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经济文衡续集卷二十一

宋 滕珙 撰

陵议类

谓宜择吉土以安神穴

是年绍兴甲寅夏六月孝宗皇帝升遐冬十月赵彦逾按视山陵以为土肉浅薄孙逢吉覆按亦乞别求吉兆有防集议遂上此奏

此篇专乞别求吉土以奉衣冠之藏

右臣窃惟至尊寿皇圣帝圣徳神功覆冒寰宇深仁厚泽浸润生民厌世上宾率土哀慕宜得吉土以奉衣冠之藏垂裕后昆永永无极而因山之役累月于兹议论纷纭讫无定说臣尝窃究其所以皆缘专信台史而不广求术士必取国音坐丙向壬之穴而不博访名山是以粗略茍简唯欲祔于绍兴诸陵之旁不唯未必得其形势之善若其穴中水泉之害地面浮浅之虞虽明知之亦不暇顾羣臣议者又多不习此等猥贱之末术所以不能坚决剖判致烦明诏博访在廷臣实痛之其敢无辞以对盖臣闻之之为言藏也所以藏其祖考之遗体也以子孙而藏其祖考之遗体则必致其谨重诚敬之心以为安固久逺之计使其形体全而神灵得安则其子孙盛而祭祀不絶此自然之理也是以古人之葬必择其地而卜筮以决之不吉则更择而再卜焉近世以来卜筮之法虽废而择地之説犹存士庶稍有财力之家欲葬其先者无不广招术士博访名山参互比较择其善之尤者然后用之其或择之不精地之不吉则必有水泉蝼蚁地风之属以贼其内使形神不安而子孙亦有死亡绝灭之忧甚可畏也其或虽得吉地而葬之不厚藏之不深则兵戈乱离之际无不遭罹发掘暴露之变此又其所当虑之大者也至于穿凿已多之处地气已泄虽有吉地亦无全力而祖茔之侧数兴土功以致惊动亦能延灾此虽术家之说然亦不为无理以此而论则今日明诏之所询者其得失大槩已可见矣若夫台史之説谬妄多端以礼而言则记有之曰死者北首生者南向皆从其朔又曰葬于北方北首三代之达礼也即是古之葬者必坐北而向南葢南阳而北隂孝子之心不忍死其亲故虽葬之于墓犹欲其负隂而抱阳也岂有坐南向北反背阳而向隂之理乎若以术言则凡择地者必先论其主势之强弱风气之聚散水土之浅深穴道之偏正力量之全否然后可以较其地之美恶政使实有国音之説亦必先此五者以得形胜之地然后其术可得而推今乃全不论此而直信其庸妄之偏説但以五音尽类羣姓而谓塜宅向背各有所宜乃不经之甚者不惟先儒已力辨之而近世民间亦多不用今乃以为祖宗以来世守此法顺之则吉逆之则凶则姑亦无问其理之如何但以其事质之则其缪不攻而自破矣葢自永安迁奉以来已遵用此法而九世之间国统再絶靖康之变宗社为墟髙宗中兴匹马南渡夀皇复自旁支入继大统至于思陵亦用其法而夀皇倦勤之后旋即升遐太上违豫日久以至逊位赤山亦用其法而庄文魏邸相继薨谢若曰吉凶由人不在于地不有所废其何以兴则国音之説自为无用之谈从之未必为福不从未必为祸矣何为信之若是其笃而守之若是其严哉若曰其法