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四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尔时提婆达多手持弓箭。出迦毗罗城而欲教射。悉达多太子知已。与五百眷属亦出国城同为弓射。时提婆达多即持弓箭遥射一树。其树中箭应弦而倒。悉达多太子。亦射一树箭力甚大。树虽两断俨然不动。提婆达多见树如故疑箭不中。白太子言。常闻太子解五种射法。云何射树而不能中。如是言已。帝释天主于虚空中。而自思惟。我须今日显发菩萨神通威力。若不如是云何有情知彼菩萨。善能通达一切众事。作是念已。即化大风吹中箭树忽然倒地。时提婆达多即自惊叹。尔时太子又令安置七多罗树。七重铁鼓七重铁猪令众射之。时提婆达多显自威力挽弓前射透一多罗树。难陀次之透二多罗树。悉达多太子即便随射所有七多罗树七重铁鼓及铁猪等皆悉透过。其箭入地至龙王宫。尔时龙王见菩萨箭。以手捧之。于箭入处涌水上流。即有信心婆罗门长者起塔供养。一切苾刍常来瞻礼尔时悉达多太子乃乘宝辇回归王城。有相师占太子曰。至十二岁。若不出家为转轮王。统领四洲千子围绕。时净饭王闻是事已心大欢喜。即集群臣及诸释种。具白斯事。时有大臣白净饭王。若要太子绍轮王位。速于国内公卿臣僚士庶之舍。选择淑女为其妃配。仍造种种上妙衣服。真珠璎珞珍玩之具及舍宅楼阁等。如是造已。即选良辰。令太子于王正殿坐师子座。命公卿臣僚及长者居士等所有童女。悉赴王宫。如有端正福德殊胜之女太子乐者。即赐上件珍玩物等。纳为夫人。

  尔时净饭王即依所奏。后至吉日。命悉达多太子。登王宝殿。坐师子座。所集童女俱来赴会。尔时有一童女名耶输陀罗。而不赴召。父问其故。耶输陀罗曰。金帛财货我家自有。何须王宫而受锡赉。父又告言。汝至王宫太子见已。或当采择纳为夫人。岂独宝玩而充赠遗耶。童女闻已即著上妙衣服。严身璎珞而赴王宫。太子见是童女福相殊胜身有光明。心大欢喜下师子座。依古仪礼。互相设拜。拜已复坐合掌恭肃。时僚等俱白王言。如是童女诸相具足福德深厚。堪与太子为其夫人。王即诏命二万童女。围绕耶输陀罗同入宫室。

  尔时迦毗罗城不远。有一大河名噜贺迦。于河岸上有一大树。名娑啰迦里(梨也切)努。与太子同时而生。此树不久长及百肘。太阳未出树身柔软爪甲能伤。日既升天则斧不能入。火不能爇。寻以河津泛涨浸坏树根。偃仆洪川下流干涸。时酥钵啰没驮王。以噜贺迦河为大树所塞水不通行。国内民众乏水受用。发使出国告净饭王。颠水壅流邦人大恐。欲假太子神力去树导川。时净饭王默然不允。若太子自去即当随意。有大臣名曰餐那。潜知王意。以方便力告太子言。噜贺迦河旁有园苑。亭台楼观花卉池沼。甚是严饰可去游从。太子闻言。即与眷属及诸臣僚。同出迦毗罗城。往彼园中随意游戏。时提婆达多见一飞鹅从空而过。挽弓仰射堕太子前。太子见之嗟念伤害。与拔其箭放鹅飞去。提婆达多遣人取鹅。太子告曰。我发菩提心。常行慈愍行。利益诸有情。不欲见损恼。所有飞鹅拔箭放去令彼安隐。汝宜回心勿生嗔恨。提婆达多闻是语已。默然不悦。

