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二)

《近思录》第二卷为学大要,凡百十一条,兹亦随拈两条为例。明道言:“为学只要鞭辟近里,著己而已。故切问而近思,则仁在其中矣。言忠孝,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只此是学。质美者明得尽,渣滓便浑化,却与天地同体。其次惟庄敬持养,及其至则一也。”今按:此条即孔子所谓古之学者为己,孟子所谓收其放心也。学者所以学为人。为己者,即己之学为人,故曰鞭辟近里,吃紧为人也。学为人主要在行得通。人生在大群中,行不通,即不得为人。所谓道,则即是行而通者。立则见其参于前,在舆则见其倚于衡,皆指此道言。人之初学,虽未即明道,但须知此道近在吾前,斯则心存庄敬,其离道亦不远矣。自明其道,乃即与天地同体,斯义难言,惟待学者之心领而神会。

西方人为学,惟务知识。姑就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三项言,广宇长宙,即此三项,愈推愈远,愈分愈繁,乌有所谓鞭辟近里者。

伊川言:“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此条补明道上条所未及。人心即生命,当有成长。而他心如己心,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贵能就圣贤心努力向前,故有进学工夫,斯我心亦日长日成矣。若仅务涵养,未免单限于己心,只注意在自然小生命中,未能进入文化大生命。陆象山言:“尧舜曾读何书来”,此语亦不差。但孔子学不厌,斯更有进。文化大生命,亦随以长成。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尧舜在文化大生命中,譬如一赤子。孔子在文化大生命中,则如一大人。孔子未失尧舜之心,惟在涵养外,终须有进学一境,庶使此心日长日成。倘务于进学而失去其赤子之心,则终亦非进学之正途。

又横渠订顽,即《西铭》,曰:“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践形惟肖者也。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不愧屋漏为无忝,存心养性为匪懈。恶旨酒,崇伯子之顾养。育英才,颖封人之锡类。不弛劳而底豫,舜其功也。无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体其受而归全者,参乎。勇于从而顺令者,伯奇也。富贵福泽,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横渠此篇,二程极所重视。朱子又特为濂溪《太极图说》及横渠此篇作注。惟《太极图说》重在道体,而此篇则重在为学大要,斯其异。

横渠言学重行,学即学于行而已。前言往行,会通合一,而道即在是。孔子集大成,横渠此篇可谓有其意。今人则特好于语言议论方面求之,所谓哲学思想是也。或谓此篇近道家言,或谓此篇近墨家言。近人又谓此篇乃横渠有采于当时流行关中之西来回教家言。不知横渠所躬行实践,则确乎其非墨非道非回,而纯乎一儒。故读中国古圣贤书,贵能躬行实践善加体会。不贵以语言议论轻肆批评。

横渠言知化者善述其事,穷神者善继其志,惟同一志,同一事,乃成为文化传统,而其要则在知化穷神。故必学以明道。曰化曰神,斯即道之体。在己而能知化穷神,则己即与化与神而为一矣。故曰,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此见儒道宏通,断非偏陷无主可拟。

已既与道而为一,则存之与殁,富贵福泽之与贫贱忧戚,皆一也。君子之无入而不自得者在此。近人则必言环境,环境不仅人人所异,亦复时时不同,何处去觅一合我理想而又安定不变之环境。体其受,勇于从,则无时无境而无不有宜,唯在其存心养性践形惟肖而已。横渠此篇以宇宙大全体为一家,以吾之毕生为一孝子,其实则亦犹有子所谓孝弟为仁之本之意而已。而推而广之,至于无涯涘,能勿忘其为述事继志,则庶乎可领略斯篇主要精神之所在。

西方人主个人主义,或主群体主义。集合个人斯为群体,故主张群体,亦犹主张个人。宇宙万物则仅供各个人之予取予求。乌有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能和合个人与群体而为一之想乎。

横渠又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乃志于学志于道之主要宗旨。又曰:“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此乃言为学功夫。近人则喜言为学方法。功夫用心在一己之内,方法则用心在一己之外,此亦中西为学一相歧处。

猜你喜欢
  卷四 公孙丑章句下·孟子
  景公欲诛断所爱橚者晏子谏第九·晏婴
  卷三十 论语十二·黎靖德
  第七章 35·辜鸿铭
  提要·俞皋
   一 中国式的家庭理想·林语堂
  春秋修后鲁史旧文·湛若水
  卷二十九·范处义
  卷十一·马骕
  卷十一·方苞
  (十二)·钱穆
  (五)·钱穆
  原道下·章太炎
  叙录·颜之推
  忆念品第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六十三·彭定求

        卷863_1 【与薛昭合婚诗】张云容   脸花不绽几含幽,今夕阳春独换秋。   我守孤灯无白日,寒云陇上更添愁。   幽谷啼莺整羽翰,犀沈玉冷自长叹。   月华不向扃泉户,露滴松枝一夜寒。   韶光不见分成尘,曾

  • 第五十二回 不忘车笠盟寻张遇李 远寄平安字指柳说槐·萧晶玉

    且说曹文豹大怒出店,走了几步,翻身复又同来,向店家问道:“他的府第在于何处?”店家不敢不说,遂答道:“出门一直望西,走一箭多远,坐北朝南一所大府,门外两个白石狮子的便是。”曹爷也不再言,一口气走至镇国府

