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

钦定四库全书

内外服制通释卷四    宋 车垓 撰齐衰杖期

正服

嫡孙父卒祖在为祖母

祖母【祖父存】 父【先祖而卒】  嫡孙身

释曰嫡孙既承祖后本为祖母服齐衰三年祖父在则为服齐衰杖期而已

降服

为嫁母出母

母【父卒母嫁曰嫁母父在母出曰出母】子身

释曰嫁母出母于吾父则义絶矣故子为之降服齐衰杖期葢子为母本服三年今以嫁出故故降之从轻也若子为父后承重者则不为服止申心丧谓与尊者为体不敢服其私亲也汉石渠义问父卒母嫁为之何服萧太傅云当服期为父后则不服弟元成以为父没则母无出嫁之义王者不为无义制礼若服期则是子贬母也故不制服宣帝诏曰妇人上不养舅姑中不奉祭祀下不慈子是自絶也故圣人不为制服若明子无贬母之义元成议是也愚窃谓所议嫁母一节若子可依而母改嫁宜从元成之议若子不可依母不得已而改嫁者则为服杖期不为过也

义服

为父卒继母嫁而已从之者

甲父【卒】

乙母【父先娶亡】  子身

丙母【父后娶】

释曰甲父先娶乙母而生已乙母亡父再娶丙母是为继母后甲父卒继母再嫁他人而已从之以寄育焉继母亡则已为服齐衰杖期义服也继母为其子亦义服不杖期若继母嫁而已不从之及继母被出者皆无服也

夫为妻

夫身     妻

释曰礼云生曰妻死曰嫔妻者齐也与夫齐体之人虽异姓共处其义则深故妻亡而夫义服齐衰杖期按礼父母在为妻不杖【嫔毗宾切】

齐衰不杖期

正服

为祖父母【女虽适人不降】

祖父母  父母   男女孙身

释曰祖父母者父之父母也孙为祖父母正服不杖期孙女虽适人不降若嫡孙承重者则加服齐斩三年

为庶祖母

庶祖母【父所生母】父母   子孙身

释曰庶祖母亦祖母也故孙亦为服不杖期也若孙承祖父后则不服

为伯叔父

伯父

祖    父

叔父

释曰伯父叔父谓父之亲兄弟也伯叔父视侄犹子而为侄服不杖期故侄为伯叔父亦服不杖期也

为兄弟

父母   已身

释曰兄弟者已之亲兄弟也广雅云兄况也况于父也弟悌也顺于兄也故兄为弟弟为兄皆服不杖期也

为众子

父母身  众子

释曰众子者除嫡长子外其余若正若庶若男若女若养人之子皆谓之众子父母并为服不杖期若妾子虽最长亦与众子同也

为兄弟之子

兄    子【女在室同】

父母   已身

弟    子【女在室同】

释曰或为兄之子或为弟之子皆服不杖期也夫为众子则不杖期而为兄弟之子亦不杖期何也曰兄弟之子犹子也葢引而进之也

为姑姊妹女在室及适人无主者

姑   姊

祖   父   已身  女

姑   妹

释曰徐锴云姑故也言尊如故也姊咨也以其先生可咨问也説文云妹女弟也又谓之媦广雅云女如也白虎通云言如人也徐锴云女子从父之教从夫之命故曰如人也谓姑姊妹女未适人而亡者则已为服不杖期也或已适人而丧夫无子是无夫与子为祭主此乃人之所哀怜故不忍降之大功而亦为服不杖期也

