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不苟论第四 当赏

当赏

原文:

四曰:民无道知天,民以四时寒暑日月星辰之行知天。四时寒暑日月星辰之行当,则诸生有血气之类皆为得其处而安其产。人臣亦无道知主,人臣以赏罚爵禄之所加知主。主之赏罚爵禄之所加者宜,则亲疏远近贤不肖皆尽其力而以为用矣。晋文侯反国,赏从亡者,而陶狐不与。左右曰:“君反国家,爵禄三出,而陶狐不与,敢问其说。”文公曰:“辅我以义,导我以礼者,吾以为上赏;教我以善,强我以贤者,吾以为次赏,拂吾所欲,数举吾过者,吾以为末赏。三者。所以赏有功之臣也。若赏唐国之劳徒,则陶狐将为首矣。”周内史兴闻之曰: “晋公其霸乎!昔者圣王先德而後力,晋公其当之矣!”秦小主夫人用奄变,群贤不说自匿,百姓郁怨非上。公子连亡在魏,闻之,欲入,因群臣与民从郑所之塞。右主然守塞,弗入,曰:“臣有义,不两主,公子勉去矣!”公子连去,入翟,从焉氏塞,菌改入之。夫人闻之,大骇,令吏兴卒。奉命曰:“寇在边。” 卒与吏其始发也,皆曰:“往击寇。”中道,因变曰:“非击寇也,迎主君也。” 公子连因与卒俱来,至雍,围夫人,夫人自杀。公子连立,是为献公。怨右主然,而将重罪之;德菌改,而欲厚赏之。监突争之曰:“不可。秦公子之在外者众,若此,则人臣争入亡公子矣,此不便主。”献公以为然,故复右主然之罪,而赐菌改官大夫,赐守塞者人米二十石。献公可谓能用赏罚矣。凡赏非以爱之也,罚非以恶之也,用观归也。所归善,虽恶之,赏;所归不善,虽爱之,罚。此先王之所以治乱安危也。

译文:

人民没有别的途径了解上天,人民依据四季寒暑日月星辰的运行了解上天。四季寒暑日月星辰的运行适宜,那么各种有生命有血气的物类,就能各得其所、各安其生了。臣下也没有别的途径了解君主.臣下依据君主赏罚爵禄如何施予来了解君主。君主赏罚爵禄施予得恰当,那么亲疏远近、贤和不肖的人就都竭尽其力为君主所用了。

晋文公回到晋国,赏赐跟随自己流亡的人,而陶狐不在其中。文公的左右侍从说:“您回到晋国,三次拿出爵禄赏人,陶狐却不在其中,想冒昧地请教您这样做的道理。”文公说;“用义来辅佐我,用礼来引导我的,我给他最高的赏赐;用善道来教育我,用贤德来约束我的,我给他次一等的赏赐;违背我的意愿,多次举发我的过失的,我给他末等的赏赐。这三种赏踢,是用来赏有功之臣的。如果赏赐晋国辛劳的隶役,那就要把陶狐放在首位了。”周内史兴听到这件事,说:“晋侯大概会成就霸业吧!从前圣王把德行放在首位,而把力量放在其次,晋侯的做法与此相符了!”

