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九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九十七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孟子第十一

告子章句上

考异古本注谓性命难言也命下有之字足利本同今本

告子曰至必子之言夫

考异古本注告子以爲人性爲才干才作木足利本同今本 而成其桮棬乎无其字足利本同今本 明不可比桮棬古本棬下有也字 盖叹辞也无盖字○章指言养性长义顺天自然残木爲器变而后成告子道偏见有不纯仁内义外违人之端孟子拂之不假以言也

补遗古本注所能顺完所作子足利本同 以告子转性爲仁义爲上有以字足利本同

告子曰至其性亦犹是也

考异古本注谓湍水湍萦水也作谓湍湍潆水也○章指言人之欲善犹水好下廹势激跃失其素真是以守正性者爲君子随曲拂者爲小人也谨按疏拂作折补遗古本注湍水圜也水作者足利本同

告子曰至犹人之性欤

考异古本注同白无异性下有也字足利本同今本问告子以三白之性同邪以上有子字○章指言物虽有性性各殊异惟人之性与善俱生赤子入井以发其诚告子一之知其麤矣孟子精之是在其中谨按足利本是作人

告子曰至耆炙亦有外欤

考异古本注长大者非在我者也在下有于字无者字足利本者字同今本 犹白色见于外者也无者字足利本同今本 同谓之白可也可作何足利本同今本且谓老者爲义乎义上有有字 告子曰爱从心则

已心悦上心作已 所悦喜者在外喜下有老字 已情性敬之性作徃足利本同今本○章指言事虽在外行其事者皆发于中明仁义由内所以晓告子之惑也

孟季子问至饮食亦在外也

考异古本注酌酒则谁先酌谁先酌作先酌谁足利本同今本 斯须之敬在乡人下有也足利本同今本○章指言凡人随形不本其原贤者达情知所以然季子信之犹若告子公都受命然后乃理

补遗古本注鄕人以在宾位无以字

公都子曰至故好是懿德

考异古本注亦不能使其二子爲不仁其作此 是亦各有性者矣者矣作也 然则彼之所言皆爲非与无爲字与作邪足利本作欤 其有下愚不移者也古本无也 譬若乎被疾不成之人无乎字 言天生蒸民蒸作众 民之秉彛彛常也二彛作夷谨按古本本文作夷足利本文同今本注同古本参差不一如此 故曰人皆有是善者也作故言人皆有善也足利本同今本○章指言天之生人皆有善性引而趋之善恶异衢高下相悬贤愚舛殊寻其本者乃能一诸谨按疏相作自舛作行

孟子曰富嵗至悦我口

考异古本注厄作阨 地之有肥硗耳地上足利本有如字 龙子古贤人也人作者 谁不同也下有草性曰刍糓养曰豢八字谨按性恐牲误○章指言人禀性俱有好憎耳目口心所悦者同或爲君子或爲小人犹麰麦不齐雨露使然也孟子言是所以朂而进之补遗古本注贻我来麰来作麦

孟子曰牛山至惟心之谓与

考异古本注牛山未尝盛美未作木 以爲未尝有善本性本作才○章指言秉心持正使邪不干犹止斧斤不伐牛山山则木茂人则称仁也谨按疏山则作则山补遗古本注旦书日昼也日昼作昼日足利本同

孟子曰无或至曰非然也

考异古本注其一人志欲射鸿鹄志下有念字足利本志作念○章指言奕爲小数不精不能一人善之一人恶之虽竭其道何由智哉诗云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此之谓也谨按疏何由智哉作何由能成

孟子曰鱼我至失其本心

考异古本注有不爲不爲苟患而辟患也上患作恶人之贱者贱作饿 嘑尔犹嘑尔下嘑作呼 凡人以其贱已凡人上有道中二字 礼义与否否作不 穷乏者也无也字足利本同今本 所谓失其本心者也无者字足利本同今本○章指言舍生取义义之大者也箪食万钟用有轻重纵彼纳此盖违其本凡人皆然君子则否所以殊也

