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二十二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二十二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沙门法应 集元绍兴天衣万寿禅寺沙门普会续集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五世之二(南岳下前第四世之二)

睦州陈尊宿。(讳道明。嗣黄檗)学者扣激。随问遽答。词语峻崄。诸方归慕。谓之陈尊宿。初居睦州龙兴寺。晦迹藏用。后归开元。(今改兜率)居房织蒲鞋以养母。故有陈蒲鞋之号。因见讲僧。乃召曰。座主。主应诺。师曰。担板汉。 颂曰。

垂慈只要总通灵。不是宗师妄自生。担板直教须放下。免伊虚度百千生。(汾阳昭)。

睦州唤。随卦断。回不回。担板汉。(杨无为 二)。

不重师承重至公。诸方谁敢触机锋。指教临济参黄檗。接得云门嗣雪峰。织屦只知供母饭。闭门那更话禅宗。丛林到处蒙沾润。莫测风雷起老龙。

脑后与一锥。头头堕坑坎。直饶唤不回。也是虚担板。透过睦州关。乾坤一只眼。(长灵卓)。

辛辛辣辣。啀啀喍喍。识济北为大树。拶云门堕险崖。机峻莫偕。言如枯柴。夫是之谓陈蒲鞋。(圆悟勤)。

雷火光中休草草。剑轮锋上莫忉忉。等闲放却全身入。终不当头犯一毫。(鼓山珪)。

睦州担板。那容眨眼。阔狭短长。不须增减。(径山杲)。

睦州担板几人扶。丧者多应在半途。言下要教通彻去。逈然心眼顿醒苏。(楚安方)。

【续收】睦州担板汉。作事休分析。衲僧鼻孔撩天。言下要知端的。(南堂兴)。

朴寔头禅无伎俩。一句分明如扑相。客来只是叫担板。不知的当谁担板。(懒庵枢)。

睦州担板汉。从来见一边。浅深三尺水。上下两重天。(雪庵瑾)。

山之峨峨。水之汤汤。冷眼觑着。无处惭惶。(别峰印)。

红炉起浪拍天飞。疾焰过风孰敢窥。任是三头并六臂。到此休夸第一机。(木庵永)。

睦州见僧乃曰。见成公案放汝三十棒。曰某甲如是。师曰。三门头金刚为甚么举拳。曰金刚尚乃如是。师便打曰。这掠虚汉。 颂曰。

见成公案未除瑕。放过方能脱锁枷。四海澄清人富庶。更来石上种油麻。(觉海元)。

见成公案便相当。秤则称兮斗则量。非较当年三十棒。至今平步也翱翔。(佛灯珣)。

呼蛇易遣蛇难。袖里金槌不易看。长安夜夜家家月。谁知愁乐有多般。(海印信)。

【续收】见成公案没商量。不动丝毫便厮当。三十乌藤聊放过。可怜雪上更加霜。(无际派)。

见成底事没商量。剔起眉毛未厮当。日暮碧天鸿雁断。海门斜去两三行。(木庵永)。

公案已见成。放汝棒三十。木马走似烟。泥牛趂不及。(复庵封)。

睦州因秀才相访。称会二十四家书。师以拄杖空中点一点曰。会么。秀才罔措。师曰。又道会二十四家书。永字八法也不识。 颂曰。

一点曾无异。微尘劫不增。百千诸佛眼。同共此灵明。(明招谦)。

禅师拄杖秀才笔。伎俩皆从手中出。八法论书如未明。面前一点黑如漆。(佛鉴懃)。

【续收】一着机先用得亲。可怜穷子眼无筋。须知八法论书处。前箭犹轻后箭深。(水庵一)。

【增收】睦州上堂。首座[妳-女+口]。答云在。又曰。寺主[妳-女+口]。答云在。又曰。维那[妳-女+口]。答云在。三段不同。今当第一。向下文长。付在来日。 颂曰。

