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温大雅传

温大雅字彦弘,并州祁县人。父亲温君攸,是北齐文林馆学士,入隋后任泗州司马,因见隋朝政令不行,请病假告归。大雅性情极孝,与其弟彦博、大有都很知名。薛道衡见了他们,感叹地说:“兄弟三人都是卿相之才呀。”初任东宫学士、长安县尉,因父亲去世解职,时逢天下大乱,便不再出任官职。

高祖镇守太原时,以厚礼相待。起兵后,授职为大将军府记室参军,主掌文书。高祖受禅后,大雅与窦威、陈叔达一道议定礼仪,后迁任黄门侍郎,当时彦博也任职为中书侍郎,对居近密。高祖曾从容对他说:“我起兵于晋阳,就是因为您一家的缘故。”不久升任工部侍郎、陕东道大行台尚书。隐太子图谋作乱之时,秦王上表派温大雅镇守洛阳以待变化,大雅多次陈献密策,多受秦王嘉赏。

秦王即位后,转任礼部尚书,封为黎国公。大雅改葬其祖父,卜筮者占其墓地说“:对弟弟吉利,而不利于您,怎么办?”

大雅说“:如真像您说的那样,我将含笑入地了。”一年后去世,谥号为孝。永徽五年(654),赠予尚书右仆射。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七十五 列传一百六十二·赵尔巽
  第九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下·梁启超
  卷一百八十七 嘉祐三年(戊戌,1058)·李焘
  ●卷二·杨循吉
  第四十四回 分三党廷臣构衅 备六礼册后正仪·蔡东藩
  平定三逆方略卷三十五·佚名
  元史续编卷十三·胡粹中
  卷之二百五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五·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九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二·佚名
  中兴小纪卷八·熊克
  卷五十四·郝经
  历代名贤确论卷九·佚名
   二、大旅行的开始·林语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列传第二十七 裴让之(弟诹之) 谳之 皇甫和 李构 张宴之 陆卬 王松年 刘祎·李百药

    裴让之,字士礼。年十六丧父,殆不胜哀,其母辛氏泣抚之曰:“弃我灭性,得为孝子乎?”由是自勉。辛氏,高明妇则,又闲礼度。夫丧,诸子多幼弱,广延师友,或亲自教授。内外亲属有吉凶礼制,多取则焉。让之少好学,有文俊辩,早得声誉。魏天平中

  • 第二十二回 收番部叛王中计 纳忠谏御驾亲征·蔡东藩

      却说雷有终既复益州,即遣巡检使杨怀忠,往追王均。均逃至富顺监,招集蛮酋,在监署中饮酒,吃得酩酊大醉。至此还要喝酒,真是一个酒鬼。党羽亦各沾余沥,统已酒气醺醺,带着八九分倦意,猛闻官军追至,都吓得不知所为。王均料不能

  • 卷十五·六朝(梁)·蒋一葵

    【武帝衍】 〔日角,龙颜,重岳,虎顾,舌文八字,身映日无影,有文在右手曰“武”,侯景呼为萧衍老公。〕 武帝在竟陵西邸,早与萧琛狎,每朝燕,接以旧恩,呼为,“宗老”。琛亦奉陈昔恩,以“早中阳,夙忝同,虽迷兴运,

  • 第四节 新加坡·老舍

    一、巴黎与三等舱离开伦敦,我到大陆上玩了三个月,多半的时间是在巴黎。钱在我手里,也不怎么,不会生根。我并不胡花,可是钱老出去的很快。据相面的说,我的指缝太宽,不易存财;到如今我还没法打倒这个讲章。在德法意等国跑了一圈

  • ●卷八·余继登

    仁宗为太子,会侍侧。成祖顾问讲官:“今日说何书?”对曰:“《论语》君子小人和同章。”问:“何以君子难进易退,小人则易进难退?”对曰:“小人逞才而无耻,君子守道而无欲。”问:“

