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五十三

<经部,五经总义类,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五十三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礼记注疏第四十一

有三年之练冠【杂记上】

释文补脱麻重直龙反谨按当在要一遥反下

补遗古本注遭大功之丧者也无者字疏因传文【一叶左八行】宋板因作间

有父母之防尚功衰

考异古本注殇轻不易服下为之造字下共有也字释文冠古乱反下元文有下而冠同四字疏诸儒等难郑注【三叶右六行】宋板注作云 以神道事之尊其名是也【三叶左三行】尊其名是作不可触名故作以神道事之不可触名故也

凡异居至带绖之日数

考异古本注用其日数下有耳字足利本同疏唯哭对使者则于礼可也【四叶右三行】宋板则作赴 其始丧散带绖者【四行】丧作麻 不见尸柩不散带也【四叶左五行】无也字补遗古本注为小功以下也为作谓宋板足利本同

主妾之防至君不抚仆妾

考异古本注略于贱也也上有者字足利本同

女君死则妾为女君之党服

考异古本注若其亲然下有也字释文为于伪反下注并同元文下注并同作下不为妻注为旧君同

存旧礼记正义第五十一【宋板】谨按闻兄弟之丧为首卷

凡防服未毕有吊者

考异古本注待之之作也释文杀色界反下元文有徐所例反四字疏其礼以杀【六叶右六行】宋板以作已

大夫之哭大夫弁绖

释文补脱锡衰思歴反谨按当在与音预下

大夫有私防之葛

考异古本注私丧妻子之丧也妻下有女字 临兄弟下有也字

为长子杖则其子

释文补脱辟尊音避

母在不稽颡

考异古本注父在赠拜不得稽颡父下有母字颡下有也字

违诸侯之大夫

考异古本注为旧君服下有耳字

防冠条属至缌冠缲缨

考异古本注右辟象吉右作左宋板足利本同释文缲依注音縿所衔反元文作縿缨依注为澡音早縿当所衔反又音早疏缌麻既有事其缲【九叶左二行】宋板缲作缕补遗宋板疏右为阳【九叶右五行】右作在

大功以上散带

考异古本注初而绞之之作也释文补脱而绞古卯反

朝服十五升去其半而缌

考异古本注则六百缕而疏也而上有细字 不灰焉足利本作不加灰焉

诸侯相襚以后路与冕服

考异古本注后路贰车下有也字疏不可以施遗于人【十叶右六行】宋板遗作遣

补遗古本注后路贰车贰车行在后也作后路贰车也行在后也

遣车视牢具至防奠脯醢而已

考异古本经四面有章章作障注同载粻作载精粻注乃有遣车下有也字疏包九个皆以檀弓云国君七个【十叶左六行】宋板皆作者

补遗古本经非礼也无也字

端衰防车皆无等

考异古本注当如之下有也字

大白冠缁布之冠

考异古本注齐人曰武人作东宋板足利本同

补遗宋板疏衞文子【十二叶左四行】子作公

畅臼以椈至刋其柄与末

考异古本注载牲体者下有也字释文补脱鬯勅亮反本亦作畅臼其究反以椈弓六反柏木也杵昌吕反以梧音吾桐木也以捣本亦作捣丁老反疏尔雅释木云【十四叶右二行】宋板云作文

率诸侯大夫皆五采

考异古本注繂之不加箴功无之字 异于生下有也字

补遗古本经率作带宋板足利本同

醴者稻醴也

考异古本注折承席也也上有者字足利本同

补遗古本注所以□□作宋板足利本同疏瓮甒筲衡实【十五叶右七行】宋板实作等

凡妇人从其夫之爵位

考异古本注主礼死事主作生宋板足利本同

小敛大敛啓皆辩拜

考异古本注皆拜下有也字疏啓攅之时【十六叶右二行】宋板攅作櫕 故明竟即拜也【四行】竟上有事字

补遗宋板疏辩拜二事也【十六叶右四行】二作三

朝夕哭不帷

考异古本注防作□释文皆云闇也元文闇作

  无柩者不帷

补遗古本注棺柩已去也也作鬼宋板足利本同

君若载而后吊之

考异古本注反之使奠下有也字疏出待者孝子卒踊毕【十七叶右二行】宋板卒作哭

补遗古本注君反之使奠无君字

子羔之袭也茧衣裳

考异古本注若今大防也防作裾 或谓为冠无谓字宋板足利本同

补遗宋板疏爵弁云者【十七叶左八行】云作一

公七踊大夫五踊

考异古本注宾乃踊下有也字

公袭卷衣一端一

释文卷音衮下元文有古本反三字 称尺证反下有下同二字补脱与音余考异宋板疏唯天子诸侯七称云云【二十叶右六行】作唯天子诸侯无文故约之云诸侯七称天子十二称与与者疑辞也谨按今本错误且无文上衍侯字

