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

尔时世尊,告普勇菩萨言:汝今谛听我念过去无量无数阿僧祇劫前。值遇十二俱胝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同名宝上我於尔时修勇施行。即以饮食衣服殊妙庄严珍宝璎珞及诸华鬘涂香等。一一供养彼等诸佛。时诸如来。皆与我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普勇。我复又念过去劫中。值遇十八俱胝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同名宝光。我亦是时修勇施行。亦以如上诸供具等。一一供养彼等诸佛。时诸如来亦皆与我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普勇。我复又念。过去劫中。值遇二十俱胝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同名顶生。我亦是时修勇施行。亦以如上诸供具等。一一供养彼等诸佛。时诸如来亦皆与我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普勇。我复又念。过去劫中。值遇二十俱胝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同名饮光。我亦是时修勇施行。亦以如上诸供具等。一一俱养彼等诸佛。时诸如来亦皆与我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普勇。我复又念过去劫中。值遇十六俱胝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同名无垢光。我亦是时修勇施行。为大长者甚大财富。亦以如上诸供具等。一一供养彼等诸佛。时诸如来亦皆与我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普勇。我复又念过去劫中。值遇九十五俱胝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同名能寂。我亦是时修勇施行。为大国王能以正法治於一切。自在快乐世财无量。亦以如上诸供具等。一一供养彼等诸佛。时诸如来亦皆与我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普勇。我复又念过去劫中。值遇九十俱胝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同名作庄严。我亦是时修勇施行。为婆罗门有大宝聚。於一时中尽舍所有。办如上等诸妙供具。一一供养彼等诸佛。时诸如来亦皆与我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普勇。我复又念过去劫中。值遇十八俱胝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同名金仙人。我亦是时修勇施行。亦以如上诸供具等。一一供养彼等诸佛。时诸如来亦皆与我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普勇。我复又念过去劫中。值遇十三俱胝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同名吉祥光。我亦是时修勇施行。亦以如上诸供具等。一一供养彼等诸佛。时诸如来亦皆与我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普勇。我复又念过去劫中。值遇二十五俱胝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同名妙华。我於尔时初发信心。出家修道常行精进。於如是等诸如来所。一一恭敬承事供养。如彼阿难等无有异。时诸如来亦皆与我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普勇。我复又念过去劫中。值遇十二俱胝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同名胜观。我时於彼亦复出家。是时阎浮提中所有众生悉皆大富。七宝具足快乐无碍。无一众生受不足苦。彼诸佛等既出于世。广为众生宣说大集会正法。我时於彼诸如来所。恭敬尊重承事供养。求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时诸佛等皆不与我授记。我即白言:诸佛世尊,我於何时当得授记。彼诸佛言:善男子,汝从是过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号曰然灯。