补遗古本注不复辩别有礼义与否复作得

孟子曰至求其放心而已矣

考异古本注鸡犬作鸡狗 学问所以求之矣无矣字足利本同今本○章指言由路求心爲得其本追逐鸡狗务其末也学以求之详矣

补遗古本注可哀悯哉哉作也

孟子曰今有至不知类也

○章指言舍大恶小不知其要忧指忘心不乡于道是以君子恶之也

孟子曰拱把之桐梓

考异古本注不思之甚者也无者字 冝孟子有是以言之欤无此九字○章指言莫知养身而养树木失事违务不得所急所以诫未达者也谨按足利本违作远

孟子曰人之至尺寸之肤哉

考异古本注治心志者爲大人故也无故也二字足利本同今本 岂但爲肥长尺寸之肤哉哉作邪 亦以怀其道德也也上有者字足利本德也作者也○章指言养其行治其正俱用智力善恶相厉是以君子居处思义饮食思礼也谨按古本训厉爲励

补遗古本注人所贱之者所下有以字足利本同

公都子问曰至大人而已矣

考异古本注善胜恶则恶不能夺之而已矣无之而已矣四字○章指言天与人性先立其大心官思之邪不乖越故谓之大人也

孟子曰有天爵者至必亡而已矣

考异古本注终必亡也也作之足利本同今本○章指言古修天爵自乐之也今要人爵以诱时也得人弃天道之忌也惑以招亡小人事也

孟子曰欲贵者至人之文绣也

考异古本注赵孟晋卿之贵者也足利本无也字 人之所自有也者无也字○章指言所贵在身人不知求膏文绣已之所优赵孟所贵何能比之是以君子贫而乐也

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

○章指言爲仁不至不反诸已谓水胜火熄而后已不仁之甚终必亡矣爲道不卒无益于贤也谨按卒足利本作率

补遗古本注何能救一车薪之火也救作胜足利本同亦终必亡仁矣亡作无

孟子曰五谷者种之美者也

○章指言功毁几成人在慎终五糓不熟荑稗是胜是以爲仁必其成也

孟子曰羿之至亦必以防矩

考异古本注羿古之善射者善作工 彀张下有也字弩付的者付作向 得射者之张也得作犹 大匠

攻木工工上有之字○章指言事各有本道有所隆彀张规矩以喻爲仁学不爲仁犹是二教失其法而行之也

补遗古本文必至于彀至作志下同足利本同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九十七

猜你喜欢
  二、释言·佚名
  卷十 关朗篇·王通
  卷一二三·邱濬
  卷一百三十七·陈祥道
  古文孝经説序·佚名
  卷七·孙瑴
  提要·毛奇龄
  洪范明义卷下之上·黄道周
  卷二十一·吴澄
  原序·陈启源
  卷十四·姚炳
  佛说十一想思念如来经·佚名
  度五比丘品第十七·佚名
  佛说十吉祥经·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五·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二集卷八十三·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八十三古今体九十四首【己卯一】己卯元旦絪緼天地三灵协发起隂阳万物融星德喜赢滋百长木行从正建时功南邦水土平成庆西极车书拜舞同【回目霍集斯伯克之子漠咱帊尔

  • 卷九十六·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九十六张蠙蠙字象文清河人初与许棠张乔齐名登干宁进士第为校书郎栎阳尉犀浦令王建开国拜膳部员外郎后为金堂令王衍与徐后游大慈寺见壁间书墙头细雨埀纎草水面回风聚落花爱之问知蠙句给札令

  • 卷一百六十五·列传第五十二·宋濂

        张禧   张禧,东安州人。父仁义,金末徙家益都。及太宗下山东,仁义乃走信安。时燕蓟已下,独信安犹为金守,其主将知仁义勇而有谋,用之左右。国兵围信安,仁义率敢死士三百,开门出战,围解,以功署军马总管。守信安逾

  • 附錄一 跋·叶隆礼

      契丹國志提要   契丹國志二十七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宋葉隆禮撰。隆禮號漁林,嘉興人,淳祐七年進士,由建康府通判,歷官祕書丞,奉詔撰次遼事為此書,凡帝紀十二卷,列傳七卷,晉降表、宋、遼誓書、議書一卷,南北朝及諸國饋貢

  • 第八十九回 袒匪殃民联军入境 见危授命志士成仁·蔡东藩

      却说清廷会议这一日,军机大臣世铎、荣禄、刚毅、王文诏、启秀、赵舒翘皆到。天色将明,太后独御仪銮殿,垂询开战事宜。荣禄含泪跪奏道:“中国与各国开战,原非由我启衅,乃是各国自取;但围攻使馆,决不可行,若照端王等主张,恐

