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菩萨修行经(亦名威施长者问观身行经)

西晋河内沙门白法祖译

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精舍,与大比丘千二百五十及众菩萨五千人俱,皆尊菩萨——神通睿达,权慧变化,游三千世界,普利一切莫不蒙济。于时舍卫国大城之中,有豪长者名比罗达(晋言威施),与其城中诸大长者五百人等,宿意同念,俱从舍卫大城中出,往诣祇树给孤独精舍。前至佛所,即皆稽首,绕佛三匝,问讯世尊,却坐一面。

于时世尊,以无限达,因问威施,及诸长者、族姓子等:“发何志乎?诣如来耶?”

是时威施并诸长者,即白佛言:“吾等,世尊!集坐静处,竞有念言:‘佛世难值,人身由然,得脱离世,同亦甚难。’吾等窃议:‘为用何乘而至泥洹?当以声闻、缘一觉乘取泥洹耶?大乘普智泥洹脱乎?’时吾等举心便发言曰:‘志愿无上乘泥曰,身不以声闻、缘觉脱也。’吾等,世尊!志愿发心无上独尊正意,以斯法故,来奉如来。云何,世尊!菩萨大士,内性常欲应于无上平等正真尊觉,当学何法,而应行住?唯愿如来垂慧普慈,以无极哀,散示疑结。”

尔时世尊,告威施曰:“善哉,善哉!诸大长者乃能改俗,舍世之荣乐,发无上正真道意,觐诣如来。又威施等,勤听思念,当演说之:菩萨大士行,得无上等最正觉,志作所应及其觉法。”

长者威施并五百人,即皆叉手受教而听。

时,佛告曰:“是诸长者!菩萨大士发行,欲应无上正真等最觉者,心向众生,当建弘普无极大慈,志习念行勤执无舍,进学无忘,是乃应于无上觉道。又诸长者!若有众生,分其所受身口意恶,彼行非故,命终堕狱故。诸长者!天地聚合,集以众苦,向诸网见众生之类,存心大慈,勤志大悲;守习学行,专精如斯。其身不著衣被饮食,于诸利养意亦不贪,以诸所珍,乐尽施惠。念彼众生,慎行戒具,忍进定智。如是长者!菩萨大士,欲发无上正真道者,当习观法乃应身行。”

尔时,威施及诸长者:“吾等,世尊!当修身三、口四、意三念法。菩萨大士云何应观身行法耶?”

尔时世尊,告威施等:“如是长者!菩萨大士有四十二事而以观身。作是观已,离想结缠。身心意识,缚著吾我、贪身寿命、浊乱诸非,应便除尽。”

是时威施及诸长者,受教而听。

佛言:“菩萨大士!观身污秽本为不净,观身臭处纯积腐烂,观身危脆要当毁坏,观身无强当归碎散,观身如幻诸大变化,观身恶露九孔诸漏,观身盛然淫欲火炽,观身燋烧兴恚毒火,观身愚冥痴蒙毒盛,观身罗网恩爱结缚,观身如疮众患缠绕,观身可患四百四病,观身秽宅受诸虫种,观身无常逝归尘土,观身顽愚不达体法,观身危陋毁落不久,观身无赖常怀多忧,观身无坚老至苦极,观身无倚饰伪纯诈,观身难满受盛无厌,观身巢屈受众色爱,观身贪惑迷著五乐,观身昧冥意怀喜悦,观身无住生死种异,观身识念怀想众贱,观身无友极养会离,观身众食狐吞狼争,观身机关展转无数,观身系属饮食所盛,观身叵视脓血臭满,观身毁灭趣非常法,观身如仇恒多怨害,观身热恼常怀忧结,观身聚殃五阴所误,观身苦器生死剧痛,观身非我众缘积聚,观身无命男女会散,观身为空根受诸情,观身无实譬之如幻,观身虚伪其现若梦,观身伪惑为如野马,观身诈欺其喻响像;是谓长者菩萨大士四十二事观身行法。其不观者或贪身,心神意识由之起灭;其有菩萨如是观已,爱著身命贪爱吾我,疑垢倒谬及诸欲乐、有常之计,皆悉除尽。遵志守一,不惜年寿,如是速具六度无极。斯谓长者菩萨大士,以满六德权化流布,疾得无上成最正觉。”

于是世尊,重加弘演说身行法,而叹颂曰:

“得为人甚难值,无以身造恶行,

要会死弃丘冢,狐狼食或烂坏。

伪欺我愚常惑,专兴念贪色欲,

是身求无反复,昼夜受诸苦痛。

因众苦以成恼,身痈满盛不净,

常困极于饥渴,夫智者岂贪命?

