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

钦定四库全书

三家诗拾遗卷三

栁州府知府范家相撰

国风

关雎

鲁诗司马迁曰周道缺诗人本之袵席关雎作又曰周室衰而关雎作 刘向曰周之康王夫人晏而出朝关雎起兴思得淑女以配君子夫雎鸠之鸟未尝见其乗居而匹处也【列女传】杜钦曰佩玉晏鸣关雎刺之知好色之伐性短年离制度之生无厌天下将蒙化凌夷而成俗也故咏淑女几以配上忠孝之笃仁爱之至也【本传】杨雄曰关雎作为伤始乱又曰周康之时颂声作乎下关雎作乎上习治也 李奇曰后夫人鸡鸣佩玉去君所周康王后不然故诗人叹而伤之【汉书注】张超曰【康成弟子】关雎毕公作【传 或云蔡邕説】

齐诗匡衡曰妃匹之际生民之始万福之原婚姻之礼也然后品物遂而天命全孔子论诗以关雎为首言太上者民之父母后夫人之行不侔乎天地则无以奉神灵之统而理万物之宜故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言能致其贞淑情欲之感无介乎容仪晏私之意不形乎动静夫然后可以配至尊而为宗庙主此纲纪之首王敎之端也

韩诗关雎刺时也【诗说 内传及薛君章句见下关雎夲篇】又外传曰子夏问关雎何以为风始也子曰关雎至矣乎幽幽防防德之所蔵纷纷沸沸道之所行如神龙变化斐斐文章大哉关雎之道也万物之所系羣生之所悬命也六经之策皆归论及之盖取之关雎关雎之事大矣哉天地之间生民之属王道之原不外是矣诗始萌芽申公训故单行于世故孔安国司马迁刘向扬雄诸人皆宗鲁诗至于后汉之末康成未见毛传之先亦逓相祖述韩婴内传见于薛君章句者【详见首章】与鲁略同唯外传述夫子之言似与毛合然非其夲论也齐诗匡衡一疏似与鲁诗不同而诗之正义亦未明辨以晢当时仪礼左传未出无所考正三家者言未尝深究夫子不淫不伤之防使非毛公出而廓清义将终晦矣窃意康王后夫人晏起毕公思后妃之德或弹以讽谏事则有之薛士龙谓关雎刺时是赋其诗者吕元钧谓陈古以讽是也鲁韩传讹遂直以为刺康后而经师承之不加察耳

后汉明帝诏昔应门失守关雎刺世应门失守一语夲春秋説题辞其言曰人主不正应门失守故歌关雎以感之然第曰歌以感之不云作以刺时也后人加以附防遂谓康王承文武之盛一朝晏起夫人不鸣璜宫门不击柝关雎之人见几而作至范蔚宗皇后纪序犹用其説岂止汉魏人哉然考光武废郭后诏云既无关雎之德而有卫霍之风似用毛序即蔚宗序先言后夫人进贤才以辅佐君子衷窈窕而不淫其色【衷误作哀见文选李善注】是毛説甚明后又云康王晚朝关雎作讽可知是康王时人歌关雎以讽谏与薛吕之説正同予故曰康后晏朝事或有之鲁韩虽传讹非尽无稽也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韩诗内传曰窈窕贞専淑女奉顺坤德成其纪纲【文选注】薛君章句曰诗人言雎鸠贞洁慎匹以声相求必于河洲蔽隐无人之处故人君动静退朝入于私宫后妃御见去畱有度应门繋柝鼓人上堂退反燕处体安志明今时人君内倾于色贤人见其萌故咏关雎説淑女正容仪以刺时【后汉书注】

按薛君亦云咏以刺时不云作以刺时其文甚明又汉书注宋均曰应门者人主听政处也不以政事为务则有宣淫之心关雎乐而不淫思得贤人与之共化修应门之政云云此又似别为一解矣

葛覃

维叶萋萋 是刈是濩

韩诗内传萋萋盛也【文选注】刈取也濩瀹也【释文 凡三家字义异者俱録】

濩毛训为煮义与韩同尔雅郭注作镬孙炎曰瀹谓煮之于镬

言告师氏

【附】白虎通妇人之所以有师者何学事人之道也【班氏説诗杂出三家不知所传】

卷耳

晁説之诗序曰鲁诗以卷耳鹊巢采蘩采苹皆康王时诗今无所考意鲁诗在北宋时或尚未亡耶

采采卷耳不盈倾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荀子曰倾筐易满也卷耳易得也然而不可以贰周行故曰心枝则无知倾则不精贰则疑惑

