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十

天圣广灯录卷第十   

镇州临济院义玄惠照禅师

曹州南华人也。俗姓邢。幼而颖异。及落发受具。志慕禅宗。师在黄檗会中三年。行业纯一。首座叹曰。然是后生。与众有异 首座问。上座在此多少时也 师云。三年也 首座云。曾参问也无 师云。不曾参问。不知问个什么 首座云。汝何不去问堂头。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 师便去问。问声未绝。黄檗便打 师下来 首座云。问话作么生 师云。某甲问声未绝。和尚便打。某甲不会 首座云。但更去问 师又去问 黄檗又打。如是三致问。三打之 师来白首座云。幸蒙慈悲。令某甲问讯和尚。三度发问。三度吃棒。自恨障缘。不领深旨。今且辞去 首座云。汝若去。须是辞和尚了去 师礼拜退 首座先到和尚处云。问话底后生甚是如法。若来辞和尚时。方便接伊。已后穿凿一株大树。与天下人作阴凉去在 师便上去辞 黄檗云。不得往别处去。汝向高安滩头大愚处去。必为汝说。

师到大愚。大愚问。从什么处来 师云。黄檗处来 愚云。黄檗有何言句 师云。某甲三度问佛法的的大意。三度吃棒。不知某甲有过无过 愚云。黄檗恁么老婆。为汝得彻困。更来者里。问有过无过 师于言下大悟。云。元来黄檗佛法无多子 大愚掫住云。者尿床子。适来言道有过无过。如今却道黄檗佛法无多子。你见什么道理。速道。速道 师于大愚胁下筑三筑 大愚拓开云。你师黄檗。非干吾事。

师辞大愚。却回黄檗。黄檗见来。便问。者汉来来去去。有什么了期 师云。秖为老婆心切。便人事了。侍立 檗问。什么处来 师云。昨日奉和尚慈悲。今参大愚去来 檗云。大愚有何言句 师举。大愚问某甲。黄檗有何言句。某甲遂举前话。问他有过无过。大愚道。黄檗恁么老婆。为汝得彻困。更道有过无过。某甲于言大悟 檗云。作么生。得者汉来。痛与一顿 师云。说什么待来。即今便吃。随后便掌 檗云。者风颠汉来者里捋虎须 师便喝 檗云。侍者。引者风颠汉参堂去。

沩山举前因缘问仰山。临济当时得大愚力。黄檗力 仰山云。非但捋虎须。亦解骑虎头 师又因栽松次。檗问。深山里栽许多松作什么 师云。一与山门作景致。二与后人作标榜。道了。将钁头打地一两下 檗云。虽然如是。子已吃吾三十棒了也 师又以钁头打地两下。嘘。嘘 檗云。吾宗到汝。大兴于世。

沩山举前因缘问仰山。黄檗当时只嘱临济一人。更有人在 仰云。有。秖是年代深远。不欲举似和尚 沩云。虽然如是。吾且要知。汝但举看。 仰山云。一人指南。吴越令行。遇大风即止(谶风穴)师因普请次。见黄檗来。拄钁而立 檗云。者汉困也那 师云。钁也来举。困个什么 檗便打 师接棒。一送送倒 檗唤维那。维那。扶我起 维那近前云。和尚争容得者风颠汉无礼 檗起。便打维那 师钁地云。诸方火葬。我者里一时活埋 沩山问仰山。黄檗打维那。意作么生 仰山云。正贼走却。罗踪人吃棒。

师一日在僧堂前坐。见黄檗来。闭却目 檗见。乃作怖势。便归方丈 师随后上方丈礼谢。首座在檗处侍立 檗云。此僧虽是后生。却知有此事 首座云。老和尚却证据个后生 檗自于口上掴 首座云。知即得。知即得。

师在堂内睡 檗下来见。以拄杖打板头一下 师举头。见是黄檗。却睡 檗又打床一下。往上问见首座坐禅 檗云。下间后生却坐禅。汝者里妄想作什么 首座云。者风颠汉作什么 檗打板头一下。便出去。