八字打开。十分漏泄。孤危不立道方高。伎俩更无随意说。别别。南斗七兮北斗八。(护国钦)。

【增收】睦州示众曰。大事未明。如丧考妣。大事已明。亦如丧考妣。 颂曰。

春去秋来古与今。相逢休论几时深。饥餐渴饮无他事。尽听满头霜雪侵。(保宁勇)。

杨子江头波浪深。行人到此尽沉吟。他时若到无波处。还似有波时用心。(千峰琬)。

【增收】青峰楚因僧问。大事已成。为甚么也如丧考妣。师曰。不得春风花不开。及至花开又吹落。 颂曰。

家山归到莫因循。竭力寅昏奉二亲。机尽功忘恩义断。便成不孝阐提人。(丹霞淳)。

【增收】睦州常示众曰。忽然忽然 大觉琏拈云。不然不然。 颂曰。

忽然不然。如铗如钳。神仙秘诀。父子不传。(别峰印)。

忽然忽然。头上是天。不然不然。脚下是地。直下来也。无处回避。(孤峰深)。

【增收】睦州见僧来参。便喝曰。上座如何偷常住果子。曰某甲方来。因甚道偷常住果子。师曰。赃物现在聻。 颂曰。

倾尽宝山宝。全身入荒草。若是凤凰儿。不向那边讨。(松源岳)。

【增收】睦州示众曰。汝等诸人。还得个入头处也未。若未得个入头处。须觅个入头处。若得个入头处。已后不得孤负老僧。时有僧出礼拜曰。某甲终不敢孤负和尚。师曰。早是孤负我了也。又曰。明明向你道。尚自不会。何况盖覆将来。 颂曰。

学道先须入头处。既得入头莫孤负。明明向道尚犹迷。何况言中曾盖覆。(本觉一)。

【增收】睦州问僧。近离甚处。僧便喝。师曰。老僧被你一喝。僧又喝。师曰。三喝四喝后作么生。僧无语。师便。打曰这掠虚汉。 颂曰。

两喝与三喝。作者知机变。若谓骑虎头。二俱成瞎汉。谁瞎汉拈来。天下与人看。(雪窦显)。

睦州担板汉。解使不解算。人前嬴得五百。家中着了一贯。(普庵玉)。

【增收】睦州因僧问。高揖释迦不拜弥勒时如何。师曰。昨日有人问。趂出了也。曰和尚恐某甲不寔那。师曰。拄杖不在。苕帚柄聊与三十 南堂兴云衲僧家高揖释迦不拜弥勒。也不为分外。却须是本分。钳锤方知其真伪。何故乃颂曰。