荀为四家所自出故有见即録此説首章义尤精左传以此诗为文王能官人以王及公侯伯子

男甸卫采大夫各居其列为周行四家皆同淮南子引嗟我二句曰以言慕远世也高诱注思古之贤人各得其行列知汉人无异义矣

韩诗内传顷筐欹筐也

我姑酌彼金罍

韩诗内传罍天子以玉饰诸侯大夫皆以黄金饰【释文】又曰金罍大夫器也天子以玉诸侯大夫皆以金士以梓一升曰爵爵尽也足也二升曰觚觚寡也饮当寡少三升曰觯觯适也饮当自适四升曰角角触也不能自适触罪故也五升曰散散讪也饮不自节为人所讪摠名曰爵爵饷也觥亦五升所以罚不敬也觥廓也所以着明之貌君子有道廓然着明非所以饷不得名觞【仪礼注引内传文】

知金罍为大夫酒器则非后妃夫人自酌之罍矣

云何吁矣

韩诗内传云辞也【释文】

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樛韩作枓萦韩作□】

按説文枓木高貌韩葢以木之高喻后妃以葛藟喻众妾言枓木虽高而葛藟得以□蔓而附焉以兴逮下之意与毛诗樛木下曲之训各有取义

螽斯

宜尔子孙绳绳兮

韩诗外传言母贤能使子贤也

绳绳毛训戒慎也正是子贤之意兴振振蛰蛰皆当依古为训

施于中逵【逵韩作馗】

韩诗薛君章句馗中九交之道

尔雅一逹谓之道路二逹谓之岐旁三逹谓之剧旁四逹谓之衢五逹谓之康六逹谓之庄七逹谓之剧骖八逹谓之崇期九逹谓之馗郭注四道交出复有旁通者

芣苢

鲁诗刘向列女传蔡人之妻宋人之女也夫有恶疾其母将改嫁之女曰夫之不幸女之不幸也且夫采采芣苢之草虽其恶犹始于采埓之终于怀襭之况于夫妇之道乎其母乃作芣苢之诗

韩序芣苢伤夫有恶疾也【文选注】

按刘峻辨命论冉耕歌其芣苢即伯牛也论语伯牛有疾注曰癞疾是也然宋母恐只是歌芣苢而非作也亦疑传讹当如毛传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韩诗内传曰直曰车前瞿曰芣苢 薛君曰芣苢泽防也恶之草诗人伤其君子有恶疾人道不通求已不得发愤而作以是兴芣苢虽恶乎我犹采取而不已者以兴君子虽有恶疾我犹守而不离去也夫有恶疾妻不肯去列女传犹为近理若求已不得发愤而作则夫子何取而入之三百篇乎 毛以车前为芣苢韩曰直为车前瞿为芣苢则似二物薛汉又指泽防是非恶之草也按陆佃释韩传云车前一名牛舌与泽防同又云生于両旁谓之瞿可以治癞

汉广

韩序汉广悦人也【文选注】薛君章句曰游女汉神也言汉神时见不可求而得之

韩云悦人葢悦游女之贞洁而思欲求之耳薛君乃以游女为汉神类陈思感甄后而赋洛神悖矣不可休息韩作不可求思孔颖逹曰诗之大体

韵在辞上休求二字为韵二息字俱当依韩作思

汝坟

鲁诗刘向曰周南大夫平治水土过时不来其妻恐其觧于王事葢与其邻人陈素所与大夫言国家多难唯勉强之无有谴怒遗父母忧生于乱世迫于暴虐然而仕者为父母在也乃作诗云云【列女传】

韩诗汝濆辞家也王室政敎如烈火矣犹触冒而仕者以父母甚迫近饥寒之忧为此禄仕【汉书注】

毛序妇人闵其君子能勉之以正也正与鲁合所谓无遗父母忧者王政酷烈恐罪及其亲也韩以家贫禄仕为义亦不贴文王身上说如集传所云也后汉周磐尝读是诗而起思亲之慕若曰王政虽迫如火矣其如我父母何其情怆然感人千载古义长矣

