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御制题王元杰春秋谳义

听讼吾犹人无讼以为本春秋经世书道德齐礼谨尊王而贱霸赖是以示准人心与天理藉斯以不冺谳有评狱义狱实刑之引春秋岂其然求精失之远梦得【叶】已一误【宋叶梦得尝作春秋谳不揆经世之意而专以评狱解经已失春秋本旨至元王元杰复撰谳义盖未见梦得原本而名与相复其书编辑程朱绪言复删掇胡安国传分缀经文之下而於三家末别标已意曰谳其於朱子一无异词盖墨守前说一字不敢芟削实难免重儓之诮云】元杰【王】重儓允後贤议前贤辩驳恣口吻类此各标长充栋奚能尽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

春秋谳义       春秋类

提要

【臣】等谨按春秋谳义九卷元王元杰撰元杰字子英吴江人至正间领荐兵兴不仕教授於其乡昔程子作春秋传未成朱子之论春秋亦无专书元杰乃辑其绪言分缀经文之下复删掇胡安国传以尽其意安国之书在朱子前而其说皆列朱子後欲别所尊故不以时代拘也其间如隐公四年州吁条下备録朱子邶风击鼔篇传於春秋书法无关亦以意所推崇一字不欲芟削耳三家之末元杰以已意推阐别标曰谳如桓公四年纪侯大去条下程子以大为纪侯之名意主责纪不责齐元杰之谳则委曲恕纪不从程子之说而全书之内於朱子无一异词其宗旨概可见矣昔叶梦得作春秋谳多得经意元杰盖未见其书故名与相复其所论断亦不及梦得之精而守一先生之言不踰尺寸所见虽浅所学犹笃实差胜明代诸儒无师瞽说以至洸?自恣者原书十二卷久无刊板今诸家传写之本并阙後三卷既无从校补姑仍旧本缮録焉乾隆四十二年二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校官【臣】陆费墀

猜你喜欢
  泯子午见晏子晏子恨不尽其意第二十六·晏婴
  谦德之效·袁黄
  卷一百三十五 历代二·黎靖德
  大学翼真卷六·胡渭
  卷十二·佚名
  和睦类·史洁珵
  公是七经小传卷上·刘敞
  卷五·冯复京
  卷七·江永
  卷十·朱鹤龄
  卷十三·刘瑾
  服问·姚际恒
  大乘掌珍論卷上·欧阳竟无
  佛说离睡经·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八·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二十五·彭定求

        卷725_1 【书怀】于邺   长安多路岐,西去欲何依。浮世只如此,旧山长忆归。   自离京国久,应已故人稀。好与孤云住,孤云无是非。   卷725_2 【书情】于邺   负郭有田在,年年长废耕。欲磨秋镜净,恐见白头生

  • 卷十六·白居易

    钦定四库全书 白香山诗集卷十六    歙县汪立名编长庆集十六【律诗五言七言凡九十六首】 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果州崔二十二使君开州韦大员外庾三十二补阙杜十四拾遗李二十助教员外窦七校书

  • 后集卷七·孙存吾

    钦定四库全书元风雅后集卷七    元 孙存吾 编四爱题咏虞伯生江东叶凯翁至京师访予芝亭之上适予谒告得数见焉见其雅适而端慎介不违于和易不茍于泛知其为孔老通家之佳士也又从知其能以道行交神明致风雨则其素守可

  • ●石桐先生诗钞·李怀民

    ○石桐诗钞之十桐草堂集海上数里闻涛响,到来烟雾迷。平看疑地尽,回首觉天低。落日片帆外,暮云孤岛西。苍茫人绝语,独有海禽啼。送族弟梦锡北游白首尚求试,知君驱马迟。共当身贱日,相视路岐时。春雁雨迷影,野棠风绕枝。文章知

  • 曲礼公西赤问第四十四·王肃

    公西赤问于孔子曰:“大夫以罪免卒,其葬也如之何?”孔子曰:“大夫废其事,终身不仕,死则葬之以士礼,老而政仕者,死则从其列。”公仪仲子嫡子死,而立其弟,檀弓问子服伯子曰:“何居?我未之前闻也。”子服伯子曰:“仲子亦犹行古人之道,昔