妇人无夫与子者为其兄弟姊妹及兄弟之子

兄弟  子【女在室同】

父母  女身

姊妹【在室者】

释曰已适人之妇人于兄弟姊妹侄本降服大功今既无夫无子则不敢降而为服不杖期葢妇人有归宗之义也

妾为其子

妾身  子

释曰妾为其子即母为子也故服不杖期若其子承祖父后则其母合为服齐衰三年

加服

为嫡孙【有嫡子无嫡孙】

父母身 嫡子【亡】嫡孙 嫡曽孙 嫡孙释曰祖为孙本服大功而为承重之嫡孙则服不杖期也有嫡子无嫡孙者谓祖父若有嫡子在则更不立嫡孙也凡为后承嫡者虽曽孙孙亦与嫡孙同假如曽孙与曽祖父承重玄孙与高祖父承重其曽高二祖服曽玄二孙服亦与嫡孙同也

女适人者为兄弟之为父后者

兄【为父后者】

父母   女身【适人者】

弟【为父后者】

释曰女适人者为兄弟本降服大功若兄弟为父后承重者则为加服不杖期也

降服

嫁母出母为其子

母身【或父卒改嫁之母或父在被出之母】子【母所生亲子也子虽为人后犹服也】释曰父卒而母嫁与父在而母出则母于吾父有絶义矣故子为之降服杖期然母之于子则义不絶也故仍为子服不杖期

为人后者为本生父母

本生父母     子身【为人后者】

释曰子为父母本服三年既为人后则以所后为父母矣故为本生父母降服不杖期申心丧三年

本生父母为其子之为人后者

本生父母身    子【为人后者】

释曰父母为众子本服不杖期子虽为人后亦服也

女适人者为父母

父母       女身【适人者】

释曰女在室为父母服与男子同已适人则降服不杖期也或降服未满被出则仍为父母服重服满三年而止或降服已除被出则不必更服也

妾为其父母

父母【妾之亲也】     妾身

释曰凡女适人者为其私亲皆降一等故为人妻者为其父母降服不杖期而妾于父母亦同

义服

继母嫁为前夫之子从已者

继母身【再嫁者】    子【从继母嫁者】

释曰子无母而以继母为母矣及父卒又从继母再嫁而寄育焉则继母亦视之如子可也故为义服不杖期即父母为众子之服也

为伯叔母

伯母

祖父母  父母   侄身

叔母

释曰礼云其夫属乎父道者妻皆母道也故侄呼伯父叔父之妻曰伯母叔母而亦为服不杖期义服也

为继父同居者【谓子无大功以上亲从母适人所适者亦无大功之亲者】正父

嫁母   子身【从母再嫁与继父同居者】

继父

释曰父卒子幼随母适人呼所适者曰继父子与继父同居义聚故为继父义服不杖期也通典云继父同居者服期夫死妻稚子幼无大功之亲与之俱适人【马融曰稚者幼小也无大功之亲以收养之故母子俱行适人郑曰妻稚未五十也子幼十五以下者也大功亲谓堂兄弟同财者】所适者亦无大功之亲而以其子之财货为之筑宫庙于家之门外嵗时使之祀焉妻不敢与若是则得继父之道故同居则服齐衰三月【郑曰筑宫于门外神不歆外族也此以恩报耳】

妾为女君

女君【主人之嫡妻也】   妾身

释曰妾谓主母曰女君者尊之也故为义服齐衰不杖期

妾为君之众子

妾身【有子者也】   君之众子

释曰除夫君之嫡子外无问妻妾所生皆谓之众子父母于众子正服不杖期则妾亦合为义服不杖期也夫妾为君之众子服即庶母为众子服也然众子为庶母正服缌麻而庶母为众子则不杖期何也葢庶母本妾也妾则贱而子则贵矣贵贱之殊轻重之别也且庶母之期也一则从夫君与主母而服已不得而杀也一则以贱妾之身将终养于夫君之家故于众子之服亦不得而轻也

