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22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辜讲
当谈到一位著名的政治家(相当于当代的俾斯麦),孔子说:“管仲(管仲,春秋时,齐国上卿,曾辅助齐桓公称霸诸侯)无疑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 “但是,”有人说,“管仲一生简朴。难倒不是么?” “为什么?”孔子回答,“他有宏伟壮观的庄园,而且,每一项家庭事务都有专门的人来负责——怎么能说他一生简朴呢?” “但是,”询问者辩论道,“管仲是一个很恪守正确礼数而有品位的人,难倒不是吗?” “不是,”孔子回答,“在位的国君均在宫殿门外建造影壁,而管仲也在他们家门外建造了影壁;当两位在位的国君见面时,各自会有专用的饮食,而管仲也有自己专用的饮食。如果你认为管仲是个有品位的人,那么谁是没有品位的人呢?”
(很奇怪,管仲,这个中国的俾斯麦,在政治上和当代德国帝国的创立者信奉同样的格言,用中文说就是“欲取之,故与之”。)
辜解
尝诋论曾文正公曰:“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火也;功烈如彼其卑也。”余谓曾文正功业及大节所在,固不可轻议,然论其学术及其所以筹划天下之大计,亦实有不满人意者。《文正公日记》内自言曰:“古人有得名望如予者,未有如予之陋也。”或问于何处可以见曾文正陋处?余曰:“看南京制台衙门,规模之笨拙,工料之粗率,大而无当,即可知曾文正公之陋处也。”
编者注
曾经有人诋毁曾国藩说:“管仲对待君主非常的专权;施行政策如同烈火;功劳向他们(管仲和曾国藩)这样的(人)可以算是(行为)卑劣了。”我认为曾国藩的功业是大义所在,当然不能够轻易否定,但是论到他的学术和对全国的战略谋划,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曾国藩日记》中说:“古代名望像我这么高的人,没有和我这样粗糙(做事)的。”那个人问哪个地方可以看到曾国藩的粗糙呢?我说:“看一下南京制台的衙门,规模笨拙,工艺粗糙,大气但是不合时宜,就可以看出曾国藩的行事粗糙了。”
猜你喜欢 论语精义卷七下·朱熹 卷十四·程端学 卷十·胡士行 卷六·王鸿绪 春秋诸国兴废説·胡安国 第八 摩篇 3·王诩 卷之十一·邵经邦 卷十·王引之 福州玄沙备禅师·惠洪 法上品第八十九·佚名 卷三·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二·玄奘 佛学大意(注一)·太虚 佛理要略·太虚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