沩山问仰山云。黄檗意作么生 仰云。两彩一赛。

师一日与黄檗同赴普请。师在后行。檗回头见师空手 檗问。钁在什么处 师云。已有人将去也 檗云。近前来。共汝商量个事 师便近前 檗竖起钁头云。只者个。天下人拈掇不起 师就手掣得。竖起云。为什么在某甲手里 檗云。今日自有人普请。便归院。

后沩山举此话问仰山。钁在黄檗手里。为什么却被临济夺却 仰山云。贼是小人。智过君子。

黄檗因入厨。见饭头。问。作什么 饭头云。拣众僧米 檗云。日吃多少。

头云。两石五 檗云。莫太多 头云。犹恐少在 檗便打。

饭头却举似师 师云。我与汝勘者老汉去。

才到檗处。侍立次 檗便举前因缘 师云。饭头不会。请和尚代一转语。师便问。莫太多 檗云。何不道来日更吃一顿 师云。说什么来日。即今便吃。道了便掌 檗云。者风颠汉又来者里将虎须 师便喝。出去。

后沩山举问仰山。此二尊宿意作么生 仰云。和尚意作么生 沩山。养子方知父慈 仰云。不然 沩云。子又作么生 仰云。大似勾贼破家。

师为黄檗驰书去沩山。仰山作知客。接得书便问。者个是黄檗底。那个是上坐底 师便掌 仰山约住云。老兄知是一般事便休。

同去参沩山。沩便问。黄檗师兄多少众 师云。七百众 沩云。什么人为导首 师云。适来已达书了 师却问沩山。和尚此间多少众 沩云。一千五百众 师云。太多生 沩云。黄檗师兄亦不少。

解辞沩山。仰山相送云。汝向北去。有个住处 师云。岂有恁么事 仰山云。但去。有一人佐辅汝。此人有头无尾。有始无终。

师到镇州。普化在彼。师住后赞佐于师。师正化旺。普化全身脱去。

师辞黄檗。檗问。什么处去 师云。不是河南。便是河北。

檗便打 师约住。与师一掌 檗大笑。唤侍者。将百丈先师禅板.几案来 师云。侍者。将火来 黄檗云。虽然如是。汝但将去。已后坐却天下人舌头去在 后沩山举此话问仰山。临济莫辜负他黄檗也无。仰山云。不然。沩山云。子又作么生。仰山云。知恩方解报恩。沩山云。从上古人还用相似底也无。仰山云。有。秖是年代深远。不欲举似和尚。沩山云。虽然如是。吾且不知。子但举看。仰山云。秖如楞严会上。阿难赞佛云。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岂不是报恩之事。沩山云。如是。如是。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

上堂云。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常从汝等诸人面门出入。未证据者看看。

时有僧出问。如何是无位真人 师下禅床把住云。道。道 僧拟议 师拓开云。无位真人是什么干屎橛。便归方丈。

师问僧。什么处来 僧便喝 师便揖坐 僧拟议 师便打 师见僧来。便竖起拂子 僧礼拜 师便打 又见僧来。亦竖起拂子 僧不顾 师亦打。

上堂。有僧出礼拜 师便喝 僧云。老和尚。莫探头好 师云。你道落在什么处 僧便喝 又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 师便喝 僧礼拜 师云。你道好喝也无 僧云。草贼大败 师云。过在什么处 僧云。再犯不容 师云。大众要会临济宾主句。问取堂中二禅客。便下座。