出群须是英灵汉。敌胜还他师子儿。选佛若无如是眼。假饶千载亦奚为。

凛凛将军令已行。八荒四海要澄清。提来剑气干牛斗。洗荡氛埃见太平。(天童觉)。

杀人不眨眼。救人须出手。论寔不论虚。合升始为斗。高揖释迦不拜弥勒。吃棒趂出犹费力。滴水氷生知未知。抛砖引玉有人识。(月堂昌)。

【增收】睦州因僧问。一气还转得一大藏教也无。师曰。有甚。饆饠[饥-几+追]子快下将来。 颂曰。

钝镢头边得意时。闲花着子不愁伊。几人不善根株者。只见枝头更长枝。(长灵卓)。

睦州只爱锥头利。这僧不见凿头方。直饶转得百千藏。这般供养也寻常。(鼓山珪)。

一气转一大藏教。顿渐偏圆权与寔。无边妙义炳然彰。元来一字也不识。(径山杲)。

等闲一问垂千古。从此丛林共播扬。堪笑睦州无相度。饆饠[饥-几+追]子要先尝。(懒庵枢)。

问若倾湫答如倒岳。出草羚羊时挂角。明眼衲僧如何卜度。尺短寸长一任贬剥。(投子舒)。

快人一言。快马一鞭。停囚长智。十万八千。(木庵永)。

良玉不雕。美言不文。烟村三月里。别是一家春。(息庵观)。

【增收】睦州因僧问。以一重去一重即不问。不以一重去一重时如何。师曰。昨朝栽茄子。今日种冬瓜。 颂曰。

重重去尽自平常。春暖风和日渐长。户外鸟啼声细碎。岩花狼藉满山房。(自得晖)。

登坛道士羽衣轻。咒力虽穷法转新。拇指破开天地暗。蛇头颠落鬼神惊。(瞎堂远)。

披蓑侧笠千峰上。引水浇蔬五老前。中有瓜田难纳履。睦州倒退在傍边。(南岩胜)。

昨日栽茄子。今日种冬瓜。一声河满子。和月落谁家。(笑庵悟)。

【增收】睦州问一官人。易中道百姓日用而不知。且道不知个什么。官人云。不知道。师曰。酌然不知。 颂曰。

酌然不知。无孔铁槌。当面一掷。佛祖难窥。(肯堂充)。

【增收】睦州因僧问。大众临筵合谈何事。师曰。后园生菜熟水冷淘。 颂曰。

脱略情尘老睦州。虎头虎尾一时收。芳草渡头韩干马。绿杨堤畔戴嵩牛。(正堂辩)。

【增收】睦州因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一队衲僧来。一队衲僧去。 颂曰。

一队衲僧来。一队衲僧去。打破睦州关。大地无寸土。(大川济)。

一队衲僧来。一队衲僧去。构得构不得。铁蛇横古路。(雪矶纲)。

【增收】睦州曰。裂开也在我。捏聚也在我。时有僧问。如何是裂开。师曰。三九二十七。菩提涅盘真如解脱。即心即佛。我且与么道。你又作么生。曰某甲不与么道。师曰。盏子扑落地。碟子成七片。曰如何是捏聚。师乃敛手而坐。 颂曰。

溪边嫩柳条条绿。陌上桃花树树红。勿谓东君无管带。更加暖日与和风。(佛性泰)。

【增收】睦州因僧问。灵山还有蛇不。师曰。这蚯蚓 云门代云。白骨连山。 颂曰。

水中盐味。色里胶清。若人辨得。天下横行。(草堂清)。

【增收】福州乌石灵观禅师(嗣黄檗时称老观)曹山行脚时问。如何是毗卢师法身主。师曰。我若向你道即别有也。曹山举似洞山。山曰。好个话头。祇欠进语。何不更去问。为甚么不道。曹山乃却来进前语。师曰。若言我不道。即哑却我口。若言我道。即謇却我舌。曹山归举似洞山。山深肯之。 颂曰。

乌石老古锥。门风能峭绝。有问毗卢师。开口端的别。齿有啮镞机。天无第二月。软语若金刚。沤和是生灭。(南堂兴)。

毗卢师法身主。通身是口寔难举。缩却舌头哑口时。独许洞山暗相许。不相许猫儿偏解捉老鼠。(喝堂一)。

【增收】乌石因雪峰一日伺便扣门。师开门。峰蓦胸搊住曰。是凡是圣。师唾曰。这野狐精。便推出闭却门。峰曰。也祇要识老兄。 颂曰。

一不作二不休。宾主互换有来由。焦砖打着连底冻。赤眼撞着火柴头。(松源岳)。

峻硬门庭古莫俦。曾郎欲入竟无由。为渠八字打开着。娇绿覆田秧满畴。(竹屋简)。

【增收】乌石因雪峰扣门。师问谁。峰云。凤凰儿。师曰。作么生。峰云。来啖老观。师开门搊住曰。道道。峰拟议。师便托开掩却门。峰住后示众云。我当时若入得老观门。你这一队噇酒糟汉向甚处摸索 雪窦云。这孤恩负德汉。有甚么交涉。当时入不得岂是教你入。今既摸索不着。累他雪峰俱在老观门下。 颂曰。

养成羽翼凤凰儿。老观门下偶差池。冷地忽然思旧债。却来别处讨便宜。(尼无着总)。

【增收】乌石引面次。有僧来参。师引面示之。僧便去至晚问首座。今日新到在什么处。曰当时便去了也。师曰。是则是。只得一橛(此是联灯录所出。与五灯会元略异。盖初有传灯合。依传灯云。师一日引水次。有僧来参师以引水。横袖示之。其僧便去。师至暮问。小师适来僧在何处。小师曰。发去也。师云。只得一橛。玄觉云。什么处见少一橛)。 颂曰。

草舍柴门僻更幽。何期过客也经由。蒿汤备礼不知愧。犹对傍人卖口头。(断桥伦)。

【增收】唐相国裴休(见黄檗)因见大安寺壁画高僧真仪。公曰。真仪可观。高僧何在。主事无对。公曰。此间有禅人否。曰近有一僧。投寺执役。颇似禅者寻请至举前话。黄檗朗声曰。裴休。公应诺。檗曰。在甚么处。公当下知旨。如获髻珠。 颂曰。