  • 闲燕常谈 全文·董弅

      张昌言初与种世衡善,及持父丧,世衡遗以汝州田十顷。辞,弗受。使者在涂而世衡卒,乃以还其子诂。诂遵父命不承田,遂芜废者三十年。元丰中,邻人告官。移文二家,皆弗取。郡守刘斐言诸朝,愿以田给州学,朝廷嘉之,卒还种氏。昌言名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六·佚名

    万历十三年闰九月戊戌朔凤阳淮安二府所属灾诏留漕折银一十五万两赈之漕折例不准留以淮凤重地也○升参政陈惟直为狭西按察使参议詹仰庇王承休李复聘为副使仰庇承休山西复聘湖广○起兵部右侍郎杨俊民为户部右侍郎总督漕

  • 卷之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一 列传一百三十一·纪昀

    列传宋 【三十五】○宋三十五狄棐【遵度】郎简 孙祖德张若谷 石扬休李垂张洞李仕衡【丕】绪胡则辥颜 许元 锺离瑾孙冲崔峄 田瑜施昌言 杨偕 王沿【鼎】杜杞【植枢】 杨畋 周湛徐的姚仲孙陈太素【马寻杜

  • 于烈传(附于祚传)·魏收

    于洛拔的长子于烈,长于射箭,寡言少语,有一种不可侵犯的神色。年轻时被授予羽林中郎,迁任羽林中郎将。延兴初年(471),奉命负责宁光宫宿卫事。迁任屯田给纳。太和初年(477),秦州刺史尉洛侯,雍州刺史、宜都王元目辰,长安镇将陈提

  • 元岩传·李延寿

    元岩字君山,河南洛阳人。父元祯,魏时任敷州刺史。  元岩喜爱读书,不拘守文章字句,刚硬耿直,有气量,以名节高雅不俗自许。少年时和渤海高赹、太原王韶成为朋友,相互友好。出仕周朝,任武贲给事。大冢宰宇文护见到他而加以器重

  • 纥石烈良弼传·脱脱

    纥石烈良弼,本名叫娄室,是回怕川人。他的曾祖父是忽懒。他的祖父叫忒不鲁。他的父亲太宇,世袭蒲辇,将家迁徙到宣宁。天会中,朝廷下令选诸路女真籍学生送到京师,良弼和纳合椿年都正值童年,都在中选之列。在那时候,希尹是丞相,因

  • 魏源传·张廷玉

    魏源,字文渊,建昌县人。永乐四年(1406),中进士,被授予监察御史。他辨明松江知府黄子威诬陷案,上奏减免浙东临海渔税。他巡按陕西时,西安发生严重瘟疫,他治活了许多人。他上奏说:“各府粮仓积储粮食一千九十余万石,足可支用十年

  • 卷三百二十九·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二十九明 杨士奇等 撰御边宋仁宗时安化蛮蒙光月率衆寇宜州败官军杀钤辖张怀志等六人三司盐铁判官苏绅上言曰国家比以西北二边为意而鲜复留

  • 卷十·程端学

    <经部,春秋类,春秋本义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义卷十     元 程端学 撰僖公【名申荘公子闵公庶兄左氏曰成风闻成季之繇乃事之而属僖公焉故成季立之不书即位义同荘公】元年春王正月齐师宋师曹

  • 卷十一·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十一    宋 程公说 撰世谱二呜呼春秋邦国命卿之制其能无戾于先王之旧哉若昔诸侯岁贡士于天子天子使还治其国故诸侯之卿皆命于天子大夫不世爵使以德爵以功迄春秋时乃有世为卿大夫者而贤德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一·佚名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善財童子。於居士所。聞此甚深解脫門已。思惟修習。決定無間游彼福德海。淨彼福德田。趣彼福德津仰彼福德山。開彼福德藏。轉彼福德輪。觀彼福德法。植

  • 声类·钱大昕

    《声类》4卷,清代朴学大师钱大昕 著。是书以声纽为纲,搜罗比栉经传子史通假,凡1700 余条。本书集中体现了钱氏的声传学说。是书钱大昕《潜研堂丛书》失收,由其门生汪恩得稿刊之,惜流传未广,陈士安又以原书上版复为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