作。杜氏极重视万氏《词律》,“研究之际,旁及他书,偶有发明,笔之简首,岁月既久,所记遂多”,而成是编。杜氏所校,广涉词牌、作者

  • 续日本纪·佚名

    日本纪(しょくにほんぎ)是日本平安时代编撰的官方史书,记载自文武天皇元年(697年)至桓武天皇延历十年(791年)之间的历史大事,菅野真道于延历十六年(797年)完成,总计四十卷。是奈良时代的基本史料,正史“六国史”中的第二册。《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