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苟论第四 当赏
当赏
原文:
四曰:民无道知天,民以四时寒暑日月星辰之行知天。四时寒暑日月星辰之行当,则诸生有血气之类皆为得其处而安其产。人臣亦无道知主,人臣以赏罚爵禄之所加知主。主之赏罚爵禄之所加者宜,则亲疏远近贤不肖皆尽其力而以为用矣。晋文侯反国,赏从亡者,而陶狐不与。左右曰:“君反国家,爵禄三出,而陶狐不与,敢问其说。”文公曰:“辅我以义,导我以礼者,吾以为上赏;教我以善,强我以贤者,吾以为次赏,拂吾所欲,数举吾过者,吾以为末赏。三者。所以赏有功之臣也。若赏唐国之劳徒,则陶狐将为首矣。”周内史兴闻之曰: “晋公其霸乎!昔者圣王先德而後力,晋公其当之矣!”秦小主夫人用奄变,群贤不说自匿,百姓郁怨非上。公子连亡在魏,闻之,欲入,因群臣与民从郑所之塞。右主然守塞,弗入,曰:“臣有义,不两主,公子勉去矣!”公子连去,入翟,从焉氏塞,菌改入之。夫人闻之,大骇,令吏兴卒。奉命曰:“寇在边。” 卒与吏其始发也,皆曰:“往击寇。”中道,因变曰:“非击寇也,迎主君也。” 公子连因与卒俱来,至雍,围夫人,夫人自杀。公子连立,是为献公。怨右主然,而将重罪之;德菌改,而欲厚赏之。监突争之曰:“不可。秦公子之在外者众,若此,则人臣争入亡公子矣,此不便主。”献公以为然,故复右主然之罪,而赐菌改官大夫,赐守塞者人米二十石。献公可谓能用赏罚矣。凡赏非以爱之也,罚非以恶之也,用观归也。所归善,虽恶之,赏;所归不善,虽爱之,罚。此先王之所以治乱安危也。
译文:
人民没有别的途径了解上天,人民依据四季寒暑日月星辰的运行了解上天。四季寒暑日月星辰的运行适宜,那么各种有生命有血气的物类,就能各得其所、各安其生了。臣下也没有别的途径了解君主.臣下依据君主赏罚爵禄如何施予来了解君主。君主赏罚爵禄施予得恰当,那么亲疏远近、贤和不肖的人就都竭尽其力为君主所用了。
晋文公回到晋国,赏赐跟随自己流亡的人,而陶狐不在其中。文公的左右侍从说:“您回到晋国,三次拿出爵禄赏人,陶狐却不在其中,想冒昧地请教您这样做的道理。”文公说;“用义来辅佐我,用礼来引导我的,我给他最高的赏赐;用善道来教育我,用贤德来约束我的,我给他次一等的赏赐;违背我的意愿,多次举发我的过失的,我给他末等的赏赐。这三种赏踢,是用来赏有功之臣的。如果赏赐晋国辛劳的隶役,那就要把陶狐放在首位了。”周内史兴听到这件事,说:“晋侯大概会成就霸业吧!从前圣王把德行放在首位,而把力量放在其次,晋侯的做法与此相符了!”
秦小主夫人任用奄变,贤人们心中不快,隐匿不出;百姓们忧郁怨恨,指责君主。公子连这时正亡居魏国,听到这种情况,打算乘机入秦,取代小主为君,于是借臣下和百姓的帮助到郑所这个要塞去。右主然把守着要塞.不放他进击,说;“我要坚守道义,不同时侍奉两个君主,公子您快点离开吧!”公子连离开郑所塞,进人北狄,去往焉氏塞。守塞的菌改把他放了进去。小主夫人听到这个稍息,大吃一惊,命令将帅起兵去拦阻。将士们接到命令说;“敌寇在边境上。”这些将士刚出发的时候,都说:“去迎击敌寇。”走到半路,乘机发动哗变,说;“不是去迎击敌寇,而是去迎接君主。”于是公子连与士卒一起回来,到了雍城,包围了小主夫人,小主夫人自杀了。公子连立为国君,这就是献公。献公怨恨右主然,想重重地处罚他,感激菌改,想多多地赏赐他。监突谏争说:“这样做不行。秦公子流亡在外的很多,如果这样做,那么臣子们就会争相把流亡的公子放进来了。这对您是不利的。”献公认为他说的对,所以赦免了右主然的罪,而赐给菌改官大夫的爵位,赏给守塞的士卒每人二十石米。献公可说是能够使用赏罚了。大凡赏赐一个人,并不是因为喜爱他,处罚一个人,并不是因为憎恶他。赏罚是看一个人的行为将会导致什么结果来决定的。导致的结果好,即使憎恶他,也要给予赏赐,导致的结果不好,即使喜爱他,也要给予处罚。这是先王使乱世转为太平、使危局转为平安的方法。
猜你喜欢 乡党第十·朱熹 双桥随笔卷十·周召 钦定诗经传说彚纂总裁校对分修校刋诸臣职名·王鸿绪 三十九 备城门·墨子 卷九·王昭禹 周书·顾命·佚名 卷十六·刘玉汝 第40章 投壶·戴圣 《中庸》傳·欧阳竟无 真理与错误·梁漱溟 卷二百五十七·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六十二·唐慧琳 现代西藏序·太虚 北方毗沙门多闻宝藏天王神妙陀罗尼别行仪轨·佚名 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卷中·法照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