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石霜爾瞻尊禪師塔銘

四明於海內稱禪窟,不第天童、育王、大梅、雪竇諸方老古錐,敷座說法燈燈相接,如江如海,其郡邑所產尊宿行化他方者,亦復接踵比肩未易枚舉,故自岳林布袋戒香啞女,應化現身外牧庵,明心要於水磨石窗,悟經旨於風棕保寧,建大法於金陵祖鏡,擲鷂氅於廣座萼藥,謝世緣於冷灰枯木乳峰,示息心於青山白雲野堂,辨風幡於俊鶻金毛大圓,洞諸佛於狸奴白牯,詎非山水鍾靈泱泱乎表東海也哉。明季語風雪大師亦吾鄞朱氏子,機鋒迅捷品更瀟灑不群,自是再來古佛,乃繼語風而起者則爾瞻禪師其人也。師諱達,尊號爾瞻,祖籍寧波之鄞縣,俗姓唐,父某母某氏。襁褓甫離。皈心三寶,每嬉戲輒作佛事,家人怪之,稍長不喜事生產,痛身世無常,時作厭離想。父母不許出家,欲為議婚,師再三力拒乃止。家近補陀寺,朝夕入寺瞻禮金容,展翫梵筴以為常。一日早出門舍,傍有人遺棄蒲團戒衣諸道具,師諦觀久之,佇立道左以俟,竟無至者,竊喜曰:「天授我也。」攜入福泉山,禮圜明師求剃度。父兄輩訪至,見師志已決,愀然太息,舍之而去,明因為落䰂。服勤三閱歲,念生死茫然,何乃久羈於此?聞先密祖主天童,法席甚盛,首造焉。禮拜次,祖提起香信云:「者箇從甚處得來?」師云:「何得當面諱卻?」祖云:「道什麼?」師擬進語,祖便打。是冬圓具戒,則崇禎乙亥也,年已二十有八矣。親炙年餘,復往參金粟乘公、弁山雪公、南澗問公諸名宿,後至東明見鈍叟際公,言下了然,遂矢志親依。圍爐次,公舉:「僧問夾山:『撥塵見佛時如何?』山云:『直須揮劍,若不揮劍,漁父棲巢。』汝作麼生會?」師云:「太費力生。」公云:「是夾山費力、是者僧費力?」師云:「一任分疏。」公云:「情知你不會者話。」佛成道日,師問:「今日請師安名。」公良久,師禮拜起收具。公云:「名甚麼?」師轉身進云:「道即不辭,恐違師意。」公云:「遲了三刻。」一日公又問:「古者道『賓主穆時全是妄,君臣合處正中邪』作麼生會?」師云:「太平本是將軍致,不許將軍見太平。」公云:「恁麼會又爭得?」進云:「師意如何?」公云:「何不道鴛鴦繡出從君看,不把金鍼度與人。」師瞥爾契悟,便禮拜。蓋真大地平沉境界,從前礙膺立時冰釋矣。未幾際公因事出山,如失怙恃,追蹤尋訪相值百丈山中,復隨上衡山縛茅擲缽峰下者數載,師執勞既久,欲別圖靜養,公因作伽陀送之云「侍吾經五載,契合在機先,從上宗乘事,透徹已無言。此去居空谷,刀耕火種便,鄭重堅志操,慧命賴持傳。」公出世有年,缽囊囑付僅師與謙師、芻師等,披沙揀金眼光爍破,非近日偷心稗販艸艸放行者可並提而論也。後繼住綠蘿,公復致書相勗曰:「名山大澤往來者眾,無論賢愚當以至誠平等待之。」故師出世為人,稟承師訓,簪紱輿儓愚癡伶俐一目等視勿岐高下,數十年如一日。乙酉際公避亂潭州,示寂南源。師迎靈骨歸衡嶽,建塔瘞焉。養生送死一身兼荷,了無遺憾。順治丙戌瀏陽石霜本豁等請主院事,芒鞋竹杖行李蕭然。