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乘百福庄严相经全文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再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大城普妙宫殿。为欲化导无量众生。坐宝庄严师子之座。与大比丘等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无央数众。皆共恭敬周匝围绕。瞻仰世尊身心不动。时彼众中有大菩萨。名文殊师利。承佛威神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我闻如来有大福聚。大福聚者其量云何。惟愿世尊为我解说。利益无量百千众生。令其意乐咸得满足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言:善男子,汝已超过一切声闻及辟支佛。能以智慧大悲之心。为诸众生请问如来如是之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文殊师利。如一阎浮提所有众生十善福聚。如是福聚挍计筹量。数满百倍。成一转轮圣王王四天下。自在福聚七宝成就千子具足。何谓七宝。一者金轮宝。二者白象宝。三者绀马宝。四者神珠宝。五者玉女宝。六者主藏宝。七者主兵宝。彼之千子各各威猛端正勇健能破怨敌。文殊师利。如是名为转轮圣王所有福聚。

文殊师利。如是转轮圣王及四天下。一切众生所有福聚。如是福聚挍计筹量复满百倍。成一忉利天王帝释福聚。

文殊师利。如是忉利天王及四天下一切众生所有福聚。如是福聚挍计筹量复满百倍。成一欲界最第六天教受护持魔王福聚文殊师利。如是第六自在天魔及四天下一切众生所有福聚。如是福聚挍计筹量满百千倍。成一慈心照察小千世界初禅梵王所有福聚。

文殊师利。如是慈心照察小千世界初禅梵王及彼世界一切众生所有福聚。如是福聚挍计筹量复百千倍。成一中千世界二禅梵王所有福聚。

文殊师利。如是中千世界二禅梵王。及彼世界一切众生所有福聚。如是福聚挍计筹量复百千倍。成一大千世界慈心照察第四禅内摩醯首罗所有福聚。

文殊师利。是大千主摩醯首罗。非少善根之所成就。何以故?摩醯首罗。有大智慧大威神故。如器世间灾火焚已,将更成立。於第四禅天降大雨。经五中劫不断不绝。其水遍彼大千界。上至梵世无缺无减如是雨渧彼大千主摩醯首罗悉能得知。

文殊师利。如是摩醯首罗所有福聚。如是福聚名为梵福文殊师利。如是三千大千世界主摩醯首罗。及彼世界。一切众生所有福聚。如是福聚挍计筹量。无量无边亿百千倍。成一独出大辟支佛所有福聚。

文殊师利。且置如是一大千界。假使十方诸佛世界一切众生及辟支佛所有福聚。如是福聚挍计筹量。至於无量亿百千倍。成一最後生身菩萨福聚。

文殊师利。如是最後生身菩萨福聚。及彼十方尽虚空际。所有世界一切众生。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彼诸众生所有福聚。如是福聚挍计筹量。至於无量亿百千倍。成彼如来身一毛孔所有福聚。文殊师利。如是如来身诸毛孔。其数乃有九万九千。如是毛孔一一皆具如上所说无量福聚。

文殊师利。如是如来一切毛孔所有福聚。如是福聚挍计筹量。复至无量亿百千倍。成如来身随好之中一好福聚。

文殊师利。如是如来身诸随好。略说其数有八十种。何谓八十。一者首分圆满。二者发际严好。三者发色青绀。四者发香芬馥。五者发甚柔软。六者发不纷乱。七者发不稀概。八者发常增长。九者发本波委。十者发端螺旋。十一者发状华轮。十二者发如德字。十三者面部平正。十四者毫分充足。十五者眉色青绀。十六者眉不杂乱。十七者两目美好。十八者两目修广。十九者两目清净。二十者两目明朗。二十一者目色绀艳如青莲花。二十二者耳甚长好。二十三者耳无缺减。二十四者耳无过恶。二十五者鼻修高直。二十六者两颊满足。二十七者颊无缺减。二十八者颊无过恶。二十九者牙甚圆正。三十者其牙均等。三十一者唇色赤好如频婆果。三十二者舌赤柔软。三十三者声如雷震。三十四者其音朗彻。三十五者身普满足。三十六者身肉丰好。三十七者身肉平正。三十八者身肉柔软。三十九者身渐佣直。四十者身分相称。四十一者身极圆好。四十二者身无缺减。四十三者其身柔软。四十四者其身清洁。四十五者其身轻妙。四十六者身不动遥四十七者身极端严。四十八者身无疵秽。四十九者身光破闇。五十者其腹美好。五十一者其腹圆满。五十二者其腹不现。五十三者其脐深密。五十四者其脐不曲。五十五者脐称其位。五十六者腋下平满。五十七者臂肘纤长。五十八者手指圆满。五十九者手指纤美。六十者手文深好。六十一者手文径彻。六十二者手文不乱。六十三者手文润泽。六十四者文无粗细。六十五者文端纤锐。六十六者膝轮圆广。六十七者足跟佣满。六十八者足善按地。六十九者行顺於右。七十者行如象王。七十一者行如牛王。七十二者行如鹅王。七十三者行步威猛如师子王。七十四者手足甲端微悉高起。七十五者手足等甲如赤铜色。七十六者手足等甲并皆润泽。七十七者筋脉不现。七十八者支节密緻。七十九者诸根无染。八十者见者欢喜。文殊师利。如向所说,此八十种是名如来随好福聚。