酆城宝剑沉埋久。一道寒光射斗牛。不是张华辨端的。只应千古枉淹留。(慈受深)。

翰墨场中唤得回。桂林昨夜觉花开。暗香漏泄通消息。散作人间调鼎才。(自得晖)。

浮云宿雾两朦胧。行徧千峰与万峰。蓦地唤回霜夜梦。举头亲见月当空。(万庵柔)。

【增收】裴相国问僧。看什么经。僧云。无言童子经。公曰。有几卷。曰两卷。公曰。既是无言。为什么却有两卷。僧无言 新罗龟山代云。若论无言非唯两卷。 颂曰。

曾落石霜机外笏。又扶粗行到唐天。只将四海垂纶手。鰕蟹鱼龙一串穿。(虚堂愚)。

【增收】裴相国入大安寺。问诸大德曰。罗睺罗以何为第一。曰以密行为第一。公不肯。遂问。此间有何禅者。时龙牙在后园种菜。遂请来问。罗睺罗以何为第一。牙曰。不知。公便拜曰。破布裹真珠。 颂曰。

密行第一。精鉴还希。具择法眼。真个不知。(黄龙新)。

以何为第一。不知最亲切。破布裹真珠。倾城换不得。(月坡明)。

洪州新兴严阳尊者(讳善信嗣赵州)初参赵州问。一物不将来时如何。曰放下着。师曰。既是一物不将来。放下个甚么。曰放不下担取去。师於言下大悟。住山常有一蛇一虎随从。手中与食。 颂曰。

一物不将来。肩头担不起。言下忽知非。心中无限喜。恶毒既忘怀。蛇虎为知己。清风几百年。至今犹未已。(黄龙南)。

移高就下纵威权。解脱门开信可怜。不得空王真妙诀。动随声色被勾牵。(真净文)。

不妨行细输先手。自觉心粗愧撞头。局破腰间斧柯烂。洗清凡骨共仙游。(天童觉)。

一物不将来。教渠放下着。廓尔悟无生。活计俱抛却。(旻古佛)。

尽力放不下。着力担不起。将谓一物无。元是自家底。见得自家底。心中大欢喜。自兹家业兴。一举九万里。(龙门远)。

【续收】一物不将来。两手提不起。直下要承当。浑是自家底。(佛灯珣)。

劈面呈机不等闲。纤毫尽处重如山。断肠曲调如亲听。流水悲风不用弹。(涂毒策)。

赤心片片少人知。满口含霜特地疑。奉报五湖学道者。不须孤负一双眉。(月庵果)。

赵州放下着。碓觜忽生花。虽然无一事。验尽当行家。(雪堂行)。

蓦就膏肓打一针。当时无处着浑身。呵呵笑入严阳去。蛇虎为邻不可寻。(密庵杰)。

严阳携狗头。臭秽於人怕。因何老赵州。与酬羊肉价。(野牛平)。

【增收】杭州多福和尚(嗣赵州)因僧问。如何是多福一丛竹。师曰。一茎两茎斜。曰学人不会。师曰。三茎四茎曲。 颂曰。

一茎两茎斜。其意毒如蛇。三茎四茎曲。无疑入地狱。言下若知非。心空及第归。堪笑蒋山老。无端入荒草。(应庵华)。

一茎两茎斜。疎影动龙蛇。心疑生暗鬼。眼病见空华。三茎四茎曲。还我一丛竹。时引清风来。落叶填山谷。恁么会得。多福一丛竹。若也不会。三茎四茎曲。(无禅才)。

【增收】兴化军梯山建福石梯禅师。(嗣茱萸)一日见侍者托钵上堂。乃唤侍者。者应诺。师曰。甚处去。曰上堂斋去。师曰。我岂不知汝上堂斋去。曰除此外别道个甚么即得。师曰。我只问你本分事。曰和尚若问本分事。某甲寔是上堂斋去。师曰。汝不谬为吾侍者。 颂曰。

父子相将草里行。星驰电卷迅雷轰。赚他无限英灵汉。错认鞍鞒过一生。(辛庵寿)。

益州大随法真禅师(嗣长庆安)因僧问。劫火洞然大千俱坏。未审这个坏不坏。师曰坏。曰恁么则随他去也。师曰。随他去。僧不肯。后到投子举前话。子装香遥礼曰。西川古佛出世。谓其僧曰。汝速回去忏悔。僧回大随。师已迁化。僧再至投子。子亦迁化。 颂曰。

