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増修东莱书说卷三十三  宋 时澜 撰

君牙第二十七     周书

穆王之书存者三篇君牙冏命初年之书也吕刑末年之书也百年耄荒度作刑以诘四方固有明文君牙之篇曰惟予小子嗣守文武成康遗绪冏命之篇曰惟予弗克于德嗣先人宅丕后则皆初嗣歴服之言也与吕刑所谓仲叔季弟防子童孙其辞气新陈稚耄大有迳庭先后之次盖无可疑者穆王中虽放逸不克保其始之祗畏然暮年哀矜初心复还谓之全德则驳犹不失为周之令主也

穆王命君牙为周大司徒作君牙

舜命契穆王命君牙皆司徒也所受者才一语而君牙之賛书至一篇甚矣世降而文胜也然周家之典刑文献多在焉学者所宜尽心也

王若曰呜呼君牙惟乃祖乃父世笃忠贞服劳王家厥有成绩纪于太常惟予小子嗣守文武成康遗绪亦惟先王之臣克左右乱四方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渉于春冰今命尔予翼作股肱心膂缵乃旧服无忝祖考世臣与国升降者也重光奕休之世必有世笃忠贞之族同休共戚功名隐然为社稷之镇其后嗣王亦再三叹颂之而不忘是非隆门阀而进膏粱也念旧记功忠厚之泽所以长茍喜新厌故则典刑坠地而国从之矣此栾郤胥原降为皂叔向所以忧晋之将亡也观穆王惓惓君牙乃祖乃父之意周之歴其未艾乎穆王嗣守文武成康遗绪顾瞻先王之臣左右厥辟以治四方今无其继独当重责此所以心之忧危若蹈将噬之虎尾欲泮之春冰也今命尔予翼作股肱心膂纉乃旧服无忝祖考庶防君牙之象贤命之辅翼而使践其世职也穆王守文武成康之绪而君牙亦守其乃祖父之绪者也穆王方自忧危惧不克承故亦勉君牙无忝祖考各欲保其世业相语益亲臣主盖一体也

敷五典式和民则尔身克正罔敢弗正民心罔中惟尔之中

此告以司徒之职也父子君臣兄弟夫妇朋友五者司徒之所以敎也自设敎言之谓之典自秉彞言之谓之则皆是物也敷者大为之防而范围之也式和者从容以和而化飬之也凡此皆敎也敎之本则君牙之身是也正也中也所谓民之则也民莫不有则流动迁变而莫或察焉正頼夫君牙之身敎而为之作则也尔身克正罔敢弗正民心罔中惟尔之中盖勉君牙之为民作则也

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咨厥惟艰哉思其艰以图其易民乃寜

司徒敷五典扰兆民兼敎养之职故又以养民之难告之暑雨祁寒之怨咨此穆王深知小民之艰难也时方暑雨小民之沾体涂足者殆其怨咨乎不以处广厦而忘之也时方祁寒小民之裂面堕指者殆其怨咨乎不以处温室而忘之也穆王一遇寒暑深恤民瘼如闻其愁叹思欲人人而济戞乎其难举以告君牙盖欲其共此心也君牙体此而笃于飬民深思其艰以圗其易民庶几其寜乎思之既艰易将自见先难之义也

呜呼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啓佑我后人咸以正罔缺尔惟敬明乃训用奉若于先王对文武之光命追配于前人

穆王叹文谟武烈正大周密如此前人之为子孙计者既无所遗所患者后之君臣不克负荷而已故勉君牙以敬明其训奉顺先王答文武之显命以匹休于乃祖乃父焉敬明云者以君牙生长典训之内惧其或玩故欲其提振而发挥之也后世之治随失随救所立之法鲜有能终其身由文王武王而至穆王盖百余年矣而其谟烈无偏之可指无隙之可乘创业垂统信非三代以下所可及也

王若曰君牙乃惟由先正旧典时式民之治乱在兹率乃祖考之攸行昭乃辟之有乂

乃惟由先正旧典时式复告之以守家法也君牙位公卿矣家法之守兴废岂特一家之事民之治乱在兹也信能守家法而率循其祖考所行斯能显其君而有致治之功矣克左右乱四方是固其祖考之所行也穆王谆谆告君牙守家法夫岂狭之以专门之学乎盖名臣之后要必先识其祖考之规摹风烈由是而推之其学固将有次第也近而祖考有可法者焉犹不之省于其逺者何有

冏命第二十八      周书

陪仆御之臣后世视为贱品而不之择也曽不知人主朝夕与居气体移飬常必由之潜消默夺于防防之中而明争显諌于昭昭之际抑末矣穆王之命其知本哉

穆王命伯冏为周大仆正作冏命

自周公作立政而叹缀衣虎贲知恤者鲜则君德之所系前此知之者亦罕矣周公表而出之其选始重穆王之用大仆正特作命书至与君牙大司徒略等流风犹未逺也

王若曰伯冏惟予弗克于德嗣先人宅丕后怵惕惟厉中夜以兴思免厥愆

创业多忧勤守成多逸豫使守成而察之也则忧勤宜甚于创业何也泛扫区宇请命上天有以受之则固有以居之也承平继成之主免于阿保而坐享前人之天下果何以得此哉惟予弗克于德而嗣先人宅丕后是以怵惕惟厉中夜以兴思免厥愆而求左右之助也穆王其习而察者哉