小敛环绖公大夫士一也

考异古本注散带下有也字释文补脱一股音古疏【二十叶左五行】补阙以大夫与他殡尚弁绖与他殡尚弁绖谨按今补六字却似重复

补遗古本注环绖者一股股上有服字

公视大敛公升

考异古本注既铺绞紟衾下有君至此君升五字作既铺绞紟衾君至此君升乃铺席宋板足利本同释文铺普呉反一音升胡反又音敷元文作铺席普胡反又音敷徐芳乌反后放此 绞户交反下有下文同三字疏则主人散彻去之【二十一叶右二行】宋板无散字

鲁人之赠也三二纁

考异宋板注纁束帛无帛字谨按士丧礼下篇亦无帛字

补遗古本注失之也无也字疏广尺长幅【二十一叶右七行】幅上有终字

吊者即位至吊者降反位

考异古本经北面西上西于门西上下复有西上二字注不当门下有也字疏则称孤某也【二十二叶右九行】宋板无也字

含者执璧至西阶以东

注受之于宾宫正误宾当作殡

补遗古本注宾宫宾作殡宋板足利本同

襚者曰寡君使某襚

补遗宋板疏委于璧此【二十四叶右七行】此作北

上介赗执圭将命曰

考异古本注亚之之作也 使或为史下有也字疏于殡客中庭【二十五叶右三行】宋板客作宫 赙马不入庙间【二十五叶左五行】间作门 诸后相于如天子【八行】后作侯 约杂记云【二十六叶右一行】云作文

补遗宋板疏相与既疏【二十五叶左七行】与作于

凡将命乡殡将命

考异古本注衍夫字作夫衍字也

上客临曰至门外拜稽颡

考异古本经介立于门左东上门作其宋板足利本同疏其实介数各下其客二等【二十七叶左七行】宋板客作君若于吉礼士也【二十八叶右四行】吉作古 主拜送者谢其劳辱来也【七行】主作去

补遗古本注为哭耳耳作也

其国有君防不敢受吊

考异古本经无敢字

外宗房中南面

考异古本注重着于是下有耳字足利本同

士防有与天子同者

考异古本注人辟之下有也字疏郑引古者人引柩【二十九叶右二行】谨按上引恐注误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五十三

猜你喜欢
  子罕第九·朱熹
  卷二十二·湛若水
  卷五七·邱濬
  律吕阐微卷十·江永
  春秋辨义卷首二·卓尔康
  第八章 8·辜鸿铭
  第55章·老子
  卷三十七·王昭禹
  一切经音义卷第八十九·唐慧琳
  缅甸面面观序·太虚
  大雄大力大无畏之佛法·太虚
  毗耶娑问经卷上·佚名
  魔劝舍寿品第二十六·佚名
  勖居尘学道·印光
  大般涅槃经 第七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郑达可·唐圭璋

      待考。   满庭芳   肥绽梅红,嫩翻荷绿,微凉时起青蘋。人间福艾,都属老人星。累建高牙大纛,循良治、是处彬彬。棠阴里,丰碑纪德,仁爱浃生民。   纶巾。风物裹,一筇征倚,傲睨寰瀛。况清朝黄髮,尢急咨询。第恐商山芝客,

  • 三集卷四十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四十二古今体一百十五首【甲申八】赋得坦坦荡荡延楼临城墙可见山田及闾阎况皇祖御额悬於正中敬赋五言用诏千禩履卦幽人吉箕畴王道崇四言标合撰万古示深衷识矣其君子廓然惟大公对时八节序应物

  • 卷四·马臻

    钦定四库全书 霞外诗集卷四      元 马臻 撰大德辛丑冬内醮礼成天师真人亲奉上旨祈雪继沐感通谨赋七言律诗称贺二首 金殿深沉晓仗寒鼓钟三奏列仙班祥开宝墠玄风洽道在清朝白日闲七御瑞光浮帝座两宫和气蔼天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四·杨仲良

      太祖皇帝   收复岭南   建隆元年,南汉宦者陈延寿言于南汉主曰:『陛下所以得立,由先帝尽杀群弟故也。』南汉主以为然。三月丁巳,杀其弟桂王璇兴。   二年。初,南汉女巫樊胡子自言玉皇降其身,因宦者陈延寿以见南汉