切忌随他不会他。大随此语播天涯。真净性中才一念。早是千差与万差。(北塔祚)。

懒庵的子大随师。人问随他师亦随。返顾不能休驻意。更生异见却狐疑。汾阳为汝开天路。万别千差一道归。(汾阳昭)。

劫火光中立问端。衲僧犹滞两重关。可怜一句随他去。万里区区独往还。(雪窦显)。

随他去随他去。千手大悲拦不住。劫火光中相往来。铜睛铁眼无寻处。(正觉逸)。

坏与不坏。俱非内外。不隔丝毫。寻常面对。(道吾真)。

随他去亦太无端。袖里金槌岂易看。问罢不知何处去。白杨风送垄头寒。(佛慧泉)。

劫火洞然。大千何在。坏与不坏。漆桶不快。肯更随他去。被谩又太煞。若是个中人。终不到错会。(法云秀)。

步步相随是大随。左边吹了右边吹。思量未免空[竺-二+徒]气。何不留将暖肚皮。(保宁勇)。

坏与不坏舌无骨。蓦面看时眼突出。大随犹在劫火中。天下熬熬谩啾唧。(白云端)。

劫火洞然大千坏。面前鼻孔镇长在。只为随他一句言。腰间失却个皮袋。(地藏恩)。

坏与不坏两相猜。剑阁龙舒谩往来。何人更有樊公脚。一踏鸿门双扇开。(慈受深)。

劫火洞然俱败坏。青天白日愈光辉。王孙醉寝迷春梦。不觉莺啼柳絮飞。(佛智裕)。

臭烟蓬勃中。迸出铁蒺藜。当阳如未委。丧却目前机。(佛性泰)。

坏与不坏。言端语端。舌头咬破。自觉心酸。大随投子。终无两般。万里区区。独自往还。(楚安方)。

【续收】陷虎之机总不知。便随流去落东西。大随自是持纲手。放去收来要验伊。(圆照本)。

六合倾翻劈面来。暂披麻缕混尘埃。因风吹火浑闲事。引得游人不肯回。坏不坏随不随。徒将闻见强针锥。太湖三万六千顷。月在波心说向谁。(通照逢)。

了然无别法。谁道印南能。一句随他去。千山走衲僧。蛩寒鸣砌叶。鬼夜礼龛灯。吟罢孤窗外。徘徊恨不胜。(唐景遵)。

坏与不坏。两彩一赛。本无是非。说甚憎爱。云过长空。了无挂碍。君不见。衲僧钵袋子。接得将来日里晒。(佛鉴懃)。

坏与随他去。如何不肯休。未明端的意。特地觅回头。(龙门远)。

劫火洞然大千俱坏。这个魔魅百生冤债。禅流若问坏不坏。昨夜石人斗礼拜。(南堂兴)。

衔铁负鞍无固必。牵犁拽杷不辞劳。贪生逐日区区去。谁管年高白发饶。(简堂机)。

劫火光中共唱酬。随波逐浪谩悠悠。剖尽衷肠人不会。草鞋拈取盖龟休。(石庵玿)。

大随庵侧有一龟。僧问。一切众生皮裹骨。这个众生为甚骨裹皮。师拈草履覆龟背上。僧无语。 颂曰。

如龟六藏已彰名。休向人前弄眼睛。一只草鞋都盖却。直至如今犹未惺。(北塔祚)。

问处争如答处亲。眼中难着透金尘。长安一路无多地。过得潼关有几人。(佛慧泉)。

分明皮上骨团团。卦画重重更可观。拈起草鞋都盖了。大随却被这僧谩。(白云端)。

露足藏头可煞奇。千年谁谓是灵龟。雨倾不解随流去。浮木相逢是几时。(保宁勇)。

皮骨曾将问大随。当头一着更狐疑。可怜无限寻声迹。不荐羚羊挂角时。(照觉总)。

大随庵外一龟儿。僧问如何骨裹皮。草鞋盖了无人会。白云流水共依依。(地藏恩)。

皮裹骨兮骨裹皮。吉凶徒自乱针锥。草鞋覆了独归去。千古何人识大随。(普融平)。

千古清声老大随。机锋壁立杳难窥。未能直下超凡圣。只道将鞋盖却龟。(禾山方)。

懒庵的子大随师。一着当头更莫疑。大地山河都盖了。从他衲子下针锥。(旻古佛)。

骨裹皮兮皮裹骨。大随老子无窠窟。上士闻之笑未休。中流特地生疑惑。(龙门远)。

皮裹骨兮骨裹皮。分明道了复何疑。拈起草鞋如未委。不如别处且乌龟。(佛性泰)。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乌龟不解上壁。草鞋随人脚行。(佛灯珣)。