文殊师利。如是如来八十随好所有福聚。如是福聚挍计筹量。复满无量亿百千倍。成如来身手足等中随相之文一文福聚。文殊师利如是如来手足等中随相之文有八十种。何谓八十。一者梵王像。二者天帝像。三者提头赖吒像。四者毗楼勒叉像。五者毗楼博叉像。六者毗沙门像。七者功德天女像。八者日天子像。九者月天子像。十者水天像。十一者火天像。十二者风天像。十三者雲天像。十四者大仙像。十五者山王像。十六者童男像。十七者童女像。十八者宝幢像。十九者伞盖像。二十者宝冠像。二十一者花鬘像。二十二者珠璎像。二十三者耳珰像。二十四者臂印像。二十五者宝钏像。二十六者指环像。二十七者宝镜像。二十八者白拂像。二十九者德字像。三十者花瓶像。三十一者摩尼像。三十二者宝剑像。三十三者金刚杵像。三十四者弓弧像。三十五者箭矢像。三十六者戈戟像。三十七者矛槊像。三十八者钺斧像。三十九者羂索像。四十者长钩像。四十一者冲刃像。四十二者金鎚像。四十三者天棒像。四十四者天鼓像。四十五者金螺像。四十六者腰鼓像。四十七者花轮像。四十八者宫殿像。四十九者宝座像。五十者浴池像。五十一者莲花像。五十二者粉米像。五十三者麰麦像。五十四者药草像。五十五者灵茅像。五十六者花树像。五十七者果树像。五十八者金翅鸟像。五十九者迦陵频伽像。六十者共命鸟像。六十一者孔雀像。六十二者鸠鸽像。六十三者雁王像。六十四者青雀像。六十五者鹦鹉像。六十六者翠鸟像。六十七者轮中师子像。六十八者雪山白象像。六十九者龙王像。七十者象王像。七十一者马王像。七十二者鹿王像。七十三者牛王像。七十四者野牛像。七十五者牸牛像。七十六者羖羊像。七十七者大鼇像。七十八者大龟像。七十九者鱼王像。八十者螺王像。文殊师利。如是所说此八十种。是名如来随相福聚。

文殊师利。如是如来八十随相所有福聚。如是福聚挍计筹量。复满无量亿百千倍。成如来身三十二种大人相中一相福聚。文殊师利。如是如来大人之相。其数乃有三十二种。何谓三十二种大人之相:一者顶有肉髻圆好高胜,二者发绀青色其毛右旋,三者其额广大平正严好,四者眉间毫相白逾珂雪,五者目睫青緻犹如牛王,六者口四十齿无有增减,七者其齿齐密无有疏缺,八者其齿白净无有垢黑,九者口有四牙其色鲜洁,十者其颔圆满如师子王,十一者其舌柔薄广大红赤,十二者於诸味中而得上味,十三者其语雷震得梵音声,十四者缺骨不现其处平满,十五者两肩圆正无有缺减,十六者垂申两臂手摩其膝,十七者其身上分如师子王,十八者身所有毛皆悉上靡,十九者身相圆满如尼拘陀树,二十者其身高妙满足七肘,二十一者身体皮肤皆作金色,二十二者一一毛孔有一毛生,二十三者势峰藏匿隐密不现,二十四者两髀圆正其肉满足,二十五者?尃相严好如伊尼鹿王,二十六者两足丰满无诸缺减,二十七者两足掌下皆悉平满,二十八者足肤骨肉皆悉隆起,二十九者两手两足皆悉柔软,三十者两手两足皆有网鞔,三十一者两手两足皆悉纤长,三十二者两手两足皆有轮相。文殊师利。如是所说三十二种大人之相。是名如来正相福聚文殊师利。如是如来三十二种大人福聚。如是福聚校计筹量。复满无量阿僧祇倍。不可量倍不思议倍。始成如来大法圆螺。随类教化一切众生音声福聚。

