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

钦定四库全书

御纂性理精义卷六

律吕新书【蔡元定作】

【朱子曰古乐之亡久矣吾友建阳蔡君元定季通着书两卷凡若干言虽多出於近世之所未讲而实无一字不本於古人己试之成法盖若黄钟围径之数则汉斛之积分可考寸以九分为法则淮南太史小司马之说可推五声二变之数变律半声之例则杜氏之通典具焉变宫变徵之不得为调则孔氏之礼疏因亦可见至於先求声气之元而因律以生尺则尤所谓卓然者而亦班班杂见於两汉之制蔡邕之说与夫国朝会要以及程子张子之言】

律吕本原

黄钟第一【以汉志斛铭文定】

长九寸空围九分积八百一十分

黄钟者阳声之始阳气之动也故其数九分寸之数具於声气之元不可得而见及断竹为管吹之而声和候之而气应而後数始形焉均其长得九寸审其围得九分【此章凡言分者皆十分寸之一】积其实得八百一十分是为律本度量衡权於是而受法十一律由是而损益

【今案黄钟围径当细剖其九方分之面羃以方圆比例求之汉蔡邕晋孟康吴韦昭皆主径三围九其术既甚疏而积实太少宋胡瑗主径三分四厘六豪考其积实则又过之惟刘宋祖冲之密率求得径三分三厘八豪四丝四忽其数为近但其法以周率二十二四之犹用圆田术三分益一起算故尚有豪忽之差今以密率考得黄钟之径三分三厘八豪五丝一忽其周十分零六厘三豪四丝六忽为定数云】黄钟之实第二【以淮南子汉前志定其寸分厘豪丝之法以律书生钟分定】

子一 黄钟之律

丑三 为丝法

寅九 为寸数

卯二十七 为豪法

辰八十一 为分数

已二百四十三 为厘法

午七百二十九 为厘数

未二千一百八十七 为分法

申六千五百六十一 为豪数

酉一万九千六百八十三 为寸法

戌五万九千○○四十九 为丝数

亥一十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 黄钟之实

案黄钟九寸以三分为损益故以三历十二辰得一十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为黄钟之实其十二辰所得之数在子寅辰午申戌六阳辰为黄钟寸分厘豪丝之数在亥酉未已卯丑六阴辰为黄钟寸分厘豪丝之法其寸分厘豪丝之法皆用九数故九丝为豪九豪为厘九厘为分九分为寸由是三分损益以生十一律焉或曰径围之分以十为法而相生之分厘豪丝以九为法何也曰以十为法者天地之全数也以九为法者因三分损益而立也

黄钟生十一律第三

子一分

一为九寸

丑三分二

一为三寸

寅九分八

一为一寸

卯二十七分十六

三为一寸 一为三分

辰八十一分六十四

九为一寸 一为一分

已二百四十三分一百二十八

二十七为一寸 三为一分 一为三厘

午七百二十九分五百一十二

八十一为一寸 九为一分 一为一厘

未二千一百八十七分一千二十四

二百四十三为一寸 二十七为一分 三为一厘一为三豪

申六千五百六十一分四千九十六

七百二十九为一寸 八十一为一分 九为一厘一为一豪

酉一万九千六百八十三分八千一百九十二

二千一百八十七为一寸 二百四十三为一分二十七为一厘 三为一豪 一为三丝

戌五万九千四十九分三万二千七百六十八

六千五百六十一为一寸 七百二十九为一分八十一为一厘 九为一豪 一为一丝

亥一十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分六万五千五百三十六

一万九千六百八十三为一寸 二千一百八十七为一分 二百四十三为一厘 二十七为一豪三为一丝 一为三忽

案黄钟生十一律子寅辰午申戌六阳辰皆下生丑卯己未酉亥六阴辰皆上生其上以三历十二辰者皆黄钟之全数其下阴数以倍者【即算法倍其实】三分本律而损其一也阳数以四者【即算法四其实】三分本律而增其一也六阳辰当位自得六隂辰则居其冲其林钟南吕应钟三吕在隂无所增损其大吕夹钟仲吕三吕在阳则用倍数方与十二月之气相应盖隂之从阳自然之理也