常受身终无厌,强畜养剧亲厚,

为见色犯众罪,彼缘是受狱痛。

身不能如金刚,无以是造恶业,

虽久存会归死,时兴信念佛世。

假长久养育身,甘肴膳及香华,

会饥渴不恒常,虽勉励当何益。

更劫数因还值,人雄尊佛之世,

常发信莫犯罪,或堕三受苦毒。

其极寿亿千载,勤自勉如救火,

况其寿百岁者,憍纵身造狱殃。

若有念想吾我,得人身甚为难,

常极意恣五乐,且自娱焉知后?

斯之乐不永久,诸苦毒至不远,

当速离诸悭贪,可得应大福祚。

财非财譬如梦,强以此伪众生,

时一有或便尽,明智者不吝财。

若如幻化色惑,现虚伪花鲜彩,

是欲财谁欺身,愚浊惑堕颠倒。

以众苦致福财,用身故念与想,

财非财五家事,有何智为财惑?

谬顺随妻与子,王势强夺聚财,

觉无常了如此,终无意乐利家。

恩爱聚致苦恼,无贪惑著家狱,

父母财身妻子,皆留在行自当。

有贪惜不自觉,唯恐财随我灭,

愚顽者力求财,有智虑信无贪。

悭不信不可从,极自卑如儿仆,

外燋贪内热谄,诸圣贤所不咏。

谈书籍或诗颂,以惑众若淫女,

意粗犷性暴弊,诸悭人多妒嫉。

贪狼性无亲友,现卑谦强亲人,

唯为财习追苦,智虑者莫信之。

顺财故与此事,乃造起毒害心,

是故智当省察,弃离悭妒邪事。

金珠宝诸珍奇,因福祚得致之,

为斯故兴诤讼,制是意整以法。

时可值人雄尊,慈氏佛上如来,

乃当有金宝地,焉知复在向生?

欲五乐纯虚伪,愚迷惑欺诈意,

欲若如夏盛热,坐野马因疲劳。

贪目色欲惑己,淫发醉失意志,

从习欲随颠倒,当何时值佛世?

从九十一劫中,世乃有佛尊觉,

山须弥烧坏灭,后何缘当得值?

海陂池枯竭干,天地燋永无余,

欲炽然亦如是,有何智当著欲?

诸聪达明智士,当察知居寂灭,

有何贪奚可乐?解是义不入网。

观行习法之最,莫恋尸冢囚狱,

著恩爱贪浊意,不能免狱苦殃。

有妻子贪离别,所作行当自受,

便独趣随苦毒,彼无有代痛者。

斯三界恼之甚,莫若如妻与子,

本爱时规与乐,反成忧罪恼根。

缘受三恶道苦,毒辛酸惨痛生,

若当被诸恼根,妻及子无伐者。

勿以父造恶行,及与母诸亲属,

阿鼻痛无免救,且莫如身行者。

阎罗王狱卒地,彼不问父母事,

兄弟妻子亲友,惟结却身善恶。

以得致身人身,遭遇值不念恶,

断灭众殃罪行,除改前不善事。

已浊污自防覆,莫信作无报应,

彼法王当散说,分别了行清净。

身种作行自当,纵放意随堕恼,

身所造即获殃,譬喻之影随形。

当其受苦痛时,父母亲不能免,

及善厚无代者,是故智无恋欲。

其欲脱狱楚毒,及众缚枷锁械,

当勤念舍离欲,速行法世雄教。

家大炽多恼根,火之起而常然,

何慧达而乐是?揩大火恐难中。

在家者忧利时,居俗业营妻子,

有是众万端虑,何智慧不舍家?

十力教甚可乐,无种栽取若根,

騃痴子无是志,但惑家堕地狱。

天地间专惑者,兴念想我妻子,

愚顽意谓常存,不知之幻化身。”

 

当佛世尊说是法时,威施之等五百长者,应时逮得柔顺法忍。从得忍已,神通备具,达知去来,圣智弘妙,慧无挂碍,明晓众生意志所趣欲,发起众一切会者观心之故。即说偈曰:

