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德音孔昭之邹校长教育谈

邹海滨先生为余二十七年之老友。忆逊清宣统二年,余在广州宣讲佛学,曾荷邹先生为译成粤语。去冬参观所长中山大学,初惊其物质建设之弘伟;而本年赴欧出席大学会议,其发表之教育哲学谈,真拯救今日全人类之福音也!此其精神建设之弘伟,奚啻什伯倍于大学校舍之建设,乃亟采登以助宣扬。

教育之使命,不仅为现社会供给智识,须要为人类创造福利。仅为现社会供给智识,则目前弱肉强食之世界,而各级教育及一切科学,均不外增其灵牙利齿之凶恶。举事实言之,目前各国均准备战争,直接者为军备之增加及改良,间接者则一切粮食、交通、工业等,均莫不为其战争之预备。而为战争促其权威者,则为教育,是无异政治家、军事家欲杀人,教育家则为之预备良好刽子手与良好杀人刀。似此情形,世界再有大战发生,人类莫不死于教育家所预备之刽子手、杀人刀。教育之得此结果,实由教育哲学基础之错误,驱人类于战争之一途。倘不将哲学基础思想,由教育上负责改善而创造之,则人食人之世界,必更见于今后。故目前教育家之责任,须超出现在社会范围,而为将来人类谋幸福。其进行之途,拟综合以前各种宗教,及各学者爱护人类之要义,以科学方法融合而整理之,以世界大同为目的,而树立推己及人、仁民爱物之哲学基础,以替代现世界之竞争互斗哲学思想,庶利用教育哲学之残酷战祸可灭。而人类在此仁爱哲学基础中,更得最进步之科学,为生产,为分配,以生以长,以教以养,则教育对人类始有福利,亦始有意义。是教育为福人类,为祸人类,悉在教育主旨之一转移间。

按余于二十二年在庐山暑期讲演会,曾泛论近代欧州文明“纵我制物”的做人立国之道,必迫趋于相争杀之死途,故亟须融合古近东西宗教与哲学中仁爱之旨,改为“克己崇仁”的做人立国之道,乃能导世界人类出死而入生,与邹先生所言颇相近。

特邹先生以教育家在教育会议中从教育为出发点而言,更觉深切著明,朗然若有其轨辙可循,则虽誉邹先生为现世界第一流之第一教育家不为过也!窃愿邹先生奋其大仁大勇,速从事改造中国之教育并为万国教育家领导,以共同努力于创造大同仁寿之世!(见海刊十七卷十期)


猜你喜欢
  卷第二十七·晦翁悟明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卷第四·佚名
  卷第二十二·德清
  卷十六·佚名
  欧美需要佛教的明证·太虚
  那先比丘经卷下·佚名
  卷第二(地字号)·朱时恩
  佛说佛名经卷第七·佚名
  第二十八卷·佚名
  佛说称扬诸佛功德经卷中·佚名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八·湛然
  卷第十四·永觉元贤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四·欧阳竟无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五下·智顗
  楞 伽 大 意·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奚{氵吴戈}·唐圭璋

      {氵吴戈}字倬然,号秋崖。   念奴娇   四圣观凉堂   踏破秋痕,向虚堂、细问新凉踪迹。野客从来无管领,独鹤自还空碧。红日重开,翠华曾到,应恨湖光窄。游龙别后,两山依旧南北。   无语野草闲花,似嗔人问。万事今非

  • 余玠·唐圭璋

      玠字义夫,号樵隐,蕲州(今湖北省蕲春)人。少为白鹿洞诸生。赵葵为淮东制置使,玠作长短句上谒,葵壮之,留之幕中。后官至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治蜀御敌有名。宝祐元年(1253),召拜资政殿学士,未行卒。   瑞鹤仙   怪新来瘦

  • 卷二十八·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二十八嘉善曹庭栋编橘潭诗藳何应龙字子翔钱唐人嘉泰间进士曾知汉州橘潭诗藳一卷俱七言絶句其诗本法晩唐所存之作兼多纒绵旖旎之思如写情云青箱再展牋云看蠹却相思字不完东风云新裁白纻春衫薄

  • 崔颢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崔颢(704?—754),唐代著名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开元十一年(723)登进士第。开元后期,曾在代州都督杜希望(杜佑父)门下任职。 天宝初(742—744),入朝为太仆寺丞,官终尚书司勋员外郎。其前期诗作多写闺情,流于浮艳轻薄;

  • 帝纪第一 高祖上·魏徵

    高祖文皇帝,姓杨氏,讳坚,弘农郡华阴人也。汉太尉震八代孙铉,仕燕为北平太守。铉生元寿 ,后魏代为武川镇司马,子孙因家焉。元寿生太原太守惠嘏,嘏生平原太守烈,烈生宁远将军祯,祯生忠,忠即皇考也。皇考从周太祖起义关西,赐姓普六