彼佛世尊当授汝记。我时闻是诸佛言已,修菩萨行转复精进。即时又过阿僧祇劫。然灯如来出现于世。我时於彼为摩嚩迦名为胜雲。修诸梵行得见彼佛。生大欢喜恭敬尊重发希有心。即持优钵罗华七茎。供养彼佛。作是愿言:愿我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时燃灯如来。於大众中与我授记作如是言:善男子,汝於未来世过阿僧祇劫当得成佛。名释迦牟尼。十号具足。我於尔时得授记已,於彼佛前踊身虚空。高十二多罗树。卻复於地一心欢喜。即时证得无生法忍。普勇当知。我於如是无数劫中。修诸梵行种诸善根供养诸佛。皆为圆满诸波罗蜜故。自圆满已,复令无数百千俱胝那庾多众生悉皆圆满。如是一切诸波罗蜜法。我於今日。已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普为众生广大宣说最上甚深微妙法门。若有众生乐见诸佛。即现佛身而为说法。若有众生乐见菩萨。即现菩萨身而为说法。若有众生乐见缘觉。即现缘觉身而为说法。若有众生乐见声闻。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又复若在天趣。即现天身而为说法。若在人趣。即现人身而为说法。若在龙趣。即现龙身而为说法。若在夜叉趣。即现夜叉身而为说法。若在鬼趣。即现彼身而为说法。随诸趣类一切众生彼彼色相而为现身。以善方便为宣妙法。使无怖畏令深信解。普勇。我今何故以诸方便。现种种身而为说法。以诸众生闻是法已,於胜义谛得大总持。观诸世间起无常想。常念修行一切善法。而能究竟离诸杂染。真实善根无所损减。我於长夜以是方便。利益安乐一切众生。普勇。如我上说。此大集会正法。有如是功德。於此会中有生疑者互相谓言:正法果报为有耶为无耶。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可得耶。为不可得耶。一切众生为能度耶。为不能度耶。有作是言:如佛所说,诸法实有因能生果。果必从因。种善因者善法何失。有作是言:诸法非有果报亦无。因本自空何能有果。因果既无妄言归趣。普勇。一切众生差别心行。明暗相违因果自异。彼正说者起真实见。是即名为建立正法。此人福报汝今听说。二十劫中不生北俱卢洲。二十五劫中皆生三十三天。彼天报尽乃生百千诸佛刹中。见彼诸佛听闻正法。是人不复退转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彼邪说者起断灭见。是即名为破坏正法。此人罪报汝今复听。从此命终生大地狱受苦一劫。如是一劫而复一劫正满八劫。一一别生一大地狱。於如是等八大地狱受大苦已,复於九千二十八劫中。尚於三恶趣。展转复生受大苦恼。过是劫已虽得人身。於万六千劫中死母胎藏。万四千劫中舌根不具。万二千劫中为莽娑宾。万一千劫中生便无目。普勇当知。一切众生无有穷荆若此界若他界。若生缘若死缘。若是处若非处。若可意若不可意。唯心造作随业发现。或有众生修诸善法得生天趣。或有众生为菩提故修诸行愿。或有众生渐得究竟无上寂灭。以是因缘。诸佛如来。为无数百千俱胝那庾多众生。若已发趣若未发趣。若天人龙神等说法化度。於刹那顷无有休息。尔时世尊当说法时。复有八万四千婆罗门众。九十千俱胝外道尼乾陀等众。互相议言:今沙门瞿昙。居王舍城鹫峰山中。普会大众知说何等。我等今者可共往彼相与论义。正当是时诸婆罗门外道既相议已,乃与无数眷属来诣佛所。是时世尊,即於会中。放大希有净妙光明普照大众。时慈氏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前白佛言:世尊,非无因缘而放是光。今此大众咸欲闻知。愿佛慈悲为我等说。佛言善男子,汝今当知。今此会中有无量众皆来集会。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为何等众。若天众耶。若人众耶。若龙神夜叉等众耶。佛言慈氏。如汝所言皆来集会。复有诸婆罗门外道尼乾陀等众。来入会中与我论义。既调伏已,我即当为如应说法。彼八万四千婆罗门。九十千俱胝外道尼乾陀等众。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慈氏。复有万八千俱胝龙王众。来入会中闻我说法已,亦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有六万俱胝净光天子众。三万二千俱胝诸天魔众。万二千俱胝阿修罗众。如是等皆来入会听受正法。复有诸大国王。所谓欢喜王。妙喜王。最上喜王。人仙王。净军王。梵音王。善现王。爱军王。喜军王。妙色王。胜军王。增长王。如是等五百大国王。各与千俱胝眷属俱。皆来入会听受正法。一一皆住坚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慈氏。以是因缘放此光明。