昔在文武聦明齐圣小大之臣咸懐忠良其侍御仆从罔非正人以旦夕承弼厥辟出入起居罔有不钦发号施令罔有不臧下民祗若万邦咸休惟予一人无良实赖左右前后有位之士匡其不及绳愆纠缪格其非心俾克绍先烈

文武君臣之际盛矣主圣臣直合而言之固咸懐忠良也别而言之地愈近而选愈精曰罔匪正人盖髪栉而苗耨之不容一未坚正者厠乎其间也文武动容周旋何尝不中礼今必先言侍御仆从旦夕承弼而后继以出入起居罔有不钦发号施令罔有不臧盖左右交修近臣之常职而内外交相养亦圣人不已之功也后世固有欲善其号令者矣曽不知本诸身出入起居漫不加省徒区区欲谨之于议令之时所谓咸其辅颊舌感人之末者也下民祗若万邦咸休岂口舌所能办哉穆王既述文武之圣犹頼左右之承弼退然反顾益觉其质之无良益知不可无左右前后之助绳愆紏缪格其非心俾克绍前烈此其求助之力也从容浸灌渐以入之在人臣自论辅廸之法则可若君求助于臣而亦使之姑徐徐云尔则意先不笃忠言亦无由而进矣故穆王必望其臣深绳其愆痛纠其缪无一毫假贷变移感格其非心以继文武之盛烈言之力求之切如此庶防其臣展布四体而无所隐也

今予命汝作大正正于羣仆侍御之臣懋乃后德交修不逮慎简乃僚无以巧言令色便辟侧媚其惟吉士仆臣正厥后克正仆臣谀厥后自圣后德惟臣不德惟臣尔无昵于憸人充耳目之官迪上以非先王之典非人其吉惟货其吉若时瘝厥官惟尔大弗克祗厥辟惟予汝辜

治有体统羣仆侍御之臣众矣穆王虽急于左右之助茍徧告而亲择之则元首丛脞非君道也故命一伯冏作大正羣仆侍御之臣皆统焉使伯冏正率其僚则其僚莫不勉进君德交相修辅以补衮职之阙矣固无待穆王之徧告也使伯冏精择其僚则其僚莫不质厚敦朴便佞屏迹蔼蔼王多吉士矣固不待穆王之亲择也此为治之体统也陆贽在唐使诸司长官各举其属亦庶防有见于此者乎仆臣正厥后克正仆臣谀厥后自圣后德惟臣不德惟臣此申言君德所系惟在左右而欲伯冏精择之也自古小人之败君德为昏为虐为侈为纵曷其有极至于自圣犹若浅之为害穆王独以是蔽之者盖小人之蛊其君必使之虚羙薫心傲然自圣则谓人莫已若而欲予言莫之违然后法家拂士日逺而快意肆情之事亦莫或龃龉其间矣自圣之证既见则百疾从之昏虐侈纵皆其枝叶而不足论也穆王既告百冏慎简乃僚而严便辟侧媚之戒矣至此又戒以尔无昵于憸人充耳目之官迪上以非先王之典者盖自量其执德之未固恐左右以异端进而荡其心也非人其吉惟货其吉者汉唐之嬖习更相表里靡不以利合则舎人才而论货贿近习之通病也伯冏而有一于斯则下负职业上负委属而刑之所当加矣穆王命伯冏固选择而任之乃防其昵憸人又防其嗜货贿又防之以旷职慢上之刑殆非所谓任贤勿贰者盖以所系至切忧之深而防之过非谓伯冏真有是也然自盘庚总于货寳之戒至此篇又复见之成汤文武之隆未闻数数以货饬其臣也噫其商周之衰乎

王曰呜呼钦哉永弼乃后于宪

穆王卒章之命望于伯冏者深且长矣此心不继造父为御周游天下将必有车辙马迹导其侈者果出于仆御之间抑不知伯冏犹在职乎否也穆王豫知所戒忧思深长犹不免躬自蹈之人心操舍之无常可惧哉

増修东莱书说卷三十三

猜你喜欢
  名实论第六·公孙龙
  論衡校釋卷第十三·黄晖
  大学衍义卷十八·真德秀
  好恶不等于是非·孔子
  卷七·胡广
  读书丛说卷六·许谦
  卷十四目录·乾隆
  卷九·王安石
  卷一·范家相
  坐禅品第五·释法海
  卷十六·佚名
  法海观澜卷第四·智旭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八·佚名
  菩萨本缘经卷下·佚名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之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敬则·唐圭璋

      敬则字庄翁。淳祐间人。朱继芳静佳乙稿有送李敬则之升扬诗。   沁园春   寿徐知院   南渡盛时,壬寅之秋,生此伟人。是皇家柱石,端平君子,吾儒宗主,意一先生。自起丹山,晋登紫府,天下欣然望太平。至夷狄,亦慕吾中国,

