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原文】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①。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人道则见②,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注释】

①善道:正确的学说,引申为真理。②见:同“现”。

【译文】

孔子说:“坚定信念,勤奋学习,坚持真理至死不渝。不进入危险的国家,不居住动乱的国家。天下政治清明就出来实现抱负,天下政治黑暗就隐退。国家政治清明而自己却贫贱,这是耻辱;国家政治黑暗而自己却富贵,也是耻辱。”

【读解】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实际上还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述而》)只不过联系到学与守,贫贱与富贵作了更深入的阐发,使之具有更为坚实的基础和更为广阔的境界罢了。

说来也是,朗朗乾坤,太平盛世,人人奔小康,求大同,你怎么会贫且贱呢?敢情是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罢了。

相反,政治黑暗,世道昏乱,打砸抢抄抓害得人人自危,个个不安.你却大富大贵,不是一个吃黑钱、发横财的暴发户才怪。

在正人君子看来,以上两种情况都是耻辱。

猜你喜欢
  卷三·郑玄
  卷三十六(襄二十五年,尽二十五年)·孔颖达
  卷一五二·邱濬
  平书订卷八 制田第五下·李塨
  孟子通卷一·胡炳文
  孟子集编卷五·真德秀
  卷二十·沈廷芳
  卷三·鄂尔泰
  卷十二·魏了翁
  (七)朱子之理气论·钱穆
  卷六·赞宁
  宣讲佛教对于人生之关系·太虚
  覆仁山法师等书·太虚
  佛说孛经抄·佚名
  佛说法身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一·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三十一王右司渥【一十一首 补一首】渥字仲泽以字行兴定二年进士调管州司候不赴寿州防御使邦献商州防御使国器武胜节度庭玉爱其才连辟三府经歴官在军中凡十年举宁陵令未赴丁太夫人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五·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萧颖士传·欧阳修

    萧颖士字茂挺,梁朝鄱阳王萧恢的七世孙。祖父萧晶,贤能而有谋略,任雅相讨伐高丽时,表奏他为记室。越王李贞兴兵,萧晶拿着简策晋见,陈述了三条计策,越王不用,萧晶忖度越王必败,于是出走,客居并死于广陵。颖士四岁能写文章,十岁补为

  • 本造第一·桓谭

    秦吕不韦请迎高妙,作《吕氏春秋》。汉之淮南王聘天下辩通,以着篇章。书成,皆布之都市,悬置千金,以延示众士,而莫能有变易者,乃其事约艳,体具而言微也。董仲舒专精于述古,年至六十余,不窥园井菜。余为《新论》,术辨古今,亦欲兴治也

  • 卷八十五·湛若水

    <子部,儒家类,格物通>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八十五    明 湛若水 撰 漕运 汉文帝时贾谊上疏曰天子都长安而以淮南东道为奉地镪道数千不轻致输郡或乃越诸侯而遂调均发征至无状也古者

  • 卷一百五·陈祥道

    宋 陳祥道 撰射儀周禮司裘云王大射則共虎侯熊侯豹侯設其鵠諸侯則共熊侯豹侯卿大夫則共麋侯皆設其鵠【大射者為祭祀射王將有郊廟之事以射擇諸侯及羣臣與邦國所貢之士可以與祭者射者可以觀德行其容體比於禮其節比於樂

  • 春秋经解卷七·孙觉

    宋 孙觉 撰文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春秋之法继正即位继弑者不行其礼僖公正卒文公逾年而行即位之礼春秋书之以为继正继弑之法又以谨其始天王使叔服来防葬诸侯之卒天王固当使人吊且葬之叔服防僖公之葬诚礼之宜者然春秋

  • 卷三·易祓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官总义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总义卷三     宋 易袚 撰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以养王及后世子食饮膳羞虽曰养王及后世子然后世子谓之及者不敢同乎王也且王者备奉何以谓之养曰有养其德者有养其体者

  • 第十二 符言 5·王诩

    【原文】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①,四方上下、左右前后,荧惑②之处安在?右主问③。【注释】①天之、地之、人之:指三才之道,幽邃深远,必问于贤者方可行之。陶弘景注:“天有逆顺之纪,地有孤虚之理,人有通塞之分。有天下者,宜皆

  • 佛说须真天子经卷第一·佚名

    (文殊师利所报法言称一名断诸法狐疑法一名诸佛法普入方便慧分别照明持)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问四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之园给饭孤独精舍。与大众俱。比丘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万人。及诸

  • 第四 阎浮车相应·佚名

    第一 涅槃一尔时,尊者舍利弗住摩揭陀国之那罗迦村。二时,阎浮车普行沙门,来诣尊者舍利弗住处,与尊者舍利弗会释,交谈亲爱殷勤之话后,坐于一面。三坐于一面之阎浮车普行沙门,白尊者舍利弗曰:&ldquo;友舍利弗!所谓:&lsquo;涅槃、

  • 堕落·托马斯·曼

    Gefallen,短篇小说,托马斯·曼著。写于1894年。我们四人又聚在一起了。这一回,是矮个儿迈森柏尔格做东道主。我们在他的工作室里晚餐,吃得很痛快。这是一间布置得别出心裁的工作室;富有怪僻的艺术趣味。这里既有埃特鲁利和

  • 人的条件·阿伦特

    汉娜·阿伦特创作的社会学著作。什么是人的条件?阿伦特在介绍人的条件前先提出“积极生活”的三大基本要素:劳动(labor)、工作(work)、和行动(action)。劳动是与人体生命过程对应的活动,身体自发的生长、新陈代谢和最终的衰亡

  • 苑洛志乐·韩邦奇

    二十卷。明韩邦奇(1479—1555)撰。邦奇字汝节、苑洛,朝邑(今陕西大荔)人。是书首取《律吕新书》为之直解,凡二卷。前有邦奇自序,后有卫淮序。第三卷以下乃为邦奇所自著。其于律吕之原,较明人所得为密,而亦不免于好奇。其说

  • 太上灵宝净明道元正印经·佚名

    太上灵宝净明道元正印经,此篇盖为宋元净明诸经之一。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经文为四言诀,仅百余字,叙修真养性之要。其中有云:「不执不著,不与不并,视乎无形,听乎无声,心定神慧,是为净明。」

  • 陈辅之诗话·陈辅

    宋代诗论著作。1卷。陈辅著。此书成于北宋,亡佚已久,今人郭绍虞自曾慥《类说》、张鎡《仕学规范》、陶宗仪《说郛》中辑得25则,编入于《宋诗话辑佚》。就所得见者观之,书中记杂事,录诗句,间附评议。作者论诗较重内容,

  • 湘绮楼评词·王闿运

    词论。清王闿运(1832—1916)撰。一卷。闿运有《湘绮楼全集》已著录。此编系《湘绮楼词选》中之评语,析出单行。作者所作评语,均简要数语,多有深中肯綮者。王氏所评作家达四、五十人。唯词选家常有妄改词人作品之恶习,

  • 石霜尔瞻尊禅师语录·尔瞻达尊

    二卷。清达尊说,本开等记录。卷上示众上堂机缘,卷下拈古颂古偈颂赞书问佛事杂着附塔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