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小北

此书胡兰成先生自称原以日文起笔,后以中文改写。终未曾见有过日文版。我以为是日文版《自然学》的延续,后来借“革命要诗与学问”之名有过部分草稿,之后胡先生即应邀到了台湾。

这是他在台湾出版的第一部作品,因张其昀先生之建议,题名《华学科学与哲学》,十多年后朱天文拟编《胡兰成全集》,又改回《革命要诗与学问》出过一版,增补了《机论》《建国立极》两章。彼时胡先生还写有《致邓小平书》《上蒋经国书》两通书信,分别致两岸领导人,也属同一范畴的立国之言。

昔日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

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胡先生自不能与夫子相比,但譬之今日,胡先生的高低亦非浅薄如我者能尽窥,如陈丹青先生之谓,胡兰成与木心皆是民国时期一等一的高手。

譬如谁者之言,人世的问题,没有对错,惟有境界之分。胡先生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境界。他的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以及学问上的灵机一悟,被今日一些主流学者斥之谬论或诳语,那先已是今日的主流学者们自己生在了不同的层次之中。棋逢对手,是必要有对手。所以胡先生是好比一滩江湖之水,虽难以尽归大海,却仍可润泽大地,如春风点化山水。

胡先生所讲的东西,不能以知识去辩证,惟可以生命去体证,这就必要有强大的生活积淀、充沛的人生阅历,不止是知识的积累。

自然,胡先生非不可批评,在我看来甚至大可批评,然批评者也要有批评者的底气,与批评者的志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若有底气有志气,则必先是仁者是智者。反之,赞誉者亦如此。对于胡先生这个人,简单的毁誉都不得当。有一老者像是言中了,曾经看山就是山,现是看山不是山,将来又会看山仍是山。

且看这本书,将中国的学问概括为华学,并立于科学与哲学来讨论,在完全西化了的时代,是多大的气魄。书中涵盖了胡先生晚年的学思精华。他言世界文明之正统,明文明的东西之辨,作成《山河岁月》的续篇,通过对文明的反思,提出了几十年来切切于心的现代政治与产业制度的发想。胡先生晚年从易经出发,提出了大自然的五基本法则,通达于究极的自然。胡先生深交当时的大数学家冈洁,大物理学家汤川秀树,故能由此及彼,由彼及此。他领先于近代所有知识分子,破了科学的迷思,民主的迷思,也破了宗教的虚妄。

胡先生终其一生,在追逐一种理想化的政治。惟王建国,悠悠以世,为政治正名,这便是孔子一生的大志。礼崩乐坏,失天地之正,是春秋之病。而两千年后,春秋再起。胡先生想凭一己之力挽人世之谬,似是对抗了时潮,不知天下之人皆要说他糊涂。无怪昔日张爱玲先生亦为他的口燥唇干而心疼。今日惟贩夫走卒对他有许多亲切的好感,即因他们是来自民间的真实。

胡先生的一生是基于政治的,所谓王天下之道,所以文章在他是小道,毋宁要文章华国,才是言之有物。在我看来,他写政治的文章如写诗,做起学问来则又像写小说。不切题而切题。

《华学科学与哲学》我是也当诗读,也当小说看。

但是政治二字,岂是今日之语。今天我们所谈的惟是权力与斗争,有了乌烟瘴气,便政治是成王败寇之事。成王败寇,虽可飞扬跋扈一时,却难以为历史正名。古今多少事,转瞬已灰飞烟灭,后世人们反复记忆的必是人性的精华,文学之经典。胡先生基于政治,而高于政治,则他的身上有可我们记忆的内容。

二〇一三年六月于北京。

张其昀

胡兰成先生浙江嵊县人,家于剡溪之滨,所谓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者也。早年读书雁荡山中,写成《山河岁月》一书,以名山事业自期。近二十余年,寓居日本,欣赏东瀛风光之美,乐与其名士交,如着名数学家冈洁,诺贝尔奖金得主汤川秀树,镰仓女流画家小仓游龟,京都文学巨子保田与重郎等,相与讨论,极有心得,着述斐然。最近归国,在华冈任教,以其讲稿《华学、科学与哲学》,嘱为短文,以资介绍。

汤川秀树《创造的世界》里说“二十世纪前半期是科学上大发见的时代,后半期应当是哲学的时代,即就科学上的发现而提出哲学上新的思想体系。”美国史密斯桑尼研究院为纪念史密斯桑尼先生诞生二百周年,于一九六六年出版《人间知识》一书,由当代第一流学者十一人执笔,(华冈书城新知丛书有中文译本)是书大旨谓现代为伟大的科学技术时代,亦为太空探险时代,经过一百年来学术上的专门化,由于各方面文化的重新合离之后,可能出现一个新人化主义的时代。胡兰成先生这部新的着作,与《人间知识》所倡导者,令人读之,实有心同理同之感。

兰成先生曾说:“我乃自幸为中国人,有《易经》可与日本学者们上下其议论了。”中国人向来说宇宙,上下四方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便是说时间与空间合而为一。世界二字,世指时间,界指空间,也是时空合一之意。孔子是圣之时者也。兰成先生说道:“《易经》里的卦辞,凡是好卦都有其不可安心的爻,而凡不好的卦,又都有其可以转机的爻。易学要旨,总是教人生有着余裕,世界的变化还正多着呢!”