为夫兄弟之子

夫兄       子【女在室同】

夫    妻

夫弟       子【女在室同】

释曰此伯叔母为夫侄服也夫侄呼已为母则已视侄犹子也故为义服不杖期即父母为众子之服也

舅姑为嫡妇

长子妇

舅姑身

众子妇

释曰嫡长子之妇谓之冡妇所以奉宗庙为主妇者也非众子妇比也故舅姑为服不杖期而为众子妇则大功而已【周制为嫡妇大功唐贞观十四年侍中魏征奏嫡子妇律服大功请加为期上从之】

齐衰五月

正服

为曽祖父母【曽孙女虽适人不降】

曽祖父母 祖父母 父母 已身【是为曽孙】释曰曽重也谓重祖父母也曽孙于曽祖父母世虽稍逺义则至亲故以小功之月数而服齐衰之重服也

齐衰三月

正服

为高祖父母【孙女虽适人不降】

高祖【父母】 曽祖【父母】 祖【父母】 父母 孙身释曰孙逮事高祖父母亦庆幸事也义则至亲世则逺矣故以缌麻之月数而服齐衰之重服也

义服

为继父不同居

继父母【母之夫也】 子身【嫁母之子也】

释曰谓先同居而后不同居者也先曽同居则有寄育之恩相依之义矣故为继父义服齐衰三月也或虽同居而继父有子已有大功以上亲则亦与不同居例论亦止服不同居之服而已若原不同居则无服

内外服制通释卷四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十七 本朝一·黎靖德
  賞罰第十九·徐干
  青阳祖师醒世语·石成金
  ●竹窗随笔·袾宏
  卷二十八·陆九渊
  叙·刘逢禄
  卷九·真德秀
  序·吕祖谦
  第十六章 奸近杀·佚名
  卷十五·乾隆
  第40章·老子
  女日鸡鸣·佚名
  卷八·朱申
  大人先生传译文·阮籍
  世界佛学院建设计划·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左丞懋德(仁父集)·顾嗣立

    懋德,字仁父,高唐人。由中书掾除户部主事,拜南行台监察御史、内台御史、都省左司都事。历河南、燕南两廉访司副使。天历初,召佥中政院,拜左司郎中,升参议,俄拜治书侍御史。久之,迁淮南廉访使,转江浙行省参知政事,召拜御史中丞,寻

  • 白石道人诗集原序·姜夔

    诗本无体三百篇皆天籁自鸣下逮黄初迄于今人异韫故所出亦异或者弗省遂艶其各有体也近过梁谿见尤延之先生问余诗自谁氏余对以异时泛阅众作已而病其駮如也三薫三沐师黄太史氏居数年一语噤不敢吐始大悟学即病顾不若无所学

  • 外集·陈与义

    ○画梅娥眉淡淡自成妆,驿使还家空断肠。脂粉不施憔悴尽,失身未嫁易元光。○竹高枝已约风为友,密叶能留雪作花。昨夜常娥更潇洒,又携疎影过窗纱。○心老久许为作画未果以诗督之布衲王摩诘,禅余寄笔端。试将能事迫,肯作画工难

  • 卷一百五十·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五十   明 冯惟讷 撰 别集第六 品藻四 梁【通论】 南史庾肩吾传曰齐永明中王融谢朓沈约文章始用四声以为新变至是转拘声韵弥为丽靡复踰往时简文与湘东王书论之

  • 巻六·史简

    钦定四库全书鄱阳五家集卷六鄱阳史简编元徐瑞松巢漫稿一公讳瑞字山玉松巢其号也十二世祖讳人元于唐贞元十八年官河南都运使防昌五年兼九州都漕运使秩因平黄巢乱特拜符命开藩于饶子孙遂居饶之慈孝坊八世祖讳立道于宋神

  • 卷五百二 列传二百八十九·赵尔巽

      ◎艺术一   吴有性戴天章 余霖 刘奎喻昌徐彬张璐高斗魁 周学海 张志聪高世栻 张锡驹 陈念祖 黄元御 柯琴尤怡 叶桂薛雪 吴瑭章楠 王士雄徐大椿王维德吴谦 绰尔济伊桑阿 张朝魁陆懋修王丙 吕震 邹澍 费伯雄 蒋平

