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裴光庭传

裴光庭别名连城,年幼时他父亲裴行俭就去世了。母亲厍狄氏,严守妇道,武则天皇后招进宫廷,任御正,很受亲近宠信,裴光庭因此接连提升为太常丞。

中宗复位后,因为他是武三思的女婿,获罪贬为郢州司马。玄宗开元中叶,提升为兵部郎中、鸿胪少卿。他性情恬静沉默,不爱交朋结友,虽然迅速登上台省高位,人们还没有认可他,后来因为称职,舆论才变为推崇。

玄宗李隆基准备到泰山祭祀天地,中书令张说认为玄宗巡视东方,京城空虚,担心北部异族乘机暗中生事,商议要增加军队防守边境,召见裴光庭参与研究,裴光庭回答说:“到泰山祭祀天地,是报告功业圆满。功业圆满,就是恩德遍布天下,百姓全都安乐,万国全都归附。

如果准备报告功业圆满却担心异族作乱,就不是显示恩德遍布天下;大动兵众,用来防备意外变故,就不是使得百姓安乐;正想让各国同来朝见,但疑惑异族有叛乱野心,不是安抚属国的做法。在这三个方面,就使得到泰山祭祀天地名不副实了。并且在各属国之中,突厥是最大的,它进献财物同我朝交往,希望建立友好关系已有几年了,如果派遣一名使者,请它的大臣到泰山去朝见皇上,一定会愉快地服从命令。突厥接受诏令,那么各个属国的首领必然一块儿前来,我们不必采用军事措施,就不再会出事了。”张说说:“好,我没有考虑到这些。”

于是向玄宗禀奏,采用了裴光庭的策略,突厥果然派遣使者前来朝拜。

从泰山回来以后,裴光庭升任兵部侍郎。过了很久,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御史大夫。后来改任黄门侍郎,授予侍中,兼任吏部尚书、弘文馆学士。撰写《摇山往则》、《维城前轨》两篇文章进献给玄宗。玄宗亲手写诏赞扬嘉奖,诏令皇太子、各位亲王到光顺门会见裴光庭,感谢他用这两篇文章劝谏的心意。裴光庭还推荐寿安丞李融、拾遗张琪、著作佐郎司马利宾到弘文馆供职,撰写《续春秋经传》,从战国到隋朝,呈递奏表请求玄宗写“经”,裴光庭等人作“传”。这部书很长时间没有写成。当时有人建议唐朝应当属于“金德”,中书令萧嵩请让所有官员都参加讨论。裴光庭认为国家符命载入史册昭示天下已经很长时间了,不能更改,多次禀奏请求停止讨论。开元二十年(732),封为正平县男。当初,懂星象的人讲,天象出现异常征兆,对大臣不利,请求举行祭祀消除灾祸。裴光庭说“:假使灾祸可以通过祭祀消除,那么富贵寿命就可以通过祈祷得来了!”舆论认为他懂得了天命。去世时,五十八岁,追认为太师。

从前,吏部寻求人才不局限于资历考核,奖励提拔只论他的才干,常常得到贤德的人委任官职,读书人也就自己发奋。以后考官的读书人众多,一心致力于趋炎附势追名逐利,评品人才授予官职又违法背理。裴光庭要扭转这种局面,沿用他父亲裴行俭创造的长名榜,就是依照资格,不论优秀不优秀,一概根据资格考核拟议官职;同时把选拔时间缩短为正月一个月。委任门下省主事阎麟之专门主管审定吏部、兵部六品以下文武官员任命名单,凡是阎麟之裁决的,裴光庭都同意,当时的顺口溜说:“麟之一开口(说出意见),光庭就动手(下笔批准)。”他一向和萧嵩意见不一,等他一死,萧嵩就奏请玄宗将这些一概停止,裴光庭推荐的人,全部赶出京城去任地方官。博士孙琬由于裴光庭依照资历用人,不合激励原则,拟赠谥号为“克平”,时人认为是迎合萧嵩的心意。玄宗得知后,特地赐给谥号为“忠宪”,诏令中书令张九龄为他撰写碑文。