师一日同普化赴施主家斋次。师问普化。毛吞巨海。芥纳须弥。为是神通妙用。本体如然 普化踏倒饭床 师云。太粗生 普化云。者里是什么所在。说粗说细。

师来日又同普化赴斋 师云。今日供养何似昨日 普化依前踏倒饭床 师云。得即得。太粗生 普化云。瞎汉。佛法说什么粗细 师乃吐舌 师一日与河阳.木塔长老同在僧堂地炉内坐。因说。普化每日在街市掣风掣颠。知他是凡是圣。言犹未了。普化入来 师便问。汝是凡是圣 普化云。汝且道我是凡是圣 师便喝 普化以手指云。河阳新妇子。木塔老婆禅。临济小厮儿。却具一只眼 师云。者贼 普化云。贼。贼。便出去。

一日。普化在僧堂前吃生菜 师见云。大似一头驴 普化便作驴鸣 师云。者贼 普化云。贼。贼。

因普化常于街市中摇铃云。明头来。明头打。暗头来。暗头打。四方八面来。旋风打。虚空来。连架打 师令侍者去。才见如是道。便把住云。总不与么来时如何。

侍者如教 普化拓开云。来日大悲院里有斋。

侍者回。举似师 师云。我从来疑著者汉。

普化一日于街市中就人乞直裰。人皆与之。普化俱不要。师令院主买棺一具。普化归来 师云。我与汝做得个直裰了也 普化便担出绕街市。叫云。临济与我做直裰了也。我往东门迁化去。

市人竞随看之 普化云。我今日未。来日往南门迁化去。

如是三日。人已不信。至第四日。无人随看。独出城外。自入棺内。倩路行人钉之。即时传布。市人竞往。开棺。乃见全身脱去也。

有一老宿参师。未曾人事。便问。礼即是。不礼即是。 师便喝 老宿便礼拜 师云。好个草贼 老宿云。贼。贼。便出去 师云。莫道无事好。

首座侍立次。师云。还有过也无 首座云。有 师云。宾家有过。主家有过 首座云。二俱有过 师云。过在什么处 首座便出去 师云。莫道无事好。

后有僧举似南泉 南泉云。官马相踏。

晚参示众云。有时夺人不夺境。有时夺境不夺人。有时人境俱夺。有时人境俱不夺 时有僧问。如何是夺人不夺境 师云。煦日发生铺地锦。婴孩垂发白如丝 云。如何是夺境不夺人 师云。王令已行天下遍。将军塞外绝烟尘 云。如何是人境两俱夺 师云。并汾绝信。独处一方 云。如何是人境俱不夺 师云。王登宝殿。野老讴歌。

师因入军营赴斋。门首见员僚。师指露柱问。是凡是圣。员僚无语。

师打露柱云。直饶道得。也秖是个木橛。便入去。

师问院主。什么处来 主云。州中粜黄米去来 师云。粜得尽么 主云。粜得尽 师以拄杖面前画一画云。还粜得者个么 主便喝 师便打。

典座至 师举前话 典座云。院主不会和尚意 师云。你作么生 典座便礼拜 师亦打。

有座主来相看 师问座主。讲何经论 主云。某甲荒虚。粗习百法论 师云。有一人于三乘十二分教明得。有一人于三乘十二分教明不得。此二人是同是别 主云。明得即同。明不得即别。

乐普为侍者。在师后立。云。座主。者里是什么所在。说同说别 师回首问侍者。汝又作么生 侍者便喝 师送座主回来。遂问侍者。适来是汝喝老僧 侍者云。是 师便打。

师闻第二代德山垂示云。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

师令乐普去问。道得为什么也三十棒。待伊打。汝接住棒。送一送。看他作么生 乐普到彼。如教而问 听山便打 普接住。送一送 德山便归方丈 普回。举似师 师云。我从来疑著者汉。虽然如是。汝还见德山么 普拟议 师便打。

师因到河阳府。府主王常侍请师升座。时麻浴出问。大悲千手眼。那个是正眼 师云。大悲千手眼。那个是正眼。速道。速道 麻浴拽师下座。麻浴却座 师近前云。不审 麻浴拟议 师亦拽麻浴下座。师却座 麻浴便出去 师便下座。