【续收】学道须教正眼开。莫将狂解意中猜。脱鞋龟上人难会。遂使携囊特地来。(天童觉)。

木禅庵畔。定光老儿。非铜非铁。无相无为。有擎天之力。有拔地之威。有射雕之手。有啮镞之机。口如大海眼如眉。人间天上许谁知。(南堂兴)。

骨裹皮兮皮裹骨。大随放出辽天鹘。东西南北谩抬眸。不知已过新罗国。(无准范)。

休将皮骨强分张。得六藏时且六藏。只履尽情遮盖了。这僧无事可思量。(此山应)。

千载灵龟庵下出。团团骨上卦重重。草鞋盖却无头尾。且听旁人定吉凶。(横川珙)。

【增收】大随问僧。甚处去。曰蛾眉礼普贤去。师举拂子曰。文殊普贤总在这里。僧作圆相抛向后乃礼拜。师唤侍者。取一贴茶与这僧。 颂曰。

楖栗杖头光闪烁。锡罗卷裹面邹馊。肩担背负出门去。好是无人敢驻留。(保宁勇)。

大随山下路纵横。老竹苍藤处处生。四海五湖为客惯。三更无月也须行。(慈受深)。

识法者惧。欺敌者亡。水中辨乳。须是鹅王。(天童觉)。

一轮明月照潇湘。更不逢人问故乡。自是天涯惯为客。任他猿叫断人肠。(上方益)。

把火入牛栏。反身外面看。梨花千点白。春雨几声寒。(月堂昌)。

【增收】大随因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赤土画簸箕。曰未审此理如何。师曰。簸箕有唇。米跳不出。 颂曰。

赤土画簸箕。团团无缝罅。佛眼觑不见。海神不知价。簸土扬尘无处寻。山高海阔白云深。(南堂兴)。

簸箕有唇。米跳不出。天下衲僧赤胳[骨*历]。更须拨转上头关。十方世界黑似漆。(应庵华)。

【增收】大随因僧问。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师曰。山前麦熟也未。 颂曰。

山前麦熟报君知。佛祖端由辨者稀。莫学朱泾老禅伯。满船空载月明归。(象田乡)。

大匠不巧。大儒不学。动輙中方圆。举皆成礼乐。堪笑乡村卖卜人。徒劳钻破乌龟壳。(无准范)。

【增收】大随烧畬次。忽见一蛇。师以杖挑向火中曰。咄。这个形骸。犹自不放舍。你向这里死。如暗得灯。时有僧问云。正恁么时还有罪也无。师曰。石虎叫时山谷响。木人吼处铁牛惊。 颂曰。

劫初劫末。法弱魔强。定光老子。铁作脊梁。文经武纬。把定封疆。碧天云散祖风凉。佛日光辉舜日长。(南堂兴)。

【增收】韶州灵树如敏禅师(嗣长庆安)因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千年田八百主。曰如何是千年田八百主。师曰。郎当屋舍没人修。 颂曰。

来机深辨。有舒有卷。移却案山。重添针线。千年田八百主。直下承当还莽卤。郎当屋舍没人修。片瓦根椽谁去竖。君不见。甜瓜彻蒂甜。苦瓠连根苦。(月堂昌)。

灵树因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默然。后迁化。欲立行状碑。要选此语刻石。时云门为首座。僧问。先师默然处。如何上碑。云门代云。师。 颂曰。

