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古文孝经説序

修实録检讨官承议郎秘书省著作郎兼侍讲臣范祖禹上进

古文孝经二十二章与尚书论语同出于孔氏壁中歴世诸儒疑莫能明故不列于学官今文十八章自唐明皇为之注遂行于世二书虽大同而小异然得其真者古文也臣今窃以古为据而申之以训説虽不足以明先王之道庶几有万一之补焉臣谨上

猜你喜欢
  题近溪子明道录 耿定向·罗汝芳
  四书賸言卷一·毛奇龄
  第十章 9·辜鸿铭
  卷一百九十二·山井鼎
  卷三十·江永
  卷二百三十二·秦蕙田
  卷五·李光坡
  译文 卷一 道体·朱熹
  襄公·襄公三十年·左丘明
  礼器·姚际恒
  卷九 治法·张伯行
  卷十七·赞宁
  卷上·佚名
  评近代科学之发展及其与哲学之关系·太虚
  理事·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菌阁琐谈·沈曾植

    ○黄公词筌守州规轨贺黄公载酒园诗话,与吴修龄围炉诗话,皆标举晚唐,斥王、李者。标新撷秀,清婉动人,实亦竟陵之旁流,彼幽此浅耳。黄公皱水词筌,亦多俊语,而确守州规轨。殊不思卮言所谓宛转绵丽、浅至儇俏者,吴歌佳致,政可

  • 茶山集卷八·曾几

    宋 曾几 撰七言絶句乞梅曾宏甫二首寻梅不惜上南坡傍险冲泥奈老何寂寞僧牕禅榻畔好枝还解送人麽腊前腊后无非雪溪北溪南并是梅知有家山难觅路敢烦健步送春来觅梅欲寻梅去不禁寒宜著书籖研滴间闻道南坡开似雪略分疎影

  • 提要·常建

    【臣】等谨案唐常建不知其字其里贯亦无可考据陈振孙书録解题知为开元十五年进士终于盱眙尉而已诗家但称曰常尉从其官也唐书艺文志载常建诗一卷此本三卷乃毛晋汲古阁所刋云不知何人类而析之据文献通考作于宋末元初尚作

  • 卷二十六·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录卷二十六杜甫【三】古体诗【三】水阁朝霁奉简严云安东城抱春岑江阁邻石面崔嵬晨云白朝旭射芳甸雨槛卧花丛风床展书卷钩帘宿鹭起丸药流鸎啭呼婢取酒壶续儿诵文选晩交严明府矧此数相见三韵三篇

  • 列传第九十七·刘昫

    ○杜黄裳 高郢 子定 杜佑 子式方 从郁 式方子悰 从郁子牧 杜黄裳,字遵素,京兆杜陵人也。登进士第、宏辞科,杜鸿渐深器重之。为郭子仪朔方从事,子仪入朝,令黄裳主留务于朔方。邠将李怀光与监军阴谋代子仪,乃为伪诏书,欲

  • 卷之二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西汉年纪卷三·王益之

    宋 王益之 撰惠帝孝惠皇帝讳盈高祖太子也母曰吕皇后帝年五嵗高祖初为汉王二年立为太子十二年四月高祖崩五月丙寅太子即皇帝位【汉书纪】是时高祖八子长男肥帝兄也异母肥为齐王余皆帝弟戚姬子如意为赵王薄夫人子恒为

  • 三八四 谕内阁所有《明史 本纪》着英廉等将原本逐一考核添修·佚名

    三八四 谕内阁所有《明史 本纪》着英廉等将原本逐一考核添修乾隆四十二年五月十三日乾隆四十二年五月十三日内阁奉上谕:前因《明史》内于蒙古人、地名昔译未真,特命馆臣照辽金、元,三史例查核改订,并就原板扣算字数刊正,

  • 第二章 眉山·林语堂

    自長江逆流而上,經漢口,過名滿天下的三峽,便進入了中國西南的一大省份——四川,再沿江上行,過重慶,直到水源,便可看見一尊大石佛,其高三百六十英尺,是由江邊一個懸崖峭壁雕刻而成。在此四川省西部的邊界,在雄偉高聳的峨眉山麓,就

  • 一七八 从不说话到说话·周作人

    民国廿六年(一九三七)七月以后,华北沦陷于日寇,在那地方的人民处于俘虏的地位,既然非在北京苦住不可,只好隐忍的勉强过活,头两年如上两章所说的总算借了翻译与教书混过去了。但到了廿八年元旦来了刺客,虽然没有被损害着,警察局

  • 郭正域传·张廷玉

    郭正域,字美命,江夏人,万历十一年(1583)的进士。选为庶吉士,授职为编修,与修撰唐文献同时担任皇长子的老师。他们二人都经三次调官后升为庶子,没有离开过讲坛。每次讲授完毕,诸位内侍出来相互揖拜,只是他们两人从不跟别人交谈

  • 卷一百二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二十四人物志四宗室王公传二【和硕郑献亲王济尔哈朗 和硕简纯亲王济度 原封和硕简亲王喇布 赠和硕亲王武襄辅国公巴尔堪】和硕郑献亲王济尔哈朗济尔哈朗追封和硕庄亲王舒尔哈齐第六

  • 钦定南巡盛典卷四十·高晋

    河防乾隆二十二年十一月初四日江南河道总督白钟山奏言窃照里河防属运口系各省漕船经由要之处専借洪泽湖清水以资浮送必使清水常强庶可敌黄济运毎遇湖水防弱或东北风未免黄水倒灌淤垫河身有碍运道今春恭逢圣驾南巡临

  • 卷一百二十五·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二十五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十三存旧礼记正义卷第十九【宋板】司徒修六礼至曰进士【王制】考异古本经屏之逺方上有不变王三字注逮及也及上有犹字 简差择也择下有者字足利

  • 君臣第二十三·商鞅

    题记:本篇引古证今,说明法律的重要性。古时没有君臣上下的时候,人民纷乱无序。所以圣人划分贵贱,制定爵位,建立名号来区别君臣上下的等级关系。由于国土广阔,人民众多,物产丰富,所以分设五官来管理。人民中多就会产生奸邪之事

  • 附录一 各本序跋·颜之推

    宋本序跋颜氏家训序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学优才赡,山高海深。常雌黄朝廷,品藻人物,为书七卷,式范千叶,号曰颜氏家训。虽非子史同波,抑是王言盖代。其中破疑遣惑,在广雅之右;镜贤烛愚,出世说之左。唯较量佛事一篇,穷理尽性也。余曾

  • 黔南会灯录卷第五·善一如纯

    习安天龙 如纯 辑贵阳西山宗风定禅师思南任氏子。二十三岁。在都匀观音寺。礼峰池祝发。矢志遍参。至楚亲沩山养拙和尚。机缘未契。径往江浙。上天童参密祖。在行寮数年亦不契。因病归里。寓南望山住静。有嵩目法兄

  • 五代诗话·郑方坤

    诗话。清郑方坤撰。十卷。方坤有《全闽诗话》已著录。王士禛晚年作《五代诗话》,未及成书,门人弟子即把这未竟草稿传抄出去,遂引起宋弼和郑方坤分别对其进行删补。但“弼所续入,务求其博,体例遂伤冗杂,殊失士禛之初意,而挂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