常侍一日访师。同师于僧堂内。乃问。者一堂僧还看经么 师云。不看经 侍云。还学禅么 师云。不学禅 侍云。经又不看。禅又不学。毕竟作个什么 师云。总教伊成佛作祖去 侍云。金屑虽贵。落眼成翳。又作么生 师云。将为你是个俗汉。

常侍又与诸官请师升座 师升座云。山僧今日事不获已。曲顺人情。方登此座。若约祖宗门下称扬大事。直是开口不得。无你措足处。山僧此日以常侍坚请。那隐纲宗。还有作家战将。直下展阵开旗。对众证据看 持有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 师便喝 僧礼拜 师云。者个师僧。却堪持论。

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 师云。我在黄檗处。三度发问。三度被打 僧拟议 师便喝 随后打云。不可向虚空里钉橛去也。

有座主问。三乘十二分教岂不是明佛性 师云。荒草不曾锄 主云。佛岂赚人 师云。佛在什么处。 主无语 师云。对常侍前。拟谩老僧。速退。速退。妨他别人请问。复云。此日法筵为一大事故。更有问话者么。速致问来。你才开口。早勿交涉也。何以如此。不见释尊云。法离文字。不属因。不在缘故。为你信不及。所以今日葛藤。恐滞常侍与诸官员。昧他佛性。不如且退。少信根人。终无了日。喝一喝。便下座。

师到初祖塔头 塔主云。长老先礼佛。先礼祖 师云。佛祖俱不礼 塔主云。佛祖与长老是什么冤家 师便拂袖而出。

上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 师竖起拂子 僧便喝 师便打。

又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 师亦竖起拂子 僧便喝 师亦喝 僧拟议 师便打 上堂云。我二十年在黄檗先师处。三度问佛法的的大意。三度蒙他赐杖。如蒿杖拂箸相似。如今更思得一顿。谁人为我行得。

时有僧出众云。某甲行得 师拈棒与僧 其僧拟接 师便打。

问。如何是剑刃上事 师云。祸事。祸事 僧拟议。 师便打 问。秖如石室行者踏碓。志却移脚。向什么处去 师云。没溺深泉。

师到杏山。问。如何是露地白牛 山云。叫叫 师云。哑那 山云。长老作么生 师云。者畜生。

赵州行脚时参师。遇师洗脚次。州便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师云。恰值老僧洗脚 州近前作听势 师云。更要第二杓恶水泼在 州便下去。

龙牙问。如何是西来意 师云。与我过禅版来 牙便过禅版与师 师接得便打 牙云。打即任打。要且无祖师意。

龙牙后到翠微。问。如何是西来意 微云。与我过蒲团来 牙便过蒲团与翠微 翠微接得便打 牙云。打即任打。要且无祖师意。

牙住院后。有僧入室请益云。和尚行脚时参二尊宿因缘。还肯他无 牙云。肯即深肯。要且无祖师意。

径山有五百众。少人参请。黄檗令师去径山 檗谓师曰。汝到彼作么生 师云。某甲自有方便。

师到径山。装腰上法堂见径山。径山方举头 师便喝 径山拟开口 师拂袖便行。寻有僧问径山。者僧适来有什么言句便喝和尚 径山云。者僧从黄檗会里来。你要知。自去问取他。径山五百众太半奔趁。

上堂云。但有来者。不亏欠伊。总识伊来处。与么来。恰似失却。不与么来。无绳自缚。一切时中莫乱斟酌。会与不会都来是错。分明与么道。一任天下人贬剥。久立。珍重。

上堂云。一人在孤峰顶上。无出身之路。一人在十字街头。亦无向背。那个在前。那个在后。不作维摩诘。不作傅大士。久立。珍重。

上堂云。有一人。论却在途中。不离家舍。有一人离家舍。不在途中。那个合受人天供养。便下座。

师见僧来。展开两手 僧无语 师云。会么 云。不会 师云。浑仑擘不开。与你两文钱。

师临迁化时。上堂云。吾灭后。不得灭却吾正法眼藏 三圣出云。争敢灭却和尚正法眼藏 师云。已后有人问你。向佗道什么 三圣便喝 师云。谁知吾正法眼藏向者瞎驴边灭却。乃有颂曰。