  • 彭城王刘义康传·李延寿

    彭城王刘义康,在永初元年,被封为彭城王。历任南豫、南徐二州刺史,并且都兼任都督。文帝即位,封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元嘉三年(426),改授都督、荆州刺史,配给仪仗三十人。刘义康少年时候就很聪颖明察,后来担任地方长官,

  • 五九、列御寇考(附南郭子綦)·钱穆

    《庄子 让王篇》:&ldquo;子列子穷,客言之郑子阳,子阳令官遗之粟,列子辞。其卒,民果作难,杀子阳。&rdquo;子阳之事,见《吕览 适威》《首时》,又见《淮南 氾论》。云:&ldquo;子阳好严,舍人有过而折弓者,畏罪恐诛,则因猘狗之惊,而弑子

  • 卷二·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或问卷二宋 朱子 撰大学传十章或问一章而下以至三章之半郑本元在没世不忘之下而程子乃以次于此谓知之至也之文子独何以知其不然而遂以为传之首章也曰以经统传以传附经则其次第可知而二说之不然审

  • 我的生活实情·梁漱溟

    我自己行动多悔,差不多几十年来总是这样子。所谓心安理得者,在我心中很不容易继续,即很不容易比较没有问题,不后悔。这有两层原因:自己从小时起,要强,不同流俗的意气盛,这种意气支配了自己,就容易有悔有悟。反过来说,如一个平常

  • 指月录卷之十三·瞿汝稷

    六祖下第五世 ▲陈睦州尊宿讳道明。江南陈氏之后也。生时红光满室。祥云盖空。旬日方散。目有重瞳。面列七星。形相奇特。秀出人表。因往开元寺。礼佛见僧。如故知归。白父母愿求出家。父母听许为僧。后持戒精严。学

  • 卷之六·佚名

    宋括山一庵释 本觉 编集明十林居士 周之训 较订南北朝北周宇文姓(都长安。五主。二十六年。禅于隋)  齐高姓(都邺。六主。二十八年。国入周)南後梁萧姓(都江陵。三主。三十三年。国入隋)  陈陈姓(都建康。五

  •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十二·石雨明方

    嗣法小師淨柱編贊騎牛出山像贊食雪山雪,白而且肥,一色邊事,人所見希。隨類而墮,如虎之赴,驀爾騎歸,忘卻舊路。噫!隨緣水草納些些,花落珠藤鳥亂啼。蓮花座觀佛贊法身本無相,無相非法身,六載雪山雪,忽爾春風新。春風新,鷓鴣頻,寶花王

  • 渊海子平·徐大升

    古代算命书。清人假托宋徐大升撰。与托名刘基的《滴天髓》及沈孝瞻的《子平真诠》、张神峰的《神峰通考命理真宗》、陈素庵的《子平约言》以及无名氏的《拦江网》(即《穷通宝鉴》)等,同为近世江湖术士挟术游食所常用

  • 鲁班全书·鲁班

    鲁班全书是中国古代一本奇异之书,据传为圣人鲁班所作,上册是整人的法术,下册是解法和一些医疗法术。但除了医疗用法术外,其他法术都没有写明明确的练习方法,而只有咒语和符。

  • 魂南记·易顺鼎

    《魂南记》是以日记形式,记录自光绪21年5月1日请命赴台,至9月刘永福内渡福建为止的抗日经过,〈魂南集〉则是当时经各地吟咏所作。 

  • 正法华经·佚名

    凡十卷。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九册。为法华经现存三译本中之最古者。本经译于太康七年(286),由聂承远传译为华语,张仕明、张仲政笔受,竺力、帛元信共同参校。本经之原本乃于阗国王宫所藏六千五百偈之贝叶本,经中含有

  • 宗镜录·延寿

    凡一○○卷。又作宗鉴录、心镜录。永明延寿着,成书于宋太祖建隆二年(961)。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本书广收大乘经论六十部,及印度、中国圣贤三百人之著作等汇编而成。其内容详述诸佛之大意与经论之正宗。全书立论重在顿

  • 永济融禅师语录·佚名

    2卷,清 融说 师住.妙印等录。卷上,上堂(附挂钟板 斋单) 小参 双塔寺入院法语 垂问 落堂语 入室机缘 勘辨机缘 自讚。卷下,普说 茶话 拈古 颂古 杂录 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