裴光庭的儿子名稹,靠先辈功劳当官,连续升任为起居郎。开元末年,寿王李瑁由于母亲得到宠爱,玄宗打算立他为太子,裴稹陈述晋献公太子申生、汉武帝太子刘据的悲剧来劝谏,玄宗改变态度表示歉意,诏令授予给事中官职。裴稹说“:陛下堵塞听取劝谏的途径,时间很长,现在我劝谏了一句话就承蒙特别恩宠,那么劝谏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拿什么奖赏他们呢?”玄宗认为他的辞让很好,就没有提升他的官职。不久授予祠部员外郎,去世了。裴稹的儿子名倩,别名容卿,曾任信州刺史。鼓励百姓开垦荒地两万亩,根据他的政绩品行赐于金鱼袋和紫服,接替第五琦任度支郎中。

去世,谥号为“节”。裴倩的儿子名均。

裴均别名君齐,参加明经科考试中选任诸暨县尉。多次听从州府征招办事,性情固执,以才干闻名。张建封镇守濠、寿二州,上表朝廷请求任命裴均为团练判官。当时,李希烈凭借淮、蔡二州叛乱,张建封抵御叛军,裴均当他的参谋助手。因为立功授予上柱国头衔,继承正平县男爵号。改任膳部郎中,提升为荆南节度行军司马,接着任命为荆南节度使。刘辟叛乱,先骚扰黔州、巫州,进逼荆州、楚州,巩固地盘,裴均派遣精兵三千人,迎头痛击叛军,叛军一见势头就逃跑退却。回京任检校吏部尚书。

当初,裴均和崔太素一同侍奉太监窦文场,崔太素一次清晨去看望窦文场,被引进卧室,自以为窦文场对他感情深厚,慢慢看到后边的床上有个频频伸展肢体的人,原来是裴均。德宗李适认为裴均担任的是个地方军事长官节度使,想提升他当宰相,谏官李约呈递奏疏指责裴均是窦文场的养子,不能让他玷污宰相的称号,就作罢了。

宪宗元和三年(808),入朝任尚书右仆射,兼任度支。每月初一上朝按册点名、给予文书、传递印信,都是尚书郎办理,四品五品的文武官员、郎官、御史在堂前阶下对他行拜礼,御史中丞、左右丞登上台阶回拜,人们认为礼仪过于隆重。

很快被授予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任山南东道节度使,连续封到郇国公爵位。用财物结交有权势受宠幸的人,任将相共十多年,享乐放纵没有节制。去世,六十三岁,追认为司空。

猜你喜欢
  卷二 杂事第二·刘向
  卷三百三十三 元豐六年(癸亥,1083)·李焘
  第三十二回 武则天革命称尊 狄仁杰奉制出狱·蔡东藩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二·佚名
  第三一五清折光绪二十年十一月初一日一二一○四--四·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五 昆虫草木略二·纪昀
  通志卷一百四十四·郑樵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二·杜大珪
  第八章 由疑惧到认罪 一 我只想到死·溥仪
  刘孝绰传·李延寿
  张胄玄传·李延寿
  一九 外国文和外国教师·邹韬奋
  崇儒三·徐松
  卷四十二·纪昀
  193.王安石变法·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十九·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五十九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梅諌议诗集梅摰字公仪成都新繁人举进士稍迁太常博士知苏州二浙饥官贷种食已而督偿之摰曰贷民所以为惠也反挠民可乎奏请缓期输之庆厯中为御史权知谏院元

  • ●卷一百三十一·徐梦莘

      炎兴下帙三十一。   起建炎三年八月二十日丙寅,尽闰八月十四日庚寅。   二十日丙寅隆祐皇太后至洪州。   闰八月一日丁丑朔吕颐浩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杜充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皆御营使参

  • 卷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十八 【起戊寅周威烈王二十有三年○止丙午周愼靓王六年】凡八十九年 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朱子纲目始於周威烈王之二十三年分注止载秦楚齐晋燕及魏赵韩八国今年表接前卷仍照前备列

  • 一○二六 军机大臣为奉旨将《意林》原书取进呈览事致浙江巡抚函·佚名

    一○二六 军机大臣为奉旨将《意林》原书取进呈览事致浙江巡抚函乾隆四十九年六月三十日径启者:前次浙江所进遗书内有《意林》一书,系宁波范氏天一阁藏本,奉有御题并抄入四库全书,后于四十七年由翰林院交仁和县县丞张力行

  • 靖海纪略卷之二·曹履泰

    盐官曹履泰大来着答众乡绅答何海防与李任明定商人榖价告示上朱未孩道尊上朱未孩道尊示谕刘五店与颜同兰守城议上熊心开抚台上熊抚台上熊抚台上赵按台答项元海上蔡五岳道尊上蔡道尊上熊抚台答蔡道尊答蔡道尊上熊抚台上

