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原序

春秋通说原序

春秋者圣人教戒天下之书非褒贬之书也何谓教所书之法是也何谓戒所书之事是也法圣人所定也故谓之教事衰乱之迹也为戒而已矣彼三传者不知其纪事皆以为戒也而曰有褒贬焉凡春秋书人书名或去氏或去族者贬恶也其书爵书字或称族或称氏者褒善也甚者如日月地名之或书或不书则皆指曰是褒贬所系也质诸此而彼碍证诸前而後违或事同而名爵异书或罪大而族氏不削於是褒贬之例穷矣例穷而无以通之则曲为之解焉专门师授袭陋仍讹由汉以来见谓明经者不胜衆多然大抵争辨於褒贬之异究诘於类例之疑滓重烟深莫之澄扫而春秋之大义隐矣自大义既隐而或者厌焉不知归咎於传业之失而曰圣人固尔也故刘知几有虚美隐恶之谤王安石有断烂朝报之毁遂使圣人修经之志更千数百载而弗获伸於世岂不悲哉故曰春秋者圣人教戒天下之书非褒贬之书也昔之善论春秋者惟孟轲氏庄周氏为近之轲之说曰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是以戒言也周之说曰春秋以道名分是以教言也斯二者庶几孔子之志也夫人之所以异於禽兽者以其有道也如是而君臣如是而父子如是而长幼男女亲疎内外之差等不齐也叙此者为礼顺此者为乐理此者为政防此者为刑尧舜三王之治皆是物也时乎衰周王政不行物情放肆於是紊其叙乖其顺废其理决其防而天下荡然矣孔子有忧之而无位以行其志不得已而即吾父母国之史以明之陈覆辙所以惧後车也遏人变所以返天常也霸图之盛王迹之熄也盟会之繁忠信之薄也虽有彼善於此者卒非治世之事也圣人何褒焉至於吴楚之陵中国臣子之奸君父鬬干戈以济贪忿之志悖理道以伤天地之和者亦何待贬而後见其恶也若夫笔削有法而训教存焉崇王而黜霸尊君而抑臣重内而轻外辨礼之非防乱之始畏天戒重民生为万世立治准焉呜呼使後之为君父为臣子为夫妇为兄弟为党友为中国御四方者由其法戒其事则彞伦正而祸乱息矣余由童至壮研思是经尝眩於旧说如手棼丝目暗室难於解辨盖久而後能破之旁稽记载互参始末为书十有三卷名曰春秋通说通说者去褒贬之茅塞而通诸教戒之正途也夫春秋固有以只字垂法者矣如加王於正削吴楚僭号而从其本爵之类是也而非字字有义也亦固有所谓例者矣如书其君殁曰薨外诸侯曰卒内大夫书卒外大夫不书卒之类是也此皆通例也先儒谓左氏非左丘明丘明乃孔子前辈故孔子云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先丘明而後己尊之也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邱盖今左氏传即楚左史也古者史世其官则传是书者倚相之後也故左传载楚事比他国为特详是得其实公谷亦莫明其所自来或云子夏门人要皆非亲受经於圣人者故於说经首失其义而其间亦或有得者谷梁氏尔若夫具载事实则左氏尚可考故当据事以观经事或抵牾难於尽从则以经为断上以伸仲尼之志虽以立异取讥於世而不辞也绍定三年五月朔黄仲炎序

猜你喜欢
  广物·孔鲋
  卷十一·蔡清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五十五章 赤子之德·林语堂
  第十一章 2·辜鸿铭
  六经正误序·毛居正
  卷三十二·真德秀
  卷九·项安世
  提要·毛晋
  卷一·季本
  上下编·钱穆
  境内第十九·商鞅
  僧伽吒经卷第四·佚名
  倪端方墓志·太虚
  欢迎缅甸记者访华团致词·太虚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十五·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原序·王士祯

    萬曆庚戌之歲,偕余舉南宮者,關西文太青、新成王季木、竟陵鍾伯敬,皆雄駿君子。掉鞅詞壇,太青博而奧,季木贍而肆,踔厲風發,大放厥詞。太青贈季木曰:「元美吾兼愛,空同爾獨師。」蓋其宗法如此。而伯敬以幽閑隱秀之致,標致《詩歸》

  • 卷二·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二王绩驾过观猎天巡总禁营,诘旦拥戈城。旗常纷出没,彀骑郁纵横。围尘千里暗,猎火四山明。兽竭郊原迥,禽殚灌莽平。割鲜同饮至,振旅以休兵。动作威容备,周旋军令成。金铙清御道,玉鼓节神行。别有磻溪叟,无日战逢迎

