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章 22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辜讲

当谈到一位著名的政治家(相当于当代的俾斯麦),孔子说:“管仲(管仲,春秋时,齐国上卿,曾辅助齐桓公称霸诸侯)无疑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 “但是,”有人说,“管仲一生简朴。难倒不是么?” “为什么?”孔子回答,“他有宏伟壮观的庄园,而且,每一项家庭事务都有专门的人来负责——怎么能说他一生简朴呢?” “但是,”询问者辩论道,“管仲是一个很恪守正确礼数而有品位的人,难倒不是吗?” “不是,”孔子回答,“在位的国君均在宫殿门外建造影壁,而管仲也在他们家门外建造了影壁;当两位在位的国君见面时,各自会有专用的饮食,而管仲也有自己专用的饮食。如果你认为管仲是个有品位的人,那么谁是没有品位的人呢?”

(很奇怪,管仲,这个中国的俾斯麦,在政治上和当代德国帝国的创立者信奉同样的格言,用中文说就是“欲取之,故与之”。)

辜解

尝诋论曾文正公曰:“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火也;功烈如彼其卑也。”余谓曾文正功业及大节所在,固不可轻议,然论其学术及其所以筹划天下之大计,亦实有不满人意者。《文正公日记》内自言曰:“古人有得名望如予者,未有如予之陋也。”或问于何处可以见曾文正陋处?余曰:“看南京制台衙门,规模之笨拙,工料之粗率,大而无当,即可知曾文正公之陋处也。”

编者注

曾经有人诋毁曾国藩说:“管仲对待君主非常的专权;施行政策如同烈火;功劳向他们(管仲和曾国藩)这样的(人)可以算是(行为)卑劣了。”我认为曾国藩的功业是大义所在,当然不能够轻易否定,但是论到他的学术和对全国的战略谋划,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曾国藩日记》中说:“古代名望像我这么高的人,没有和我这样粗糙(做事)的。”那个人问哪个地方可以看到曾国藩的粗糙呢?我说:“看一下南京制台的衙门,规模笨拙,工艺粗糙,大气但是不合时宜,就可以看出曾国藩的行事粗糙了。”

猜你喜欢
  论语精义卷七下·朱熹
  卷十四·程端学
  卷十·胡士行
  卷六·王鸿绪
  春秋诸国兴废説·胡安国
  第八 摩篇 3·王诩
  卷之十一·邵经邦
  卷十·王引之
  福州玄沙备禅师·惠洪
  法上品第八十九·佚名
  卷三·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二·玄奘
  佛学大意(注一)·太虚
  佛理要略·太虚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亿·唐圭璋

      忆号草堂。千家诗中有李亿咏柳绝句。   念奴娇   镜鸾分影,望天涯肠断,消无红叶。几度秋风吹翠被,一缕幽香难灭。燕卜新梁,花移别槛,回首春如客。欢情何在,绿杨空锁愁色。   可是今古风流,小乔姝丽,只许周郎得。金

  • 白石道人集外诗·姜夔

    宋 姜夔 撰灯词【见武林旧事】南陌东城尽舞儿画金刺绣满罗衣也知爱惜春逰夜舞落银蟾不肯归灯已防月气寒舞儿往往夜深还只因不尽婆娑意更向阶心弄影看沙河云合无行处惆怅来逰路已迷却入静坊灯火空门门相似列蛾眉逰

  • 拾得诗附·寒山

    自从到此天台寺经今早已几冬春山水不移人自老见却多少后生人君不见三界之中分扰扰只为无明不了绝一念不生心澄然无去无来不生灭我见顽钝人灯心拄须弥蚁子啮大树焉知气力微学咬两茎菜言与祖师齐火急求忏悔从今辄莫迷君

  • 卷十九·李攀龙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诗删卷十九明 李攀龙 编唐五言排律送储邕之武昌【李白】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送尔难为别衔杯惜未倾湖连张乐地山逐泛舟行诺谓楚人重诗传谢眺清沧浪吾有曲寄入棹歌声送友人寻越

  • 竹素山房诗集巻二·吾丘衍

    (元)吾丘衍 撰书陈道士止酒诗后真乐不在酒髙吟岂为狂谁能采菊似陶令篱东若待江州王陈仙紫霞客脱洒吾所识天瓢不染人世香曽向瑶台醉春色玉桃屡食王母笑眉发千年若年少世人徃徃犹见之对人但写空中辞长江滔滔九江水江流注