  • 北洋海军章程第十三·佚名

    武备 船身机器军械 国旗 将旗 通语旗 金鼓海军各船军械,名目甚繁,时有添换修改,应由提督会同营务处军械局大员。按年造具表册呈报。 一、船身机器马力及各项枪炮、军械、鱼雷、电灯等件,按年造具船表呈报。 一、国旗 按西

  • 卷之四十四·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四十四智昆弟之智《孟子》:万章问曰:尔,治。忸怩。舜曰:惟兹臣庶,汝其於予不识舜不知象之将杀己与。曰:奚而不知也,象忧亦忧,象喜亦喜。陈贾曰:周公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诸。孟子曰:然。曰: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

  • 谈合作·梁漱溟

    普通之所谓合作,大概都是指着在经济上的事情,这是狭义的合作。这话不必说。现在说广义的合作。有一位朋友说:“小合作有小成就,大合作有大成就,不合作就毫无成就。”此意甚的。这不独是说到经济方面,即是说到了人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八·念常

      唐。  ⊙(癸卯) 代宗豫改年广德(肃宗长子。玄皇诸孙百余人代居长为嫡孙即位。后用元载为相。而黜李泌。及诛元载复用杨绾。年五十三崩紫宸内殿。葬元陵。在位十七年)  (乙巳) 改年永泰○九月铸金铜佛像于光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四·念常

      唐。  ⊙(庚戌) 高宗治改永徽(字为善。小名雄奴。太宗第九子。年五十六崩葬乾陵。在位三十四年。一云。三十六年。或云。三十年○复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  (辛亥) 世尊示灭一千六百年矣。  ⊙四祖道

  • 杂譬喻品第一·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如是我闻:佛涅槃前开许,以后弟子结集三藏时,经前可以加上“如是我闻”,后来阿难负责结集经藏,此句话的意思为:我阿难是这样听佛说的。阿难出家较晚,未听过的经,佛又重述,以便让他弘扬。律藏

  • 卷第七·佚名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七姚秦罽宾三藏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译非问分界品第一色界。非色界。可见界。不可见界。有对界。无对界。圣界。非圣界。有漏界。无漏界。有爱界。无爱界。有求界。无求界。当取界。非当取界。有取

  • 卷之八·即非如一

    嘉兴大藏经 即非禅师全录即非禅师全录卷之八门人明洞性安性节明觉明幢同编赞世尊(四首)见性如虚空见佛犹梦寤见佛不见性红日笼烟雾具得通身眼佛身自呈露是为见性人不忘佛嘱付人间天上孰堪伦万亿化身不露踪四八端严百

  • 初品 根本法门品·佚名

    第一 根本法门经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郁伽罗村幸福林沙罗王树下。尔时,世尊呼诸比丘曰:“诸比丘!”彼等比丘应世尊曰:“世尊!”世尊乃言曰:“诸比丘!我为汝等说示一切法之根本法门

  • 民族文话·郑振铎

    郑振铎著。1946年2月上海国际文化服务社初版。收《周民族的史话》、《武王伐纣》、《奄徐与淮夷》、《穆王西征记》、《犬戎的兴起》等15篇有关我国各民族的历史故事和传说的文章

  • 新定九域志·王存

    《九域志》有新志、旧志之分,旧志是指《元丰九域志》,成书于北宋神宗元丰三年,是王存、曾肇与李德刍等人奉敕纂修的;新志是指《新定九域志》,是哲宗绍圣四年经黄裳提议,对元丰旧志的续修增补。因而《九域志》即是以《

  • 吕洞宾丹道之纯阳祖师·傅金铨

    奥矣!最上一乘,乃无作而亦无为。还丹七返,因有动而方有静。 【注:道分三乘:初乘、中乘、上乘也。到最上一乘,无所作为。从三关逆返,至扑地声离胎,再返至元年之初,此时声臭俱泯,廓然太虚。一旦露出乾元面目,释氏谓之得证实相,于

  • 广异记·戴孚

    志怪小说集。唐戴孚撰。唐顾况《戴氏广异记序》云: “谯郡戴君孚,……至德初,天下肇乱,况始与同登一科。君自校书,终饶州录事参军,时年五十七。有文集二十卷;此书二十卷,用纸一千幅,盖十余万言。” (见《文苑英华》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