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25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辜讲
有一次孔子的四位学生坐在一起伺候孔子。
孔子然后对他们说:“同学们,我只是比你们大一点点而已,别在意这个。现在各自的生活中,每个人都说自己不为权贵所知,没有受到赏识,但是假如他们被权贵所知,那么你们一个个告诉我,你们能做什么呢?”
勇猛的仲由(子路)毫不犹豫地立即回答:“如果我能处理夹在两个大国之间的小国的事务,而且这个国家正遭受战乱,因而备受饥荒贫困折磨——如果我管理这样的国家三年,我可以让人民变得勇猛而且知道各司其职。”
孔子听到后,只是微微一笑;然后扭头问另一位学生(冉有):“你呢?你怎么说?”
“我可以,”这位被问到的学生(冉有)说,“如果我可以管理一个国家,也就是说三四等的国力的那种国家,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三年努力,我可以使得国家的人民生活富足。至于教育这类比较高级的事情,我会让跟随我的聪明而高尚的人去管理。”
然后孔子扭头问另一位学生(公西华),说:“那么,你怎么说呢?”
这位学生(公西华)回答:“我不认为我说自己能做什么就能做什么,只是我会尽力去做。那么假如在国家需要我履行一些职能,例如接待外宾及地方议会等,需要穿着得体的服装去做,我想我可以作为一个副手。”
“那么你呢?”孔子问四个学生中最后一个学生(曾皙,名点,字子皙,曾参的父亲,也是孔子的学生),“你怎么说?”
被这么问到的最后一位学生(曾皙),然后放下正在击打的瑟(一种管弦乐器),站起来回答道:“我所想的事情和这几位朋友所提到的完全不同。”
“那有什么危害呢?”孔子回答:“我们只是说说每个人自己的想法而已。”“那么,”这位学生回答:“假如现在我们处在春末,因为天气热,当我们换掉所有冬天的衣服,换上光鲜而轻松的春装。那么我会提议带上五六个已经成年的朋友,再带上六七个未成年的小朋友。然后我们一起到那条非常浪漫的河流去洗浴;之后我们一起到古老的露台上去吹风乘凉;最后我们当我们悠悠闲闲地回家的时候,一路唱着歌回到家。”
“哎!”孔子随后叹息一声说,“我同意他的说法。”随后当其中的三个学生离开后,最后一个说话的学生(曾皙)留下来,问孔子:“对于其他三个人所说的,您是怎么想的呢?”
“他们,当然,”孔子回答“只是说出各自的想法而已。”
“但是,”这位学生问,“您为什么要笑第一个学生(子路)呢?”
“哦,”孔子回答,“管理一个国家需要准确判断、谦虚稳重。但是第一个发言的说的却并不谦虚,因此我笑他。”
“但是第二个学生(冉有)呢?”学生继续问,“他难倒不是谈论国家事务么?”孔子回答:“你听说一个国家就是三等四等的国力,难倒就不是一个国家么?” “那么,”这个学生继续追问,“第三个(冉有)发言的——难倒他话里提到的不是说一个大国的事务么?”
“有朝廷、外宾接待、地方议会,”孔子回答,“这些除在帝国下的侯国朝廷可以看到的东西,哪儿还有呢?第三个(冉有)发言的谦虚地说,在这些职能上可以作为副职。如果这样的人只适合作副职的话,那谁适合做正职呢?”
猜你喜欢 第二十一卦 噬嗑 火雷噬嗑 离上震下·佚名 卷十·朱熹 衡量学习与否的标准·孔子 双桥随笔卷三·周召 原序·邵宝 卷十九·朱熹 卷六·吴廷华 再跋·钱穆 善歌者(1)·戴圣 第十二章 阴阳家和先秦的宇宙发生论·冯友兰 法海观澜卷第一(目录)·智旭 佛说泥犁经·佚名 答赵辰官问(十五则)·太虚 佛说善生子经·佚名 第八十八則 玄沙接物利生·胡兰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