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原序

春秋阙疑原序

呜呼夫子集羣圣之大成春秋见夫子之大用盖体天地之道而无遗具帝王之法而有徵其於事也可以因则因可以革则革其於人也可以褒则褒可以贬则贬其为纲也则尊王而贱霸尊内而攘外其为目也则因讲信修睦救灾恤患之事而为朝觐聘问会盟侵伐之文其主意也则在於诛乱臣讨贼子其成功也则遏人欲於横流存天理於既灭拨乱世反之正损益四代之制着为不刋之典也故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知之者知其与天为一罪之者罪其以匹夫而行天子之事又曰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着明也故易诗书言其理春秋载其事有易诗书而无春秋则皆空言而已矣是以明之者尧舜汤武之治可复昧之者桀纣幽厉之祸立至有天下国家而不知春秋之道其亦何以为天下国家也哉然在当时游夏已不能赞一辞至于三家之传左氏虽若详於事其失也夸公谷虽或明於理其失也鄙及观其着作之意则若故为异同之辞而非有一定不可易之说两汉专门名家之学则又泥于灾祥徵应而不知经之大用唐宋诸儒人自为说家自为书纷如聚讼互有得失程子虽得经之本旨惜无全书朱子间论事之是非又无着述为今之计宜博采诸儒之论发明圣人之旨经有残阙则考诸传以补其遗传有譌舛则稽诸经以证其谬使经之大旨粲然复明於世昭百王之大法开万世之太平然後足以尽斯经之用而玉也非其人也间不自揆尝因朱子通监纲目之例以经为纲大字掲之於上复以传为目而小字疏之於下叙事则专於左氏而附以公谷合於经者则取之立论则先於公谷而参以历代诸儒之说合於理者则取之其或经有脱误无从质证则宁阙之以俟知者而不敢强为训解传有不同无所考据则宁两存之而不敢妄为去取至於诛讨之事尤不敢轻信传文曲相附会必欲狱得其情事尽其实则以经之所作由於斯也其他常事则直书而义自见大事须变文而义始明盖春秋有鲁史之旧文有圣人之特笔固不可字求其义如酷吏之刑书亦不可谓全无其义如史官之实录也圣人之经辞简义奥固非浅见臆说所能窥测重以岁月滋久残阙维多又岂悬空想像所能补缀与其强通其所不可通以取讥於当世孰若阙其所当阙以俟知於後人程子谓春秋大义数十炳如日星岂无可明之义朱子谓起头一句春王正月便不可解固有当阙之疑玉之为是书也折衷二说而为之义例所以辞语重复不避繁芜者盖以常人之心窥测圣人之意虽费辞说犹不能达其意也况敢略於言乎然将以备遗忘便检閲而已非敢谓明经旨传後世也观者幸恕其僭至正十五年秋九月朔新安郑玉序

猜你喜欢
  南询录自叙·邓豁渠
  与其空想,不如学习·孔子
  第一编 上古哲学史·钟泰
  卷四·陈启源
  卷十七·范处义
  卷三十九·鄂尔泰
  原序·刘敞
  卷四十四·魏了翁
  纲领·朱公迁
  覆張溥泉書·欧阳竟无
  错法第九·商鞅
  农战第三·商鞅
  善見律毗婆沙卷第二·欧阳竟无
  卷第七十一·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十一·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三十一·彭定求

        卷731_1 【津亭】胡宿   津亭欲阕戒棠舟,五两风来不暂留。西北浮云连魏阙,   东南初日满秦楼。层城渺渺人伤别,芳草萋萋客倦游。   平乐旧欢收不得,更凭飞梦到瀛洲。   卷731_2 【古别】胡宿   长道

  • 第七出 通嚭·梁辰鱼

    【出队子】〔丑上〕连营分队。前纛高张朱雀旗。弓刀簇处列戎衣。万骑城南战胜归。试问三吴豪杰有谁。谁似堂堂貌出羣。从来不晓武和文。行师全得三军靠。亲手何曾杀一人。下官太宰伯嚭是也。性踰枭獍。狠甚虎狼。包

  • 卷八·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八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徐一防【二首】一防字大章天台人徙嘉兴元末建宁教授洪武初召修礼书终杭州府学教授有始丰类槀【静志居诗话实録洪武二年八月诏儒臣纂修礼书徴儒士徐一防梁寅刘于周子谅胡行简