十二律之实第四

子黄钟十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

全九寸 半无

丑林钟十一万八千○○九十八

全六寸 半三寸不用

寅太蔟十五万七千四百六十四

全八寸 半四寸

卯南吕十○万四千九百七十六

全五寸三分 半二寸六分不用

辰姑洗十三万九千九百六十八

全七寸一分 半三寸五分

已应钟九万三千三百一十二

全四寸六分六厘 半二寸三分三厘不用

午蕤宾十二万四千四百一十六

全六寸二分八厘 半三寸一分四厘

未大吕十六万五千八百八十八

全八寸三分七厘六豪 半四寸一分八厘三豪

申夷则十一万○○五百九十二

全五寸五分五厘一豪 半二寸七分二厘五豪

酉夹钟十四万七千四百五十六

全七寸四分三厘七豪三丝

半三寸六分六厘三豪六丝

戌无射九万八千三百○○四

全四寸八分八厘四豪八丝

半二寸四分四厘二豪四丝

亥仲吕十三万一千○○七十二

全六寸五分八厘三豪四丝六忽【余二算】

半三寸二分八厘六豪二丝三忽

案十二律之实约以寸法则黄钟林钟太蔟得全寸约以分法则南吕姑洗得全分约以厘法则应钟蕤宾得全厘约以豪法则大吕夷则得全豪约以丝法则夹钟无射得全丝至仲吕之实十三万一千七十二以三分之不尽二算其数不行此律之所以止於十二也

变律第五

黄钟十七万四千七百六十二【小分四百八十六】

全八寸七分八厘一豪六丝二忽不用

半四寸三分八厘五豪三丝一忽

林钟十一万六千五百○○八【小分三百二十四】

全五寸八分二厘四豪一丝一忽三初

半二寸八分五厘六豪五丝六初

太蔟十五万五千三百四十四【小分四百三十二】

全七寸八分二豪四丝四忽七初不用

半三寸八分四厘五豪六丝六忽八初

南吕十○万三千五百六十三【小分四十五】

全五寸二分三厘一豪六丝一初六秒

半二寸五分六厘七丝四忽五初三秒

姑洗十三万八千○○八十四【小分六十】

全七寸一厘二豪二丝二初二秒不用

半三寸四分五厘一豪一丝一初一秒

应钟九万二千○○五十六【小分四十】

全四寸六分七豪四丝三忽一初四秒【余一算】

半二寸三分三豪六丝六忽六秒强不用

案十二律各自为宫以生五声二变其黄钟林钟太蔟南吕姑洗应钟六律则能具足至蕤宾大吕夷则夹钟无射仲吕六律则取黄钟林钟太蔟南吕姑洗应钟六律之声少下不和故有变律变律者其声近正而稍高於正律也然仲吕之实一十三万一千○○七十二以三分之不尽二算既不可行当有以通之律当变者有六故置一而六三之得七百二十九以七百二十九因仲吕之实十三万一千○○七十二为九千五百五十五万一千四百八十八三分损益再生黄钟林钟太蔟南吕姑洗应钟六律又以七百二十九归之以从十二律之数纪其余分以为忽秒然後洪纎高下不相夺伦至应钟之实六千七百一十○万八千八百六十四以三分之又不尽一算数又不可行此变律之所以止於六也变律非正律故不为宫也

律生五声图第六

宫声八十一  商声七十二  角声六十四徵声五十四  羽声四十八

案黄钟之数九九八十一是为五声之本三分损一以下生徵徵三分益一以上生商商三分损一以下生羽羽三分益一以上生角至角声之数六十四以三分之不尽一算数不可行此声之数所以止於五也或曰此黄钟一均五声之数他律不然曰置本律之实以九九因之三分损益以为五声再以本律之实约之则宫固八十一商亦七十二角亦六十四徵亦五十四羽亦四十八矣