果验不可改易则洛越诸陵无不坐南而向北固已合于国音矣又何吉之少而凶之多耶台史之言进退无据类皆如此试加诘问使之置对必无辞以自解矣若以地言则绍兴诸陵臣所未覩不敢轻议然赵彦逾固谓旧定神穴土肉浅薄开深五尺下有水石难以安建矣而荆大声者乃谓新定东顿之穴比之先定神穴髙一尺一寸五分开深九尺即无水石臣尝详考二人之言反复计度新穴比之旧穴只髙一尺一寸五分则是新穴开至六尺一寸五分则与旧穴五尺之下有水石处髙低齐等如何却可开至九尺而其下二尺八寸五分者无水石耶且大声既知有此无水吉穴当时便当指定何故却定土肉浅薄下有水石之处以为神穴直至今日前説漏露无地可葬然后乃言之耶其反覆缪妄小人常态虽若不足深责然其奸心乃欲奉夀皇梓宫置之水中而畧不顾忌则其罔上迷国大逆无道之罪不容诛矣脱使其言别有曲折然一坂之地其广几何而昭慈圣献皇后已用之矣徽宗一帝一后又用之矣髙宗一帝一后又用之矣计其地气已发泄而无余行围巡路下官之属又有迫狭之甚不可移减今但就其空处即以为穴东西防那或逺或近初无定论葢地理之法譬如针灸自有一定之穴而不可有毫厘之差使医者之施砭艾皆如今日台史之定宅兆则攻一穴而徧身皆创矣是又安能得其穴道之正乎若果此外别无可求则亦无可奈何而今两浙数州皆为近甸三二百里岂无一处可备选择而独迁就偪仄于此数歩之间耶政使必欲求得离山坐南向北之地亦当且先泛求壮厚髙平可葬之处然后择其合于此法者况其谬妄不经之説初不足信也耶臣自南来经由严州富阳县见其江山之胜雄伟非常葢富阳乃孙氏所居之处而严州乃髙宗受命之邦也説者又言临安县乃钱氏故乡山川形势寛平邃密而臣未之见也凡此数处臣虽未敢断其必为可用然以臣之所已见闻者逆推其未见未闻安知其不更有佳处万万于此而灼然可用者乎但今偏信台史之言固执绍兴之説而不肯求耳若欲求之则臣窃见近年地理之学出于江西福建者为尤盛政使未必皆精然亦岂无一人粗知梗槩大畧平稳优于一二台史者欲望圣明深察此理斥去荆大声置之于法即日行下两浙帅臣监司疾速搜访量支路费多差人兵轿马津遣赴阙令于近甸广行相视得五七处然后遣官按行命使覆按不拘官品但取通晓地理之人参互考较择一最吉之处以奉圣皇神灵万世之安虽已迫近七月之期然事大体重不容苟简其孙逢吉所谓少寛日月别求吉兆为上此十字者实为至论惟陛下采而用之庶几有以少慰天下臣子之心用为国家祈天永命之臣本儒生不晓术数非敢妄以淫巫瞽史之言惑圣听自速讥诮葢诚不忍以夀皇圣体之重委之水泉沙砾之中残破浮浅之地是以痛愤激切一为陛下言之譬如乡邻亲旧之间有以此等大事商量吾乃明知其事之利害必至于此而不尽情以告之人必以为不忠不信之人而况臣子之于君父又安忍有所顾望而然黙无言哉惟陛下详赐省察断然行之则天下万世不胜万幸【议状宁宗初政】