遵彼汝坟【韩作濆】惄如调饥【惄韩作愵调作朝】王室如燬【韩作火尾反齐人曰燬楚人曰】父母孔迩

韩诗薛君曰朝饥最难忍【文选注】 按韩诗濆水名也杨慎曰调饥或作輖饥皆属鲁鱼焦氏易林防如旦饥郭遐周诗惄焉如朝饥皆作朝

韩诗内传赪赤也烈火孔甚也迩近也言鲂鱼劳则尾赤君子劳则顔色变【汉书注】

草虫【曹粹中诗説曰齐诗先采苹而后草虫王应麟亦云未知何本按仪礼歌召南三篇原以草虫在先】鲁诗刘向曰孔子曰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旣见止亦旣觏止我心则悦诗之好善道之甚也如此【説苑】按刘以思君子为好善道则非大夫妻所作矣

采苹

礼记采蘩乐不失职也采苹乐循法也初不言大夫妻能承祭祀左传始以采苹采蘩为昭忠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蕰藻之菜可荐于鬼神羞于王公又曰济泽之阿行潦之苹藻寘之宗室季兰尸之敬也似以二篇通美大夫妻之作亦未明季兰为何时人要之毛説为有据矣三家他无所考惟晁説之所见鲁诗以鹊巢采蘩采苹皆康王时诗则与毛公时世不合

采苹 采藻

韩诗沈者曰苹浮者曰藻【释文】

郭璞曰苹水上浮萍也江东人谓之薸陆佃曰生水底有二种 萍藻即祭统所云水草之葅又昏礼云芼之以苹藻则兼可生用矣关雎之采荇所以备祭品叅观甚明

甘棠

鲁诗史记召伯廵行乡邑有棠决政事其下人思召公怀棠不敢伐故歌咏之 刘向曰召公述职当蠺桑之时不欲变民事故不入邑中舎于甘棠之下而聴断焉后世思而歌咏之

韩诗外传召伯在朝有司请营洛以居召伯曰嗟以吾一身而劳百姓非吾先君文王之志也于是出而就蒸庶于陇畆阡陌之间而聴断焉召伯暴处百姓大悦耕桑者倍力以劝于是歳大稔民给家足其后在位者骄奢不恤元元耕桑失时于是诗人见召伯之所休息下美而歌之

孔丛子曰吾于甘棠见宗庙之所以敬也尊其人必敬其位左传引此诗亦曰思其人犹爱其皆以召伯旣没而民歌其德也鲁韩词异而大防同

行露

鲁诗刘向曰召南申女者申人之女也旣许嫁于酆夫家礼不备而往迎之女与其人言夫妇者人伦之始不可不正夫家轻礼违制不可以行夫家讼之于理女终以一礼不备持义不往而作诗曰虽速我狱室家不足君子以为得妇道之宜故举而扬之传而法之以絶无礼之求防淫欲之行焉

韩诗外传曰行露之人许嫁矣然而未往也见一物不具一礼未备守志贞礼守死不往君子以为得妇道之宜故举而传之杨而歌之以絶无礼之求防污道之行

毛传不言申女之事但云衰乱之俗微贞信之敎兴强暴之男不能侵凌贞女夫强暴尚凌贞女则未为化行而俗美矣但如鲁韩説以闺门之处子求全责备至于搆讼不顾岂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乎意者夫家必可以备礼而不备以致夫家搆讼其女在家守礼自矢诗人举而扬之耳

羔羊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韩诗内传小曰羔大曰羊素喻洁白丝喻柔屈紽数名也逶迤【本作逶迤】公正貌【正义】 薛君曰诗人贤仕为大夫者其德能称有洁白之性柔屈之行进退有度数也【汉书注】