文殊师利。如是如来大法圆螺。能随彼彼无量无边阿僧祇等无量世界一切众生所有意乐。如其意乐能悉遍满。随其类音说法教化。利益安乐如是众生。

文殊师利。如彼如来所有音声。能有如是无量势力。如来威光亦复如是等彼音声能有如是无量势力。

文殊师利。如彼如来所有威光。能有如是无量势力。如来之身亦复如是,等彼威光能有如是无量势力。

文殊师利。如上所说,如是福聚不可思议不可算数。非诸声闻辟支佛等之所能得。何以故?如是福聚从大智慧及大慈悲普遍一切最上愿力所生起故。是故声闻辟支佛等所不能得。

文殊师利。如来如是妙色之身。悉是一切最胜清净施戒修等及二因缘之所成立。何等为二。一者如来最胜愿力。二者如来化导善巧。何谓如来化导善巧。谓诸众生未种善根令种善根。已种善根令彼成熟。已成熟者令得解脱。由是二种因缘力故。是故获得妙色之身。文殊师利。如是如来妙色之身。由二因缘之所成就。如来音声亦复如是,以二因缘而得成就。

文殊师利。如是如来所有音声。以二因缘之所成就。如来威光亦复如是,以二因缘而得成就。

文殊师利。如是如来所有威光。以二因缘之所成就。如来说法亦复如是,以二因缘而得成就。

文殊师利。如是如来所有说法。以二因缘之所成就。如来之行亦复如是,以二因缘而得成就。

文殊师利。如来如是为欲哀愍诸众生故出现於世。为欲利益诸众生故出现於世。为欲安乐诸众生故出现於世。以诸众生若干种性愿乐差别各各不同。是故如来随其意乐。为现种种相好之身。说法教化令彼调伏。入佛法中使得成就。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闻佛所说如上福聚利益一切诸天世人。便作是言:世尊,我於今者得大善利。我於今者得大最胜。我於今者得无等等。我於今者得大吉祥。我思如来於世间中为诸众生作大依止。清净不动犹如虚空。难遇难遭我今得见。佛说是经已,彼诸比丘及诸菩萨摩诃萨等。欢喜合掌信受奉行。

猜你喜欢
  净名玄论卷第一(名题上)·吉藏
  佛说放钵经·佚名
  第五品 双小品·佚名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佚名
  释门自镜录卷上·怀信
  卷之十七·纪荫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四十三卷·佚名
  卷第五十一·佚名
  卷第二十九·道宣
  四波罗底提舍尼法·佚名
  止观义例纂要卷第二·从义
  卷第三十七·智旭
  卷第十八·道宣
  存在、僧、僧羯磨·太虚
  不净观颂并序·省庵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一十一·彭定求

        卷211_1 【铜雀妓】高適   日暮铜雀迥,秋深玉座清。萧森松柏望,委郁绮罗情。   君恩不再得,妾舞为谁轻。   卷211_2 【塞下曲】高適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

  • 卷十三·纪事四·冯金伯

    高宗舞杨花慈宁殿赏牡丹时,椒房受册,三殿极欢。高宗洞达音律,自制曲赐名舞杨花。停觞命小臣赋词,令内人歌之,以玉卮侑酒为寿,左右皆呼万岁。词云:“牡丹半拆初经雨,雕槛翠幕朝阳。娇因倚风,台榭绕群芳。洗烟凝露向清晓,步

  • 呼延赞传·脱脱

    呼延赞,并州太原人。他的父亲叫呼延琮,任后周淄州马步都指挥使。呼延赞少年时当骁骑兵,宋太祖认为他有才且勇敢,补选他任东班头领,入宫领受皇帝圣旨,升任骁雄军使。他随王全斌讨伐西川,亲自担任前锋,身体遭受数处创伤,以战功补

