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礼记析疑卷三十六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

服问

有从有服而无服公子为其妻之父母

公子于期大功降以为尸也外祖父母妻之父母服轻且外丧无妨于为尸而不服何也君在为母练冠君没大功而服母妻之族则推之无本矣女君之子不降其私亲以于母得遂也公子之妻服公子之外祖父母以于姑得遂也

为其母之党服则不为继母之党服

此与父在为母期同义皆以义之重而夺恩也盖母出则继母父之配也宜夺因母之恩而服继母之党若母死则父有受于考妣祔于祖庙之初配矣故不服继母之党以明其义而继母之服仍一同于因母以笃其恩所以义尽而仁至也

麻之有本者变三年之葛

期之葛则麻同兼服之不得言变变三年之葛者练后葛带未除遇大功新丧则以麻带易之所谓麻葛重也

世子不为天子服

继世以立诸侯象贤也虽先君既薨必三年之丧毕类见而命于天子然后得嗣国若为世子而不终则庶人也安得遽以重服服天子乎大夫之适子则教于成均舎不帅教而屏之逺方鲜不为士者故得为君夫人大子如士服

虽朝于君无免绖唯公门有税齐衰

古者大国不过三卿五大夫王事邦交国政岂容弛置既葬之后入图公事不得不朝于君先王制礼期之丧有税衰而无免绖三年之丧衰绖而朝使为人君者知臣以国事而不得遂其父母兄弟之恩所以视臣如手足也为人臣者知虽迫国事而仍不夺其父母兄弟之恩所以视君如腹心也且知图国事尚衰绖于君前则归至其家居处饮食哭泣思慕容貌言语有一不称其服自觉仰愧于天俯怍于人又所以使之内省其哀诚也

猜你喜欢
  大学翼真卷三·胡渭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孔子
  春秋管窥卷八·徐庭垣
  卷四·夏僎
  鹿鸣·佚名
  卷耳·佚名
  不苟论第四 当赏·吕不韦
  定公·定公十年·左丘明
  卷四百六十四·佚名
  卷三百九十七·佚名
  卷四十五(玄奘译)·佚名
  大智度論卷第十一·欧阳竟无
  第六卷·僧祐
  卷第四·李遵勖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七·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出 标目·汤显祖

    【蝶恋花】〔末上〕忙处抛人闲处住。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白日消磨肠 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 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汉宫春〕杜宝黄堂,生丽娘小姐,爱踏春阳。感梦书 生折

  • 江湖长翁诗钞·吴之振

    陈造寄二孙忆昔初抱孙,双鬓飒已秋。眼看与我长,岁月如许遒。我以薄宦西,汝为守舍留。梦辄来后前,岁律欻再周。想今与乃父,长我更半头。天姿粹而温,整整静不浮。六经如取携,八面自优游。落笔动万言,颇能如翁不?如翁何足道,抗志须

  • 卷七·韦应物

    <集部,别集类,汉至五代,韦苏州集> 钦定四库全书 韦苏州集卷七 唐 韦应物 撰 登眺 登高望洛城作一首 高台造云端遐瞰周四垠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河岳出云雨土圭酌乾坤舟通【一作盈】南越贡城背北邙原帝宅夹清洛丹霞

  • 卷一·本纪第一·世纪·脱脱

        ◎世纪   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号勿吉。勿吉,古肃慎地也。元魏时,勿吉有七部:曰粟末部、曰伯咄部、曰安车骨部、曰拂涅部、曰号室部、曰黑水部、曰白山部。隋称靺鞨,而七部并同。唐初, 有黑水靺鞨、栗

  • 东都事略卷三·王称

    本纪三  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宣祖第三子也母曰昭宪皇后后梦神人捧日寘于怀遂有娠以晋天福四年十月甲辰生于开封府浚仪县崇德北坊官舍赤光满室幼頴悟好读书宣祖爲将征淮上克州县诸将皆争子女玉