沿流不止问如何  真照无偏说自他

离相离名人不禀  吹毛用了急还磨

言讫。于法座上端然示寂。时咸通七年丙戌四月初十日 敕谥慧照禅师。塔号澄灵。

天圣广灯录卷第十

猜你喜欢
  偈颂品第十之二·佚名
  金刚萨埵说频那夜迦天成就仪轨经卷第三·佚名
  佛说义足经卷上·佚名
  律宗会元卷中(止戒体终)·守一
  卷第二十九·李遵勖
  维摩诘经序·太虚
  卷第十二·丈雪通醉
  小诵经·佚名
  卷第十七(声闻无学第五僧部第六)·宝唱
  第三十九卷·佚名
  注维摩诘经卷第六·僧肇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摩诃止观卷第九上·智顗
  性 释·太虚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杨慎

      ○打油诗  小市水涨,妓居北岩寺,黠少年作诗曰:“水涨倡家住得高,北岩和尚得松腰。丢开《般若经》千卷,且说风流话几条。最喜枕连添耍笑,由他岸上涌波涛。师徒大小齐声祝,愿得明年又一遭。”亦可笑。  ○皮

  • 张辑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张辑(生卒年不详)字宗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张辑有《沁园春》(今泽先生)词,自序云:“矛顷游庐山,爱之,归结屋马蹄山中,以庐山书堂为扁,包日庵作记,见称庐山道人,盖援涪翁山谷例。黄叔豹谓矛居鄱,不应舍近求远,为更多东泽。

  • 附録·刘琏

    故叅政刘君孟藻哀辞(有序)孟藻,姓刘氏,讳琏,世为处州青田人。皇赠永嘉郡公,讳爚之孙,故御史中丞护军诚意伯之冡子也。由考功监丞,歴试监察御史,为江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右叅政,积阶至中奉大夫。年三十有二,以疾薨于位。孟藻为人敏

  • 卷一三一  宋紀十三·司马光

      柔兆敦牂(丙午),一年。   太宗明皇帝泰始二年(丙午,公元四六六年)   春,正月,己丑朔,魏大赦,改元天安。   癸巳,徵會稽太守尋陽王子房為撫軍將軍,以巴陵王休若代之。   甲午,中外戒嚴。以司徒建安王休仁都督征討諸軍事

  • 第七十八回 陷晋州转败为胜 擒齐主取乱侮亡·蔡东藩

      却说穆提婆随主北行,途次见从官四散,料知齐亡在迩,不如降敌求荣,遂暗地奔回,往投周军。周主邕令提婆为柱国,领宜州刺史,且传檄齐境,晓谕君臣,谓齐主能深达天命,衔璧牵羊,当焚榇示惠,待若列侯,将相王公以下及士民各族,有能深识

  • 读礼通考卷五十二·徐乾学

    丧仪节十三丧毕吉祭诗序鸟祀高宗也【笺祀当为祫祫合也高宗殷王武丁中宗孙之孙也有雊雉之异又惧而修德殷道复兴故亦表显之号为高宗云崩而始同祭于契之庙歌是诗焉古者君薨三年既毕禘于其庙而后祫祭于太祖明年春禘于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五·佚名

    正德十一年三月壬午朔 孝肃太皇太后忌辰 奉慈殿行祭礼遣驸马都尉林岳祭 裕陵○建州右卫女直都指挥同知阿哈秃等来朝贡马赐宴并赏彩叚金织衣等物有差○六科都给事中吕经等言人君为天之子父母天下凡有所为必思仰承天意