  • 宦游纪(1)·张瀚

    余始释褐,观政都台。时台长仪封王公廷相,道艺纯备,为时名臣。每对其乡诸进士曰:&ldquo;初入仕路,宜审交游,若张某,可与为友。&rdquo;稍稍闻于余。值移疾请假,公遣御史来视,且曰:&ldquo;此非诸进士埒。&rdquo;余感公识别于俦伍中

  • 卷之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第一三七札光绪十二年八月九日一一三一八—一·佚名

    台北知府层奉吏部咨,札饬新竹县:厉行缉官揭参札新竹县署理台北府、候补府正堂、军功随带加二级、纪录五次雷为札饬事。本年七月二十四日,蒙本道宪陈札开:「本年七月初九日,奉爵抚宪刘宪案:『光绪十二年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八 列传一百三十八·纪昀

    列传宋 【四十二】○宋四十二韩琦【忠彦】富弼【绍庭】文彦博韩琦富弼文彦博△韩琦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人父国华自有传琦风骨秀异弱冠举进士名在第二方唱名太史奏日下五色云见左右皆贺授将作监丞通判 淄州入直集贤院监

  • 世家卷第三十四 高丽史三十四·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忠宣王二。○(辛亥)三年春正月癸酉朔王在元。丁丑王命月饭僧三千于旻天寺卒岁为期。庚辰元武宗崩。庚子以王命遣刷卷别监于诸道。元遣使

  • 卷二十·吕祖谦

    <经部,书类,增修东莱书说钦定四库全书增修东莱书说卷二十   宋 时澜 撰康诰第十一      周书成王既伐管叔蔡叔以殷余民封康叔作康诰酒诰梓材成王既伐三监以商故地不迁之民封康叔爲卫侯以治之所以作三篇之

  • 第九 权篇 4·王诩

    【原文】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故不困也。言其有利者,从其所长也;言其有害者,避其所短也①。故介虫之捍②也,必以坚厚;螫虫③之动也,必以毒螫。故禽一兽知

  • 第五十九則 趙州頭長三尺·胡兰成

    第五十九則趙州頭長三尺舉:僧問趙州禪師:至道無難,唯嫌揀擇?纔有言語,是揀擇?和尚如何為人?趙州云:何不引盡這話?僧云:某甲只念到這裏。趙州云:只這至道無難,唯嫌揀擇。趙州禪師對三祖所云唯嫌揀擇,提出了「有揀擇?」的問題,全文已見

  • 三峰藏和尚语录卷第十二·三峰法藏

    吴虎丘山云岩寺嗣法门人弘储编杂偈大定偈大定无定情根无性将情遣情钵盂安柄无定定大无性性有无定无性性定不守全体那伽随事机宜云生古涧月落空池君今有情只缘有定一句不了莫管动静随波起落与事低昂阿阿呵呵任运行藏驴

  • 一五 大缘经·佚名

    一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拘楼国之剑磨瑟昙,名为拘楼之市镇。尔时,长老阿难,诣世尊之处,诣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长老阿难问世尊言:&ldquo;世尊!希有哉!不可思议哉!此缘起法甚深远,有深远相。但如我等观察,却甚明显。&rd

  • 故宫漫载·佚名

    宣统二年,庚戌十一月十五日,予因贡呈书籍赴京。约随俞李两君,乘驷轮马车,出京西二十余里之海甸挂甲屯工业教养学堂,当承该堂范雨农监督,介绍至颐和园。经门房太监总管,派一宫监孙石者,导之前往。由东角门,过仁寿门,见殿宇巍巍,上

  • 李太白诗集注·王琦

    李白诗注本。清王琦辑注。琦字琢崖,号载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另有《李长吉歌诗汇解》。李白、杜甫均为唐伟大诗人,但后世对其诗集的注释多寡不均。清杭世骏曰:“注杜者,自宋以后已有千家……太白之集历五百年而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