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御制题宋版聂从义三礼图

随机推荐

  • ◆沧江散人徐舫(沧江散人集)·顾嗣立

    舫字方舟,睦之桐庐人。幼有侠气,好驰马试剑,兼善攻球踘之戏。稍长,幡然悔,即从师受章句,治进士业,为文烂然成章。已而又悔曰:曷习古歌诗以吟咏性情,庶几少遂其愿耳!先是睦多诗人,世号「睦州诗派」,舫悉取而讽咏之,积之既久,圆熟璀璨

  • 三集卷三十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三十二古今体一百十八首【癸未六】出丽正门恭迎皇太后驾至山庄策骢山市迓金舆七日翘心一日纾仙地清凉宜摄养云斋松?奉兴居【山庄内  皇太后所御内殿名松鹤斋】爱看昼影偏迟砌便有炎风解避

  • 卷四十二 五代下·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四十二 五代下贾纬纬,镇州获鹿人。唐末举进士不第,州辟参军、邑宰。天成中,辟赵州军事判官,迁石邑令。天福中,为太常博士,累迁至给事中。任史馆修撰,与修《唐书》。广顺元年贬平卢军行军司马;明年卒于青州。着有

  • ●崇禎長編卷之六·汪楫

      崇禎元年二月   ○崇禎元年二月   崇禎元年二月   癸巳朔陞陝西左布政詹士龍為南京光祿寺卿管少卿事兵部郎中鹿善継為尚寶司卿管司丞事湖廣按察使劉廣生為本省布政使常州府知府曾櫻為福建按察司副使湖州

  • 东汉会要卷二十一·徐天麟

    职官三品秩凡中二千石丞比千石真二千石丞长史六百石比二千石丞比六百石令相千石丞尉四百石其六百石丞尉三百石长相四百石及三百石丞尉皆二百石诸侯公主家丞秩皆比百石诸邉鄣塞尉诸陵校尉长皆二百石有常例者不着秩【志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一·佚名

    正德五年三月丙辰朔孝肃太皇太后忌辰 奉慈殿行祭礼遣驸马都尉崔元祭 裕陵○命南京内官监太监董文永顺伯薛勋工部尚书俞俊督修 孝陵明楼及 懿文灵殿○升江西按察司佥事董□□正为广东布政司右参议○降狭西按察司副使沈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九·佚名

    万历十一年七月庚辰朔孟秋时享太庙○辛巳升礼部郎中李一中为浙江左参议○壬午达虏犯大宁堡守堡官端世武死之杀掠官军一百有奇 上命巡按御史查勘失事文武官仍以秋防谕督抚总兵申饬备御毋得疏怠○癸未 仁孝文皇后忌辰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五 忠义传八·纪昀

    忠义传宋 【五】○宋五高应松 徐应镳 姜才【洪福】赵淮宋应龙【褚一正 胡拱辰】 赵与檡【方洪】赵孟垒 赵孟枀 锺季玉【潘方】马塈【屡钤辖 】 邓得遇 刘子荐【黄文政】陈文龙【瓒】 林 空斋 陈羍年 吴

  • 苏厉谓周君·佚名

    【提要】 以形象的比喻来说明问题,是最能说服人的。尤其对那些文化不高的武将,用他人的故事更能打动他。说话要看对象,应对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说话方式。对文化层次高的人说话就要理性色彩重一些,对文化层次低就应该用

  • 小称第三十二·管仲

    管子曰:身不善之患,毋患人莫己知。丹青在山,民知而取之;美珠在渊,民知而取之。是以我有过为,而民毋过命。民之观也察矣,不可遁逃。以为不善。故我有善,则立誉我;我有过,则立毁我。当民之毁誉也,则莫归问于家矣。故先王畏民。操名

  • 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孔子

    【原文】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子夏说:“博学而志向坚定,好问而多想当前的事情,仁德也。就在其中了。” 【读解】 既要广博地学习,又要有一个追求的中心,这就叫,‘博学而笃志”。 既要多

  • 卷七·杨甲

    钦定四库全书六经图卷七     宋 杨 甲 撰毛邦翰 补巾车玉辂金木象革四辂其饰虽异制则同今特图玉辂之一兼太常之旂以备祭祀所乘其余车式皆具考工记则诸路可知矣<经部,五经总义类,六经图,卷七<经部,五经总义类

  • 提要·湛若水

    欽定四庫全書     經部五春秋正傳       春秋類提要【臣】等謹案春秋正傳三十七卷明湛若水撰若水字元明增城人弘治乙丑進士歷官南京兵部尚書致仕卒諡文莊事蹟具明史本傳此書大旨以春秋本魯史之文不可強立

  • 父子合集经卷第二十·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净饭王信解品第二十七之二   佛言大王。我今复说。往古世时有转轮王名曼达多。有大威势具大福德。从彼父王顶上而生。已于先世久修梵行

  • 林野奇禪師語錄目錄·通奇

    卷第一序(三道)上堂卷第二上堂卷第三上堂卷第四上堂卷第五示眾開示小參晚參法語普說警策誡勉卷第六拈頌行實書問卷第七勘辨應機機緣答問卷第八詩偈像贊佛事附行狀塔銘跋目錄終

  • 东里子论印·冯泌

    印学论著。清冯泌著。冯泌, 字仁可, 号东里子, 里籍和事迹不详。为秦爨公弟子。此文附于秦氏 《印指》 后。所言 “今为学者计, 不贵执古人之成规, 而第当审时代为因革。夫古印朴, 今印华; 古印圆劲, 今印方板; 古印

  • 南游记旧·曾纡

    庆历中,贾昌朝镇北都,因奏韩魏公治恩、[异]〔冀〕河流,断赵征[侍]〔村〕冈势,不利国姓,致皇嗣未立。仁宗即日中批付侍御史知杂吴中复亟往按治,一日受内降至七封。中复固请对乃〔行〕。既对,以所授内降面乞尽付中书、门下行出

  • 仪礼述注·李光坡

    十七卷。清李光坡(1651-1719)撰。《仪礼述注》为《三礼述注》之一篇,体例与《周礼述注》同,取郑玄《仪礼注》、贾公彦《仪礼疏》,总合大义,删繁举要,节取其言,并间取研究《仪礼》诸家异同之说,附于书后,亦参以己见,互相发明。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