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卢粲传

卢粲,幽州范阳县人,北魏侍中卢阳乌的五代孙。祖父卢彦卿,撰有《后魏纪》二十卷,流传于当时,官做到合肥县令。叔父卢行嘉,也有学识修养,高宗时任雍王记室。卢粲广泛阅览经书史籍,二十岁时考中进士。景龙二年(708),升任给事中。当时节愍太子刚刚被立为太子,韦庶人因他不是自己生的,非常忌恨,便劝中宗下诏命太子回头取卫府封地上的东西,以供每年使用。卢粲辩驳进言道:“皇太子处在继承大统、主持宗庙祭祀的崇高重要的地位,一年四季的用度,自可由百官供给准备。又据《周官》所载,各种应用财物,年终时都要总计,只有君王及太子应用的物品,都不用记账。这样说来便是储君的费用,都与君王相同。如今太子与各诸侯国诸侯一样纳入分封,岂是所谓昔日的典章制度,可以留传于将来呢!如果说东宫初开太子刚立,一应物品所需,自当从库藏之物中广为支取,不可长期保存藩国分封形式。”皇帝诏令采纳了他的意见。

后来安乐公主的丈夫武崇训被节愍太子所杀,特追封为鲁王,而命司农少卿赵履温监护殡葬事宜。履温暗示公主上书请求按永泰公主的先例,为崇训建造陵墓。皇上诏命依从了公主的请求。卢粲上奏辩驳道:

“寻绎陵的名称,本来只属于帝王以及太子。自有帝王家族以来,诸王及公主的墓,没有称为陵的。只有永泰公主承蒙皇恩特别殡葬,事情超出了常规,不应引以作为行事的名义。《春秋左氏传》上记载:‘卫国的孙桓子与齐国军队作战。卫国的新筑大夫仲叔于奚前去援救孙桓子,桓子因此幸免于难。卫国人要赏赐城邑给于奚,于奚谢绝了,而请求享用诸侯才能使用的乐器及马服带饰,以诸侯资格朝见君王,结果答应了他的要求。孔子听说后,叹道:“可惜,还不如多给他城邑。只有表示等级的称号与车服仪制,不能够给人。如果拿来送人,就是送给人政权,政权丧失了,则国家也就会随之而灭亡。”’圣人能够由隐微而知昭彰,由小而见大,此事不可不慎重。鲁王殡葬追悼的隆重礼仪,诚然特别承蒙恩宠,然而国家的表示等级的称号及车服仪制,岂可随便送人!再者坟茔墓地的称呼,不应该借永泰公主为名,请比照贞观以来诸王的旧例办理,足可获得丰厚的待遇。”

皇帝手书答道:“安乐公主与永泰公主没有什么不同。夫妇死后同葬一个墓穴的意义,古今一样。鲁王事援用特为建陵的礼仪制度,不必烦劳坚持己见。”卢粲又上书谈道:

“臣下听说陵的名称,用于至尊的人,不属于王公以下的人。况且若就亲疏等级次序而论,鲁王不比雍王亲。雍王的墓,尚且不称作陵,鲁王自不能因为娶公主为妻而提高名号。而且君王的所作所为,都记载在典籍上,有的可以从以往的典章制度中得到考证,有的可以考查前代史籍记载。臣下遍检贞观以来的典籍,驸马的墓没有称陵的。况且为人君王的礼义准则,是使一旁期待的人们服膺已极,那就要不只是亲近他的亲人,不只是爱护他的子女。陛下把对女儿的恩爱之情,移加到她的丈夫身上,赠送财物资助祭品,殡葬追悼的礼仪隆重完备,怎么能够让上下尊卑无法分辨,君王臣子完全一样呢!安乐公主承蒙天地的恩泽,在享有福禄的基础上,指比南山以赐年寿,仰似北辰而永获庇护。鲁王的殡葬、车服有法规;提高等级的礼仪,具有一定的制度。墓地的称呼,不应借永泰公主的特例为名,那不是所谓传法于将来,为诸侯卿士树立榜样的做法。”

皇帝最后依允了卢粲上奏的意见。公主大为愤怒,卢粲因忤逆皇帝旨意被贬为陈州刺史。后转任秘书少监。开元初年去世。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五 苏绰·令狐德棻
  帝纪第六 武帝下·令狐德棻
  卷一百二十四·列传第十一·宋濂
  卷十九·李心传
  卷之五百二十·佚名
  第一六八申光绪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一一三二五—三·佚名
  卷二十·郝经
  卷六·司马贞
  虞庆则传·魏徵
  辛庆之传·李延寿
  王礶传·脱脱
  刘崧传·张廷玉
  公叔且杀几瑟·佚名
  第四讲·孙中山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补遗 卷一·袁枚

      《诗》始于虞舜,编于孔子。吾儒不奉两圣人之教,而远引佛老,何耶?阮亭好以禅悟比诗,人奉为至论。余驳之曰:“《毛诗三百篇》,岂非绝调?不知尔时,禅在何处?佛在何方?”人不能答。因告之曰:“诗者,人之性情也。近取诸身而足矣

  • 卷三十六·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三十六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秦观淮海集钞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扬州高邮人豪隽慷慨溢於文词举进士不中盛气好奇读兵家书见苏轼於徐为黄楼赋轼以为有屈宋才介其诗於王安石亦谓清新如鲍谢轼勉以应举为

  • 跋·乐雷发

    雪矶丛稿跋愚闻之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是谓不朽夫德藴诸身心功成於事业言见於着述有内外相须体用合一之道焉今岐而言之岂有修诸身不见诸事施於事不见诸言者乎要之人各有长而兼尽为难其有得乎是者诚君子之异于人能