  尔时酥钵啰没驮王。知其太子近在园林。即遣国人往彼河津。出其大树。唱声用力。响震郊原。太子闻之访诸左右。群臣具白。此是酥钵啰没驮王遣其人众。出河中树。太子闻已。我当自往。去河不远有一大窟毒龙所居。太子至前龙乃出窟。众人恐惧虑伤太子。即以利剑断彼龙命。龙有毒气被触之者遍身青黑。因以立名迦路那夷。太子行至河边。先令提婆达多出彼大树。提婆达多极其神力终不能举。次及难那尽力挽树稍离于地。是时太子以己神力。手把大树折为两段掷虚空中。于河两边各下一段。告众人言。此娑啰迦里(梨也切)拏树。是大良药火不能烧。若有疮肿涂之即差。汝等众人勿复忘失。太子作是语已。即乘车骑回归城邑。时有相师。相太子曰。若至七岁而不出家。作转轮王。太子入城将至王宫。释种伽吒拟里有一女。名娱闭迦。在高楼上。忽见太子身相端严心生恋仰。太子见此女已。令住车骑。回首观瞻。手执弓箭不觉堕地。时诸人众见此童女福相殊胜。皆言。此女堪事太子。父净饭王知是事已。遣童女二万围绕娱闭迦女令入王宫。尔时太子纳夫人已。思惟城外游观园苑。即告御车人阿誐多。汝今谛听。我思城外游观园苑。与我如法安置装严上好车骑。时阿誐多闻是语已。即于厩中如法装饰上好车骑。至太子前。尔时太子即乘车骑出于城外。于其马前见一老人。发白面皱策杖呻吟。太子不识。问阿誐多。此是何人。阿誐多曰。此是老人。太子问云。何名为老。阿誐多言。幻化之体无有坚实。四相迁移六情昏昧。起坐无力执杖而行。名之为老。太子问云。汝能免不。阿誐多曰。我何能免。太子问云。汝即不免我能免不。阿誐多曰。贵贱虽异幻体一般。日月推迁无人能免。太子闻已不悦而归复自思惟。四大假合五蕴无实。始自少年便成衰老。如是之相深可悲愍。尔时净饭王问阿誐多曰。我子出外有何所见阿誐多曰。太子出外见一老人发白面皱。具说上事。王既闻已忆前相师占言太子后必出家。太子于今安处深宫受五欲乐。情必爱著而不出家。即说偈言。

  王闻相师占太子  恐后舍父求出家

  今以五欲悦其情  爱著必继轮王位

 

  尔时太子又复思惟出城游观。即告阿誐多。汝今谛听。我思城外游观园苑。与我如前安置装严上好车骑。时阿誐多闻是语已。即往厩中如法装饰上好车骑至太子前。尔时太子即乘车骑出于城外。于其马前见一病人。形体羸瘦心神劣弱。太子不识。问阿誐多曰。此是何人。阿誐多答言。此是病人。太子问云。何名为病。车匿答云。四大之体互相乖反而有病生。形容瘦恶心识无安。此名为病。太子问云。汝能免耶。阿誐多言。亦不能免。又复问言。汝既不免。我免得不。阿誐多言。俱是幻质云何独免。太子闻已。即归王宫。复自思惟。假合之身众病所集。众生愚迷深可怜愍。时净饭王问阿誐多曰。太子出外有何所见。尔时阿誐多具说上事。王既闻已恐子出家。复令宫中以五欲乐娱侍太子。即说偈言。

  色声香味触最妙  娱乐深宫太子情

  若生爱乐而贪著  应不出家求觉道

 

  尔时太子复自思惟出城游观。即告阿誐多。汝今谛听。我思城外游观园苑。与我如前安置装严上好车骑。时阿誐多闻是语已。即往厩中如法装饰上好车骑至太子前。尔时太子即乘车骑出于城外。于其马前见一死人。气绝神逝犹如土木瓦石无所知觉。男女眷属围绕悲哭。问阿誐多曰。此是何人。阿誐多答云。此是死人。太子复问。云何名死。阿誐多答云。有为之体寿有短长。一旦无常永别亲眷。此名为死。太子闻已。问阿誐多曰。汝能免不。阿誐多答云。亦不可免。太子问云。汝身不免。我应免得。阿誐多答曰。三界无常生灭不住。太子之身亦复如是。太子尔时心不适悦。却归王宫。至王宫已而复思惟。无常之法念念不住。乃至有色无色非想非非想处。无有免斯无常大患。于诸众生深可悲愍。作是念已情不适悦。尔时净饭大王问阿誐多曰。太子出外有何所见。尔时阿誐多。具如上事一一宣说。王既闻已思念。昔时有婆罗门占相太子。福德淳厚诸相具足。决定出家成正觉道。即令宫内以五欲乐种种适悦。令彼爱著舍出家意。即说偈言。