现代物理学家由实验证明了非对称性,这是最新的发现。兰成先生说:“无机体的东西是对称的,而有生命的东西则为非对称的。例如雪花六出是对称,而梅花五瓣是非对称。”《易经》

里阴阳生万物之原理,可由此窥其消息。又如天文学上之问题,天体何以没有互相撞毁,在科学上至今不能解答,兰成先生以为其实“银河系,也像海滩上的海鸟,有意志与感觉。”此语足与国父生元哲学相印证。生命是有目的的,大自然也是有意志的。

天体的秩序,乃是由大自然的意志在维持着。兰成先生说:“国父思想为二十世纪物理学上与天文学上新的发现所证明了。”

兰成先生说:“不知真的空间者如何能有天下,不知真的时间者如何能有历史。“英国史学家汤恩培说”世界还是需要统一,惟有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里,有此经验与智慧。”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困难似乎足以损害志气的,而《易经》的困卦却说:

“困,君子以遂志。”这并非仅仅所谓征服困难,而是对着困难也发生了喜欢。凡好事情都是从灾患才生出来的。兰成先生说:

“因为雨雪而发明了伞笠,有了伞笠,乃可与雨雪游戏了。”古来忧患兴邦的古训,与今日中国“庄敬自强,处变不惊”坚强的国民性,不是偶然而来的。

兰成先生说:“中国史上无奴隶制度,因之没有宿命论与原罪说。”又说:“因为中国古来没有农奴制,产业还是很健康的。”中国人都是齐民,所以过年过节,灯市赛会,最是繁华。现在奴隶,因之把人民的笑容,都一扫而空了。兰成先生说:“中国人讲王道文化,大自然是统一的,世界当然可以统一,统一世界先要来统一学问。以大自然法则为共同的标准,乃可以统一。”

孔子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罗素之称笛卡尔有曰:

“其文章格调异常优美,而平易近人。近世哲学之开创者有此文来,实一快事。”本人读兰成先生的着作,亦同有此快感。其文辞晓畅流丽,怡人心目,试节录一节,作为举例。

“又如中国的与日本的庭园,虽寻丈之地,亦具幽深之境。

书画的笔致与布置,因于阴阳虚实,可以一把扇子里有着无限江山。对着石涛的画,对着古琴曲平沙落雁,对着苏州杭州的楼台芳草斜阳,使人念天地之悠悠,而又一切都是现前的,此则又是相对时空亦升华而为绝对时空了。”

兰成先生说:“西洋哲学本体论没有无,认识论没有悟,实验论没有修行。”又说:“中国史是世界史的正统。”要证明这个道理,我们需要本着哲学、科学与文学的新综合,而为民族立心,为国家立命,博闻多识,澄思渺虑,网罗百家,共同努力。

世界大学之新趋势,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辅相成,不容偏废。以美国哈佛大学为例,二次大战告终时(一九四五年),曾出版《自由社会之通才教育》一书,大旨谓:通才教育可分为三部分,即人文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是皆人类之精神遗产。

语其功用,一为了解自己,一为了解他人,一为了解宇宙。合知己知人与知天,而成为心之训练。通才教育在大学教育应占三分之一时间云。兰成先生在中国文化学院讲授“华学、科学与哲学”一课,为一选修科,乃是通才教育之性质,通才教育之成效如何,当视师资与教材内容如何而定。今开此课,实为一良好的开始。

猜你喜欢
  志氏姓 第三十五·王符
  卷三·胡彦升
  律吕阐微卷十·江永
  卷二十一·孙瑴
  卷四·朱鹤龄
  卷十·魏了翁
  发墨守·郑玄
  左传折诸卷五·张尚瑗
  苏子·苏彦
  执务第三十九·桓宽
  中論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嘱累人天·佚名
  弘明集卷第十三·僧祐
  佛说苦阴经·佚名
  佛说三品弟子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六出 谬献·李渔

    〖小蓬莱〗(生带女官上)忽地佳音传到,顿教人愁逐魂销。相逢眼底,能差几刻,兀自心焦。寡人自充威武大将军,来到南京驻骅。虽差许进督兵进剿,那不过是遥作声援,只消王守仁一旅之师,就可以立平大乱。这也罢了,寡人此番出来剿贼原是

  • 第二十九回 刺血陈词臣沥胆 批鳞直谏主回心·萧晶玉

    且说宁佐回宫,启奏神宗天子,呈上口供,只说:“高公临审,言语支离,似有叛情。宋四失马私逃之事,并未知会州县,明系捏造之言。苏御史未曾奉旨,不敢加刑,请万岁圣裁。”神宗听了,甚为恼怒,偏遇着吕国材在旁,又极力帮了几句