师师师。知知知。三三两两过辽西。一双红杏换消梨。(琅琊觉)。

灵树当初密对扬。时中文采已全彰。后人不见云门老。一字千般谩度量。(佛印元)。

师之一字大巍巍。独向寰中定是非。毕竟水须朝海去。到头云定觅山归。(白云端)。

灵树大师。云门首座。只知立碑。不觉话堕。智海山僧。为伊点破。知灯是火数如麻。信火是灯能几个。(智海清)。

师字相酬作者知。韶阳千古特光辉。茫茫宇宙人无数。到底谁明一字师。(旻古佛)。

西来祖意若为酬。手把明珠已暗投。却被云门添一字。致令千古闹啾啾。(宝峰明)。

【增收】灵树面皮多葛怛。韶阳板齿上生毛。(拍右膝)会得国清才子贵。(拍左膝)不会家富小儿娇。(此庵元)。

师之一字见还难。直下应须透祖关。纵使祖关开正眼。前头更有万重山。(佛照光)。

师之一字太孤危。文  无作者知。不领韶阳提起处。且从默处认残碑。(天目礼)。

【增收】漳州浮石禅师(嗣子湖)上堂。山僧开卜铺。能断人贫富。定人生死。时有僧出云。离却生死贫富不落五行。请师直道。师曰。金木水火土。 颂曰。

达磨西来唯卖卜。吉凶在汝不由人。个中只是依爻断。岂有人情疎与亲。(本觉一)。

金木水火土。始终颠倒数。五六下四三。初爻传白虎。苦苦。卜得此卦一生贫。远信不来病人死。(懒庵需)。

金木水火土。一二三四五。南泉王老师。不打盐官鼓。(即庵觉)。

金木水火土。大虫元是虎。好笑李将军。蓝田空没羽。(无准范)。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二十二

猜你喜欢
  大乘广百论释论 第一卷·护法
  卷第十九·佚名
  十八、洞山三斤·慧开
  禅关策进序·祩宏
  卷一·佚名
  曼殊室利菩萨咒藏中一字咒王经·佚名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二卷·马鸣
  清 凉 世 界·太虚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 六·江味农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七·佚名
  致遍能常恩书(三通)·太虚
  御选语录卷七·雍正
  南岳继起和尚语录卷之四·弘储
  法句譬喻经尘垢品第二十六·佚名
  卷第五十九(第十诵之四)·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田间诗学卷十·钱澄之

    荡之什三之三荡 序曰召穆公伤周室大坏也厉王无道天下荡荡无纲纪文章故作是诗也【邹氏云通篇托之文王叹商危言不讳而卒不能啓王之聪故异时彘之乱国人围王宫召公曰昔吾骤谏王王不従以及此难骤谏者非独春秋外传所载谏监

  • 第二十九章 展武相逢·屠隆

    【夜游朝】〔小外武谔骑马上〕侠气肯居荆聂下。湛寒光剑吐莲花。遍地烽狼。极天戎马。待救章高人缧绁。自家武十七郞。向年邂逅李太白。辄以千金为赠。欲报旧恩。长怀高义。今太白被永王璘这厮劫拏。迫胁

  • ◆郭宣慰昂(野斋集)·顾嗣立

    昂字彦高,号野斋,彰德林州人。至元二年上书言事,平章廉希宪材之。授山东统军司知事,寻改经历,迁襄阳总军司,转沅州安抚司同知,佩金符,招降溪洞八十余栅。十六年,以诸洞酋入朝,赐金绮衣鞍辔,进安远大将军。二十六年,江西盗起,昂讨之

  • 御定曲谱卷首·王奕清

    诸家论说【参考啸余旧谱及元人百种选本所列稍加删节】郑樵乐府序曰古之诗今之词曲也若不能歌之但能诵其文而説其义可乎奈义理之説既胜则声歌之学日微继三代之作者乐府也乐府之作宛同风雅但其声散佚无所纪繋所以不得嗣

  • 第十出 保孤 (商调先天韵)·丁耀亢

    【霜天晓角】(副末白须青衣上)程婴前案,莫道天难见。堪悲死别在黄泉,又苦生离肠断。(菩萨蛮)晋洙赵盾情何烈,楚逐伍员迹不灭。冤泪入江流,闲花满地愁。客散西门别,燕语空梁月。患难去相投,何人是孔褒?俺朱裁向在夏

  • 列传第九 陈拟 陈详 陈慧纪·姚思廉

    陈拟,字公正,高祖疏属也。少孤贫,性质直强记,高祖南征交趾,拟从焉。又进讨侯景,至豫章,以拟为罗州刺史,与胡颖共知后事,并应接军粮。高祖作镇硃方,拟除步兵校尉、曲阿令。绍泰元年,授贞威将军、义兴太守。二年,入知卫尉事,除员外散