  • 卷第五十七·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列传第五十钱士升(高承埏、钮应斗、钱嘉征) 朱治■〈忄间〉(吴鉏) 高斗枢(子宇泰)周元懋(从兄元初、沈中柱、郑龙釆) 林时对(陆宝)冯元扬(弟元飙、沈崇埨)(补)熊明遇(李汝

  • 卷之五十九·佚名

    宣统三年。辛亥。七月。辛巳。谕内阁、电寄赵尔丰、据电奏川人因路事久不解决。该会长等、竟敢存心叵测。实行抗粮抗捐。并出有川人自保商搉书。其中条件。隐含独立。尤为狂悖等语。该署督前奏川人抗粮抗捐等情。已

  • ◎呜呼王治馨·李定夷

    呜呼!纳贿贪赃之王治馨,由大理院开庭判决,竟宣告死刑。判决之死刑犯,从未有不过二十四点钟者,此次办理之迅速,殊令人大吃一惊,而近日贪赃枉法者,实不止王治馨。余不知见大总统对于旧部之王治馨犯法不赦,其亦不寒而栗否耶。兹将

  • 二十六 曹寅奏报江南收成并请圣安摺·佚名

    康熙四十三年五月二十日 江宁织造.郎中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臣寅访得,江南全省今年大麦已经全收。小麦江以北有九分、十分收成不等;江以南只因五月初九日大雨,至十三日方晴,不曾打晒,上垛者,少为伤损,今合计收成共有七分。

  • 一二○九 掌湖广道监察御史祝德麟奏请将《三史国语解》刊刻完竣呈览折·佚名

    一二○九 掌湖广道监察御史祝德麟奏请将《三史国语解》刊刻完竣呈览折乾隆五十二年六月初二日掌湖广道监察御史臣祝德麟跪奏,为诸旨事。钦惟我国家同文盛轨,自古所无。皇上典学粹精,用心正大,敕命馆臣将辽金元三史人、地

  • 巎巎传·宋濂

    巎巎字子山,姓康里氏,自幼学习儒家典籍,学识渊博,能言善辩。毕生历任承直郎、集贤待制、兵部郎中、秘书监丞、同佥太常礼仪院事、监察御史、河东廉访副使、秘书太监、侍仪使、中书右司郎中、集贤直学士、江南行台治书侍御

  • 卷六十一·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六十一 朱批汪漋奏摺 雍正四年二月二十四日广西廵抚【臣】汪漋谨 奏为遵 旨查覆事窃【臣】於雍正三年十月二十七日赴圆明园谢 恩蒙 皇上

  • 卷九 吕太后本纪第九·司马迁

    吕太后者,【集解】:徐广曰:“吕后父吕公,汉元年为临泗侯,四年卒,高后元年追谥曰吕宣王。”高祖微时妃也,【集解】:汉书音义曰:“讳雉。”【索隐】:讳雉,字娥姁也。生孝惠帝、【集解】:汉书音义曰:“讳盈。”女鲁元太后。及高祖为

  • 深衣·戴圣

    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短毋见肤,长毋被土。续衽钩边,要缝半下。袼之高下,可以运肘;袂之长短,反诎之及肘。带下毋厌髀,上毋厌胁,当无骨者。制十有二幅,以应十有二月,袂圜以应规,曲袷如矩以应方,负绳及踝以应直

  • 第二 反应 1·王诩

    【原文】古之大化者①,乃与无形②俱生。反以观往,覆以验来;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己。动静虚实之理,不合来今③,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覆④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注释】①大化者:指广泛深远的教化。化,教化。②

  • 解深密經卷第四·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一]地波羅蜜多品第七   爾時觀自在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菩薩十地所謂極喜地離垢地發光地[二]燄慧   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復說佛地爲第十一.如是諸地幾

  • 四明尊者教行录卷第三·宗晓

        四明石芝沙门宗晓编  别理随缘二十问  光明玄当体章问答偈  绛帏问答三十章  开帏试问四十二章  教门杂问答七章  四种四谛问答  别理随缘二十二问(并序)  有当宗学者。问余曰。仁于指要钞中

  • 全真清规·陆道和

    全真清规,元朝全真道通玄子陆道和编集。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书辑录全真道部分戒规、礼仪和杂文,分作十二篇:〈指蒙规式〉、〈簪披次序》二篇,言童蒙出家规矩和初出家者簪冠披衣仪式。 〈游方礼师〉、〈堂门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