  • 名山藏卷之五十·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漕运记◆漕运记漕粮漕仓漕军漕船○漕粮漕者曹也合曹水而名漕运须曹水乃有济焉自宋礼凿会通陈瑄浚清浦江淮河汴沁泗沂汶卫白诸流如一脉注以湖塘沟泉而水蔑不漕聚矣国初漕运事兼属河臣

  • 卷之一千三百九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五百九·佚名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十二月。丁亥朔。上诣宁寿宫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崇熙皇太后安。至丙辰皆如之。外记注○谕内阁、钦奉皇太后懿旨。元旦令节。皇帝率王公百官在皇极殿行礼。现月  ○又谕、朕钦

  • 卷三·郭居仁

    钦定四库全书 蜀监卷三 宋 郭允蹈 撰 汉诸葛忠武侯北伐 蜀汉建兴五年丞相亮出屯汉中营沔北阳平石马阳平沔之北石马或云阳平关北有白马山石当作白字之误也 建兴六年丞相亮出师攻祁山天水南安安定皆降亮与羣下谋之丞

  • 张勋·陶菊隐

    △张勋之身世辫师张勋为曩年复辟主角,尽人而知之矣。张为江西奉新人,微时佣于故乡某姓。某有姻亲许振,字仙屏,系奉新望族,曾任河道总督,曾国藩弟子也。一日,某命张采橘一篮馈许,适客至,仆从他往,呼茶,无应者,张乘机以茗进,许大乐

  • 一 剪 辫·许寿裳

    一九〇二年初秋,我以浙江官费派往日本东京留学,初入弘文学院预备日语;鲁迅已经在那里。他在江南班,共有十余人,也正在预备日语,比我早到半年。我这一班也有十余人,名为浙江班,两班的自修室和寝室虽均是毗邻,当初却极少往来。我

  • 孔琳之传·李延寿

    孔琳之,字叫彦琳,会稽山陰县人。曾祖孔群,是晋朝的御史中丞。祖父孔沈,是丞相掾。父亲孔貵,是光禄大夫。孔琳之坚强正直有志向,少年时代喜爱文章,懂音律,能下棋,善于写一笔极妙的草隶。桓玄辅佐朝政担任太尉,任用他为西阁祭酒。

  • 卷七十九·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七十九明 俞汝楫 编宗藩备考藩监宗室过犯皇明祖训凡亲王有过重者遣王亲或内官宣召如三次不至再遣流官同内官召之至京天子亲谕以所作之非果有实迹以在京诸王

  • 论不变法之害·梁启超

    今有巨厦,更历千岁,瓦墁毁坏,榱栋崩折,非不枵然大也,风雨猝集,则倾圮必矣。而室中之人,犹然酣嬉鼾卧,漠然无所闻见;或则睹其危险,惟知痛哭,束手待毙,不思拯救:又其上者,补苴罅漏,弥缝蚁穴,苟安时日,以觊有功。此三人者,用心不同,漂摇一至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五十八·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五十八 洪武三年十一月丙戌朔。 庚寅,上以高昌王和尚降卒冬寒无衣,命人给布二匹。 壬辰,征虏大将军、中书右丞相信国公徐达、左副将军、浙江行中书省平章李文忠等师还至龙江,车驾出劳于江上,达等奉

  • 成公(元年~十八年)·左丘明

    成公元年【经】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无冰。三月,作丘甲。夏,臧孙许及晋侯盟于赤棘。秋,王师败绩于茅戎。冬十月。【传】元年春,晋侯使瑕嘉平戎于王,单襄公如晋拜成。刘康公徼戎,将遂伐之。叔服曰:“背盟

  • 卷第二十二·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二十二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第五会兜率天宫 金刚幢菩萨说十回向等法门。令已行者起愿。自二十二卷起。至三十三卷止。

  • 古小说钩沈·鲁迅

    古小说总集名。鲁迅辑录。古小说散佚很多,辑者从古代类书及其他著作中广为搜录,上起周代的《青史子》,下迄隋代侯白的《旌异记》,共辑36种。隋唐以前散佚小说的主要部分都已入录。体例严谨,收罗宏富,辑文完善,考订精

  • 神仙炼丹点铸三元宝照法·归耕子

    神仙炼丹点铸三元宝照法。唐末隐士归耕子撰。官炼丹铸镜之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归耕子序,称受自嵩、少之间八十许老叟。述铸镜、鼎、炉之筑坛、尺寸、火候及宗教仪轨等

  • 天台三圣诗集和韵·佚名

    1卷,元梵琦首和,清福慧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