  • 卷第二百五十六 唐紀七十二·司马光

      起閼逢執徐(甲辰)六月,盡強圉協洽(丁末)三月,凡二年有奇。   僖宗惠聖恭定孝皇帝中和四年(甲辰、八八四年)   六月,壬辰,東川留後高仁厚奏鄭君雄斬楊師立出降。仁厚圍梓州久不下,乃為書射城中,道其將士曰:「仁厚不忍城中玉

  • 卷一百十九·杨士奇

    永乐九年九月己未朔脩寿州卫城池 宴满刺加国王拜里迷苏刺及榜葛刺古里等国使臣云南木邦军民宣慰司等处所遣头目于午门○庚申四川仙泉井盐课司言本司盐课岁额有亏灶丁于观官井开煎比仙泉井增盐九千七百二十斤宜定为岁

  • 卷七十二中·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七十二中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六十九中 技术 魏 朱建平 周宣【马钧】 管辂 谨案朱建平传阙 周宣【谨案魏志字孔和乐安人也】为郡吏太守杨沛梦人曰八月一日曹公当

  • 卷二十七 中上 五行志 第七中之上·班固

    【原文】经曰:“羞用五事。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恭作肃,从作艾,明作哲,聪作谋,睿作圣。休征:曰肃,时雨若;艾,时陽若;哲,时奥若;谋,时寒若;圣,时风若。咎征;曰狂,恒雨若;僣,恒陽若;舒,恒奥

  • 占城传·宋濂

    占城近琼州,顺风舟行一天可至。世祖至元年间、广南西道宣慰使马成旺曾请兵三千、马三百匹前往征讨。十五年(1278),左丞唆都因宋已平定,乃遣人至占城,回来报告说:占城王失里咱牙信合八麻哈迭瓦有归顺之意。世祖诏赐占城王虎

  • 激通第五十二·佚名

    登峭岭者则欲望远,临浚谷者必欲窥墟。墟墓之间使情哀,清庙之中使心敬。此处无心而情伪之发者,地势使之然也。故驶雪多积荒城之隈,急风好起沙河之上。克已类出甕牖之氓,决命必在吞气之士,何者?寒荒之地,风雪之所积,慷慨之怀,忠义

  • 四分律卷第十三(初分之十三)·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九十单提法之三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尊者难陀为众僧所差教授比丘尼,教授比丘尼已默然而住。尔时大爱道语言:“尊者难陀!我等欲得闻法,愿更与我等说。”尔时尊者难陀与说法已

  • 卷第十四·费隐通容

    五灯严统卷第十四青原下七世洞山延禅师法嗣瑞州上蓝院庆禅师初游方。问雪峰。如何是雪峰的的意。峰以杖子敲师头。师应诺。峰大笑。师後承洞山印解。开法上蓝。僧问。如何是上蓝无刃劒。师曰无。曰为甚麽无。师曰。闍

  • 夏忠靖集·夏原吉

    明代诗文别集。夏原吉著。现存有弘治年间刻本。共6卷。卷1为表颂赋赞,卷2为五言古诗、律诗和排律,卷3为七言古风,卷4、5、6为七言律诗、排律和绝句。末附有公遗事1卷。前有正统八年(1443)杨溥序,后有弘治八年(1495)李

  • 蜀乱述闻·祝介

    自东南军起,四川独称完富,是以调饷恒仰于蜀。乃咸丰九年,忽有蓝、李之乱。蓝、李者,蓝朝鼎、李永和。居南昭通大关,以私贩鸦片,往来叙州,为老鸦滩汛弁所觉,以赂免。宜宾典史于育金羡之不满所欲,则告县令汪觐光、千总胡安邦

  • 续世说·孔平仲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北宋孔平仲撰。本书编集南朝刘宋至五代间朝野遗事,以续刘义庆《世说新语》,故名。有《宛委别藏》本、 《守山阁丛书》本、 《粤雅堂丛书》本等、十二卷,三十八篇。旨在增广《世说新语》,续其所未备

  • 新唐书纠谬[标点本]·吴缜

    北宋吴缜撰。二十卷。初名《新唐书正谬》,因仅限于纠擿谬误,未为刊正,因改今名。元祐四年(1089)成书。以欧阳修《新唐书》有编著八失,因为指陈条列,计分以无为有、似实而虚、书事失实、自相违舛、年月时世差互、官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