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二 谕内阁着将明人违碍书籍内匡救时艰诸疏选择编为《明季奏疏》
六○二 谕内阁着将明人违碍书籍内匡救时艰诸疏选择编为《明季奏疏》
乾隆四十四年二月二十五日
乾隆四十四年二月二十五日内阁奉上谕:
四库全书馆节次汇进各省送到违碍应毁书籍,朕亲加抽阅。内如徐必达《南州草》所载奸商、奸珰结贿欺君诸疏,俱持论不挠,极为伉直。又如萧近高《疏草》内载其劾大珰潘相等以矿税扰民,宋一韩《掖垣封事》亦有劾东厂及税监李凤、梁永等蠹国病民诸疏,均属详明剀切。又侯震阳《天垣疏略》,以客氏再入禁中,抗章极论,并及于沈(氵隺)之交通内臣,亦能侃侃不阿。虽其间若徐尔一之九八分疏,极口诋斥孙承宗,而于温体仁、霍维华等则曲加赞誉,是非倒置,此外亦不过摭拾陈言,以图荧听,固无足取。其余谠论危言、切中彼时弊病者,实俱无惭骨鲠。前因明季诸臣,如刘宗周、黄道周等,立身行己,秉正不回,其抗疏直谏,皆意切于匡救时艰,忠荩之忱,溢于简牍。已降旨将其违碍字句,酌量改易,毋庸销毁。因复思明自神宗以后,朝多粃政,诸臣目击国势之阽危,往往苦口极言,无所隐讳,虽其君置若罔闻,不能稍收补救之效,而遗篇具在,凡一时废弛瞀乱之迹,痛切敷陈,足资考镜。朕以为不若择其较有关系者,别加编录,名为《明季奏疏》,勒成一书,使天下万世晓然于明之所以亡,亦可垂示方来,永为殷鉴。况诸臣弹劾权奸,指摘利病,至不惮再三入告,实皆出自爱君体国之诚,而其姓名章疏,不尽见于《明史》。朕方欲阐幽微显,又何忍令其湮没弗彰?况诸臣在胜国言事,于我国家间有干犯之语,彼自为其主,不宜深责,非若身入本朝、肆为诋悖者可比。原不妨就其应存诸疏,将触背字面略为改易选录,余仍分别撤毁,于办理违碍书籍,亦属并行不悖。着交该总裁遴选一、二人,详悉校阅,编辑缮录,以次呈览,候朕鉴定。并将此通谕中外知之。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猜你喜欢 卷九十一·志第五十八·柯劭忞 台湾郑氏始末卷五·沈云 卷之三百六十五·佚名 卷之九百二十·佚名 卷之三十五·佚名 卷之五十六·佚名 二百四十八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第一○八卷 流寓·缪荃孙 通志卷六十五·郑樵 卷一百二十二·司马迁 徐从治传·张廷玉 养吉斋丛录卷之十一·吴振棫 卷三十八·佚名 职官一三·徐松 卷六十一·纪昀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