以逶迤为公正与毛传行可从迹之意不同而韩説较明

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韩诗摽作莩传曰莩零落也迨愿也【释文】

王应麟曰摽与莩通非是莩是零落之意摽乃击之使落与寤辟有摽之训为拊心同愿者父母之愿戴岷隐鼠璞曰此择婿之词父母之心也

小星

寔命不同

韩诗寔作实传曰实有也【释文】

寔与实不通大雅实墉实壑注实当作寔按寔音同室寔是也实有也韩若曰宵征之所以肃肃者有命自天不得而同也

江有汜

江有渚

韩诗内传一溢一否曰渚【释文】

何彼秾矣

鲁诗郑箴膏肓曰齐侯嫁女以其母王姬治嫁之车远送之【仪礼 此为鲁诗説见疏  康成答张语】

毛传谓武王女文王孙适齐侯之子以平王为平正之王葢以二南为文王时诗故其説如此集传亦无定见夫太公之女为武王元妃似不应以女复嫁齐侯之子【毛奇龄説】且武王五男二女元女嫁陈不闻次女嫁吕伋也集传载或説谓平王宜臼之孙嫁齐侯之子以齐桓娶共姬事见春秋也似为可据然共姬为庄王女乃平王之曾孙矣诸説纷如莫知谁是不如鲁诗以齐侯之子为齐侯之女子以平王之孙为王之外孙女似可解纷 秾韩诗作茙説文云衣厚貌亦与毛传异

驺虞

鲁诗古有梁驺者天子之田也【文选注】贾谊曰驺者文王之囿虞者囿之司兽者虞人翼五豝以待一发所以复中也【太新书】

周礼乐以驺虞疏曰驺虞天子掌鸟兽之官也礼记射义曰驺虞者乐官备也古以驺虞为官名鲁诗正与之合毛传不如鲁长故欧阳公主之 墨子曰成王因先王之乐命曰驺虞晁説之言鲁诗谓诗作于康王之世皆无他书可证文选注引琴操曰邹虞邵国之女所作也未知何本

壹发五豝吁嗟乎驺虞

鲁诗郑氏曰壹发五豝喻得贤者多也吁嗟乎驺虞叹仁也【射义注 郑注三礼时未见毛诗所説皆鲁诗】

韩诗吁嗟叹词【释文】

郑以驺虞为叹仁人者以驺虞之官亦仁人也周书王防篇曰壹发五豝言多贤也盖五豝五豵皆以多为喻驺虞之官莫非仁贤则其得人之多而官之备可见故诗人嗟叹而美之 戴埴鼠璞曰驺者如七驺六驺虞如山虞泽虞

三家诗拾遗卷三

猜你喜欢
  景公登射思得勇力士与之图国晏子谏第二十五·晏婴
  读书续録卷十·薛瑄
  竟山乐録卷二·毛奇龄
  第七章 13·辜鸿铭
  卷十二·李光坡
  卷十·惠栋
  卷六·程廷祚
  卷六十·李光地
  卷五十九·李光地
  卷二十八·佚名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欧阳竟无
  总目卷第二·智旭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八·佚名
  长阿含十报法经卷上·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二卷·宝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高观国·唐圭璋

      观国字宾王,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有竹屋痴语一卷。   齐天乐   碧云阙处无多雨,愁与去帆俱远。倒苇沙闲,枯兰溆冷,寥落寒江秋晚。楼阴纵览。正魂怯清吟,病多依黯。怕挹西风,袖罗香自去年减。   风流江左久客,旧游

  • 楔子·佚名

    (侯兴做报科,云)老爹,祸事也!祸事也!(正末上,云)做甚么大惊小怪的?(侯兴云)老爹头里打小哥时,打了他几下,倒也罢了。临了说上两句:儿要自养,谷要自种。小哥正坐中间,不知那个不得好死的歹弟子孩儿道:小哥不是罗李郎的儿子,你父亲在

  • 四集卷七十四·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七十四古今体八十四首【庚子十】安澜龙王庙三叠旧作韵欲勘流归壑暂教舻【安福】舣河万年资普济一气达洪涡清浦才申悃【二月初十日渡黄河甫於陶庄 河神庙申诚默祷而十一日遂有仪封两坝自行合

  • 卷三百二十一·列传第八十·脱脱

        郑獬 陈襄 钱公辅 孙洙 丰稷 吕诲 刘述 刘琦 钱顗 郑侠   郑獬,字毅夫,安州安陆人。少负俊材,词章豪伟峭整,流辈莫敢望。进士第一。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   英宗郎位,治永

  • ●卷十八。题名四·梁章钜

    ◎汉军机章京蒋炳 字晓沧,江苏阳湖人。雍正丙午举人。九年六月由内阁侍读入直,官至河南巡抚。柴潮生 字禹门,浙江仁和人。雍正甲辰举人。十年正月由内阁中书入直,官至户科给事中。彭元基 字(缺),江西南昌人。康熙(缺)举人。