  • 东家杂记原序·孔传

    先圣没逮今一千五百余年,传世五十。或问其姓,则内求而不得;或审其家,则舌举而不下。为之后者,得无愧乎。传窃尝推原谱牒,参考载籍,则知郑有孔张,出于子孔;卫有孔达,出于姬姓。盖本非子氏之后而徙居于鲁者,皆非吾族。若乃厯代褒崇

  • 序·缪荃孙

    苏省建置,由来尚已。吴郡有城,本始阖庐。金陵越城,云筑范蠡。广陵之城,见六国表。自是至汉,凡建国者,罔不营城。按《郡国志》:属苏境者,稔州郡国,为城二十八;扬州郡国,为城十三;豫州郡国,为城八。今据旧稿,酌为写录,知其阙者,并为补之

  • 卷三十四·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三十四雍正十一年三月壬午朔命量撒驻藏兵上谕办理军机大臣等曰西藏驻劄弁兵本为保防唐古忒人等以防准噶尔贼夷侵犯而设比来贼夷大败徒步奔逃力防势穷不能逺涉藏地则其无力进兵可知且

  • 一六 杂谈翻译·许寿裳

    鲁迅自从办杂志《新生》的计划失败以后,不得已而努力译书,和其弟作人开始介绍欧洲新文艺,刊行《域外小说集》,相信这也可以转移性情,改造社会的。他们所译偏于东欧和北欧的文学,尤其是弱小民族的作品,因为他们富于挣扎、反抗

  • 四年·佚名

    (甲申)四年大明永樂二年春正月1月1日○癸卯朔,上率百官,遙賀帝正,受群臣朝賀。京畿觀察使尹思修寫魏徵《十漸疏》,爲屛以獻。1月4日○丙午,流前護軍崔安國于外。安國,前朝將臣公哲之子也。嘗與姊夫典書禹希烈不睦,至是發狂病,言

  • ○ 卷中·叶梦得

      严阳尊者,尝问赵州:“不将一物来时,如何?”州云:“放下着。”曰:“既不将一物来,放下个什么?”州云:“放不下时,却取将去。”余尝读《庄子》,见南荣趎见老子,嬴粮七日七夜之所。老子

  • 《易经》·皮锡瑞

    论变易不易皆之大义治经者当先知此经之大义,以易而论,变易不易比大义所在,二者当并行不相悖。《周易正义》第一论易之三名曰,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自天地开辟,阴阳运行,寒署迭来,日月更出,孚萌庶类,亭毒群品,新新不停,生生

  • 一切宝灌顶大三昧仪轨分第五·佚名

    尔时世尊释迦牟尼佛。复说一切如来灌顶出生智藏般若波罗蜜多教。若施灌顶者,获证三界法王位。若施珍财者,获满一切愿。若施妙法者,得诸法平等。若施饮膳者,得一切身口意快乐。尔时虚空藏菩萨。闻佛说此真理法门已,现大笑容

  • 宅经·黄帝

    二卷。旧题《黄帝宅经》,托名黄帝撰写。《四库全书总目》称:“《隋志》有《宅吉凶论》三卷、《相宅图》八卷,《旧唐志》有《五姓宅经》二卷,皆不云出黄帝,是书盖依托也。考书中称《黄帝二宅经》及《淮南子》李淳风、吕才等

  •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中国古代本草学著作。陶弘景约撰于南北朝南齐永元二年 (500) 前后。本书是南北朝时期全面整理注释《神农本草经》的著作,历代无刊本,现仅存隋唐时期写本残卷2种,其一出土于敦煌,存卷一 “序例”部分,曾于1915年题名

  • 宋季三朝政要·佚名

    编年体史书。六卷。宋末元初佚名者著。作者情况已不可考,根据书中内容推断,大概是宋朝遗老所作。《宋季三朝政要》采用编年体,按年月先后顺序主要叙述了宋理宗、度宗、恭帝(赵)三朝的史迹。前五卷记南宋理宗、度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