其陞座法語云:「行一步,踏斷微塵諸佛命根,唾一唾,唾破從上列祖巴鼻。」自贊則又云:「怒罵不常,峻嚴自得,向來不順人情,說甚要津把斷?倒拈白棒據當軒,莫謂石霜無法說。」親言出親口,均匪謾語也。石霜屋老僧殘,林寒澗肅,觸境悲涼,師處之泰然,不踰旬而衲子趨風,屨滿戶外。從此全提正令弘闡宗猷,瞬目揚眉雷轟電掣,真切相為,後學寔有大過人處,始信臨濟道出常情,際公非苟焉阿私所好也。庚寅躬詣浙西求本師塔銘于南澗問公,戊戌山中偶有齟齬輒拂衣出,為古唐離垢居士所留,結宇寺後以居。己亥秋豁監院懇請還山,堅辭執事,師乃舉老成衲子十二人,鬮定甲乙鱗次掌院務,眾皆悅服。庚子春重修圜祖塔落成,耑使請記於我本師弘覺老人。老人嘉其焜耀祖宗、有功法苑,為作記勒之貞玟以垂不朽。且細閱石霜前後語錄,離情絕識直截諦當,不覺擊節嘆賞曰:「此龍池幻老人下行字法嗣中第一翹楚也。余蓋得之親承提命者。」時有當道欲為營建土木,師慮為居民擾力卻之,卒之僧堂方丈洎應供堂相繼修復,咸藉親依弟子成褫之力,間有外緣亦出自然不屬勉強,誠有如老人所稱,寶坊巀嵲、窣堵嵯峨,莫不從钁頭邊湧出者耳。師天性樸茂不事緣飾,禔躬極嚴自奉極約,忘身為眾,遇人無少長方便接引,奪食驅耕、抽釘拔楔不徹不休,復能推赤心置人腹中,故衲子相從一二十年,備嘗艱苦無纖毫猒怠容,且深恥攀緣奔競之習,住山十八載未嘗出入朱門、干謁豪貴,秖恪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規,與眾胼手胝足栽田博飯而已。余惟石霜圓祖軒懸毒鼓機劈箭鋒,濟上洪濤復瀾翻震蕩於湘江潭水間,師繼席石霜雖道有隆污、時分今古,而其出處行業寔約略似之。師嚬笑不假、氣宇如王,何異圜祖之秀目連眉頎然豐碩也。師駒讖磬山、薪傳南嶽,何異圜祖之親見汾陽中興臨濟也。師魔佛生擒、人天驀按,何異圜祖之吼震西河、鉤垂劍水也。圓祖跅弛不羈,龍象蹴踏非驢所堪;師亦一意孤行絕無依傍。圓祖為時所欽,屣迎李尉、衽斂諲公;師亦望重紳儒諸方手額。圓祖運丁多難,易廝養衣、竄名火隊;師亦坐臥鋒刃在險不驚。道出一揆,後先輝映,詎非末法中一大平等寂滅光明幢哉!康熙癸卯營壽塔于祖塔之右,工甫舉而疾作,示寂前一日手書遺訓,惟丁寧弘護祖庭、丕揚大法,無一語他。及九月朔始不進食,亭午復作書,遣僧告別曉菴昱公,囑以後事,亥時跏趺而逝。梵籍之外囊無長物,一眾如喪考妣,逮昱公促裝馳至,在定已七日顏色如生,左右皆聞異香。荼毘日雨霧昏迷,起龕倏爾開霽經三日,殮骨竟復大雨,眾咸駭異。遂于十月初九日奉靈骨入塔,緇白送者數千指,遠近悲號聲震林谷,非師道力所感能若是乎!師世壽五十六,僧臘三十一,有語錄若干卷行世,嗣法弟子某某若干人。余昔年浪遊京口,邂逅師于竹林禪院,詢及同鄉一見如舊相識,善氣迎人至誠動物,別後時迴環胸臆間,聞師順世盡有餘慟。茲其門人入微恢等,將我同門法兄遠菴僼公,命倩余為作誌銘。余既與師有一日縞紵之雅,且復忝再從壎箎之誼,爰不辭蕪陋而為之銘。銘曰:

於爍明州,三佛肇隆,彌天釋種,聲光熊熊。或舞太阿,或擊毒鼓,山川孕靈,如龍如虎。有明末葉,復產英流,伽黎天授,善來比丘。趼足東明,鵝王擇乳,飛衛紀昌,箭鋒相拄。綠蘿南嶽,五載巾瓶,依依孺慕,罔替死生。晦養衡湘,刀耕火種,爰長聖胎,天龍所重。石霜敷座,洞示真源,牙如劍樹,口似血盆。衲子趨風,銅頭鐵額,有大法王,拍几叫絕。幻泡利養,傳舍殿堂,蚖蛇戀窟,實可哂傷。機類玄沙,風高道信,萬偈河懸,千身月印。寶坊窣堵,雲涌霞蒸,钁頭邊出,鼛鼓勿勝。同居垂誡,貴真操履,不競不緣,無嗔無喜。法幢俄倒,雨泣大千,紅輪掩霧,皓魄埋煙。我昔與師,邂逅京口,千里同風,面目如舊。西河獅子,親見汾陽,後先一揆,媲美聯芳。拜手颺言,莫罄厥軌,萬祀千春,令聞不已。

康熙丙午上巳日同邑法小弟本秀錢光繡聖月氏合十拜譔

猜你喜欢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二·坚慧
  卷第八·佚名
  卷第七·佚名
  以佛法解决现世困难·太虚
  序·念常
  与竺摩书(二通)·太虚
  佛说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卷第三·佚名
  抚州曹山本寂禅师(青原六世)·惠洪
  佛法大系·太虚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一卷·马鸣
  论 周 易·太虚
  第九 金翅鸟相应·佚名
  卷四百六十八·佚名
  小序·虚舟普度
  妙法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六出 微行·李渔

    (生引内待上)从来国色出寒门,天子何妨屈至尊。常笑吴王非好色,不曾亲到苎萝村。寡人为着廉访美人一事,今日就要微服私行。本该宣许进入宫,面嘱一番才是,怎奈他父子两个,都是骨鲠之臣,若知道寡人出去,一定要苦谏遮留,反使寡人脱身

  • 巻七·李攀龙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诗删卷七明 李攀龙 编晋诗答何劭三首【张华】吏道何其迫窘然坐自拘缨緌为徽缠文宪焉可逾恬旷苦不足烦促毎有余良朋贻新诗示我以游娯穆如洒清风焕若春华敷自昔同寮寀于今比园庐衰疾近辱殆庶几并悬舆

  • 列传第十八 薛琡 敬显儁 平鉴·李百药

    薛琡,字昙珍,河南人。其先代人,本姓叱干氏。父彪子,魏徐州刺史。琡形貌魁伟,少以干用称。为典客令,每引客见,仪望甚美。魏帝召而谓之曰:“卿风度峻整,姿貌秀异,后当升进,何以处官?”琡曰:“宗庙之礼,不敢不敬,朝廷之事,不敢不忠,自此以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七十七·焦竑

      尚寶司   南京尚寶司   ◆尚寶司   卿   少卿   司丞   ○卿   太常寺卿掌尚寶司事劉公幕墓志銘(孫陞)   尚寶司卿張公信墓表(楊士奇)   尚寶司卿孫公伯堅墓志銘(孫陞)   尚寶卿徐公文燦傳(萬士和)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四十四·徐乾学

    宋纪一百四十四【起昭阳赤奋若正月尽着雍敦牂十二月凡六年】理宗建道备徳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寳祐元年春正月庚寅诏以建安郡王孜为皇子改名禥封永嘉郡王制资善堂记赐之帝在位嵗乆无子羣臣屡以为言故有是诏 