  • 西汉年纪卷二十·王益之

    宋 王益之 撰宣帝元康三年三月诏曰盖闻象有罪舜封之骨月之亲粲而不殊其封故昌邑王贺为海昏侯【本纪】食邑四千户【考异曰王子侯表贺以四月壬子封按长歴是歳四月癸亥朔无壬子表误宣纪贺封在封丙吉前今从之】侍中卫尉

  • 尤世威传·张廷玉

    尤世威,榆林卫人。他和哥哥世功、弟弟世禄三个人都作战勇敢,知名当时。天启年间,世威做官做到建昌营参将,调守墙子路。七年升任山海中部副总兵。宁远告警,他跟着大帅满桂赴援,在城东力战,立下战功,得到提级和赏赐。崇祯二年(1

  • 卷四·刘敞

      王囘問曰:堯命治水,四岳薦鯀。堯曰方命圮族,然猶試之九年。若是乎,聖人之不愛民也?劉子曰:否,奚謂此哉。堯將以盡民心者也。洪水方割浩浩懐山襄陵,當是之時民猶倒懸也,能釋是懸者,民之望之猶父母也。自四岳九牧、天下之人,以

  • 胡子衡齐卷五·胡直

      泰和胡直正甫譔  谈言上  谈子曰:东壁之子嗜尚陆博,至忘寝食,遗远父母,捐弃妻子。胡若是之癖也?浮休山人曰:古人嗜尚,奚必斯人。昔唐潘彦嗜陆博,一日浮海舟破,彦犹手握陆局,口衔骰子,翌日达岸,两手见骨,而二物不离。汉刘邕

  • 第十一章 25·辜鸿铭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 第三 内揵 4·王诩

    【原文】上暗不治,下乱不寤①,揵而反之。内自得而外不留说②而飞③之。若命自来,迎而御之。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④,莫知所为,退为大仪⑤。【注释】①寤:通“悟”明白事理。②不留说:不采纳他人的进言。③飞:褒奖、表扬

  • 海神难问船人缘品第五·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此国有五百贾[贾:ɡū。]客。入海采宝。自共议言。当求明人用作导师。便请一五戒优婆塞[优婆塞:旧称优婆塞,伊蒲塞。新称邬波索迦,优波娑迦,优婆娑柯,

  • 大乘中观释论 第一卷·安慧

    大乘中观释论 第一卷安慧菩萨造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观缘品第一归命一切智。所有世俗胜义二谛。本无所行。若无所行。摄化有情事。即当舍离。菩萨为开示故。造此中论。然

  • 卷第三十八(优婆夷部)·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三十八(优婆夷部)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优波斯那割肉救病比丘一·阿凡和利至心请佛库中自然皆备二·苏曼女产十卵卵成十男并其往缘三·孤母丧子遇佛慈诱厌爱得道四·妇

  • 五灯会元续略卷第二上·远门净柱

    明支提山嗣祖沙门 净柱 辑临济宗南岳下十六世黄龙忠禅师法嗣袁州慈化寺普庵印肃禅师宜春余氏子。生而祥光烛天。莲产道周。长师寿隆贤公。贤授以法华。师曰。诸佛玄旨贵悟於心。数目循行何益於道。谒牧庵於沩山。问

  • 五宗原·法藏

      万峰沙门 法藏 着  参学弟子 上履 阅临济宗尝见纶事家图七佛之始。始于威音王佛。惟大作一○圆相之后。则七佛各有言诠。言诠虽异。而诸佛之偈旨。不出圆相也。夫威者。形之外者也。音者。声之外者也。威音

  • 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科文·行策

    嘉兴大藏经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会编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科文○纂要疏文分(三)初标题目(二)初经疏名题二作者嘉号二叙宗旨(二)初叙赞经旨(二)初通明起教之缘(二)初明迷真起妄(二)初真空二妄有二明习妄流转二别

  • 醉经楼集·唐伯元

    《醉经楼集》为晚明唐伯元手编之诗文集。唐伯元,字仁卿,号曙台,明广东澄海人。万历二年进士,曾任地方知县与朝廷部司官员。师事吕怀,崇尚朱子学,反对阳明学,曾上书反对王阳明从祀文庙。唐伯元是晚明政界、儒林中的知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