  • 卷一百五十五·志第一百八·选举一等·脱脱

        ◎选举一   自敷奏以言,明试以功,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始于《舜典》。司徒以乡三物兴贤能,太宰以三岁计吏治,详于《周官》。两汉而下,选举之制不同,归于得贤而已。考其大要,不过入仕则有贡举之科,服官则有铨

  • 寓圃杂记下·王锜

    正统十一年,太师英国公暨侯伯二十余人早朝毕,奏曰:「辅等皆武臣,不谙经典,愿赐一日假,诣国子监听讲。 」上曰:「往。」于是,太师率诸侯伯诣监,所携茶汤果饼之类甚丰。祭酒李先生时勉命诸生立讲五经各一章。毕,设酒馔奉款。诸侯

  •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録卷六·佚名

    通諡节愍诸臣上窦永澄董尔砺江万春王命印陈尚仁王崇信徐国全顾 頥崔儒秀叚 展夏国卿陈 栢金啓倧朱国彦王元雅李献明何天球徐 泽武起潜彭文炳【弟文炯 文彩 子遇飏 遇飚附】任光裕程应琦卢成功郑感民焦延庆张国

  • 卷三十 魏书三十 乌丸鲜卑东夷传第三十·陈寿

    (乌丸传、鲜卑传、东夷传)乌丸、鲜卑、东夷传《尚书·尧典》说:“蛮夷扰乱中国。”《诗经·小雅·六月》说:“犭严狁极其嚣张。”他们对中国的侵害为时久远。自秦汉以来,匈奴一直在边境侵扰。汉武帝虽平定四方少数民族的叛

  • 高乾传·李百药

    高乾,字乾邕,渤海..地人氏。父翼,字次同,豪侠有风度,被州中人士所尊崇。孝昌末,葛荣在燕、赵诸地作乱,朝廷认为翼是山东的豪族,便在他的家中拜他为渤海太守。上任没有几天,贼徒越来越多,翼率领所有部众,移居河、济之间。于是魏设

  • 斛律羌举传·李百药

    斛律羌举,太安人氏。其家世代为部落酋长。父谨,魏龙骧将军、武川镇将。羌举年轻时敢说敢干,胆量大。永安中,随从尔朱兆进驻洛陽,有战功,而受兆的爱戴,时常跟着征战讨伐。高祖打败尔朱兆后,羌举才投奔过来。高祖感觉到他对尔朱

  • 四书逸笺卷六·程大中

    应城程大中撰四书人物遗事【已见人物考聚考诸书者不录纬书小説怪诞之言不录】孔子【此下至孟子凡二十三则记孔孟及诸贤遗事】孔子修春秋九月而成【路史注】孔子治春秋退修殷之故歴使其数可传于后【晋书律歴志】孔子登

  • 卷十四·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经问卷十四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文辉【先生仲兄与三先生之子康熙癸酉举人】京师寓书问德清胡渭生【字胐明】着易图明辨一书中有引及我家之书以置辨者原舛编云数不得为图衍不得为画二句真千古格言顾其説有不

  • 卷八·王鸿绪

    <经部,诗类,钦定诗经传说汇纂钦定四库全书钦定诗经传说彚纂卷八陈一之十二集传陈国名太皥伏羲氏之墟【孔氏頴逹曰大皞又号虙戏故连言之虙戏即伏义字异音义同也】在禹贡豫州之东其地广平无名山大川西望外方【许氏谦曰

  • 菩提资粮论卷第六·龙树

        圣者龙树本 比丘自在释    大隋南印度三藏达磨笈多译  问云何修习答。  四神足为根  欲进心思惟  四无量住持  谓慈悲喜舍  于此四无量中。习近多作已。得心堪能。得心堪能已。便入初禅那。

  • 随相论一卷·德慧

        德慧法师造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论中解十六谛十六谛总问。为物有十六。为名有十六耶。答毗(防夷反)颇(判何反)沙(翻为广解)师解。为物有十六故。立十六名。实有其体故称物。经优波提舍(翻为离欲修善说)师

  • 卷之三·佚名

    嘉兴大藏经 林我禅师语录林我禅师语录卷之三嗣法门人海金编元宵晚参。眼横鼻直。无分年去年来。渴饮饥餐。有甚岁新岁旧。阳回沃野。和风摇嫩柳拖金春满山川。暖日映寒梅吐玉皎光烛月。人人亲炙然灯歌咏喧天。处处

  • 论母·佚名

    论之论母[百二十二门][A. 三法门(Tika)二十二门]善法.不善法.无记法乐受相应法.苦受相应法.不苦不乐受相应法异熟法.异熟法法.非异熟非异熟法法已取顺取法.不已取顺取法.不已取不顺取法已杂染顺杂染法.不已杂染顺杂染法.不已杂染不顺

  • 秉烛后谈·周作人

    散文集。周作人著。列为“艺文丛书”之六。新民印书馆1944年9月初版。收散文23篇。大多为读书志,如《南堂诗钞》、《东来博议》等;也有漫谈,如《谈劝酒》、《谈宴会》、《谈娱乐》、《谈文字狱》等。《关于阿Q》一文,颇

  • 书林清话·叶德辉

    叶德辉(1864—1927)撰。叶氏毕生致力于古书的收藏和整理研究。该书从大量古书文献中收集有关图书版本知识与历代图书版本的源流、掌故资料,按照其性质分门别类,组织成篇。全书共126篇,每篇皆有篇题,每篇之首,先载明作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