秦小主夫人任用奄变,贤人们心中不快,隐匿不出;百姓们忧郁怨恨,指责君主。公子连这时正亡居魏国,听到这种情况,打算乘机入秦,取代小主为君,于是借臣下和百姓的帮助到郑所这个要塞去。右主然把守着要塞.不放他进击,说;“我要坚守道义,不同时侍奉两个君主,公子您快点离开吧!”公子连离开郑所塞,进人北狄,去往焉氏塞。守塞的菌改把他放了进去。小主夫人听到这个稍息,大吃一惊,命令将帅起兵去拦阻。将士们接到命令说;“敌寇在边境上。”这些将士刚出发的时候,都说:“去迎击敌寇。”走到半路,乘机发动哗变,说;“不是去迎击敌寇,而是去迎接君主。”于是公子连与士卒一起回来,到了雍城,包围了小主夫人,小主夫人自杀了。公子连立为国君,这就是献公。献公怨恨右主然,想重重地处罚他,感激菌改,想多多地赏赐他。监突谏争说:“这样做不行。秦公子流亡在外的很多,如果这样做,那么臣子们就会争相把流亡的公子放进来了。这对您是不利的。”献公认为他说的对,所以赦免了右主然的罪,而赐给菌改官大夫的爵位,赏给守塞的士卒每人二十石米。献公可说是能够使用赏罚了。大凡赏赐一个人,并不是因为喜爱他,处罚一个人,并不是因为憎恶他。赏罚是看一个人的行为将会导致什么结果来决定的。导致的结果好,即使憎恶他,也要给予赏赐,导致的结果不好,即使喜爱他,也要给予处罚。这是先王使乱世转为太平、使危局转为平安的方法。

猜你喜欢
  乡党第十·朱熹
  双桥随笔卷十·周召
  钦定诗经传说彚纂总裁校对分修校刋诸臣职名·王鸿绪
  三十九  备城门·墨子
  卷九·王昭禹
  周书·顾命·佚名
  卷十六·刘玉汝
  第40章 投壶·戴圣
  《中庸》傳·欧阳竟无
  真理与错误·梁漱溟
  卷二百五十七·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六十二·唐慧琳
  现代西藏序·太虚
  北方毗沙门多闻宝藏天王神妙陀罗尼别行仪轨·佚名
  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卷中·法照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十·阮阅

      ●卷四十·诙谐门上  太宗赐钱思公以下《孝经诗》,令次韵和进。晁文元迥首出四句云:“舍后信标名,风篁自有声。温柔敦厚教,仙果子难生。”思公即便对晁公:“今日须了。”晁大笑:“诸

  • 提要·苏轼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十东坡词词曲类一【词集之属】【臣】等谨案东坡词一巻宋苏轼撰轼有易传诸书别着録宋史艺文志载轼词一巻马端临经籍考则称东坡词二巻此本乃毛晋所刻旧有晋跋云得金陵刋本凡附入苏黄秦栁之作俱经删去

  • 楔子·狄君厚

    (净、旦开了)(驾上,开了)(叔向奏了)(卜儿开了)(末上见卜,云)您孩儿去晋城,如得重耳为君,号文公即位,将群臣都封赠了,惟忘了您儿。儿作了一篇《龙蛇歌》悬于晋朝宫门,晋文公若见,必宣您儿来。(卜儿云)(正末不省了,云)上问母亲,怎

  • 山中大雾看景·徐志摩

    这一瞬息的展露——是山雾,是台幕!这一转瞬的沉闷,是云蒸,是人生?那分明是山,水,田,庐;又分明是悲,欢,喜,怒;啊,这眼前刹那间开朗——我仿佛感悟了造化的无常!

  • 第三十四回 镇湘中谯王举义 失石头元帝惊心·蔡东藩

      却说元帝连接逆表,已知王敦造反,不由的动起怒来,当下飞召征西大将军戴渊,镇北将军刘隗,还卫京师,一面下诏讨敦。略云:  王敦凭恃宠灵,敢肆狂逆,方朕太甲,欲见幽囚,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今当统率六军,以诛大逆,有杀敦者封五千户

  • 路史卷三十五·罗泌

    发挥四九合诸侯事不白则教不成齐侯之为会十有五云九合者在葵丘之会言之也淮之会固出其后而贯谷之举又非其盛者乃若兵车之会则有之矣庄之十四年伐宋二十八年救郑僖之元年救邢四年侵陈蔡六年伐郑与十五年之救徐首止之

  • 卷四十五·杨士奇

    永乐三年八月甲子朔○丁卯遣官释奠 先师孔子○戊辰祭 太社太稷△礼部尚书兼左春坊大学士李至刚有罪下狱△户部尚书郁新卒新凤阳临淮人洪武间以才举授户部度支主事升郎中寻擢左侍郎新长于訾算每奏事称旨岁满升尚书至