  我以五欲大富贵  适悦太子天中天

  令彼无心求出家  付与轮王最上位

 

  尔时悉达多太子。复自思惟出城游观。即告阿誐多。我思城外游观园苑。与我如前安置装严上好车骑。于是阿誐多即往厩中。如法装饰上好车骑至太子前。尔时太子即乘车骑出外游观。时兜率天子作是思惟。今兹菩萨出城游观求出家缘。我应当作沙门之相。持钵乞食现太子前。作是念已。即剃须发身被法服。手持应器住立马首。太子见已。回问阿誐多。此何人耶。阿誐多答言。是出家人。太子问云。何名出家。阿誐多答言。此人了悟生死誓断轮回。修菩提因求解脱果。剃除须发身被法服。清净身心此名出家。太子闻已心生踊跃。即便下马而问苾刍。云何出家有何利益。苾刍答言。夫出家者。离其亲爱不著荣乐。恒修梵行坚守律仪。弃背尘劳禁缚根识。妄念不生实行增长。如是进修名出家者。太子闻已叹言。善哉汝大丈夫。于其浊世能善调伏能善勤求。是真出家是真善友。言已顶礼。上马归宫。即于宫中至意思惟出家之法。其行甚妙其理甚深。厌离王宫欲求解脱。时净饭王问阿誐多曰。太子出游有何所见。得悦乐不。阿誐多逡巡具白上事。王闻所奏。又复思惟。相师曾言。若不出家必作轮王。我须今辰别设方便。令彼太子断出家意。即告悉达多。迦里沙迦聚落国之重地。汝今往彼代吾抚临。当使一方人民和悦。太子闻已迷闷不乐。昼夜思念专求出家。未遂本心。往赴迦里沙迦聚落。行至路次。有五大宝藏从地涌出。主藏神等白言。太子。此等宝藏菩萨所有。唯愿菩萨为我受之。太子告言。此等宝藏众宝所聚。有情爱著非我所求。主藏之神闻菩萨言。知不领纳。即率同类入于大海。尔时太子渐次前行。至迦里沙迦聚落之界。见有多人。各执牛具苦力耕种。手脚粗恶尘土坌身。衣服破弊饥渴无力。如是种种苦恼逼迫。太子宿怀慈愍。见之惊问。左右告曰。此是太子部内耕种之人。太子闻之。即令放免丁壮牛畜任自营生。不令官司更有拘检。作是语已。即往阎浮树下。结跏趺坐而入禅定。其诸臣僚僮仆吏民。亦于树下围绕侍立。经于食时。净饭王心自思惟。太子出外已过时约。由未回归。我当自往观视太子。即严车驾出临聚落。至阎浮树下。乃见太子入三摩地身心不动。日色虽转树影不移。时净饭王叹言。善哉善哉。大威德大丈夫。甚为稀有。日行不住树影不移。以头至地礼菩萨足。而说偈言。

  善哉大丈夫  世间甚稀有

  生时放光明  大地皆振动

  今坐阎浮树  日转影不移

  时众普见闻  我今归命礼

 

  尔时太子从禅定起。即乘车辇归迦毗罗城经尸陀林。见彼林中而有死人。裸形臭恶支体坏烂。于其世间深生厌离。王与太子入迦毗罗城。时有相师瞻见太子威德殊异。告净饭王。今此太子于七日内若不出家。定有转轮圣王之位。尔时相师。即说偈言。

  大王今当知  悉达多太子

  七日不出家  当作轮王位

  统领四大洲  富有于七宝

  如成正等觉  法财救世间

 

  尔时相师说此偈已。太子进车而渐前行。时有释种名迦罗叉摩。其女名蜜里誐惹。瞻见太子威仪尊重。而兴赞叹。于太子前即说偈言。

  父得解脱乐  母身亦复然

  生此悉达多  愿与我为夫

  当成二足尊  圆证涅槃法

  名闻遍十方  我今归命礼

 