变声第七

变宫声四十二【小分六】  变徵声五十六【小分八】

案五声宫与商商与角徵与羽相去各一律至角与徵羽与宫相去乃二律相去一律则音节和相去二律则音节远故角徵之间近徵收一声比徵少下故谓之变徵羽宫之间近宫收一声少高於宫故谓之变宫也角声之实六十有四以三分之不尽一算既不可行当有以通之声之变者二故置一而两三之得九以九因角声之实六十有四得五百七十六三分损益再生变徵变宫二声以九归之以从五声之数存其余数以为强弱至变徵之数五百一十二以三分之又不尽二算其数又不行此变声所以止於二也变宫变徵宫不成宫徵不成徵古人谓之和缪又曰所以济五声之不及也变声非正故不为调也八十四声图第八【正律墨书 半声朱书变律朱书 半声墨书】

 

 

 

 

案律吕之数往而不返故黄钟不复为他律役所用七声皆正律无空积忽徵自林钟而下则有半声【大吕太蔟一半声夹钟姑洗二半声蕤宾林钟四半声夷则南吕五半声无射应钟六半声仲吕为十二律之穷三半声】自蕤宾而下则有变律【蕤宾一变律大吕二变律夷则三变律夹钟四变律无射五变律仲吕六变律】皆有空积忽微不得其正故黄钟独为声气之元虽十二律八十四声皆黄钟所生然黄钟一均所谓纯粹中之纯粹者也八十四声正律六十三变律二十一六十三者九七之数也二十一者三七之数也

【今案此图当斜观之自黄钟宫以至黄钟变徵仲吕宫以至仲吕变徵每隔一行低一位即是其相生之声也凡言宫商角徵羽者有声有调此图则其声也後图则其调也声者以律之长短高下别五声随每字每声而名之者也调者以其律之起声收声分五调统一曲七声而名之者也知声与调之分则知乐之所谓条理矣】

六十调图第九【以周礼淮南子礼记郑氏注孔氏正义定】

 

 

 

<子部,儒家类,御纂性理精义,卷六>

<子部,儒家类,御纂性理精义,卷六>

 

 

案十二律旋相为宫各有七声合八十四声宫声十二商声十二角声十二徵声十二羽声十二凡六十声为六十调其变宫十二在羽声之後宫声之前变徵十二在角声之後徵声之前宫不成宫徵不成徵凡二十四声不可为调黄钟宫至夹钟羽并用黄钟起调黄钟毕曲大吕宫至姑洗羽并用大吕起调大吕毕曲太蔟宫至仲吕羽并用太蔟起调太蔟毕曲夹钟宫至蕤宾羽并用夹钟起调夹钟毕曲姑洗宫至林钟羽并用姑洗起调姑洗毕曲仲吕宫至夷则羽并用仲吕起调仲吕毕曲蕤宾宫至南吕羽并用蕤宾起调蕤宾毕曲林钟宫至无射羽并用林钟起调林钟毕曲夷则宫至应钟羽并用夷则起调夷则毕曲南吕宫至黄钟羽并用南吕起调南吕毕曲无射宫至大吕羽并用无射起调无射毕曲应钟宫至太蔟羽并用应钟起调应钟毕曲是为六十调六十调即十二律也十二律即一黄钟也黄钟生十二律十二律生五声二变五声各为纲纪以成六十调六十调皆黄钟损益之变也

【今案此图每行虽全列七声然取以名调者止一声耳如首行黄钟居宫位故以黄钟宫名调也次行黄钟居商位故以无射商名调以後各行可推而知所谓起调者曲之起声一字也所谓毕曲者曲之收声一字也自第一调至第五调皆以黄钟之律起声收声其余中闲之声则杂用本行中七律也其余各调莫不皆然】

候气第十

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密布缇缦室中以木为桉每律各一桉内卑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灰实其端覆以缇素桉历而候之气至则吹灰动素小动为和气大动爲君弱臣强专政之应不动为君严猛之应

案阳生於复隂生於姤如环无端今律吕之数三分损益终不复始何也曰阳之升始於子午虽隂生而阳之升於上者未已至亥而後穷上反下隂之升始於午子虽阳生而隂之升於上者亦未已至已而後穷上反下律於阴则不书故终不复始也是以升阳之数自子至已差强在律为尤强在吕为少弱自午至亥渐弱在律为尤弱在吕为差强分数多寡虽若不齐然其丝分豪别各有条理此气之所以飞灰声之所以中律也