  • 卷六·杨士奇

    二年正月丙寅朔 上至蔚州城守不下指挥李诚号冲天李者仓卒城外走匿水沟中士卒搜得之 上释之诚愿献城自效遂遣归城中人不从执诚囚之诸将候诚不至遂欲攻城 上曰观其守备非旬日不能拔兵钝威挫难以符志当用智取之其城外

  • 萧孝友传·脱脱

    萧孝友,字挞不衍,乳名陈留。开泰初,因为是皇亲,任为小将军。太平元年(1021),因为行大册礼,升为左武卫大将军、检校太保,赐名孝友。重熙元年(1032),累迁为西北路招讨使,封兰陵郡王。八年(1039),进封为陈王。在此之前,萧惠任招讨使

  • 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辛弃疾

    臣窃惟方今朝廷清明,法令备具,虽四方万里之远,涵泳德泽如在畿甸①。宜乎盗贼不作,兵寝刑措,少副陛下厉精求治之意。而比年以来,李金、赖文政、姚明敖、陈子明之变,皆能攘臂一呼,聚众千百,杀掠吏民,死且不顾,重烦大兵翦灭而后已,是

  • 卷八九·邱濬

    ▲囿游之设 《诗大雅灵台》篇曰:“经(度也)始灵台,经之营(表也)之。庶民攻(作也)之,不日(不终日也)成之。经始勿亟(急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台下有囿域养禽兽),麀(牝鹿)鹿攸伏(不惊扰),麀鹿濯濯(肥泽貌),白鸟翯々(洁白貌)

  •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孔子

    【原文】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译文】 孔子对颜渊说:“被任用就施展抱负,不被任用就藏身自好,只有我和你才能这样吧!” 【读解】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也就是成语所说的“用行舍藏”或“用舍行

  • 解蔽第二十一·荀况

    [题解]本篇论述了有关认识论方面的问题。荀子认为:“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而客观事物本身又是可以被认识的。但是,人们又往往容易犯片面性的错误,“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六·自融

    紫箨山沙门自融撰门人性磊补辑松源岳禅师禅师名崇嶽。号松源。乃龙泉吴氏子也。师事密庵。得法后。凡七竖刹竿。有嗣一十二人。人各有名。岳为人重。嘿每见贵客。则问曰。大力量人。因甚抬脚。不起见禅流。则问曰。明

  • 皇帝降诞日于麟德殿讲大方广佛华严经玄义一部·佚名

    大安国寺沙门静居谨上此经七处。九会。三十九品。凡八十卷第一菩提场会经六品。一世主妙严品五卷。二如来现相品一卷。三普贤三昧品。四世界成就品。两品共一卷。五华藏世界品三卷。六毗卢遮那品一卷第二普光明殿会经

  • 佛说安宅神咒经·佚名

        后汉失译人名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皆阿罗汉诸漏已尽。身心澄静六通无碍。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揵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须菩提等。复有菩萨摩诃萨八千人俱。文殊

  • 費隱禪師語錄卷第十一·费隐通容

    嗣法門人隆琦等編法語示隱元上座向上關捩,纔恁麼便不恁麼,擬不恁麼卻又恁麼,要是眼辨手親底,向急風頭上作得主,坐得穩、把得住,見有問著,便用痛拳,擬欲如何,直與推出。放開大手腳,騰踏當機龍象,掀翻玄妙窠窟,棒喝提持,要人深領,語言

  • 太清石壁记·佚名

    简称《石壁记》,署名楚泽先生编。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内有道教外丹药物之鉴别,器皿之制作,以及诸丹药物的名称、剂量、炼制方法,是一部有重要价值的道书。据考证,成书于760—763 年。 卷上载有“太一金英神丹方”“

  • 地府十王拔度仪·佚名

    地府十王拔度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宋元时。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本篇所载为超度亡灵仪法。行道者首先焚香供养大罗天三清三宝天尊,其次焚香供养地府十王,赞颂启告,祈求众神垂降大慈悲力,救度亡灵。所谓地府十

  • 诸法集要经·佚名

    诸法集要经 十卷(宋释)日称等译,(大正藏0728部) ,《诸法集要经》中讲了三恶趣的很多经历,经中云:“由先造恶业,堕饿鬼趣中,为狱火烧炙,长受饥渴苦。”(“狱火”是地狱之火,地狱之火烧炙它,长期感受饥渴的痛苦。)从这部经典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