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九章 溺婴堕胎

黄藜乙曰。溺婴之事。虽狠毒妇人所为。亦出于丈夫之意。丈夫决意不溺。妇亦无可奈何。若系婢女所产。妻不能容者。满月后。过房他姓。寄养于人。亦可保全性命。是在处置得妥耳。如谓贫而不能养。彼岂终身向父母求活者耶。

何龙图溺女歌曰。虎狼性至恶。犹知有父子。人为万物灵。奈何不如彼。生男与生女。怀抱一而已。我闻杀女时。其苦状难比。胞血尚淋漓。有口不能语。咿嘤盆中水。良久乃得死。吁嗟父母心。残忍一至此。我因劝吾民。毋为杀其女。荆钗与裙布。未必能贫汝。女性最柔慈。爱亲甚于子。男子多出外。女恒守父母。男子多违拗。女恒顺父母。男子多远游。女恒近父母。男子少悲哀。女恒哭父母。女有孝顺心。每每救父母。女有好夫君。每每显父母。不观缇萦女。免其父刑苦。不观唐香女。救父而扼虎。单氏年十八。能令父丧举。曹娥年十四。沉江觅父体。古女贤孝俦。甚多难笔记。有司或表闾。朝廷或钦赐。也有为嫔妃。也有夫人类。若能存他命。报施应不悖。

施愚山溺女歌曰。劝君莫溺女。溺女伤天性。男女皆吾儿。贫富有定分。若云养女致家贫。生儿岂必皆怡亲。浪子千金供一掷。良田美宅等埃尘。若云举女碍生儿。后先迟速谁能知。当阶玉树多先折。老蚌双珠不厌迟。有女莫愁难遣嫁。裙布荆钗是佳话。漫忧养女玷家声。我不种孽孽不生。富者杀女转萧条。忍心为害家暗销。贫者杀女终不富。家无担石身无跨。杀女求儿儿不来。暮年孤独始悲哀。不如有女送终去。犹免白骨委蒿莱。劝君莫杀女。杀女还杀妻。生殄婴儿死索命。牵衣地下增悲凄。劝君莫杀女。杀女还自杀。孽冤相报几时休。转世投胎定夭折。孺子入井犹堪怜。如何嫡女委黄泉。及笄往嫁尚垂泪。何忍怀中辄相弃。

王倩修曰。堕胎之恶。全由药术。每见郡邑乡镇。辄有医人于通衢狭巷遍布招帖。卖医攫金。煽惑男女。服之者不但伤胎。兼之害母。且奸民恃此。私奔苟合。益长淫风。为民牧者。宜严责里甲。禁毁招帖。时访其人。惩逐远方。有隐匿者。里邻同罪。则一可救婴儿之命。一可杜邪淫之风。功莫大焉。

猜你喜欢
  大学译文·曾子
  春秋集传辨疑卷五·陆淳
  卷三·佚名
  卷二·胡士行
  第十四章 14·辜鸿铭
  第七章 3·辜鸿铭
  卷十七·冯复京
  人品·魏裔介
  卷十六·吕祖谦
  御制题宋版聂从义三礼图·聂崇义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玄奘
  普陀洛迦新志卷八·王亨彦
  菩萨行先从人道做起·太虚
  答郑贤宗函·太虚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下·沈德潜

      △一  宋初台阁倡和,多宗义山,名“西昆体”。(以义山为“昆体”者非是。)梅圣俞、苏子美起而矫之,尽{翻飞}科臼,蹈厉发扬,才力体制,非不高於前人,而渊涵氵亭氵畜之趣,无复存矣。欧阳七言古专学昌黎,然

  • 三·郁达夫

    ◆入汤山温泉峰峦都似绿云鬟,一道清溪曲又弯。日暮欲寻孤店宿,斜风细雨入汤山。◆宿汤山温泉夜闻猛雨两首百道飞泉石共流,千章花木惹清愁。离人一夜何曾睡,山雨山风共入楼。花落千年魂不返,东风何事更哀鸣?明朝尚有西征路,乞

  • 卷一百三十九·徐世昌

    沈兆霖沈兆霖,字尺生,号朗亭,钱塘人。道光丙申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户部尚书,署陕甘总督。谥文忠。有《沈文忠公集》。出新郑得小谿极幽秀断岸陡成壁,其下横清溪。溪光渺无尽,曲曲穿平畦。含露苇苕润,出波