尔时慈氏菩萨。闻佛说是大众集会。於天人非人等中。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有闻正法生信受者,生大欢喜礼佛足已右绕三匝。即於会中隐身不现。是时诸婆罗门外道尼乾陀左啰迦波哩没啰惹迦。若天若龙。乃至五百大国王等。到佛所已随自修敬各坐一面。

尔时东方有三万俱胝大菩萨众。东南方亦复如是,南方有五万俱胝大菩萨众。西南方亦复如是,西方有六万俱胝大菩萨众。西北方亦复如是,北方有八万俱胝大菩萨众。东北方亦复如是,上方有十万俱胝大菩萨众。下方有九万俱胝大菩萨众。如是等十方诸大菩萨众。一一皆已圆满十地。随方而来入佛会中。到佛所已各各头面。礼世尊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普勇菩萨言:普勇。汝今复往十方世界。宣示诸菩萨众。作如是言:如来今日当为众生宣说大集会正法。令彼十方一切菩萨合掌顶礼生随喜心。

尔时普勇菩萨承佛圣旨。即以头面礼世尊足右绕三匝。忽於会中隐身不现。遍往十方世界。随一一方发大音声。作是唱言:今娑婆世界释迦牟尼如来。当为众生宣说大集会正法。如是三复皆唱是言:今娑婆世界释迦牟尼如来。当为众生宣说大集会正法。是时十方诸佛及诸菩萨。皆闻是言各各称赞。善哉善哉!释迦牟尼如来。能与众生利益安乐。及赞普勇菩萨。能於十方世界宣扬佛事尔时普勇菩萨。遍於十方世界。宣示诸大菩萨已,一弹指顷还复此土住立佛前。礼世尊足退坐一面。是时四方有四风神王来入会中。尽王舍城所有境界过百由旬。悉令清净无诸尘秽。帝释天主持金刚杵来入会中。诸魔外道慑然而视十方世界。於虚空中布大香雲降大香雨。沈水栴檀不可为喻。又复雨众天华。所谓优钵罗华俱母那华。奔利迦华等。种种妙华。住於空中变成伞盖。又於佛上变作八万四千楼阁。一一皆是七宝所成。众彩杂饰殊妙庄严。又於空中现大宝座无量无边。一一座上悉皆有佛。现为众生宣说妙法。时彼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

尔时普勇菩萨摩诃萨。合掌恭敬前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於虚空中。现斯瑞相甚为希有。而彼大地忽然震动。愿佛慈悲当为宣说佛言普勇。今此会中十方诸大菩萨。及天人龙神等皆悉来集。我今当为宣说正法。又复为诸外道。破彼邪心令归正见。以是因缘故现斯瑞。普勇当知。诸凡夫类虽得值遇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出现世间。不能於佛殊妙色相。起尊重心生难遭想。设得闻佛宣说正法。不能依法修行。复生取相起我慢心。暂得听闻妄生多解。而复起於易所得想。疑惑不信作如是言:如佛所说若契经若祇夜。我昔不闻知何所说,我今不能听受记念。我於诸法悉自了知。此人以是迷惑心故。恣己愚痴违背佛法作罪业因。自造经书撰集义理。於世间中而为正说作如是言:我所造集是巧便智。转劝他人使令修习。虽复以己所造经书劝人修习。设使种种方便。终不能令一补特伽罗而获利乐。於多生中自坏其身。业因缘故临命终时受大苦恼。普勇。此诸外道起迷惑心。生不正见不能解脱。如彼初生飞禽未生翅羽其何能飞。说能飞者是为虚诳。此外道辈若不回心归佛正法。其何能得究竟无上清净涅盘。彼常自计为涅盘者亦为虚诳。何以故?此外道辈造不正因起戒禁龋破坏自身断灭正法。坚著我见无由解脱。设得人身尚非胜报。云何实得清净涅盘。於其自身犹未能知。本何所来当何所往。生灭唐捐受诸苦恼。增长恶趣无有休息。我观是辈深可悲愍。

尔时世尊作是说已,告诸外道尼乾陀等言:汝等当知。阎浮提中有大珍宝。无能护者随意当用。我所宣说是大法聚。诸有求者无所吝惜。汝等若有疑惑及所希求当恣汝问。如来大悲一一为汝分别开示。

尔时诸外道尼乾陀等各从座起。合掌向佛作是问言:世尊,佛於长夜度诸众生令出轮回。云何众生生灭相续无有间断。我於是事不能了知。愿佛宣说。

尔时世尊即於会中。告药王军菩萨言:今此会中诸外道辈。以我大法光明威神照故渐能开解。被精进铠息疑惑心。能以此义问佛世尊,药王军。一切生者略有二种。一者久生。二者初生。譬如有人富贵自在。忽於一时以水沐发。复以鲜洁上妙衣服。而为严饰乃出其舍。时有贫人见已欣乐。即自还家亦沐其发。复以故衣洗濯令净。是人虽复多汲其水。濯彼故衣徒使疲劳。终不能令服饰新好。一切生中。若久生者同彼贫人。濯其故服终不能净。若初生者如彼富人。衣新好衣未生尘垢。