  • 雍熈乐府卷之十五·郭勋

    前集大石调摧拍子      杨妃明皇且休催芲栁束舞衣特差时候艶阳晴昼出世间未夏至春㱕宫内巳绿肥红痩锦围依旧施逞尽窈窕驰骋妖娆醖酿凨流倘遅他后若存谨意降人贻福厚但举别心折人阳夀若思胡种向蒙宠爱始信私情不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十九·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二年冬十月戊子朔置孳生马监于饶州命守臣提领括神武诸军及郡县官牧马隶之仍选使臣五人专主其事时言者以为军旅之事马政为急多事以来国马为强敌所侵盗贼所有其在诸军者无几乞讲求孳生之利于江东西择水

  • 卷第十一·徐鼒

    秋七月,明鲁大学士张国维会师西兴。江上兵每日蓐食鸣鼓,登陆搏战;日中,复转舵还戍:率为常。徐鼒曰:书大学士系之鲁何?以别于福京也。癸丑(初四日),我大清兵克嘉定,明在籍前左通政侯峒曾、进士黄淳耀等死之。诸乡兵来者渐众,李成栋

  • 卷之一百三十六·佚名

      顺治十七年。庚子。六月。甲申朔。谕兵部巴图鲁公鳌拜、所教武进士。学习骑射日久。俱娴熟可用。张国彦、刘秉礼、李登相、王肇春、于昌祐、周于仁六员、留充侍卫。仍着再加肄习。候上□日擢用其余尔部俱即照例

  • ●宦遊偶記卷上·陈惟彦

    石埭陳惟彥劭吾辨開州無教案斷楊氏承襲事爭開州報災事書田其嘴事判婺川命案辭安順府釐捐整頓貴州釐金免黎平票差催糧緝匪得殺人案記龍世渭事記鴨販事○辨開州無教案光緒甲午四月三日余涖任開州 【 先是丁丑以助振獎大

  • 周文育传·姚思廉

    周文育字景德,义兴陽羡人。年轻时孤单贫困,本来住在新安寿昌县,姓项,名猛奴。十一岁时,能在水中仰游好几里远,跳五六尺高,和孩子们一起玩耍,无人比得上他。义兴人周荟任寿昌浦口戍守官,看见他觉得很奇怪,就唤他来说话。他回答说

  • 卷一百九十·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九十明 杨士奇等 撰勤政东汉光武每旦视朝日侧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皇太子见帝勤劳不怠承间谏曰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性之

  • 秦纪一 昭襄王五十二年(丙午、前255)·司马光

    秦纪一 秦昭襄王五十二年(丙午,公元前255年) [1]河东守王稽坐与诸侯通,弃市。应侯日以不怿。王临朝而叹,应侯请其故。王曰:“今武安君死,而郑安平、王稽等皆畔,内无良将而外多敌国,吾是以忧!”应侯惧,不知所出。 [1]河东郡郡守王

  • 十二年(下)·佚名

    八月8月1日○甲辰朔,御朝講。侍講官李淸曰:「人君憂樂,不可獨也,〈史臣曰:」樂則不可獨,憂不可獨歟?「〉當與民同之。桀、紂瓊宮、瑤臺之樂,可謂極矣,而下民嗷嗷,以至於亡;文王如傷之憂,可謂至矣,而下民欣欣,周業以興。如此者,人君所

  • (二)·梁漱溟

    人之于仁,诚所谓我固有之,不待外求者,宜其至易矣;胡乃言其不易邪?事实正是如此;同时具有其至易、至不易之两面。仁,人心也。心非一物也,以求物者求之,夫岂可得?(1)(孟子悲悯人心放失,借用鸡犬提出警告,而如何求放心固不同于鸡犬

  •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六·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等见品第三十四(一)闻如是。一时。尊者舍利弗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尔时。众多比丘到舍利弗所。共相问讯。在一面坐。尔时。众多比丘白舍利弗言。戒成就比丘当思惟何等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四十七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四十七卷辨护法等四种罪人不定义 论阐提断善根义 广辩诸佛非天非非天等事 辨三漏义 辨七漏义德王品之第二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至)是名不闻而闻案。僧亮曰。上说有为作因无常。涅槃从了

  • 养生咏玄集·佚名

    不题撰者。以重玄之说指导内丹术。分三十题,皆以七言诗为述,并逐句作注。盖撰于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