  • 五言巻十一·洪迈

      五言  春首          陈叔达  雪花聨玉树冰彩散瑶池翔禽遥出没积翠逺参差  初年  和风起天露严气销冰井索索枝未柔厌厌漏犹永  南行别弟        韦承庆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不知

  • 御选元诗卷五十五·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五十五七言律诗十三台哈巴哈春日次宋显夫韵帝城三月多春色南陌风光画不如踯躅花深啼杜宇鸬鷀滩涨聚王余玉楼似是秦宫宅金水元非郑国渠处处笙歌移白日扬雄空读五车书上尊号听诏李供奉以病不出奉

  • 平定三逆方略卷三·佚名

    卷三   康熙十三年二月乙未朔,宣谕长沙官吏。时贼势逼近湖南,长沙人心摇惑,上命吏、兵二部传谕长沙诸处文武各官:逆贼吴三桂虚声恫喝,以致巡抚卢震弃地潜逃,已行拿究。湖南文武各官仍能保乂百姓、固守地方,允称尽职;事平之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一 列传十一·纪昀

    列传唐 【十一】○唐十一苏世长【良嗣 弁】 韦云起 孙伏伽张玄素苏世长韦云起孙伏伽张玄素△苏世长苏世长京兆武功人父振周宕州刺史建威县侯世长十余岁上书周武帝帝问读何书以孝经论语对令举其词对曰孝经曰为国者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八 职官略九·纪昀

    职官略 【九】禄秩致仕官禄职田○禄秩唐宋辽金元明△唐唐自玄宗天宝十四载兵兴巳后权臣增领诸使月给厚俸比开元时制禄数倍肃宗至德初以用物不足内外官不给料钱郡府县官给 半俸五代时文臣多兼武职禄亦无定制 【按新旧

  • 卷五十一·陆宗楷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五十一经籍【臣】等谨案教胄以通经致用经者羣籍之权舆由经而史子集皆以发明经国家崇尚经术易书诗春秋三礼以及日讲解义四书五经俱经御批勅纂折至当载籍精博振古未有刋于武英殿者谓之殿

  • 卷四·钱时

    钦定四库全书融堂书解卷四宋 钱时 撰甘誓啓与有扈战于甘之野作甘誓史记曰有扈氏禹之后啓立有扈氏不服故伐之观大战之情状必有素谋必有凭恃必有党与必非仓卒茍为抗逆之计孔子序书书战而不书大所以微寓意于君臣之大分

  • 卷五十七·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五十七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五十七傩蕙田案易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故知鬼神之情状幽明之故圣人通之故有傩礼以驱疫焉疫者四时不正之气邪鬼或凭之以为疠鬼神之有邪正

  • 卷第三十二·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三十二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十 佛子。云何菩萨摩诃萨等法界无量回向。 第十等法界无量回向。於中

  •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 圣宋御制附·祖琇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 圣宋御制附 太平兴国三年。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御制新译三藏圣教序。赐天竺三藏法师天息灾。其词曰。 大矣哉我佛之教也。化导群迷阐扬宗性。广博宏辨。英彦莫能究其旨。

  • 卷第一·佚名

    法玺印禅师语录卷第一嗣法门人性圆旋玑旋哲旋贤等编次住江西南康府建昌县凤栖山同安禅寺语录师于壬寅冬十一月初四日入院。山门旧基者是二十五代老古锥建立底解脱门今日山僧到来为甚却成荒址以拄杖划云无门为法门全

  • 北京岁时记·蔡省吾

    风俗志。蔡省吾撰。一卷。此书专记北京风俗。

  • 西藏度亡经·莲花生

    又名《中阴得度法》,本书是一部西藏佛学名著,依照佛教义详细介绍了人死以后每天“中阴”的变化情形。它蕴含着一套丰富的临终、死亡及死后世界的知识和图景。此外,基于《西藏度亡经》的藏传佛教“临终关怀”具有终极关怀

  • 一切流摄守因经·佚名

    全一卷。后汉安世高译,略称一切流摄经、一切流经、流摄经。现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阐释智者见者欲灭尽一切漏,能以见、摄、避、用、忍、晓、行念等七者断尽烦恼,因取七断漏法中之第二之‘摄’(摄守、制御守护感官之谓),故

  • 守护大千国土经·佚名

    梵名A^rya -maha^-sahasra-pramardini^ 。凡三卷。宋代施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内容叙述佛在王舍城鹫峰山南面佛境界大树林时,毗耶离城为诸鬼神所恼乱,灾难竞起,国土人民仰面号哭乞请加护,佛乃以神力集会一切诸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