尔时诸婆罗门外道尼乾陀等。闻佛作是说已即白佛言:何者初生。何者久生。佛言彼六趣中相续展转。受苦众生名为久生。何以故?此等众生於六趣中。不生厌离不求解脱。时诸婆罗门外道等。复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久生众生於轮回中。受诸苦恼不能解脱。初生众生愿佛显示。作是言已,尔时忽有九十四千俱胝摩嚩迦。来入会中。於世尊前不伸礼敬。复无所问默然而祝是时药王军菩萨。见是事已即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今此辈等来入佛会。而不礼敬复无所问。其事云何。佛言药王军。此诸摩嚩迦是初生者,於佛世尊未有所问。是时彼诸摩嚩迦。即作是言:世尊,我等是初生者,佛言:如是如是,汝等初生如日初出。光明普照遍於一切。无量众生所共瞻睹。汝等久於佛道心已成熟。诸菩萨法昔已通达。虽名初生而久修习。是时九十四千俱胝初生摩嚩迦。即各踊身虚空从空中下。一一皆得圆满十地。

尔时药王军菩萨。合掌恭敬生希有心。前白佛言:世尊,此等众生得大善利。久已尽彼轮回苦恼具大精进。是名初生。今日见佛於刹那间即得解脱。是时诸婆罗门外道尼乾陀等众中有诸盲者,以闻法故忽见光明。各得观佛殊妙色相。见佛相已咸作是言: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是最胜师我等归依。即起合掌生净信心。俱白佛言:我等今者得见世尊,佛言:汝等应当重复审谛。观佛如来殊善色相。汝等当知。汝等今者,诸善根力已成熟故得见世尊,又得听闻大集会法。是时诸盲外道。得是利已生大欢喜。各各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尔时会中诸婆罗门外道尼乾陀等。闻佛说法。亦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证得无生法忍。悉皆圆满十地。即时又成大菩萨众。乃各踊身虚空高七多罗树。於其空中各现种种神通变化。及化种种华鬘璎珞。伞盖幢幡七宝楼阁等。住於佛上而为供养。各作是念。今我此身从佛智生。从正法生。一切如来是真归处。作是念已从空而下。礼世尊足退住一面。

是时会中有无数百千天子。见是事已,即说伽陀。我佛大沙门,得最上善利。於一切世间,最尊无与等。三摩地愿力,皆悉已具足。

一切胜义法,无馀不知者,一切众生类,无始轮回苦。佛善巧方便,普令得解脱。

婆罗门外道,咸得大利乐。

猜你喜欢
  附录·弘赞
  大般涅槃经 第十七卷·佚名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六·宗喀巴
  卷二十五·佚名
  续高僧传卷第十六·道宣
  卷第二十四·佚名
  卷五·普济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二十七·佚名
  08.说随念业处品·佛音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一·玄奘
  卷之二·佚名
  第十 无记说相应·佚名
  第二集 地·佚名
  第二十三卷·佚名
  水鉴海和尚天王语录序·水鉴慧海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善·唐圭璋

      善字敬甫,号秋塘,罗源人。贵耳集云:淳熙间豪土。   满江红   三月风前花薄命,五更枕上春无力。

  • 第二十九回 刺血陈词臣沥胆 批鳞直谏主回心·萧晶玉

    且说宁佐回宫,启奏神宗天子,呈上口供,只说:“高公临审,言语支离,似有叛情。宋四失马私逃之事,并未知会州县,明系捏造之言。苏御史未曾奉旨,不敢加刑,请万岁圣裁。”神宗听了,甚为恼怒,偏遇着吕国材在旁,又极力帮了几句

  • 丙集第三·钱谦益

    王威宁越一十五首【与李布政彦硕冯佥宪景阳对酌】相逢无奈又离群,樽酒休辞饮几巡。自笑年来尝送客,不知身是未归人。马嘶落日青山暮,雁度西风白草新。别恨十分留一半,三分黄叶二分尘。【次赵广文韵】

  • 列传第一百二十八·刘昫

    ○赵隐 弟骘 子光逢 光裔 光胤 张裼 子文蔚 济美 贻宪李蔚 崔彦昭 郑畋 卢携 王徽 赵隐,字大隐,京兆奉天人也。祖植。建中末硃泚之乱,德宗幸奉天,时仓卒变起,羽卫不集,数日间贼来攻城,植以家人奴客奋力拒守,仍献家

  • 卷之二百四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二百七十八 上谕苏州织造高斌不必回京仍著曹(兆页)将缎疋送来·佚名