“快哉为大利,众利之最上,

其有发心行,求佛菩萨者。

大乘心可乐,但欲安众生,

为人修桥梁,志乐大乘者。

众生爱乐彼,颜像众欣睹,

其有兴发心,志求菩萨道。

诸发菩提心,种德于福田,

深乐菩萨者,得为三界明。

隆圣菩萨心,逾越诸众意,

一切悉备足,能度诸众生。

吾等快得利,爱乐兴斯心,

值佛能仁世,师子最正觉。

得逮闻是法,菩萨观身法,

志即乐大乘,获致于柔顺。”

 

时佛便笑。世尊笑时,五色光出,从口中奋,辉晖晃昱,色色各异,遂至无数光明普遍十方诸土,威景覆蔽一切释梵日月天魔宫殿之明。

当其佛笑及覆光时,诸天龙神并世人民七万二千,见佛神耀暐晔之变,亦皆自觉被如来明安育其体,各于座上忽然悉得无所从生法乐之忍,其余无数皆发无上正真道意,然其焰还绕身三匝,而其威光忽从顶入。

尔时贤者阿难白佛:“诸佛如来出现于世,安度众生道教洋洋,终不妄笑。今者何因兴发威颜而欣笑耶?善哉,世尊!如来降德,愍念一切无量诸天及世人民,皆使得安,畜生禽兽蜎飞蠕动,莫不蒙度,愿佛开解敷演笑意。”

尔时世尊告阿难曰:“汝见长者威施之等五百人不?”

“唯然已见。”

世尊告曰:“是诸长者,在过去诸佛植众德本,从发无上正真道意。如是,阿难!长者威施五百人等,却后当更七十六劫不堕三苦,然后成佛当同一劫,劫名勇猛皆同一字,其号名曰华吉藏王如来、无所著平等正觉、道法御、天人师,为佛世尊,各各所度极至无量。”

是时阿难重白佛言:“唯然世尊!甚深妙哉,未曾有也。如来散说是之弘奥无极要法,是经名何?云何奉持?”

佛言:“阿难!是经名曰“菩萨修行”,亦名“大士威施所问观身行经”。又斯,阿难!是观要法,过去当来今现在诸佛,致道弘化无不由之。吾今成佛,有身相好,化于生死,亦因此法,当善书持、讽诵、读说、开示一切。”

佛说经已,贤者阿难,大士威施五百人等,诸天龙神及世人民,闻经欢喜,皆起叉手,为佛作礼。

佛说菩萨修行经

猜你喜欢
  卷第十四·佚名
  目录·佚名
  佛说辟除贼害咒经·佚名
  成唯識論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法门须量力而修·印光
  跋新锓丛林盛事·道融
  上天竺观音大士殿重建碑·太虚
  下部赞·佚名
  骨 佛 塔 记·太虚
  卷四百五十八·佚名
  止观辅行搜要记卷第二·湛然
  卷五·佚名
  卷二十五·佚名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四义疏下·智旭
  卷第五·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杨绘·唐圭璋

      绘字元素,绵竹人。生于仁宗天圣五年(1027)。进士上第,通判荆南。以集贤校理为开封推官。请知眉州,徙兴元府。神宗立,召修起居注、知制诰、知谏院。擢翰林学士,为御史中丞。罢为侍读学士,知亳州,历应天府、杭州,再为翰林学士

  • 第十八折 戮义·李玉

    [付扮刽子持刀上]寻常结果千条命,本分生涯一把刀。自家苏州府吴县刽子的便是,祖传行业,官役行刑。红罩甲,火焰浑身;绿飘巾,威风出众。一条青索子,时挂腰间;三尺雪霜刀,常拿手内。入监门,吆喝几声,无数囚徒都丧胆。唤出阱,精光跣剥,

  • 卷二·陈耀文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花草稡编> 钦定四库全书 花草稡编卷二 明 陈耀文 辑 小令 梦桃源          明道杂志 砥柱勒铭赋本赞禹功勲试官亲处分赞唐文 秀才冥子里銮驾幸并汾恰似郑州去出曹门 【党禹锡学

  • 列传第二十四 李顺·魏收

    李顺,字德正,赵郡平棘人也。父系,慕容垂散骑侍郎,东武城令,治有能名。太祖定中原,以系为平棘令。年老,卒于家。赠宁朔将军、赵郡太守、平棘男。顺博涉经史,有才策,知名于世。神瑞中,中书博士,转中书侍郎。始光初,从征蠕蠕。以筹略

  • 臧榮緒晉書卷五·汤球

      王祥   王祥字休徵。後母朱氏思生魚。于時河水冰堅。祥朝朝冒厲風于河涯伺魚。一朝忽冰開xiao穴。有雙鯉跳出。初學記七。御覽六十八。   王祥拜太常。魏高貴鄉公之入學也。一作天子幸太學。將崇先典。乃命祥