  • 伊川击壤集卷之三·邵雍

    贺人致政人情大率喜为官,达士何尝有所牵。解印本非嫌禄薄,挂冠殊不为高年。因通物性兴衰理,遂悟天心用舍权。宜放襟怀在清景,吾乡况有好林泉。初秋夏去暑犹在,雨余凉始来。阶前已流水,天外尚惊雷。曲几静中隐,衡门闲处开。壮

  • 卷三百六十·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六十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玉楮诗藁岳珂排湾遇风对防即彭泽旧县二首隐约山藏雾砰地起雷黒风吹海立白雨过江来齐乐正应尔沛儿安在哉雌雄谁与辨试上楚王台防上芦摇首门前栁折腰

  • 平定三逆方略卷十九·佚名

    卷十九   康熙十四年十月庚申,命将军噶尔汉自河南帅师赴襄阳。大将军顺承郡王勒尔锦奏:逆贼杨来嘉、洪福、谢四等五路齐出,屯均州诸处;荆州兵少,不能分遣,檄河南镇安将军噶尔汉率所部兵赴襄阳。上谕:河南当秦、楚之冲,噶尔

  • 康熙二年二月至康熙十年十二月·蒋良骐

    康熙二年二月,湖广提督董学礼疏报:前奉命会剿湖广西山巨寇李来亨、马腾云、党守素等,随同总兵穆生辉、于大海、高守贵凿山开道,追至李家店,擒伪总兵宋叚,斩获无算,贼焚巢遁。又别将恢复归州、巴东、巫山等处。陕督奏:提臣王一

  • 卷之八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一千三百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一六示贴太岁(实则光绪)十七年十月十六日一一一○七-一二·佚名

    监醮新竹县都城隍,示贴建醮程序表监理醮务、新竹县都城隍示酬恩祈安福醮,联庄斋戒宜虔。阳月念壹日起,禁止屠宰为先,一切介鳞畜类,不许排列市廛。街道张灯结彩,同期降福延年。念肆黎明进表,道场经忏扬宣

  • 志卷第二 高丽史四十八·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天文二[月五星凌犯及星变]。○毅宗元年六月丙辰流星出河鼓入* {须}女。 七月太史奏: "太白自六月望后晨见经天今又连日昼见。" 八月戊

  • 杜防传·脱脱

    杜防,涿州归义县人。开泰五年(1016),提升为进士甲科,累迁起居郎、知制诰,人们都认为他有宰相之器局。太平年间,迁政事舍人,拜枢密副使。重熙九年(1040),夏人侵犯宋。宋派郭稹前来告知,请求出面与夏讲和,皇上命杜防出使夏国调解

  • 第七节 经 籍·吕思勉

    隋、唐二代,中秘之藏,较之前代,颇有增益。盖以南北统一,又运直升平故也。《隋书·经籍志》云:“周保定之始,书止八千。后稍加增,方盈万卷。周武平齐,先封书库。所加旧本,才至五千。隋开皇三年(583年),秘书监牛弘表请分遣使人,搜访

  • 金色王经·佚名

    东魏天竺优婆塞瞿昙般若流支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舍婆提城祇陀树林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有多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王王等群臣宰相。种种外道。沙门婆罗门。波离婆阇迦。天龙

  • 十住断结经卷第一·佚名

    (一名十千日光三昧定)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道引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毗舍离城奈氏树园。与大比丘众八万四千。菩萨十万四千人俱。普皆大圣玄鉴通达。获致总持辩无滞碍。三昧常定慧无畏难。解

  •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十五(论本第五十六七八九六十)·窥基

    基撰论解得中三种成就。如此决择第二卷。及杂集第二卷抄会。虚空为得得不非择灭亦尔。此得有义如俱舍第四卷末说。此中无想定。云先于此起后于色界者。谓先要由欲界起故。后生色界后起。以隔色界一生故。言欲界所入定

  • 卷第三十·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三十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贤首品第十二之二 【经】 若常信奉於诸佛  则能持戒修学处  若常持戒修学处  则能具足

  • 卷第四·昙噩

    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四 淛东沙门 昙噩 述 慧学 传宗科 唐智晞 颍川陈氏子也。后以宦游。徙居闽越。晞宿寤世幻。欲脱尘缘。而闻智者以三观之指。王化台岭。年二十始获奉觐。定为师资。律仪具足。定业修进。 既而

  • 目录·佚名

    云外禅师语录目录卷之一菩提上堂卷之二老祖上堂卷之三神鼎上堂卷之四普说(二)卷之五小参卷之六小参卷之七机缘卷之八机缘法语(附)卷之九拈颂卷之十书问卷之十一偈净土咏(附)卷之十二诗卷之十三杂着卷之十四散话卷之

  • 上清太玄鉴诫论·侯善渊

    上清太玄鉴诫论,原题「姑射山神居洞太玄子撰」。太玄子即金末元初道士侯善渊,原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此书为训诫道众之论。分为八段,每段先说五言颂一首,然后为训诫。作者认为:万物之中最灵最贵者,在修真见性,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