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15.曹刿抗击齐军

齐桓公即位后,依靠管仲的帮助,争取霸主的地位。但是,在他对鲁国的战争中,却遭到一次不小的挫折。

在齐桓公即位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684年,齐桓公派兵进攻鲁国。鲁庄公认为齐国一再欺负他们,忍无可忍,决心跟齐国拼一死战。

齐国进攻鲁国,也激起鲁国人民的愤慨。有个鲁国人曹刿(guì),准备去见鲁庄公,要求参加抗齐的战争。有人劝曹刿说:“国家大事,有当大官的操心,您何必去插手呢?”

曹刿说:“当大官的目光短浅,未必有好办法。眼着国家危急,哪能不管呢?”说完,他一直到宫门前求见鲁庄公。鲁庄公正在为没有个谋士发愁,听说曹刿求见,连忙把他请进来。

曹刿见了鲁庄公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并且问:“请问主公凭什么去抵抗齐军?”

鲁庄公说:“平时有什么好吃好穿的,我没敢独占,总是分给大家一起享用。凭这一点,我想大家会支持我。”

曹刿听了直摇头,说:“这种小恩小惠,得到好处的人不多,百姓不会为这个支持您。”

鲁庄公说:“我在祭祀的时候,倒是挺虔诚的。”

曹刿笑笑说:“这种虔诚也算不了什么,神帮不了您的忙。”

鲁庄公想了一下,说:“遇到百姓吃官司的时候,我虽然不能一件件查得很清楚,但是尽可能处理得合情合理。”

曹刿才点头说:“这倒是件得民心的事,我看凭这一点可以和齐国打上一仗。”

曹刿请求跟鲁庄公一起上阵,鲁庄公看曹刿这种胸有成竹的样子,也巴不得他一起去。两个人坐着一辆兵车,带领人马出发。

齐鲁两军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摆开阵势。齐军仗人多,一开始就擂响了战鼓,发动进攻。鲁庄公也准备下令反击,曹刿连忙阻止,说:“且慢,还不到时候呢!”

当齐军擂响第二通战鼓的时候,曹刿还是叫鲁庄公按兵不动。鲁军将士看到齐军张牙舞爪的样子,气得摩拳擦掌,但是没有主帅的命令,只好憋着气等待。

齐军主帅看鲁军毫无动静,又下令打第三通鼓。齐军兵士以为鲁军胆怯怕战,耀武扬威地杀过来。

曹刿这才对鲁庄公说:“现在可以下令反攻了。”

鲁军阵地上响起了进军鼓,兵士士气高涨,像猛虎下山般扑了过去。齐军兵士没防到这一着,招架不住鲁军的凌厉攻势,败下阵来。

鲁庄公看到齐军败退,忙不迭要下令追击,曹刿又拉住他说:“别着急!”说着,他跳下战车,低下头观察齐军战车留下的车辙;接着,又上车爬到车杆子上,望了望敌方撤退的队形,才说:“请主公下令追击吧!”

鲁军兵士听到追击的命令,个个奋勇当先,乘胜追击,终于把齐军赶出鲁国国境。

鲁军取得反攻的胜利,鲁庄公对曹刿镇静自若的指挥,暗暗佩服,但是心里总还有个没打开的闷葫芦。回到宫里,他先向曹刿慰劳了几句,就问:“头两回齐军击鼓,你为什么不让我反击?”

曹刿说:“打仗这件事,全凭士气。对方擂第一通鼓的时候,士气最足;第二通鼓,气就松了一些,到第三通鼓,气已经泄了。对方泄气的时候,我们的兵士却鼓足士气,哪有不打赢的道理?”

鲁庄公接着又问为什么不立刻追击。曹刿说:“齐军虽然败退,但它是个大国,兵力强大,说不定他们假装败退,在什么地方设下埋伏,我们不能不防着点儿。后来我看到他们的旗帜东倒西歪,车辙也乱七八糟,才相信他们阵势全乱了,所以才请您下令追击。”

鲁庄公这才恍然大悟,称赞曹刿想得周到。

在曹刿指挥下,鲁国击退了齐军,局势才稳定了下来。

猜你喜欢
  元史纪事本末卷三·陈邦瞻
  ●卷二·法式善
  帝王经世图谱卷五·唐仲友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二·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四十一·佚名
  卷之四十·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八 儒林传十一·纪昀
  历年记上·姚廷遴
  尉迟敬德传·刘昫
  文征明传·张廷玉
  刘应节传·张廷玉
  郑辰传·张廷玉
  窃愤续录·辛弃疾
  晋纪八 孝惠皇帝下永兴二年(乙丑、305)·司马光
  20.弦高智退秦军·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四·董康

      ○南桃花扇   曲阜孔尙任曾作桃花扇。無錫顧彩又作南桃花扇。桃花扇之首齣。白云。日麗唐虞世。花開甲子年。康熙二十三年。四民樂業。五穀豐登。祥瑞並臻。河淸海晏。欣逢盛世。到處遨遊。今作南桃花扇者。從