  • 第六十回 遘宫变妃嫔罹重辟 跪榻前父子乞私情·蔡东藩

      却说嘉靖中年,有一位大奸臣,乘时得志,盘踞要津,秉政二十余年,害得明朝元气,剥削殆尽,几乎亡国败家。这奸臣姓甚名谁,就是分宜人严嵩。大忠大奸,俱用特笔。弘治年间,嵩举进士,有术士替他相面,说他后当大贵,但有饿纹入口,恐至枵

  • 云中事纪·苏祐

    嘉靖癸巳冬十月,大同卒杀总兵官李谨,距癸未甫十载,盖再变矣。先是,八月八日,余受面命巡按宣大。九月十三日辞阙,又二日至居庸,代其事。又七日至宣大。乃十月七日有大同之变。是夜五鼓,星殒如雨,岂变不虚生邪?又明日,代王遣内使入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十七·佚名

    天启元年十二月戊辰朔○御史夏之令疏言辽抚锐意用西虏往复讲詟卒未得其要领奴既闻且见之矣宰赛一归虏遂移帐北去中奴饵而去非空去也昔掉臂去今摇尾来受奴约束而来非空来也彼于我何亲而轻用其众结怨强邻耶如曰河西为彼

  • 卷之八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瓴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靖海志》及《海上见闻录》合校记·彭孙贻

    记中《靖海志》简称曰《志》,《海上见闻录》简称曰《录》。录之页行数系据本丛刊第廿四种刊本。《录》一页一四行&ldquo;吏部黄道周》,《志》作&ldquo;礼部尚书黄道周。&rdquo;按《明史》卷二百五十五本传,道周在福王时&

  • 顾越传·姚思廉

    顾越字思南,吴郡盐官人。家住新坡黄冈,世代办乡学,因此顾氏家族多儒学之人。顾越少年丧父,以勤奋刻苦自立,聪明有辩论之才,讲《毛氏诗》,能旁通不同的义理,梁太子詹事周..非常欣赏他。入仕为扬州议曹史,兼太子左率丞。顾越精通

  • 元年·佚名

    (庚寅)元年大明成化六年春正月1月1日○朔庚辰,上進賀箋于大王大妃殿,仍進表裏。又命都承旨李克增,詣景福宮,進表裏于王大妃殿。○議政府進賀箋于大殿,仍進表裏。又詣中宮移御所,進表裏。○傳曰:「中樞府判事沈決、西平君韓繼禧

  • 十五年·佚名

    (己未)十五年清乾隆四年春正月1月1日○朔戊申,上在昌德宮,下諭八道、兩都勸農。○上召奉常提調朴師正敎曰:「歲首祈穀,乃爲民之重禮,粢盛庶品,務致精潔。」師正曰:「提調舊無監封之規,然臣仰體聖意,謹當躬視矣。」師正仍言:「寧越

  • 卷五·江永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训义择言卷五婺源江永撰内则子事父母鸡初鸣咸盥漱按此记命士以上父子异宫者事亲之礼即後文昧爽而朝之事服玄端而着韠搢笏士之服也若庶人则深衣而已鸡初鸣甚言其早其实适父母舅姑之所亦在昧爽之後朱文

  • 硕鼠·佚名

    ——人鼠之间【原文】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莫我肯顾(2)。逝将去女③,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爱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4)。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爱得我直⑤。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

  • 丧服·佚名

    丧服:把粗麻布斩裁做成上衰下裳,用粗麻做成麻带,用黑色竹子做成孝杖,用黑麻编成绞带。用六升布做丧冠,用枲麻做冠带,用菅草编成草鞋。《传》说:斩是什么?是丧服不缝边。苴绖,是用结籽的麻做成的麻带,系在头上的麻带的长短为九寸

  •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五·佚名

    陈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无所得品第八尔时,众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须真胝,白胜天王言:&ldquo;如来为大王授记乎?&rdquo;胜天王答善思惟菩萨言:&ldquo;善男子!我授记如梦相。&rdquo;又问:&ldquo;大王!如此授记当得何法?&rdquo;答

  • 卷三·佚名

    释初品中住王舍城【经】住王舍城【论】问曰:何以不直说般若波罗蜜法,而说佛住王舍城?答曰:说方、时、人,令人心生信故。云何名住?四种身仪:坐、卧、行、住,是名住王舍城。又以怖魔军众,自令弟子欢喜入种种诸禅定故,在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