谓不宜咈天人之心以致变异

先生畱身讲筵具奏四事以为大惧此则居其一也讲毕奏之上为感动

此段专言无俾台史得售其妄言

至于宫之卜偏听台史胶固谬妄之言堕其交结之计而不复广询术人以求吉地但欲于祐思诸陵之傍攅那迁就茍且了当既不为夀皇体魄安宁之虑又不为宗社血食久逺之图则自宰执侍从以至军民皆知其非而不敢力争夫以夀皇之丰功盛烈百世不忘而所以葬之如此其草草也此岂不又大咈天人之心以致变异之频仍而贻患于无穷乎此又臣之所大惧也【经筵两陈四事劄子宁宗初政】

防制类

谓三年通防

先生经筵既奏疏勉上进徳又奏礼律子为父嫡孙承重皆斩衰三年歴代莫之能行独夀皇圣帝易月之外犹执通丧遗诰勑颁失于详议遂使已行之礼举而复废宜命礼官稽考预行措定

此篇专论将来起殡发引当复用初防之服

臣闻三年之丧齐疏之服饘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无贵贱之殊而礼经勑令子为父嫡孙承重为祖父皆斩衰三年葢嫡子当为父后以承大宗之重而不能袭位以执防则嫡孙继统而代之执防义当然也然自汉文短防之律歴代因之天子遂无三年之防为父且然则嫡孙承重从可知己人纪废坏三纲不明千有余年莫能厘正及我大行至尊夀皇圣帝至性自天孝诚内发易月之外犹执通防朝衣朝冠皆以大布超越千古拘挛牵制之弊革去百王衰陋卑薄之风甚盛德也所宜着在方册为世法程子孙守之永永无斁而间者遗诰初颁太上皇帝偶违康豫不能躬就防次陛下实以世嫡之重仰承大统则所谓承重之服着在礼律所宜遵夀皇已行之法易月之外且以布衣布冠视朝听政以代太上皇帝躬执三年之防而一时仓卒不及详议遂用漆纱浅黄之服不惟上违礼律无以风示天下且将使夀皇已革之弊去而复畱已行之礼举而复坠臣愚不肖诚窃痛之然既往之失不及追改惟有将来啓殡发引礼当复用初防之服则其变除之节尚有可议欲望陛下仰体夀皇圣孝成法明诏礼官稽考礼律预行指定其官吏军民男女方防之礼亦宜稍为之制勿使过为华靡布告郡国咸使闻知庶几渐复古制而四海之众有以着于君臣之义实天下万世之幸【乞讨论防服劄子宁宗初政】

论父在而承国于祖之服

凖五服年月格斩衰三年嫡孙为祖【谓承重者】法意甚明而礼经无文但传云父没而为祖后者服斩然而不见本经未祥何据但小记云祖父没而为祖母后者三年可以旁照至为祖后者条下疏中所引郑志乃有诸侯父有废疾不任国政不任防事之问而郑答以天子诸侯之服皆斩之文方见父在而承国于祖之服向来入此文字时无文字可检又无朋友可问故大约且以礼律言之亦有疑父在不当承重者时无明白证验但以礼律人情大意荅之心常不安归来稽考始见此説方得无疑乃知学之不讲其害如此而礼经之文诚有阙畧不无待于后人向使无郑康成则事终未有决断不可直谓古今定制一字不可増损也

祭祀类

乞以泗水侯从祀先圣

先生守南康庚子三月修学申省乞以泗水侯孔鲤从祀先圣

此段以泗水侯未在从祀之列位号当正

照对本军昨因修葺军学照得从祀神位名号差舛曽具状申尚书礼部续凖本部符降到见行从祀神位名号本军谨已遵依彩画题冩奉安讫某恭覩崇宁元年二月二十五日诏追封孔鲤为泗水侯孔伋为沂水侯今按本部降到神位名号其泗水侯独未得在从祀之列葢尝考之论语伯鱼过庭亲承诗礼之训先圣又尝使为周南召南之学其才虽曰不及顔渊然亦不应尽出七十子之下窃意当来礼官一时讨论偶失编载非固有所取舎升黜于其间也某愚欲望朝廷特赐详酌将泗水侯列于从祀位在七十子之后沂水侯之前庶几孔门之贤悉登祀典有以仰称崇宁圣诏褒崇之意【南康申省状孝宗朝】