  • ●卷十六·陶宗仪

      ◎陶氏二谱宋泰山王质所着《云韬堂绍陶录》,录中首载栗里华阳二谱。惟先生之大节高风,流播千古,而质者乃能次第其出处。作为年谱,且以名吾书绍陶之志,是可尚已,遂录于此云。《书陶栗里谱》元亮高风,发于宋晋去就之际。君

  • 卷二十五·司马贞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索隐卷二十五 唐 司马贞 撰 匈奴列传第五十二 曰淳维【张晏曰淳维以殷时奔北边又乐彦括地谱云夏桀无道汤放之鸣条三年而死其子獯粥妻桀之衆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中国谓之匈奴其言夏后苗裔或当然也

  • 王审知传·欧阳修

    王审知字信通,光州固始人。父恁,终身务农。兄潮,是县吏。唐末强盗群起,寿州人王绪攻陷固始,绪听说潮兄弟勇猛有才,召到军中,叫潮为军校。当时,蔡州秦宗权正在招募士兵扩充军队,就任绪为光州刺史,召他率兵夹击黄巢,绪迟疑不去,宗权

  • 曾公亮传·脱脱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推举为进士甲科,知会稽县。老百姓在镜湖旁种田,每每担心镜湖泛滥。曾公亮设置斗门,将湖水泄入曹娥江,老百姓享受到他的好处。由于父亲在会稽境内买田而犯有过失,贬官监湖州酒。很久以后,成为国子监

  • 卷十七·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十七宋 赵汝愚 编君道门用人五上哲宗论为政之要在辨邪正之实梁 焘臣闻人主之德莫大於知人朝廷之政无先於急贤德以聦明为高而政以忠厚为本恭惟太皇太后陛下至公至正明而有断皇帝陛下仁孝庄

  • 虞书·尧典·佚名

    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乃命羲和,钦若昊

  • 春秋説卷十八·洪咨夔

    宋 洪咨夔 撰成公一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乾坤以六子为用震为长子必阳刚然后足以任主器之责故人君临政愿治之初贵刚健以自立立志苟刚则为善必勇亲政必勤任贤必明抚民必仁日积一日歳积一歳人心坚附而国势屹然増黄钟大吕

  • 第一 捭阖 1·王诩

    【原文】粤若①稽古②,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一陰一陽一③之开阖以命物④,知存亡之门户。筹策⑤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⑥焉,而守司⑦其门户⑧。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注释】①粤若:粤,语

  • 第五十二則 趙州石橋·胡兰成

    第五十二則趙州石橋舉:僧問趙州從諗禪師:久響趙州石橋,到來只見略彴。州云:汝只見略彴,且不見石橋。僧云:如何是石橋?州云:渡驢渡馬。趙川石橋是當時天下聞名的大橋,而略彴則是水上橫一木為渡,連沒有資格稱為橋。有遠方來僧問趙

  • 卷第八十三·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八十三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三 【经】佛子菩萨摩诃萨发十种无下劣心何等为十佛子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

  • 卷一·水鉴慧海

    水鉴海和尚六会录卷一嗣法门人原澄等编住荆州铁佛禅寺语录师顺治十五年戊戌四月于汉阳受请六月十八日进寺。三门泼天门户迥无阑任尔诸人去复还新长老到此又如何道信步施为多意气等闲蹋破上头关。佛殿崔嵬古殿白云中

  • 周公解梦书·佚名

    又名《解梦书》、《新集周公解梦书》。占梦吉凶书。古代人们认为,梦可以预兆人的寿夭、贫富、贵贱、吉凶、祸福、得失、升降等,梦后求解就成为很自然的事了。敦煌《解梦书》集中反映了唐人对各种梦的解释。《新集周公解

  • 如来师子吼经·佚名

    梵名Sim!ha -na^dika-su^tra 。全一卷。佛陀扇多(梵Buddhas/a^nta )于元魏正光六年(525)译出。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全经经义强调一切法性皆不可说,‘智’为不可外求而应由内求者,由是说明自内证之旨趣,可说系保持大乘空观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