    雍正五年五月二十二日 奏事员外郎张文彬等传旨,谕内务府总管等:本年系高斌回京之年,奏请另派官员署理其缺,高斌著不必回京,仍著曹(兆页)将其应进缎疋送来。钦此。 总管内务府事务.和硕庄亲王、内务府大人等谕:将此交广储司,急速

  • 卷三·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三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高后纪第三 高皇后吕氏【荀悦曰讳雉之字曰野鸡应劭曰礼妇人从夫諡故称高也师古曰吕后名雉字娥姁故臣下讳

  • 张礷传·脱脱

    张日韦,字明仲,莒州日照县人。博学广闻,正隆五年(1160)中进士。调任陈留主簿、淄州酒税副使,课税增加了许多,被迁为昌乐令。又改任永清令,补尚书省令史,再任太常博士,兼国子助教。服父丧,服满,调任山东东路转运副使,再召入朝任太

  • 薛祥传·张廷玉

    薛祥,字彦祥,无为人。跟从俞通海前来归附,渡长江时担任水寨管军镇抚,多次从征有功。洪武元年(1368),转漕至河南。半夜抵达蔡河,强盗突然到来。薛祥不为所动,好语劝散了强盗。太祖听说后十分高兴。派他带兵,任职十分卖力,授予京

  • 卷三百五十·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五十明 杨士奇等 撰四裔宋宁宗嘉定四年着作佐郎真德秀奏曰臣窃惟今日北敌有必亡之势三可为中国忧者二盖自有天地以来边境盛衰不常然未有昌炽百年而无忧变者也女真盘据中原九十载矣自

  • 卷二十五·郑玄

    占梦掌其岁时,观天地之会,辨阴阳之气,(其岁时,今岁四时也。天地之会,建厌所处之日辰。阴阳之气,休王前后。○梦,本又作?梦,音同。厌,于琰反。王,于况反。)[疏]注“其岁”至“前后”○释曰:郑云“其岁时,今岁四时也”者,但天地之会,阴

  • 孟子纂笺卷四·詹道传

    元 詹道传 撰公孙丑下凡十四章自第二章以下记孟子出处【上声】行【去声】实未详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谓时日支干孤虚王相【并去声】之属也【此本赵岐注正义云干支所以配时日而用之也史记注六甲孤虚法

  • 先圣大训卷四·杨简

    宋 杨简 撰始诛第二十八孔子为鲁司寇于是【此疑有阙文史记曰与闻国政】朝政七日而诛乱政大夫少正卯戮之于两观之下尸于朝三日子贡进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今夫子为政而始诛之或者为失乎孔子曰居吾语女以其故天下有大

  • 卷八·王植

    钦定四库全书正蒙初义卷八邳州知州王植撰中正篇第八补训此篇首言中正贯道而有大与化之分至极其大二句收上文大化之意次言圣人不思勉学者不能不思勉因历言学问之事至於致曲说到能化以应大化意有不知节至末又言教人之事

  • 卷三百五十二·佚名

    △初分多问不二品第六十一之二佛言: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於色不思惟一切相。亦不思惟一切所缘。如是不思惟色。於受想行识。不思惟一切相。亦不思惟一切所缘。如是不思惟受想行识。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於眼处。不思惟一

  • 卷十九·赜藏主

      ○袁州杨岐山普通禅院(方)会和尚语录(江宁府保宁禅院嗣法小师仁勇编)   师在筠州九峰山受疏了,披法衣,乃拈起示众云:“会么?若也不会,今日无端走入水牯牛队里去也。还知么?筠阳九曲,萍实杨岐。”乃升座。   时有僧出众

  • 答觉非问(十三则)·太虚

    答一:济生会假扶乩行善事,同善社借孔附佛,欺罔人世,皆迷信仙鬼者,与佛教初不相干也。  答二:知进香求福,不知正法,大都习俗使然。亦由能读书明理者少,故佛教之经论虽灿然大备,而知之者卒鲜矣!  答三:念佛持斋,固亦有益,但若能明

  • 二十四史通俗演义·吕抚

    原名《纲鉴通俗演义》。章回小说。清吕抚著。四十四回。一至四回叙盘古开天辟地及三皇五帝事,五至十二回叙夏、商、周三代事,十三至十七回叙荆轲刺秦王至王莽篡汉、光武中兴诸事,十八至二十四回叙黄巾起义、三国归晋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