谓当明义理以絶神奸

事目详见圣学类第二段

此段专论巫祝妖人乘间投隙之患

臣闻天有显道厥类惟彰作善者降之百祥作不善者降之百殃是以人之祸福皆其自取未有不为善而以謟祷得福者也未有不为恶而以守正得祸者也而况帝王之生实受天命以为郊庙社稷神人之主茍能修德行政康济兆民则灾害之去何待于禳福禄之来何待于祷如其反此则获罪于天人怨神怒虽欲辟恶鬼以来真人亦无所益又况先王制礼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报本享亲皆有常典牲器时日皆有常度明有礼乐幽有鬼神一理贯通初无间隔茍礼之所不载即神之所不享是以祭非其鬼即为淫祀淫祀无福经有明文非固设此以禁之乃其理之自然不可得而易也其或恍惚之间如有影响乃是心无所主妄有忧疑遂为巫祝妖人乘间投隙以逞其奸欺诳惑之术既行则其为祸又将无所不至古今以此坐致乱亡者何可胜数其监葢亦非逺茍非致精学问以明性命之理使此心洞然无所疑惑当有即有当无即无则亦何以秉礼执法而絶妖妄之原乎先王之政执左道以乱政假鬼神以疑众者皆必诛而不以听其虑深矣然传有之明于天地之性者不可惑以神怪明于万物之情者不可罔以非类则其为妄葢亦不甚难察惟圣明之畱意焉则天下幸甚【己酉拟上封事光宗新政】

猜你喜欢
  卷三十七 乐记第十九·郑玄
  季夏纪第六·吕不韦
  蔡序·邱濬
  尊孟辨卷上·余允文
  卷三十·黄伦
  菀柳·佚名
  隰桑·佚名
  卷五·叶梦得
  第十四章 太初之道·林语堂
  卷七·佚名
  卷三十九(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阿惟越致品第五十六·佚名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二·念常
  答熊道琨张世俊问·太虚
  万善同归集卷下·延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尹公远·唐圭璋

      公远号琴泉。   尉迟杯   题卢石溪响碧琴所   冰弦语。在竹树、院落深深处。当年野草闲花,何许浮云飞絮。征鸿止止,纵汗漫、游人远回顾。迟琼楼、五色帘开,唤醒玄鹤飞舞。   何事梦断湖山,尚九里松声,八月潮怒

  • ●邯郸记目录·汤显祖

    第一齣 标引第二齣 行田第三齣 度世第四齣 入梦第五齣 招贤第六齣 赠试第七齣 夺元第八齣 骄宴第九齣 虏动第十齣 外补第十一齣 凿郏第十二齣 边急第十三齣 望幸第十四齣 东巡第十五齣 西谍第十六齣 

  • 卷五·黎民表

    钦定四库全书瑶石山人稿卷五明 黎民表 撰五言律诗送泰泉先生赴南都掌院旧迹纡皇览稽谋藉老成位因推隽起国以用儒荣凤阁纶为草龙门史作程所希调鼎鼐延首咏昇平粤台山怀古四首铜狄栖荒棘珠衣没古蒿山回秦垒在云出汉陵

  • 刑部左侍郎杭奕禄等奏折 二、曾静等供词及押解犯人进·雍正

      编者按:这是曾静遣徒张熙投书案在湖南审讯时的最后一份奏折。此案涉及人员均已在各省被捕,雍正下旨全部押送北京。所以,本案即进入京审的第二阶段。此后的奏折,则转向追查制造谣言的犯人为主了。  【原文】  臣杭

  • ●卷三·姚元之

    跳神,满洲之大礼也。无论富贵士宦,其内室必供奉神牌,只一木版,无字。亦有用木龛者,室之中西壁一龛,北壁一龛。凡室南向、北向,以西方为上;东向、西向,则以南方为上。龛设于南,龛下有悬帘帏者,俱以黄云缎为之。有不以帘帏者。北龛

  • ●海东逸史卷十二·佚名

    列传九张名振字侯服,山西人,南京锦衣卫籍。崇祯末,以副将任台州石浦游击,封富平将军(据小腆纪年,鲁王监国始加是衔)。乙酉,杭州失守,潞王降。钱肃乐等举义,名振以兵来赴。鲁王监国,封富平伯。丙戌六月,江上师溃,名振弃石浦,遣中军方

  • 卷九十六·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九十六 唐 张守节 撰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   史记九十六 张丞相苍者阳武人也【郑州阳武县也】好书律历秦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有罪亡归及沛公略地过阳武苍以客从攻南阳苍坐法当斩解衣伏质