  • 第三折·佚名

    (周瑜领卒子上,云)某周公瑾是也。自赤壁鏖兵大战,折了某大将黄盖,倒被刘备占了俺家荆州九郡。今某设下孙、刘结亲之计,暗差甘宁、凌统二将,只推送亲,夺下城门,便来飞报。怎么这早晚还不见一个消息,好恼人也。(甘宁同凌统上)(

  • 卷一百四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四十五杜頠【一作顔】杜頠开元十五年同王昌龄登第诗二首从军行秋草马蹄轻角弓持弦急去为龙城候正值胡兵袭军气横大荒战酣日将入长风金鼓动白露【一作雾】铁衣湿四起愁边声南辕时伫立断蓬

  • 御选宋诗卷一·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一帝制诗太祖初日诗欲出未出光邋遢千山万山如火发须防走向天上来赶却残星赶却月太宗赐陈搏曽向前朝号白云后来消息杳无闻如今若肯随征召总把三峯乞与君真宗太庙乐章二首奠瓒用万国朝天鸿源濬发

  • 忠义第十四·吴兢

    冯立,武德中为东宫率,甚被隐太子亲遇。太子之死也,左右多逃散,立叹曰:“岂有生受其恩,而死逃其难!”于是率兵犯玄武门,苦战,杀屯营将军敬君弘。谓其徒曰:“微以报太子矣。”遂解兵遁于野。俄而来请罪,太宗数之曰:“汝昨者出兵来战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七·佚名

    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壬戌朔○癸亥大学士赵志皋廿□寺以日讲请因言经书俱已讲过我 祖宗嘉谟善政比隆帝王具载 实录中欲每日摘取一条进讲以备 皇上法 祖通今之助不报已淂旨诗经讲完时请旨别讲他书不淂輙撰讲章已再请钦

  • 历代名贤确论卷九十九·佚名

    高祖高祖簒唐【范祖禹】梁统【六一】通论梁之失【温公】庄宗郭崇韬【子由 何去非】通论唐之兴亡【温公】高祖李彦珣同张从宾谋反既克高祖赦之又以赦令已行不治杀母之罪【温公】通论晋之兴亡【温公】高祖高祖之政【温

  • 周本纪第四·司马迁

    解惠全张德萍译注【说明】周朝是继殷商灭亡之后,我国历史上又一个奴隶制王朝。周也是一个古老的部族,活动在西北黄土高原上,可能是夏族的一个分支。早在唐尧时代,周的始祖后稷就担任农师,掌管农业生产。后稷的后代公刘、古

  • 明鉴易知录卷一·吴楚材

    明纪太祖高皇帝编 戊申,明太祖高皇帝洪武元年,春正月,吴王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号曰明,建元洪武,追尊四代祖考妣皆为帝后。纪 元顺帝至正十二年,闰三月,明太祖朱元璋起兵濠州。太祖之先故沛人,徙江东句容为朱家巷,宋季大父再徙

  • 卷二百四十七·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四十七邢部尚书秦蕙田撰凶礼二荒礼周礼地官大司徒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注荒凶年也郑司农云救饥之政十有二品】【郑氏锷曰金穰水毁木饥火旱或不可逃所恃以无恐

  • 左传折诸卷二十七·张尚瑗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折诸卷二十七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撰哀公楚子围蔡报柏举也经书楚子随侯许男围蔡史通驳之云许既灭矣君执家亡能重列诸侯举兵围国者哉其间行事必当有説经既不书传又阙载缺略如此寻绎难知杜注云经定六年

  • 卷二十七 特牲馈食礼第十五之二·李如圭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释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释卷二十七   宋 李如圭 特牲馈食礼席于户内郑注为主人铺之西面席自房来主妇洗爵酌致爵于主人主人拜受爵主妇拜送爵郑注主妇拜拜于北面也今文曰主妇洗酌爵宗妇

  • 咬空·佚名

    佛陀住世时,有一位名叫优婆先那的比丘尼,有一次在山洞中禅坐时,忽然大声呼喊着在对面岩窟中的舍利弗尊者,当舍利弗来到他的面前时,他说道:&ldquo;舍利弗尊者!我刚才坐禅的时候,身上好像有什么东西在爬,起初并没有

  • 希叟和尚广录卷第五·希叟绍昙

    拈古并颂举沩山卧次。(长蛇偃月势难分)仰山上问讯。(赤脚上刀梯)沩山转面觑后。(绵[果/衣]蒺藜)仰云。某甲是和尚弟子。何用形迹。(撩钩搭索)沩山作起势。(利动君子。半是真情半脱空)仰山便出。(黄蘗作驴锹)沩唤回云

  • 奥勃洛莫夫·冈察洛夫

    俄国作家И.А.冈察洛夫的长篇小说。小说通过描写奥勃洛莫夫的童年、恋爱和事业塑造奥勃洛莫夫性格。奥勃洛莫夫本性温柔善良纯洁诚实,享受过高等教育,有条件成就一番事业。但他在自己闭塞的庄园,远离都市文明的“奥

  • 意大利建国三杰传·梁启超

    近人梁启超撰。一卷。主要叙述马志尼、加里波第、加富尔领导意大利资产阶级复兴运动的始末。于三人身世、经历、政治主张和活动叙述甚详。对马志尼组织青年意大利党采取教育与暴动并行、加富尔进行资产阶级民主改革颇

  • 朝鲜王朝实录[鲁山君日记]·佚名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