  •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沈璟

    第十一齣 遘难【金蕉叶】〔小生上老旦旦扮家僮随上〕怜才爱才。想风期何时可谐。志不在两行玉钗。羡杀他三千剑客。乐莫乐兮心相知。悲莫悲兮远别离。堂前空有三千士。他日报恩知是谁。我柴进爲何说此几句。只因前日

  • 第四十三出 御淮·汤显祖

    【六幺令】〔外引生、末、众扮军人上〕西风扬噪,漫腾腾杀气兵妖。望黄 淮秋卷浪云高。排雁阵,展《龙韬》,断重围杀过河阳道。〔外〕走乏了!众军 士,前面何处?〔

  • 巻一·皇甫冉

    钦定四库全书二皇甫集卷一唐 皇甫冉 撰四言古诗刘方平璧画山墨妙无前性生壁先廻溪已失逺嶂犹连侧径樵客长林野烟青峯之外何处云天五言古诗与张补阙王錬师自徐方清路同舟南下于台头寺留别赵员外裴补阙同赋杂题一首

  • 列传第一百三 刘蕡·欧阳修

    刘蕡,字去华,幽州昌平人,客梁、汴间。明《春秋》,能言古兴亡事,沈健于谋,浩然有救世意。擢进士第。元和后,权纲驰迁,神策中尉王守澄负弑逆罪,更二帝不能讨,天下愤之。文宗即位,思洗元和宿耻,将翦落支党。方宦人握兵,横制海内,号曰“

  • 明孝宗敬皇帝实卷之二百二十三·佚名

    弘治十八年四月丙辰朔孟夏享 太庙○内官祭司灶之神南京四川道监察御史陆徵丁忧服阕复除广道○山东按察司佥事杨寿为河南按察司副使户部员外郎席书为佥事○己未命掌詹事府事太常寺卿兼翰林院学士张元祯内阁专管诰敕仍

  • 卷之二百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一·王恽

    大元中统二年秋七月,恽自中省详定官,用两府(经内、外两省)荐授翰林修撰。其宣词云:“行已无忝,博学能文。顾超绝之逸材,足铺张于伟迹,宜司纶命以赞皇猷,可特授翰林修撰、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当振斯文,以宣朕命。&rdq

  • 杜时升传·脱脱

    杜时升,字进之,是霸州信安人。时升博学,通晓天文,只是不肯进入仕途。承安年间和泰和年间,宰相屡次举荐时升,说是对他可以重用。时升对所亲近的人说“:我观察正北方赤气如血,东西横贯天空,天下应当大乱,大乱之后南北应该合成一统

  • 卷五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五十四礼部十三王国礼二朝见明祖训凡朝臣奉使至王府或因事经过见王并行四拜礼虽三公大将军亦必四拜王坐受之若使臣道路本经王国故意迂回躱避不行朝王者斩凡王府文武官并以清晨至王府门侯见其王所

  • 管子补注卷六·刘绩

      法法第十六        外言七  不法法则事毋常【不设法以法下故事无常】法不法则令不行【虽复设法不得法之宜故令不行】令而不行则令不法也法而不行则脩令者不审也【法既得宜而犹不行则以脩令者未审之故也

  • 四书经疑贯通卷五·王充耘

    元 王充耘 撰孟子首言亦有仁义而已矣一书之中以义配仁至言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则以义配道无义无命则以义配命进以礼退以义则以义配礼尊德乐义以义配德理也义也以义配理其不同何欤仁义二者固人道之大端仁而非义则伤于流

  • 王霸第十一·荀况

    [题解]本篇论述了要称王天下所必须实行的一系列政治措施,如守要领,立礼法,讲道义,明名分,择贤相,用能人,取民心等等;同时,篇中兼述了霸道与亡国之道以与王道相观照。[原文]11.1国者,天下之制利用也(1):人主者,天下之利势

  • 卷三·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 诗集传卷三      宋 苏辙 撰 鄘        国风 柏舟共姜自誓也 卫厘公之世子共伯余立未逾年而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故誓而不许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

  • 卷六·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六学六读书法 读诸经法 论觧经 读史 史学人生道理合下完具所以要读书者葢是未曽经歴见许多圣人是经歴见得许多所以写在册上与人看而今读书只是要见得许多道

  • 一切经音义卷第十七·唐慧琳

        大唐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如幻三昧经二卷 慧琳撰  善住意天子经三卷 慧琳撰  太子刷护经一卷 慧琳撰  太子和休经一卷 慧琳撰  大乘显识经二卷 慧琳撰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二卷 玄应撰  大

  • 石鼓论语答问·戴溪

    三卷。南宋戴溪撰。戴溪字肖望,人称岷隐先生,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淳熙五年(1178)“别头省试”第一,官至兵部侍郎。曾奉太子赵询之命类编《易》、《诗》、《书》、《春秋》、《论语》、《孟子》、《资治通鉴》等书,著

  • 大轮金刚总持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