  尔时太子闻是伽陀心生欢喜。即以真珠璎珞承其威力。入窗牖中安著女项。时净饭王见是事已。即以二万宫人围绕蜜里誐惹女入于王宫。尔时太子有三夫人。耶输陀罗。虞闭迦。蜜里誐惹。及六万宫人朝夕供侍。心无爱著专求舍弃。时净饭王知是事已。告谕三王。有婆罗门相我太子。若七日内不令出家。必作转轮王。汝等诸王于七昼夜可共守护。复起民众造七重城。七重壕堑城安铁门。于门上下遍置铃铎。若开门时铃声振响一由旬外。尔时太子于其内宫。与诸宫人妓舞作乐昼夜无异。时净饭王诏令群臣于诸禁掖处处防卫。仍遣四兵象马车步。于城四门分布巡察。时净饭王在城东门。斛饭王在城南门。白饭王在城西门。甘露饭王在城北门。各领臣僚夜不睡眠专心守护。复命大臣摩贺曩摩。于其夜分不住来往巡历四门。警觉军众令不睡眠。尔时摩贺曩摩领其人众巡至东门。而即问言。何人在此不睡守护。时净饭王告言。我今在此躬自防卫。摩贺曩摩告言。大王。若不睡眠无诸过失。时摩贺曩摩。即说偈言。

  耽睡人如死  亦如魔魅人

  若能止其睡  过咎必不生

 

  尔时摩贺曩摩说此偈已。即往南门而复问言。此有何人不睡守护。时斛饭王告言。我今在此专心防卫。摩贺曩摩告言。大王。若不睡眠无诸过失。时摩贺曩摩。即说偈言。

  人睡亦如死  须知有睡魔

  若能止得睡  过咎必不生

 

  尔时摩贺曩摩说此偈已。即往西门而复问言。此有何人不睡守护。时白饭王告言。我今在此专心防卫。摩贺曩摩告言。大王。若不睡眠无诸过失。时摩贺曩摩。即说偈言。

  耽睡如饮酒  醉入于旷野

  过失即随生  是故须止睡

猜你喜欢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六(本)(论第七未尽)·慧沼
  卷第十·如卺
  地藏菩萨十斋日·佚名
  咬空·佚名
  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法藏
  卷第二十九·智旭
  修行方便道不净决定分第十二·佚名
  莲池大师法语·朱时恩
  卷七·佚名
  卷第十九·佚名
  智积菩萨品第二十六·佚名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佛说宝雨经卷第三·佚名
  治地品第二十一·佚名
  瑜伽论记卷第二十一(之上)(论本第七十八至七十九)·遁伦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高宣教·唐圭璋

      宣教,不知其名,唐仲友之戚,淳熙间人。   卜算子   去又如何去。住又如何住。但得山花插满头,休问奴归处。

  • 吕渭老·唐圭璋

      渭老一作滨老,字圣求,嘉兴人,宣靖间朝士。有圣求词。   薄幸   青楼春晚。昼寂寂、梳匀又懒。乍听得、鸦啼莺弄,惹起新愁无限。记年时、偷掷春心,花间隔雾遥相见。便角枕题诗,宝钗贳酒,共醉青苔深院。   怎忘得、

  • 周浩·隋树森

    周洁,或作周浩,与钟嗣成同时代人。生平不详。其散曲仅存一首,为赞钟氏《录鬼簿》所作。 小令 【双调】蟾宫曲 题《录鬼簿》 想贞元朝无多,满目江山,日月如梭。上苑繁华,西湖富贵,总付高歌。麒麟冢衣冠坎

  • 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佚名

    头折(冲末扮兀颜统军领畨卒子上)(统军云)乆镇辽邦统大军,六韬三畧显英雄。四州总领为头将(者),独占畨夷百座城(又)。某乃大辽国兀颜统军是也。为某文通三畧,武觧六韬,领大小军卒,所管各州将校,能知吕望兵文,深晓孙呉战策,善能排兵布阵

  • 卷三·韦庄

    钦定四库全书 浣花集卷三       唐 韦庄 撰今体诗凡三十九首 洛阳吟【时大驾在蜀巢宼未平洛中寓居作七言】 万户千门夕照边开元时节旧风烟宫官试马游三市舞女乘舟上九天胡骑北来空进主汉皇西去竟昇仙如今父

  • 宁极斋稿·陈深

    宋 陈深 撰拟骚我思古人陆君承之余畏友也其好古嗜学与余同而天资爽朗邈不可及暇日撰此辞遗之冀有以励我也繄古人之寥寥兮夫何思之弗谖蹇余生之独后兮曽不得与之周旋旷斯世而勿见兮故増欷而永叹抚遗籍而览兮□所闻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六十二·杨仲良