  • 阿礼海牙传·宋濂

    阿礼海牙,畏吾族,集贤大学士脱列之子。他很早就侍奉武宗和仁宗,为宿卫。至治年间,历任江浙、湖广、河南、陕西四省平章政事,在各地均实施仁政,汴梁人尤其对他怀念不忘。回朝拜翰林学士承旨,因父亲去世而解官居家中。天历元年

  • ●宋人轶事汇编卷七·丁传靖

    贾昌朝孙公望 陈执中 夏竦 王随 贾文元诞弥之月,母梦人遗之一冠。既寤,犹记其形,绘以示人,则貂蝉冠也。王荆公挽公诗云:“天上貂蝉曾梦赐,归魂应侍紫阳宫。”述其事也。珍席放谈 贾文元初以晋陵主簿为国子监说书

  • 卷三·顺治

    大清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徳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圣训卷三考绩顺治八年辛卯六月庚午上谕内三院曰年来有司贪恶朕已洞悉故前敇各督抚严行分别劾奏不得姑留害民今已阅四五月矣犹然瞻徇未见遵行毋乃负朕振刷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四十三·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三 洪武二年六月癸亥朔。 甲子,赐国子生夏衣。 置天平千户所,时隘丁寨土酋覃顺归降,遂置千户所,以顺为千户。 置平阳卫。 宁州父老诣大将军徐达降,达遣指挥吴宏往抚谕之,并招徕邠州等处。 乙丑,以

  • 读诗略记卷二·朱朝瑛

    明 朱朝瑛 撰王以王次卫殊不可据郑氏易之以殿国风亦无所解今从毛传可也焦弱侯云风之与雅体制不同其声风即二南亦系之风其声雅即正月亦系之雅郑氏以五室既卑贬而为风者非也卓去病曰文武之时王盛矣而臣主之曰周召平王

  • 卷七·李光坡

    欽定四庫全書禮記述註卷七安溪 李光坡 撰曾子問第七注曰曾子孔子弟子曾參也以其所問多明於禮故著姓名以顯之曾子問曰君薨而世子生如之何孔子曰卿大夫士從攝主北面於西階南註曰變於朝夕哭位也攝主上卿代君聽國政 疏

  • 卷三十九·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三十九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仪礼防服第十一○子夏传【下注字衍】衣服年月亲疎降杀之礼也防必有服所以为至痛餙也【也防以下一十二字脱从释文及考注挍降误隆】已弃亡之耳【脱弃字从疏挍】疏

  • 贵直论第三 原乱·吕不韦

    原乱原文:六曰:乱必有弟,大乱五,小乱三,(讠刂)乱三。故《诗》曰“毋过乱门”。所以远之也。虑福未及,虑祸之,所以完之也。武王以武得之,以文持之,倒戈弛弓,示天下不用兵,所以守之也。晋献公立骊姬以为夫人,以奚齐为太子。里克率国人

  • 第八十七則 雲門藥病相治·胡兰成

    第八十七則雲門藥病相治舉:雲門禪師示眾云:藥病相治,盡大地是藥,哪個是自己?碧巖錄裏有好幾則是引用佛經的,但皆別出新意,與原文的主題不對。佛經原文是:「文殊菩薩一日命善財童子去採藥,云:不是藥者採將來。善財遍採,無不是藥。

  • 卷第五十一·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五十一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二十二世高峰妙禅师法嗣杭州天目中峰明本禅师钱塘孙氏子。母梦无门开道者。持灯笼至家而生。神仪挺

  • 丁卯诗集·许浑

    又名《许用晦文集》。诗别集。唐许浑(字用晦,有别墅在润州丁卯桥)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丁卯集》二卷,《直斋书录解题》亦作二卷,但云“蜀本又有拾遗二卷”。今传《丁卯集》二卷,凡七言一卷、五言一卷,收诗三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