  • 静春堂诗集卷四·袁易

    (元)袁易 撰新岁郊居即事白日无遗照青春入敝庐屠苏惭后饮桃梗伴闲居荒僻逢迎少衰慵拜起徐占年聴鸡卜吾得把犁鉏云叶开清旭霜花散积阴稍欣回冻泽已觉变鸣禽物化争流疾天机静玩深东风渐相顾来往补疎林岸帻江皋乆移笻野望

  • 卷一百十二·列传第五十·脱脱

        完颜合达 移剌蒲阿   完颜合达,名瞻,字景山。少长兵间,习弓马,能得人死力。贞祐初,以亲卫军送岐国公主,充护卫。三年,授临潢府推官,权元帅右监军。时临潢避迁,与全、庆两州之民共壁平州。合达隶其经略使乌林

  • 臧榮緒晉書卷九·汤球

      阮籍   阮籍字嗣宗。陳留尉氏人。文選詠懷詩注。   容貌瑰傑。志氣宏放。同上。   籍隨叔父至東兗。刺史王昶。聞籍奇偉。請與相見。乃歎息以不能測。御覽五百十二。   太尉蔣濟聞籍有才雋。而俶儻為志高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五·佚名

    正统六年春正月乙亥朔 上诣 奉先殿 太皇太后宫 皇太后宫行礼以是日日当食免文武群臣朝贺筵宴 太皇太后 皇太后免命妇朝贺○庚子行在礼部尚书胡濙奏今年正月朔午刻日当食 皇上敬谨天戒预敕群臣救护至期天气晴明太阳正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八·佚名

    正德十五年秋七月丁亥朔 上在南京是日享 太庙驸马都尉游泰代行礼○云南弥勒州十八寨盗阿勿阿革等纠众数千焚掠宁州通海诸村寨广西知府张缙假征剿名歛民财数千两事觉弃任而逃通判王鐈署事乃与指挥查俊等集兵胁抚阿勿负

  • ◎章一山却聘记·李定夷

    章┪不受礼聘,京华人士传为美谈。当时政事堂聘章书曰: “一山先生道席五月二十七日奉大总统谕,章┪由政事堂优礼函聘等因,伏维先生亮节夷冲,灵修醇粹,然龙烛以照,海云梦胸,吞建翠于以翳霄天风,背负在昔,提衡译学,陶育英髦,饮

  • ●南疆绎史勘本卷十三·温睿临

    古高阳氏补纂目录列传七黄得功高杰刘泽清右镇将列传第七。◎温氏「原本」于四镇最略,仅节「绥寇纪略」数语合论之。夫靖南之神勇多劳、戆忠殉主,兴平之投诚服善、赍志亡身,虽其始末踪迹有殊,要之尽于国事,均足千古者也。史

  • 卷之三·姚莹

    遵旨筹议覆奏(夹片)谢赏世职恩奏二次生捦逆夷姧民讯供进呈夷信图书奏(夹片)击破通夷匪船拿获姧民逆夷大帮潜遁奏查明南北两路逆案出力人员奏(夹片)覆讯夷供分别斩决留禁绘呈图说奏遵旨筹议覆奏(夹片)奏为遵旨议奏、仰祈圣鉴事

  • 第四十章 完成北伐·李宗仁

    一南京国民政府既经重建,唐、张之变也已平息,所部均奉令整编,预备继续参加北伐。由于宁汉分裂而左右为难的川、云、贵各省,至是也表示绝对服从中央。全国除东三省、热河、察哈尔、河北等省尚为奉军所盘踞外,余概在

  • 卷十二·李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会通卷十二     元 李廉 撰文公【名兴諡法慈惠爱民曰文在位十八年】左氏【注文公僖公之子夫人声姜所生僖公薨文公立】【周襄王二十六年】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左氏【注先君未葬而公即位不可旷年

  •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五·圆晖

      从此第五。明六种性。就中八。一明六阿罗汉。二明六性先后。三明从性果退。四明学凡种性。五明三退不同。六明退果时相。七明练根不同。八明无学九人。此下第一。明六阿罗汉者。论云。如前所说。不动应果。初尽智

  • 卷第四·佚名

      施设论卷第四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对法大论中因施设门第六之二论中问曰。有何所因。而能了知正觉。世尊于诸众生。大悲超胜。答世尊为见世间众生。染烦恼病。烦恼逼迫。

  • 广成子解·苏轼

    《广成子》取自《庄子·在宥篇》之黄帝问广成子一章。北宋苏轼为之解。一卷。“广成子”,中国神话中的仙人。后为道教所尊奉。相传为轩辕时人,隐居崆峒山石室中。黄帝曾前往问修身至道之要。该书借托广成子答黄帝之问

  • 全唐诗话续编·孙涛

    诗话。清人孙涛辑。二卷。涛字乐山,生卒年及生平事迹未详。此编系为续《全唐诗话》而作。书分上、下卷,冠孙涛“弁言”。总百○四条。上卷补《全唐诗话》“载其人而遗其事者”,下卷补“其人与事之俱未及载者”。辑者

  • 朝鲜王朝实录[鲁山君日记]·佚名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鲁

  • 无量寿大智陀罗尼·佚名

    一卷,赵宋法贤译。纯咒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