      神宗皇帝   苏轼诗狱   治平三年二月乙酉,殿中丞苏轼直史馆。上在藩邸,闻轼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便授知制诰。韩琦曰:『苏轼远大之器,他日自当为天下用,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服,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

  • 宋史全文卷二十五上·佚名

    宋孝宗三戊子乾道四年春正月甲子朔。是月,籍荆南义勇民兵。先是,前知荆南府王炎奏:『荆南七县,主客佃户共四万有奇。丁口一十余万。臣依旧籍,双丁以下及除官户并当差产人外,净得八千四百有奇。每岁于农隙,只教阅一月,若比以赡

  • 卷之十一·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十一表第十一阿拉善厄鲁特部【康熙二十五年来归旗一爵一】扎萨克多罗贝勒今袭和硕亲王【附】固山贝子今袭镇国公【附】辅国公今袭镇国公青海厄鲁特部【康熙三十六年来归旗二

  • 冯亮传·李延寿

    冯亮字灵通,南阳人,是梁朝平北将军蔡道恭的外甥,自幼博览群书,又特别喜爱佛家禅理。跟随蔡道恭到义阳,适逢中山王英平定义阳,做了俘虏。中山王平常就听到冯亮的名声,于是以礼相待。冯亮性情好清静,后来隐居嵩山,感念中山王的恩

  • 王思诚传·宋濂

    王思诚,字致道,党州嵫阳人。祖辈务农。思诚天资过人,七岁拜师学《孝经》、《论语》,都能背诵。至治元年(1321)中进士,任管判官,后召至京师任国子助教,又改任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以后又转任待制。至正元年(1341),升迁为奉议大夫

  • 选举一四·徐松

    举士十六新科明法【宋会要】神宗熙宁四年二月,罢明经诸科。其后有诏许曾于熙宁五年以前应明经及诸科举人,依法官例试法,为新科明法科。 六年四月二十六日,诏:「比许应明法举人止愿依法官条试断案大义者听。如合格,仍编排在

  • 礼三六·徐松

    丧服斩衰服【宋会要】淳化五年八月三日,诏曰:「孝居百行之先,丧有三年之制。着于典礼,以厚人伦。中外文武官或父母之沦亡,蒙朝廷之收叙,未及卒哭,固已断丧,顿忘哀戚之容,不念劬劳之报。虽僶俛从事,克遵匪懈之言;而创因心,殊乖未忍

  •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佚名

    大唐三藏沙门义净奉 制译  灭业障品第五  尔时世尊住正分别。入于甚深微妙静虑。从身毛孔。放大光明。无量百千种种诸色。诸佛刹土。悉现光中。十方恒河沙校量譬喻。所不能及。五浊恶世。为光所照。是诸众生。作

  •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六·子璇

    长水沙门子璇录二立义分。二寄问中疏文二。初释法。大乘法体者。大乘之体。即是于心。名心为法也。此中且说法为大乘体。次下一文方说心为法体。此乃展转释出其体也。今言出大乘法体者。恐多法字。有智详焉。谓自下以

  • 六道集目录·弘赞

    卷一天道  述言  述诸经文  法句喻经  天竺(无着菩萨)  孙稚  董青建  历阳(张应)  襄阳(史世光)  江陵(释黄迁)  酒泉郡(伯裘)  武帝妃(郗氏)  蜀郡(沙门慧韶)  中天竺(沙门勒那)  湘州

  • 二曲集·李颙

    明清之际李颙撰,门人王心敬汇编。共二十六卷,第一至第十五卷为讲学之语,或自著,或由弟子辑录。第十六卷至二十二卷是杂文,第二十三卷至二十六卷为追思其父的诗文,内附其母彭氏的传记诗文。嘉庆十五年(1810年)刻,咸丰元年(185

  • 大般涅槃经集解·宝亮

    七十一卷。梁代释宝亮等集。宝亮,俗姓徐,居东莱掖县,为释道明弟子。21岁至建业(今南京)居灵昧寺,讲大涅槃经84遍。天监八年(509)五月八日,梁武帝敕撰涅槃经义疏十余万言,至九月二十日止。梁武帝亲自作序文。根据文献记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