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神而明之·

此篇原为《示弟立志说》。

【原文】

每日清晨,诸生参揖毕,教读以次遍询诸生:在家所以爱亲敬长之心,得无懈忽未能真切否?温清定省之仪,得无亏缺未能实践否?往来街衢步趋礼节,得无放荡未能谨饬否?一应言行心术,得无欺妄非僻未能忠信笃敬否?诸童子务要各以实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教读复随时就事,曲加诲谕开发,然后各退就席肄业。

凡歌诗,须要整容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毋躁而急,毋荡而嚣,毋馁而慑。久则精神宣畅,心气和平矣。每学量童生多寡分为四班。每日轮一班歌诗,其余皆就席敛容肃听。每五日则总四班递歌于本学。每朔望集各学会歌于书院。

凡习礼需要澄心肃虑,审其仪节,度其容止,毋忽而惰,毋沮而怍,毋径而野,从容而不失之迂缓,修谨而不失之拘局。久则礼貌习熟,德性坚定矣。童生班次皆如歌诗。每间一日则轮一班习礼,其余皆就席敛容肃观。习礼之日,免其课仿。每十日则总四班递习于本学,每朔望则集各学会习于书院。

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字字句句,纳绎反复。抑扬其音节,宽虚其心意。久则义礼浃洽,聪明日开矣。

每日工夫,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凡习礼歌诗之数,皆所以常存童子之心,使其乐习不倦,而无暇及于邪僻。教者如此,则知所施矣。虽然,此其大略也。“神而明之,则存乎其人。”

【译文】

每天清早,学生拜见行拱手礼后,老师要依序向每位学生提问:居家时爱亲敬长方面,是松懈疏忽还是情真意切?温清定省的礼节方面,是欠缺着还是在实践着?在路上行走时,是否能谨慎注意而无任何放荡之处?一切言行心术,是欺妄怪僻还是忠信笃实?每位学生要求如实回答,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老师要随时随地对学生给以委婉的教导和启发,然后,让学生各自回到座位上学习。

唱歌咏诗时仪容要整洁,心气安定。声音明朗,节奏匀称,不急不燥,不狂不闹,不因畏难而气馁。久而久之,学生一到学校自然精神饱满,心平而气和了。每所学校依据学生的多少分成四班,每天安排一个班唱歌咏诗,其余的都在座位上神情严肃地静听。第五天时,让四个班在学校里一个班接一个班地唱咏。农历的每天初一、十五,把各学校召聚起来在书院里会歌。

练习礼仪,必须做到静心、严肃。老师要认真观察学生的礼仪细节,审查学生的容貌举止,不容疏忽,不容懒惰,不容自满,不容羞怯,不容随意、不容粗野。做到从容不迫,但不迂腐迟缓;修行谨慎,但不拘束紧张。时间一长,礼貌自能纯熟,德性自能坚定。学生的班次有如歌咏。相隔一天,就轮到一个班练习礼仪,其余的都在座位上神情严肃地静静观瞧。练习礼仪的那一天,可以免去作课外练习。每十天就让四个班在学校依次练习礼仪,农历的每月初一、十五召集各学校在书院一起练习礼仪。

老师讲授功课不在数量多少,贵在精熟与否。依据学生的资质,能认识两百字的,只能教他认一百字。让学生的精神力量常有富足,那么,他们就不会因为辛苦而讨厌学习,相反会因有自我收获而愿意学习。诵读时,一定要让学生专心致志,口读心想,一字一句,反复玩味。音节要抑扬顿挫,思想要宽广虚静。久而久之,学生自会礼貌待人,智慧与日俱增。

作为老师,针对学生必须每天首先考察其德性,而后依次为背书、诵书,练习礼仪或作课业练习,读书讲书、唱歌咏诗。大凡练习礼仪,唱歌咏诗等,均是为了经常保养学生的童心,使他们乐于学习而不感到厌倦,没有空余时间去干歪门斜道的事。老师们认识到了这一点,也就知道该怎样教育学生了。即便如此,此处也只作了一个大约的述说。毕竟,“神而明之,则存乎其人”。这可谓至论。

〔评析〕

《荀子·礼论》中说:“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衣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意思是说,礼有三种本元:天地是生命的本元,先祖是族类的本元,君长是政治的本元。没有天地,就没有万物的生命,没有祖先,就没有族类和国家,没有君长,就没有政治和安定。所以,礼义,在上方事奉天,在下方事奉地,尊敬先祖,而隆重君长。然而,荀子在这里却忽视了另外一种本元,即老师是知识的本元,没有知识,社会就不能得到教化和提升,所以,古时人家供奉着“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可见老师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之显要。

猜你喜欢
  自然篇第五十四·王充
  圣贤·吕坤
  学庸集説启蒙序·景星
  第十四章 20·辜鸿铭
  卷一百十二·山井鼎
  卷五十·乾隆
  卷十三·夏良胜
  文公·文公四年·左丘明
  不可得三际品第二十六·佚名
  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第二·欧阳竟无
  潮音草舍诗存(一)·太虚
  致中国佛教会书(三通)·太虚
  赞扬六祖功德以祝南华之复兴·太虚
  地藏菩萨本愿经开题(附大科)·太虚
  异出菩萨本起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金莲记目录·陈汝元

    第一齣 首引第二齣 偕计第三齣 弹丝第四齣 郊遇第五齣 射策第六齣 捷报第七齣 搆衅第八齣 外谪第九齣 闺咏第十齣 归田第十一齣 湖赏第十二齣 媒合第十三齣 小星第十四齣 诗案第十五齣 就逮第十六齣 