  • 卷之二百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一八一 谕内阁着考官曹秀先等于乡试落卷内挑取誊录备用·佚名

    一八一 谕内阁着考官曹秀先等于乡试落卷内挑取誊录备用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十九日乾隆三十九竿八月十九日,内阁奉上谕:办理四库全书处并荟要二处,所用誊录计六百余名,而应行缮录之书籍甚多,誊录中颇有遵例报捐陆续开缺者,卽须

  • 封隆之传·李百药

    封隆之,字祖裔,小名皮,渤海..地人氏。父回,魏朝的司空。隆之生性宽厚,有度量。二十岁,为州郡主簿,以奉朝请起家,领掌直后。汝南王悦开府,延请隆之为中兵参军。早些年,即延昌中,道人法庆作乱冀地,自号“大乘”,有众五万,朝廷派大都督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一·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一 洪武八年九月戊午朔,祭周天星辰。 己未,上遣使敕谕征虏左副将军曹国公李文忠、左副副将军济宁侯顾时等曰:“孟秋,遣尔代颍川侯等还,以息风霜之劳。今三越月矣,曾得胡人消息否?可遣轻骑数十潜入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九十九·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九 洪武八年夏四月庚寅朔,改建奉先殿成。行祭享礼,祝文云:“四时之礼,皆于太庙,以未足尽事生之意,乃建奉先殿于内,以伸朝夕罔极之思。而旧制狭隘,爰命更创,今工告成,奉安神位,永严祀礼。” 除应天卫卒

  • 卷之二十一·佚名

    尚育王即位元年【大清道光拾伍年乙未】本年,賞赤田村弘克進&middot;與那嶺筑登之親雲上真宜等忠志,敘譜代籍。又賞東村長濱筑登之親雲上等忠志,賜新家譜。本國將有冊封大典,其欵待冊使之需,固屬莫大之費。但近年以來冗費接

  • 四十二年·佚名

    (丙戌)四十二年清乾隆三十一年春正月1月1日○朔辛未,下勸農傳敎,飭諸道兩都。1月2日○壬申,引見大臣備堂。大司諫金致讓,執義任珹申前啓,不允,只趙載敏、尹光纉事依啓。1月3日○癸酉,以徐命膺爲吏曹參判、李海鎭爲掌令、金履禧

  • 经济文衡续集卷十七·佚名

    宋 滕珙 撰水利类乞募饥民修水利先生讲求荒政奏本路灾伤遂上画一事宜六条此居其四此篇以因饥募民兴役有一举两得之利臣昨所奏逐项事理并防开允独有依凖旧制募饥民修水利一事未防施行臣窃见连年灾旱国家不忍坐视夫民

  • 卷二十八·王与之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订义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二十八   宋 王与之 撰角人下士二人府一人徒八人贾氏曰角人至掌蜃亦是徴敛之官故在此○郑锷曰齿者象之牙骨则麋鹿骨之类独以角名官何耶以弓人为弓攷之角也者

  • 第四·佚名

    △二法品第二之二吾从世尊,闻如是语。刍当知。若有刍。减省睡眠。具念正知。心常安祝悦豫清净。於诸善法。善观时宜。而正修习。如是刍。减省睡眠。具念正知。心常安祝悦豫清净。於诸善法。善观时宜。而正修习。於二果

  • 法与人之研究·太虚

    ──二十年四月在南京觉林讲──今天的讲题是法与人之研究。下面分为二段:一段是法之研究,一段是人之研究。本来佛学的大旨,就是说明“法空所显真理”及“人空所显真理”,所有佛学皆不出此二。现因要讲佛学大意,所以提出这

  • 殷芸小说·殷芸

    轶事小说集。梁殷芸撰。《隋书·经籍志》著录: “《小说》十卷,梁武帝敕安右长史殷芸撰。梁目三十卷。”其后,两《唐志》、《宋志》及《崇文总目》、 《郡斋读书志》等亦收录,均作十卷,除《新唐志》外,皆改称《殷芸小

  • 古今情海·曹绣君

    曹乡君编。汇编。三十卷。有上海进步书局1915年本。1991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影印本。本书是古来有关各类情感笔记故事的辑录性著作,每则故事短小精萃,加以一二句评论,有益世道人心。全书选录周秦汉魏直到清末的相关资料,共约

  • 玄师颰陀所说神咒经·佚名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   因救毒蛇咬,鬼神娆,贼所劫,比丘,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