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九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遗卷一百九十二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孟子第六

陈代曰至未有能直人者也【滕文公下】

考异古本注来聘请见孟子无见字足利本同今本故招之而不至也作故不至也 妄见诸侯者何为也已无已字 尺小寻者尚可枉大就小而以要其利也者尚作大不无其字 嬖奚简子幸臣也无也字下不习于礼也同 一贯臧足利本臧作机 而见之乎无乎字足利本同今本 章指言修礼守正非招不徃枉道富贵君子不许是以诸侯虽有善其辞命伯夷亦不屑就也

景春曰至此之谓大丈夫

考异古本注当以义正君正作匡 乃可以为之大丈夫矣作乃可谓大丈夫○章指言以道匡君非礼不运称大丈夫阿意相谋善战务胜事虽有刚心归柔顺故云妾妇以况仪衍

遗古本注安得丈夫人也上文作大足利本同

周霄问曰至钻穴隙之类也

考异古本注而不得尔无尔字 言古人三月无君则吊言上有而字 犹丧人曰不亦可吊乎曰作也 君子何为难仕古本君子上复有若此二字 如不由其道亦与钻穴隙者无异道上有正字亦作是无作何○章指言君子务仕思播其道达义行仁待礼而动苟容求禄逾墙之女人之所贱故弗为也

遗古本注周霄曰我晋人也周上有故字足利本同

彭更问曰至食功也

考异古本注非其道一笥之食不可受也非下有以字谓仕无功下有事字 梓匠轮舆是其四余羡者也

作梓匠轮舆是其四者羡余也 出则敬长悌悌顺也作出则敬长顺也悌顺也 彭更以为彼志食于此亦但志食也食于作于食 如是则子果食功也无则字非食其志也无此五字○章指言百工食力以禄养

贤修仁尚义国之所尊移风易俗其功可珍虽食诸侯不为素餐

遗古本注然而其志反欲求食志作意足利本同

万章问曰至虽大何畏焉

考异古本注尚书逸篇文作书尚书逸篇也 言汤伐葛伯作言汤所以伐杀葛伯 再十一征而言汤再征十一国作再十一者汤再出征十一国无征而言三字有者字出字 民曰待我君来我则无罚矣古本君下复有君字 各有所执以成其类也成作迎 泰誓泰作太下皆同 侵纣之疆界上有侵于之疆四字 何畏齐楚之国焉无之国二字○章指言修德无小暴慢无强是故夏商之末民思汤武虽欲不王末由也已遗古本注为匹夫执仇也匹夫作一夫足利本同但执作报 以张杀伐之功也杀伐作伐杀足利本同

孟子谓戴不胜曰至独如宋王何

考异古本注当使齐人傅之下有邪字 即使在王所者即作如 则王谁与为不善者也无者字○章指言自非圣人在所变化故谚曰白沙在涅不染自黒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言辅之者众也谨按疏涅作泥

遗古本注众楚人咻之众楚作楚众足利本同

公孙丑问曰至可知己矣

○章指言道异不谋迫斯强之段泄己甚矙亡得宜正己直行不纳于邪赧然不接伤若夏畦也谨按足利本无赧然以下九字恐非

戴盈之曰至何待来年

○章指言从善改非坐而待旦知而为之罪重于故譬犹攘鸡多少同盗变恶自新速然后可也

公都子曰至圣人之徒也

考异古本注公都子孟子弟子下有也字 卑下者于树上为巢卑作埤 尚书逸篇水之逆行作尚书逸篇也水逆行嘉靖本也作文 今青州谓泽有草为菹草下有者字 水流行于地而去之之作也足利本同今本 无尊异君父之义足利本异作卑无之字谨按足利本似非 而以攒议于世也攒作横足利本作而以纵横议于世也 孟子言我亦欲正人心距诐行距诐行作距险诐之行 故曰圣人之徒也无此七字○章指言夫忧世拨乱勤以济之义以匡之是禹稷骈踬周公抑志仲尼皇皇墨突不及污圣贤若是岂得不辩也谨按疏觧此文踬作胝抑志作抑思

遗古本文诛纣伐奄诛作讨 此率兽而食人也率下有禽字足利本同 缵承夫光烈夫作天足利本同孔子惧正道遂灭正作王足利本同 谓我正纲纪

也作谓我正王纲也足利本同

匡章曰至而后充其操者也

考异古本注故云辟纑无此四字 窜于于陵也无也字 鶃鶃鹅声鸣下有之字 是以孟子喻以邱蚓而比诸巨擘而已无此十五字○章指言圣人之道亲亲尚和志士之操耿介特立可以激浊不可常法是以孟子喻以邱蚓比诸巨擘也

七经孟子考文遗卷一百九十二

猜你喜欢
  卷四 皋陶谟第四·孔颖达
  经典稽疑卷下·陈耀文
  汉书艺文志辨伪第三下·康有为
  毛诗写官记巻四·毛奇龄
  卷一百二十二·秦蕙田
  卷十七·魏了翁
  原序·胡广
  卷十八·朱公迁
  诗经稗疏卷四·王夫之
  问田·韩非
  道利品法句经第三十八(十有九章)·佚名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跋 寰 游 记·太虚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颂一卷·佚名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十二·湛然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我的恋人·戴望舒

    我将对你说我的恋人,我的恋人是一个羞涩的人,她是羞涩的,有着桃色的脸,桃色的嘴唇,和一颗天青色的心。她有黑色的大眼睛,那不敢凝看我的黑色的大眼睛——

  • 卷一六·郭则沄

    成庙在潜邸日,赐居丰泽园崇雅殿,嗣又奉命与邸同读书于瀛台日知合,阁在淑清院内。每岁自春徂秋,始还居大内。迨践阼,重瀛台,御制《感事述怀》诗云:“转瞬星霜二十年,西园消夏荷恩宣。淑清近在文峰畔,崇雅同居液