  • 一一七八 军机大臣奏遵查《三朝北盟会编》错误情形并原书加签进呈片·佚名

    一一七八 军机大臣奏遵查《三朝北盟会编》错误情形并原书加签进呈片乾隆五十一年十二月初三日臣等将发下《三朝北监(盟)会编》所载宋康王泥马渡江一事,查《一统志》内并未载入。惟查《渊鉴类函》内载有此事,系出自《南渡

  • 九三二 寄谕河南巡抚李世杰向宋荦子孙查明《御批通鉴纲目续编》板片·佚名

    九三二 寄谕河南巡抚李世杰向宋荦子孙查明《御批通鉴纲目续编》板片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初八日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尚书和<珅>字寄河南巡抚李<世杰>,【真按:原讹《珅》,照例径改!】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初八日奉上谕:从

  • 卷一百三十·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一百三十 唐 张守节 撰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史记一百三十 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後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後也【括地志云安

  • 史记疑问卷上·邵泰衢

    钦天监左监副邵泰衢撰焚书以后古史无征幸迁之记得以传述史通谓其多杂旧闻时采异说或违经与理不符互见瑕瑜每竒豪富致使愚者讹雅人遗诮不可谓非白圭之玷也班氏曰甚多疏略或有抵牾先黄老退处士羞贫贱其是非颇谬于圣

  • 第14章 福建抗日人民政府时代·冯玉祥

    我回到泰山,写了一本书,名字叫《反国联调查团》,又一本叫《察哈尔抗日实录》,还有一本是《胶东游记》。除工作以外,又请了几位大学教授给我讲书:陈豹隐先生讲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李达先生讲列宁哲学,还有讲天文、历史、地理

  • 杨涟传·张廷玉

    杨涟,字文孺,应山人。为人光明磊落,气度非凡。万历三十五年(1607)成为进士,任命为常熟知县。推选廉洁官员,名列第一,提拔户科给事中,转为兵科右给事中。万历四十八年(1620),神宗皇帝病,将近半个月不能进食,皇太子不能够见面。杨

  • ●庸吏余谈·刘衡

    跋 行各属秋冬收养无依之幼孩于署内养赡以全民命而迓天和檄 行各州县遇有鬬殴之案验明伤痕收养署内延医调治檄 发昭化县具覆遵查何定元上控差役赵喜等一件禀批 ○跋 道光九年岁在己丑衡调成都知府越明年闰四月之吉奉

  • 宣公(元年~十八年)·谷梁赤

    宣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继故而言即位,与闻乎故也。公子遂如齐逆女。三月,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其不言氏,丧未毕,故略之也。其曰妇,缘姑言之之辞也。遂之挈,由上致之也。夏,季孙行父如齐。晋放其大夫胥甲父于卫。放犹屏

  • 轻重己第八十五·管仲

    清神生心,心生规,规生矩,矩生方,方生正,正生历,历生四时,四时生万物。圣人因而理之,道遍矣。以冬日至始,数四十六日,冬尽而春始。天子东出其国四十六里而坛,服青而絻青,搢玉总,带玉监,朝诸侯卿大夫列士,循千百姓,号曰

  • 卷二十七目录·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二十七目録史魏文侯与羣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身徃自罢之编修【臣】周 煌文帝每朝郎从官上书疏未尝不止辇受其

  • 法华义疏卷第九·吉藏

    都干缘沙门 素庆 谨志法华义疏卷第九胡吉藏撰五百弟子授记品第八宿世因缘说中有二段。第一正为说法。此文已竟。今是第二次为授记。以闻法悟解行与佛应故授佛记。文凡有二。初授五百弟子记为一品。次授学无学人记为

  •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第三·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盗戒因缘第二之二国中以王舍城优填王国。于十六大国最为第一。于阎浮提内。中国边方一切统摄。而优填王国。用王舍国法。以此义推于阎浮提一切国法礼义。以王舍城为正。阿阇世王于人王第一。佛为法王

  • 卷第三十二·呆翁行悦

    列祖提纲录卷第三十二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请列职杂务提纲(修造 化主 发化主 监收) 五祖演禅师请修造上堂。白云今日权将大宋世界作一面碁盘。先将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定却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