集说【彭氏丝曰西山蔡氏所述礼记月令章句蔡邕说也十二月各当其辰斜埋地下入地处庳出地处高故云内庳外高】

审度第十一

度者分寸尺丈引所以度长短也生於黄钟之长以子谷秬黍中者九十枚度之一为一分【凡黍实於管中则十三黍三分黍之一而满一分积九十分则千有二百黍矣故此九十黍之数与下章干二百黍之数其实一也】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

嘉量第十二

量者龠合升斗斛所以量多少也生於黄钟之容以子谷秬黍中者一千二百实其龠以井水准其槩以度数审其容【一龠积八百一十分】合龠为合【两龠也积一千六百二十分】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谨权衡第十三

权衡者铢两斤钧石所以权轻重也生於黄钟之重以子谷秬黍中者一千二百实其龠百黍一铢一龠十二铢二十四铢为一两【两龠也】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御纂性理精义卷六

<子部,儒家类,御纂性理精义>

猜你喜欢
  卷一一七·邱濬
  卷八十八·陈祥道
  卷十·郑方坤
  卷二十九·郑玉
  春秋说卷二十五·洪咨夔
  公羊折诸卷三·张尚瑗
  卷一·佚名
  卷四十七·道世
  菩提道次第略论卷第三·宗喀巴
  复净行居士书·太虚
  覆巴黎佛学会书·太虚
  佛教与国际反侵略·太虚
  金山教授之说与感想(注一)·太虚
  第四卷·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十一·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日日诗话(箸超)·蒋箸超

    原名《今日诗话》,著者托名古香,今更正之(诗话之作夥矣。然记载矜其博,去取务于宽。求其博而不冗,宽而能精者,已属仅见。至于别具体裁,俾有作用,盖未之前闻。某也不才,略谙韵语。放懒辍笔,近二十载。比者国粹沦亡,异奇吠,思古之

  • ●卷二·赵炳麟

    当孝钦时,张文襄、袁世凯同在政府。孝钦将用岑春煊,张袁大忌,谋诸蔡乃煌。用春煊及梁启超相片,合摄一照,进之孝钦,谓春煊引启超回国。孝钦大惧恨,春煊遂不得起用。一日,南皮相国作诗钟,以&ldquo;蛟?断&rdquo;属题,乃煌为句云:&ld

  • 卷十七·沈德潜

    ☆孙致弥字恺似,江南嘉定人。康熙戊辰进士,官侍读学士。有《秋左堂诗》。○松坪未第时尝为副使,采诗朝鲜等国,极韵事也。馆选后,与赵文饶同罹岸狱,几濒于危矣,卒以非辜得雪。后圣祖巡幸时,以献赋复官翰林,至学士。诗筋力于唐人

  • 列传第三十四 良政·萧子显

    傅琰虞愿刘怀慰裴昭明沈宪李圭孔琇之太祖承宋氏奢纵,风移百城,辅立幼主,思振民瘼。为政未期,擢山阴令傅琰为益州刺史。乃捐华反朴,恭己南面,导民以躬,意存勿扰。以山阴大邑,狱讼繁滋,建元三年别置狱丞,与建康为比。永明继运,垂心

  • 卷二十六 漢紀十八·司马光

      起上章涒灘(庚申),盡玄黓閹茂(壬戌),凡三年。   孝宣皇帝神爵元年(庚申、前六一年)   春,正月,上始行幸城甘泉,郊泰畤;三月,行幸河東,祠后土。上頗脩武帝故事,謹齋祀之禮,以方士言增置神祠;聞益州有金馬、碧雞之神,可醮祭而致,於

  • 第二四五移咸丰十一年正月二十七日一一六○二--七·佚名

    前任淡水分府宁,将各业户领买未完补谷限缴状,移送于新任分府张前置淡水分府宁为移交催收归补事。窃照敝分府,接受前任流交各业户领买未完补谷,除造册移送,请抵库款外,所有各业户具领谷价限缴状一百一十