  • 二集目录一·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七御制诗二集总目卷一元旦新春试笔用金粟藏笺书经朅尔成诗辄书於後题朱德润秀野轩卷闲题祈谷斋居骏骨歌题龚开真蹟再题龚开骏骨二絶书词林典故序毕因以赐大学士张廷玉兼成四絶句偶为寒梅命

  • 奉和张燕公早霁南楼·张说

    赵冬曦方曙跻南楼,凭轩肆遐瞩。 物华荡暄气,春景媚晴旭。 川霁湘山孤,林芳楚郊缛。 列岩重叠翠,远岸逶迤绿。 风帆摩天垠,鱼艇散弯曲。 鸿归鹤舞送,猿叫莺声续。 群动皆熙熙,噫予独羁束。 常钦才子意,忌鵩伤踡跼。 雅尚骚人文

  • 卷八十六 刺客列传第二十六·司马迁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

  • 卷一百三十 志一百五·赵尔巽

      ◎兵一   有清以武功定天下。太祖高皇帝崛起东方,初定旗兵制,八旗子弟人尽为兵,不啻举国皆兵焉。太宗征藩部,世祖定中原,八旗兵力最强。圣祖平南服,世宗征青海,高宗定西疆,以旗兵为主,而辅之以绿营。仁宗剿教匪,宣宗御外

  • ●卷十·邵伯温

      文潞公庆历间以枢密直学士知成都府。公年未四十,成都风俗喜行乐,公多燕集,有飞语至京师。御史何郯圣从,蜀人,因谒告归,上遣伺察之。圣从将至,潞公亦为之动。张俞少愚者谓公曰:“圣从之来无足念。”少愚因迎见于汉州。同郡

  • ●卷下。永历皇帝纪·佚名

    帝讳由榔,神宗之孙,桂恭王常瀛第四子也。常瀛最少,与惠王常润同李贵妃出。万历二十九年冬十月己卯,与福、瑞、惠三王俱受封。四十二年,福王先就国洛阳。天启七年,瑞、惠、桂三王始各就国。瑞国汉中,惠国荆州,桂国衡州,地皆荒瘠

  • 第五十一卷清光绪·缪荃孙

    光绪元年正月甲辰,允李宗羲奏请,劝谕两淮商贩捐助工赈。三月己亥,刘坤一、吴元炳奏:苏、浙两省购买洋铜实需铜价,如数请抵军饷。下部知之。己酉,刘坤一奏江北漕粮改由海运章程。下部知之。四月戊辰,刘坤一奏请仍豁高淳县浮粮

  • 向雄传·房玄龄

    向雄字茂伯,河内山陽人。父亲向韶,是彭城太守。向雄当初在郡内作主簿,给太守王经做事。王经死后,向雄哭得很伤心,市人很为之悲伤。后任太守刘毅曾经无故鞭笞向雄,后来吴奋代替刘毅任太守,又因小小的谴责把他关进监狱。司隶钟

  • 居业录跋·胡居仁

    夫学者将以适于用也自圣学失眞卑者溺于功利髙者涉于玄虚其所论著非不侈然仁义性命之谈然其行不掩总之无当于用安所称实学哉国朝理学若河东薛氏余干胡氏两先生者剸志圣贤之道粹然一出于正学问宗旨大较符合说者谓河东致

  • 程氏经説卷二·佚名

    书解孔序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又曰孔子讨论坟典断自唐虞以下以二典之言简邃如此其上可知所谓大道虽性与天道之说固圣人所不可得而去也如言隂阳四时七政五行之道亦必

  • 佛说义足经卷下·佚名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猛观梵志经第十一  闻如是。佛在释国迦维罗卫树下。从五百比丘。悉应真所作已具。已下重担。闻义已度。所之生胎灭尽。是时十方天下地神妙天来佛所。欲见尊德及比丘僧。是时梵四天王

  • 卷第十一(盈字号)·朱时恩

    佛祖纲目卷第十一(盈字号) 甲子(周敬王四十三年起)丙寅(元王元年)癸酉(贞定王元年)辛丑(考王元年)丙辰(威烈王元年)癸亥(周威烈王八年止) (己亥)十祖胁尊者传法富那夜奢 胁尊者。中印度人。本名难生。处胎六十年。将

  • 卷第三·佚名

    嘉兴大藏经 青城竹浪生禅师语录青城山凤林寺竹浪生禅师语录卷第三嗣法门人真纯等编小参辛酉昭觉结制小参今晚生上座要与诸人商量佛法汝等从木以来者一段大事因缘各各具足眼同见耳同闻鼻同嗅舌同论手同执捉脚同运奔

  • 幽谷百合·巴尔扎克

    《幽谷百合》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36年。该小说讲述青年贵族费利克斯追求莫尔索伯爵夫人。伯爵夫人的丈夫暴戾,家庭生活缺少乐趣。他的介入,掀起她感情上的波澜。她忍受着内心的痛苦,对丈夫保持

  • 嘉庆东巡纪事·佚名

    恭查聖駕每日寅末卯初動身己未午初入營路中常多乘馬入營後宮門甚嚴聽事官員俱在外層白布城外侍立嚴禁聲音營盤總要寬闊欽派儀親王稽查大營慶郡王稽查尖營將軍每日隨營駐扎隨駕行走並在前查看修墊道路臨營先到大營更換

  • 诸菩萨求佛本业经·佚名

    西晋清信士聂道真译,与佛说菩萨本业经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