  • 卷之十三  奉天靖難記三(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奉天靖難記,四卷,撰者佚名。書成在永樂年間,今明太宗實錄卷一至卷九即在此書基礎上增改而成。) 奉天靖難記三 三十四年辛巳 正月辛酉朔,大軍回至威縣,遇真定賊帥以馬步二萬來邀。上以精騎數千沿途按伏,率十餘騎逼其陣誘之,謂

  • 卷二百八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八十一舆地考【十三】湖南省【臣】等谨按禹贡荆州先之以江汉朝宗而即继之九江孔殷水经谓九江在长沙下隽县西北楚地记谓巴陵潇湘之渊在九江之间至

  • 十九年·佚名

    (癸酉)十九年清康熙三十二年 八月8月6日○丁丑,前監察延最績上疏,極論時事,以六條陳戒。政院却之,又啓稟。上令推入覽之。下備忘,設鞫後,被七次刑不服,竟死杖下。最績淸州人,事親孝,見時事日非,忿不自勝,遂有此疏,所論皆世所忌諱,六

  • 论荣 第四·王符

    所谓贤人君子者,非必高位厚禄富贵荣华之谓也〔二〕,此则君子之所宜有,而非其所以为君子者也。所谓小人者,非必贫贱冻馁辱阨穷之谓也〔三〕,此则小人之所宜处,而非其所以为小人者也。〔一〕○铎按:此篇首明君子小人之辨,继论寡

  • 春秋亿卷六·徐学谟

    明 徐学谟 撰昭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谷梁曰继正即位正也叔孙豹防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弱宋向戌卫齐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郑罕虎许人曹人于虢寻宋之盟也三月取郓左氏曰季孙宿伐莒取郓乘莒乱而取之也书取不宜取也夏秦伯

  • 文公·文公八年·左丘明

    【经】八年春王正月。夏四月。秋八月戊申,天王崩。冬十月壬午,公子遂会晋赵盾盟于衡雍。乙酉,公子遂会洛戎盟于暴。公孙敖如京师,不至而复。丙戌,奔莒。螽。宋人杀其大夫司马。宋司城来奔。【传】八年春,晋侯使解扬归匡、戚

  • 明教嵩禅师·惠洪

    禅师名契嵩。字仲灵。自号潜子。生藤州镡津李氏。七岁。母钟施以事东山沙门某。十三得度受具。十九游方。时宁风有异女子姚。精严而住山。时年百余岁。面如处子。嵩造焉。女子留之信宿。中夜闻池中有如戛铜器声。以问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八·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八摄决择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一如是已说五识身相应地意地决择。有寻有伺等三地决择我今当说。问何故焰摩名为法王。为能损害诸众生故。为能饶益诸众生故。若由损害众生。名为法王

  • 卷第四·佚名

    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四尊者迦多衍尼子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一行纳息第二之二若于此事。有无明结系。亦有见结系耶。答若于此事。有见结系。必有无明结系。或有无明结系。无见结系。谓集智已生。灭智未生。

  • 卷第二十·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二十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差别品第二之十二如是因缘。有何差别。此就实体。差别都无。应说因缘如何相摄。我前已说。因缘五因性。增上即能作。何复生疑所余二缘。未辩因摄。故今于此

  • 卷第二十·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第二十大唐三藏义净奉 制译佛告诸苾刍等。如过往昔。若依我教者。皆得离大苦难。若依提婆达多者。皆在苦难之中。汝等谛听。乃往古昔于旷野中。近有一村。其村树花果滋茂。随近有二群猴

  • 佛法金汤编卷第十三·岱宗心泰

    会稽沙门 心泰 编天台沙门 真清 阅杜衍衍。字世昌。越州山阴人。庆历中拜相。时号清白宰相。封祁国公。以张方平好佛。常笑怪之。有医者朱生游二公间。一日公呼生诊脉。生谓使者曰。往白公言。看楞严经未了。及至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卢梭

    法国卢梭著。1755年在阿姆斯特丹出版。该书是作者社会历史观的代表作,阐明人类由“自然状态”进入“文明社会”的主要因素,分析不平等的起源和发展的基本原因,提出克服不平等的方法。认为人类最初处于“自然状态”之

  •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赵佶

    宋徽宗撰,本书鲜见其它传本。徽宗推崇老子,引 《庄》、《列》、《语》、《孟》、《诗》、《书》注《老子》。

  • 佛医经·佚名

    一卷,吴竺律炎译。说人身中四大得病之因缘,及九横四饭多食等之五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