  • 八六一 军机大臣奏遵旨考证王羲之兼衔情形片·佚名

    八六一 军机大臣奏遵旨考证王羲之兼衔情形片乾隆四十七年三月初十日臣等遵旨交四库馆查晋王羲之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考晋《职官志》,郡置太守,诸王国以内史掌太守之任,当时会稽有王封,故以太守为内史,其加右军将军,乃晋

  • 源乾曜传·刘昫

    源乾曜,相州临漳人。隋朝比部侍郎源师的孙子。父源直心,高宗时曾任司刑太常伯,因犯错误流配岭南而去世。乾曜中进士,在景云年中(710),任谏议大夫。当时公卿百官三九射礼已久废,源乾曜却上疏道:“圣王教天下百姓,必制礼来正人

  • 陈敏望·周诒春

    陈敏望 字友尚。生于福建。宣统元年。游美。入鄂必林学校。习教育。宣统三年。得硕士学位。民国四年。回国。任福州某学校教员。Ding, Moses U.-Born in Fukien. Arrived in America, 1909. Studied Education at Ob

  • 山公九原·冯景

    原命人所云云者命也,而莫有究其所以命者,故其言不雠。祭法曰“大凡生于天地之间者皆曰命”。屈狐庸曰“巢陨诸樊、阍戕戴吴”,是二王之命也。而邾文公则曰“死之短长,时也”,迁绎而卒,君子曰

  • 卷四百七十四·佚名

    △第二分实际品第七十八之二善现当知。如有如来应正等觉化作四众。所谓刍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假使化佛或经一劫或一劫馀。为彼四众宣说正法於意云何。如是化众颇有能得或预流果或一来果或不还果或阿罗汉果或独觉菩

  • 卷第三·佚名

    佛说陀罗尼集经卷第三 大唐天竺三藏阿地瞿多译 般若波罗蜜多大心经(印有十三咒有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阿罗汉无量阿僧祇诸大菩萨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俱。前后围绕。尔时梵天。与诸大

  • 第九十章 奇奢那耶婆夫人以下八王·佚名

    此[普罗伽玛婆夫第二世王]殁后,支配全楞伽王国,于奇奢耶[第四世]王之第二年,于其将军名迷兹达(友)一人之叛逆者,得王之信任,得一侍臣之亲信,彼恶人由心贪王位,某时于夜分使诳于贿赂心之彼[侍臣],令弑此王。(一、三)闻知此事,其时王之弟普

  • 玉景九天金霄威神王祝太元上经·佚名

    《玉京九天金霄威神王祝太元上经》,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南北朝。《三洞奉道科戒》着录「上清太上玉京九天金霄威神玉咒经」;《上清道类事相》卷三引《太元上经》,皆指此书。今《正统道藏》本一卷,收入洞真部方法类。经

  • 御纂医宗金鉴[四库本]·吴谦

    九十卷。清吴谦等编。吴谦,乾隆年间曾任太医院判,乾隆四年奉敕与刘裕铎主编此书。吴氏认为古医书有法无方,唯《伤寒论》、《金匮要略》始有法有方,而诸注又随文附义,难以传信,便自为删定,书成八九,乃奉敕,便就未成之书

  • 柳非烟·陈蝶仙

    写情小说,二十章。天虚我生著。载《月月小说》第十一至十八号, 清光绪丁未(1907)十一月至戊申 (1908)六月出版。标“侠情小说”。共二十章,然有两个第十六章,故实为二十一章。《柳非烟》以侠客陆位明为经线,以佳人柳非烟和

  • 尚书注考·陈泰交

    一卷。明陈泰交撰。泰交字同倩,浙江嘉兴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旨在指摘蔡沈《书集传》之疏漏,凡所指摘,引经、注经不相照应者3条,同字异解者362条。其中不相照应者3条,蔡《传》引经、注经显相矛盾,诚蔡氏之误;其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