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粲传
卢粲,幽州范阳县人,北魏侍中卢阳乌的五代孙。祖父卢彦卿,撰有《后魏纪》二十卷,流传于当时,官做到合肥县令。叔父卢行嘉,也有学识修养,高宗时任雍王记室。卢粲广泛阅览经书史籍,二十岁时考中进士。景龙二年(708),升任给事中。当时节愍太子刚刚被立为太子,韦庶人因他不是自己生的,非常忌恨,便劝中宗下诏命太子回头取卫府封地上的东西,以供每年使用。卢粲辩驳进言道:“皇太子处在继承大统、主持宗庙祭祀的崇高重要的地位,一年四季的用度,自可由百官供给准备。又据《周官》所载,各种应用财物,年终时都要总计,只有君王及太子应用的物品,都不用记账。这样说来便是储君的费用,都与君王相同。如今太子与各诸侯国诸侯一样纳入分封,岂是所谓昔日的典章制度,可以留传于将来呢!如果说东宫初开太子刚立,一应物品所需,自当从库藏之物中广为支取,不可长期保存藩国分封形式。”皇帝诏令采纳了他的意见。
后来安乐公主的丈夫武崇训被节愍太子所杀,特追封为鲁王,而命司农少卿赵履温监护殡葬事宜。履温暗示公主上书请求按永泰公主的先例,为崇训建造陵墓。皇上诏命依从了公主的请求。卢粲上奏辩驳道:
“寻绎陵的名称,本来只属于帝王以及太子。自有帝王家族以来,诸王及公主的墓,没有称为陵的。只有永泰公主承蒙皇恩特别殡葬,事情超出了常规,不应引以作为行事的名义。《春秋左氏传》上记载:‘卫国的孙桓子与齐国军队作战。卫国的新筑大夫仲叔于奚前去援救孙桓子,桓子因此幸免于难。卫国人要赏赐城邑给于奚,于奚谢绝了,而请求享用诸侯才能使用的乐器及马服带饰,以诸侯资格朝见君王,结果答应了他的要求。孔子听说后,叹道:“可惜,还不如多给他城邑。只有表示等级的称号与车服仪制,不能够给人。如果拿来送人,就是送给人政权,政权丧失了,则国家也就会随之而灭亡。”’圣人能够由隐微而知昭彰,由小而见大,此事不可不慎重。鲁王殡葬追悼的隆重礼仪,诚然特别承蒙恩宠,然而国家的表示等级的称号及车服仪制,岂可随便送人!再者坟茔墓地的称呼,不应该借永泰公主为名,请比照贞观以来诸王的旧例办理,足可获得丰厚的待遇。”
皇帝手书答道:“安乐公主与永泰公主没有什么不同。夫妇死后同葬一个墓穴的意义,古今一样。鲁王事援用特为建陵的礼仪制度,不必烦劳坚持己见。”卢粲又上书谈道:
“臣下听说陵的名称,用于至尊的人,不属于王公以下的人。况且若就亲疏等级次序而论,鲁王不比雍王亲。雍王的墓,尚且不称作陵,鲁王自不能因为娶公主为妻而提高名号。而且君王的所作所为,都记载在典籍上,有的可以从以往的典章制度中得到考证,有的可以考查前代史籍记载。臣下遍检贞观以来的典籍,驸马的墓没有称陵的。况且为人君王的礼义准则,是使一旁期待的人们服膺已极,那就要不只是亲近他的亲人,不只是爱护他的子女。陛下把对女儿的恩爱之情,移加到她的丈夫身上,赠送财物资助祭品,殡葬追悼的礼仪隆重完备,怎么能够让上下尊卑无法分辨,君王臣子完全一样呢!安乐公主承蒙天地的恩泽,在享有福禄的基础上,指比南山以赐年寿,仰似北辰而永获庇护。鲁王的殡葬、车服有法规;提高等级的礼仪,具有一定的制度。墓地的称呼,不应借永泰公主的特例为名,那不是所谓传法于将来,为诸侯卿士树立榜样的做法。”
皇帝最后依允了卢粲上奏的意见。公主大为愤怒,卢粲因忤逆皇帝旨意被贬为陈州刺史。后转任秘书少监。开元初年去世。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五 苏绰·令狐德棻 帝纪第六 武帝下·令狐德棻 卷一百二十四·列传第十一·宋濂 卷十九·李心传 卷之五百二十·佚名 第一六八申光绪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一一三二五—三·佚名 卷二十·郝经 卷六·司马贞 虞庆则传·魏徵 辛庆之传·李延寿 王礶传·脱脱 刘崧传·张廷玉 公叔且杀几瑟·佚名 第四讲·孙中山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