  • 卷442 ·佚名

    杨公远 三用韵十首 性野耽幽隐,茅茨一二间。 身侔黄鹤瘦,心与白云閒。 囊里诗无俗,毫端画有山。 忽惊时节换,塞雁又南还。 杨公远 三用韵十首 不作皱眉事,何烦古押衙。 且尝桑落酒,更沦雨前

  • 曹冠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曹冠字宗臣,号双溪,东阳(今属浙江)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二十五年,为平江府府学教授,旋除国子录擢左宣议郎、太常博士,寻兼权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桧死,为撰谥议,称桧“光弼圣主,绍开中兴,安宗社与阽危之中,恢太平于

  • 卷一百六十五·志第一百一十八·职官五·脱脱

        ◎职官五   ○大理寺 鸿胪寺 司农寺 太府寺 国子监 少府监 将作监 军器监都水监 司天监   【大理寺】旧置判寺一人,兼少卿事一人。建隆三年,以工部尚书窦仪判寺事。凡狱讼之事,随官司决劾,本寺不复听

  • 卷十四·本纪第十四·宪宗二·张廷玉

        ◎宪宗二   十二年春正月辛亥,南京地震有声。戊午,大祀天地于南郊。二月乙亥朔,日有食之。甲午,敕群臣修省。三月壬子,减内府供用物。壬戌,李震大破靖州苗。   夏五月丁卯,副都御史原杰抚治荆、襄流民。

  • 卷二百六·毕沅

      ◎元纪二十四 ∷起上章敦牂正月,尽玄黓涒滩十二月,凡三年。   ○文宗圣明元孝皇帝   讳图卜特穆尔,武宗次子,明宗之弟也,母曰文献昭圣皇后唐古氏。大德八年春正月癸亥生。至治元年,出居海南;泰定元年,召还京师,封怀王

  • 卷六·吴广成

      至道二年春正月,继迁贡于契丹。国古&#  继迁事契丹谨,岁时进奉及贺正、生辰使不绝于道。州熟户李继福,败之。遂  三月,邀官军于浦洛河,夺其粮运。蕃折平族,首  自清远至灵武中,有浦洛、耀德二废城,为河西饷道。继迁

  • 元明事类钞卷一·姚之骃

    天文门天际天开宇元史礼乐志际天开宇亘海为家天开眼元姚桐夀乐郊私语己亥秋月晦余晓诣嘉禾忽西北天开数百丈光焰如猛火照野宿鸟皆鸣视开处蠕蠕而动中复极明若金融冶少顷皆合舟人谓余曰此天开眼也司天台 玉堂纲鉴至元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四十六·佚名

    嘉靖三十六年四月甲申朔时享 太庙命成国公朱希忠代○乙酉 嘉善公主尚冠 升南京光禄寺少卿徐餋正为尚宝司卿○丁亥 钜野王府奉国将军徤椹有罪发禁高墙降其子镇国中尉观烜为庶人椹父子淫虐禽兽行椹尝夺人子为奴不从则支

  • 卷之一百七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宋文帝潘淑妃传·李延寿

    潘淑妃,本来是由于容貌晋升上来的,开始并没有受到赏识。文帝喜欢乘着羊车经过各个后宫的房门,潘淑妃常常很端庄地打扮起来撩起帷帐等候着,并且秘密地让身边的人用咸水洒地。文帝每次到了门前,羊就一直舔地而不离开。文帝说

  • 卷之六十三  青溪暇筆上(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青溪暇筆,二卷,未著撰人姓氏。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明紀錄彙編本、明歷代小史本皆作姚福撰。按福字世昌,自號守素道人,江寧人。事跡詳明詩紀事己籤卷十八。) 青溪暇筆上 太祖高皇帝以至正十五年乙未取集慶及太平

  • 孟子集疏卷十三·蔡模

    宋 蔡模 撰尽心章句上【凡四十六章】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性则心之所具之理而天又理之所从以出者也人有是心莫非全体然不穷理则有所蔽而无以尽乎此心之量故能

  • 卷三十二·孙瑴

    钦定四库全书古防书卷三十二明 孙防 编河图纬贲居子曰纬之兴其生于河出图一语乎自前汉世有河图九篇洛书六篇云自黄帝至周文王所受本文又别三十篇云自初起至于孔子九圣増演以广其意盖七纬之祖本也顾汉志马郑皆不道

  • 卷第二·佚名

    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二尊者迦多衍尼子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爱敬纳息第四爱养敬力灭  涅槃蕴究竟取遍知三归  此章愿具说云何爱。答诸爱等爱喜等喜。乐等乐。是谓爱。云何敬。答诸有敬有敬性。有自在有

  • 黄龙晦堂心和尚语录·晦堂祖心

    侍者 子和 录门人 仲介 重编师上堂。时在法座前。大众集定。良久微笑曰。便恁么休去。已是欺谩。还相委悉么。有则便好乘时。如无。且莫错向水中拈月。遂升座。焚香。奉为今上皇帝。祝延圣寿。龙图永固。凤历长新

  • 出使英法俄国日记·曾纪泽

    清末曾纪泽著。纪泽(1839~1890),字劼刚,谥惠敏,湖南湘乡人。曾国藩长子。袭一等侯爵。幼聪颖,自学通英文。清光绪四年(1878)出任驻英法大臣,后又兼驻俄大臣。有《曾惠敏公遗集》。日记按年月先后分为九个部分。始于光

  • 护命放生轨仪法·义净

    一卷,唐义净作。说放生之仪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