  • 列传第十七 傅玄(子咸 咸子敷、咸从父弟祗)·房玄龄

    傅玄,字休奕,北地泥阳人也。祖燮,汉汉阳太守。父干,魏扶风太守。玄少孤贫,博学善属文,解钟律。性刚劲亮直,不能容人之短。郡上计吏再举孝廉,太尉辟,皆不就。州举秀才,除郎中,与东海缪施俱以时誉选入着作,撰集魏书。后参安东、卫军

  • 封建第八·吴兢

    贞观元年,封中书令房玄龄为邗国公,兵部尚书杜如晦为蔡国公,吏部尚书长孙无忌为齐国公,并为第一等,食邑实封一千三百户。皇从父淮安王神通上言:“义旗初起,臣率兵先至,今玄龄等刀笔之人,功居第一,臣窃不服。”太宗曰:“国家大事,惟

  • 卷三·毕沅

      ◎宋纪三 ∷起昭阳大渊献正月,尽阙逢困敦三月,凡一年有奇。   ○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乾德元年辽应历十三年   春,正月,甲寅朔,不御殿。   丁巳,发近甸丁夫数万,修筑畿内河堤。   戊午

  • 大明世宗肃皇帝宝训卷之一·张居正

    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吕 本谨校 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臣陈治本 南京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臣朱 锦 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臣吕胤昌谨阅敬天上○嘉靖元年八月庚子以南京灾变脩省上敕

  • 卷之一百四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五缺·吕中

    钦定四库全书宋大事记讲义卷五缺宋 吕中 撰太宗皇帝

  • 徐之才传·李百药

    徐之才,丹陽人氏。父雄,事南齐,官至兰陵太守,因医术高明被江左称道。之才幼而俊发,五岁诵《孝经》,八岁知晓义旨。曾与从兄康前往梁太子詹事汝南人周舍家听讲《老子》。周舍备饭菜招待,并戏言道:“徐郎不用心思义,而只侍奉饭菜

  • 卷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十八户部俸饷凡颁禄亲王岁支俸银万两世子六千两郡王五千两长子三千两贝勒二千五百两贝子千三百两镇国公七百两辅国公五百两一等镇国将军至奉恩将军凡十有三等禄自四百十两每降一等减二十五

  • 兵术第四十·佚名

    太古淳朴,民心无欲。世薄时浇,则争起而战萌生焉。神农氏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其后蚩尤强暴,好习攻战,销金为刃,割革为甲,而兵遂兴矣。黄帝战于涿鹿,颛顼争于不周,尧战丹水,舜征有苗,夏讨有扈,殷攻葛伯,周伐崇侯。夫

  • 卷八·朱鹤龄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埤传卷八呉江朱鹤龄撰太甲阿衡阿孔训倚疏云古人读阿倚同音故阿作倚也王安石曰阿大林之有助者保其君如阿平其国如衡苏阿衡尹之号犹太公号师尚父师其官也尚父其号也顾諟天之明命经典稽疑顾諟天之明

  • 卷一·崔子方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经解卷一     宋 崔子方 撰隐公春秋何以始于隐公昔孟子有言世衰道微邪説暴行又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又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考乎其时验乎行事则始隐之义可

  • 君子第二十四·荀况

    [题解]本题所称“君子”指天子(参见19.20注(4))。篇中章主要论述了为君之道,认为天子要统治天下。必须摒弃“刑罚怒罪,爵赏逾德,以族论罪,以世举贤”的做法,而应该“论法圣王”,“以义制事”,“尚贤使能,等贵贱,分亲

  • 陵川集·郝经

    元代诗文别集。39卷。郝经撰。《四库全书》曾据编修汪如藻家藏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所附序及传记资料较多,重要的有:明正德二年(1507)陈凤梧序,元延祐五年(1318)李之绍序,中书省移江西行省咨文,以及《元史》本传、神道

  • 华阳陶隐居集·陶弘景

    华阳陶隐居集,南朝陶弘景撰。据《隋书‧经籍志》着录,有《陶弘景集》三十卷,又《内集》五卷,其书陆续散佚。今《正统道藏》本二卷,乃明朝傅霄编集,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书中辑录陶弘景所撰文章诗赋数十篇。其中《寻山志

  • 禅外阅世·丰子恺

    《禅外阅世》是丰子恺先生用禅意去感悟人生心得的散文集,全书分为艺韵书香、如烟往事、人生如梦、心与物游等五部分,收录了丰子恺先生的一些人生随笔。无常之恸,大概是宗教启信的出发点吧。一切慷慨的,忍苦的,慈悲伯,舍身的

  • 大乘十法经·佚名

    萧梁扶南国沙门僧伽婆罗译,即《大宝积经》第九大乘十法会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