  • 绎史卷八·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髙辛纪史记帝喾髙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髙辛父曰蟜极蟜极父曰嚣嚣父曰黄帝自嚣与蟜极皆不得在位至髙辛即帝位髙辛于颛顼为族子大戴礼记黄帝产嚣嚣产蟜极蟜极产髙辛是为帝喾【白虎通帝喾骈齿上法

  • 卷四十二之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四十二之三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文公二年春王二月丁丑作僖公主【案此后世祔庙除几筵之所以不一其説也左氏则以三年为防谷梁则以练为防而仪礼士虞礼记云卒哭明日以其班祔郑康成注祔已主反于寝郑

  • 六八 诚房之余·周作人

    诚房里大房子林,通称林大老爷,据说是颇有心计的人,但是我没有见到他过,只是听人说罢了。他有一子凤桐,字桐生,生于光绪丁丑(一八七七)年,在这以后不久子林太太去世,他将儿子送往岳家代为抚养,自己便飘然往河南去找在那里做官的亲

  • 郑士利传·张廷玉

    郑士利,字好义,宁海人。兄长士元,刚直有才学,由进士历官至湖广按察使佥事。荆、襄的士兵乘乱掠夺妇女,官吏不敢追问,郑士元立即言告将领,归还士兵所掠。安陆有冤案,御史台已经审判定罪,士元上奏,冤案得以平反。会考校钱谷册书,空

  • 四 课外阅读·邹韬奋

    常有青年朋友写信问起写作的秘诀,其实我只是一个平凡的新闻记者,写的不过是平凡的新闻记者所写的很平凡的东西,说不上什么作家,所以对于这种问句,很感到惭愧。不过就我很平凡的写作的一点经验说,觉得在初学方面最重要的不外

  • 第六节 开、天边事(五)·吕思勉

    唐初,黔、泸、戎、巂诸州,同为西南控扼要地,而姚州深入其阻,所系尤重。见第三章第七节。《旧书·本纪》:高宗麟德元年五月,于昆明之弄栋川置姚州都督府,盖中间尝废罢也。自高宗用兵之后,中宗神龙三年,侍御史唐九征又尝出兵讨击

  • 卷二百二十二·秦蕙田

    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二十二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宾礼三天子受诸侯觐仪礼觐礼【郑目録云觐见也诸侯秋见天子之礼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朝宗礼备觐遇礼省是以享献不见焉三时礼亡惟此存尔觐礼于五礼属宾】

  • 卷十·聂崇义

    钦定四库全书三礼图集注卷十宋 聂崇义 撰大圭       冒镇圭      桓圭信圭      躬圭谷璧      蒲璧牙璋      谷圭大璋      驵琮【音组】大琮      琬圭琰圭    

  • 论扶乩·印光

    ●(以下论扶乩)乩坛所说, 多属灵鬼依托当人之智识而作。若说世间道理, 则是者尚多。若说佛法, 则非己所知, 妄造谣言。【书一】二六●扶乩, 多是灵鬼假冒仙佛神圣。鬼之劣者, 或无此通力。其优者, 则能知人

  • 寒松操禅师九峰草(原版藏吴江今收入全录卷第十九)·寒松智操

    嘉兴大藏经 寒松操禅师语录寒松操禅师九峰草(原版藏吴江今收入全录卷第十九)吴江 顾有孝茂伦 王载咸平 评定同学诸子参阅凤凰十咏(已下俱和韵)三星阁临流杰阁自天题半展丹青与日齐不向家园供啸傲惟同云月老山溪(

  • 金门志·林焜熿

    福建地方志。清周凯修、林焜熿纂。十六卷。凯有《(道光)厦门志》已著录。焜熿字巽甫,金门(今属福建)人。贡生。周氏等肇修是志,道光十六年(1836)成书。记事止于同治十二年,后为刘松亭、林豪等续编时补其内容。约二十五万

  • 易精蕴大义·解蒙

    十二卷,元解蒙著。解缙《春雨堂集》称其书名《易经精义》,朱彝尊《经义考》称为《周易精蕴》。《永乐大典》称《易精蕴大义》,解、朱所记皆偶误。其书早佚,唯存《永乐大典》,缺豫、随、无妄、大壮、睽、蹇、中孚七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