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宦游纪(1)

余始释褐,观政都台。时台长仪封王公廷相,道艺纯备,为时名臣。每对其乡诸进士曰:“初入仕路,宜审交游,若张某,可与为友。”稍稍闻于余。值移疾请假,公遣御史来视,且曰:“此非诸进士埒。”余感公识别于俦伍中,不可无谢,假满,谒公私第。公延入,坐语之曰:“昨雨后出街衢,一舆人蹑新履,自灰厂历长安街,皆择地而蹈,兢兢恐污其履,转入京城,渐多泥泞,偶一沾濡,列不复顾惜。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傥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余退而佩服公言,终身不敢忘。

嘉禾蜃川孙公植与余同榜,先余一名。丙申秋月,吏部取选,误以余名先于孙,乃取及余,不及孙。孙时以休沐注籍,闻之,诧曰:“岂因注籍不取,何以自解?避南部为下选首耶。”遂偕余诣部询选郎屠。屠曰:“是誊本误也。孙留选,张暂还。”余曰:“奉文取选,余来解。设耻不为,亦将避南部为下选首耶。”屠喟然曰:“二君皆贤者,姑并留议处。”乃扣该起送缺,选余南京工部都水司主事,督舰龙江,候至次年三月,始得莅任。后孙与余皆丁内艰,起补刑曹,扬历三十余年,并以尚书致仕。显晦崇卑,各有定分,安义命,循理道,他何足计哉!余二人可谓同心矣。世庙时车驾狩楚,拟从卫辉乘舟北还。命南部饰黄船五,以五日为限,完即趋赴候驾。余时为水部郎,昼夜鸠工竣事,送兵部发行。兵书王兀为避害计,推托三日。余曰:“南都黄马快船,皆水军撑驾,何独吝于上用之舟?”兀怒形声色。余白周司空用曰:“事亟矣!”急具疏曰某日舟完,今方拨军驾送,且遍告从行诸臣。疏达,上知缓不能及,有旨曰:“回銮从陆,南京取来船只,都不必用。不然,驾临卫水,觅舟不获,何以逃不测之谴?”士大夫下达事理,缓急奚赖耶!

余监造作,虽竹头木屑,不厌琐细,为之计算,岁省不赀。兼摄上下关抽分,余谓征商非盛世之政,弛十之二。商贩悦趋,税额较前反增十之五。二厂局中堆积朽株数十年,弃置无算,余为断以作薪,供惜薪司用,得省数千金。自以悉心任事,忌者反从而媒孽之,查盘日顾,谓余擅折有用之材,参论逮问。有旨:“某免逮,余如议。”余骇愕不知所以,时论谓朝廷明见万里。然省费公家,徒招谤议,毁誉在人,其不足信如此。近世谓巧宦善趋利避害,余所睹记,殊不尽然。王主事公福差真州监闸,时章圣太后梓宫南祔,将由闸出江。王惧,辄呈部自谓楚人,顾藉护送差得暂归省。部准遣代。王不及待,取交呈文册,赍京投之,即离闸。梓宫既过,复称病,不之楚。两避难,巧矣。未几,得长史去。余同年徐君与余同西曹,有诏狱,旦夕不保,惴惴恐惧。会转他司,方幸脱祸,却以失朝逮杖。在官升沉祸福,各有定命,安用智巧为哉!

昔人云刑罚得中,是刑罚中教化。当官者一以公心听断,民自不冤。余往见侍御按临各属,遇审囚待,无论轻重冤枉,直笞挞而已。时贾公大亨独不任刑,细检卷宗,详审干证,一一令尽言无隐,又咨诹郡邑长贰,务各得其情。每一案出,人人称服。盖贾能知人善任,而余辈亦尽心剖断,故所平反悉当。古人杀一不辜得天下不为,吾侪避嫌杀人,所希蜗角名耳,不知事后并微名失之,何自坏心术为也?

平生经历多矣。犹记凤阳民陈邦家资饶裕,一仆远出,途遇群盗,挟之同行,分与敝衣数件。归语其主,主惊惧,走首官司。群盗恨之,即夜劫陈,杀其子,掳仆妻去,反诣官司,告富豪强占仆妇,忌坐仆死。逮邦鞫讯,讦者云:“但令仆妻出,真情自见。”妇竟不得。问官谓:“此非强占,何抗匿不出?”乃以邦富避嫌,遂坐邦死。

长垣快手王崇儒买娼为妻,赁富人娄榭之居。娄索租急,王夜令妇潜往娄所,旦持刃入,大呼富豪强奸良人,乃索取衣饰贾资以去。娄大愤,奔诉县中。王蓦赴兵道,以银饰为买和。兵道鞫之曰:“汝不强奸,恶用重贿买免坐娄死?”余时审驳,一时释之。问官又挟余曰:“曷不避嫌?”余曰:“何嫌可避?但求中情法耳,焉敢杀人以沽名哉?”

霍丘胡明善,督学御史也。居乡豪横,强夺人妻女为妾,役邻人为工,复假先年被劫,妄执平民为盗。家制刑具,极其惨酷。时邑无正官,势陵其簿,夺狱中锁钥掌之。令仆人迫殴赵姓父子三人致死。被害者诉官不得白,闻于朝廷,下御史台勘问。乃越该郡,属余追捕。比见,犹大言狂辩。余曰:“上有皇天,中有国法,下有人心。汝自省有无悖天理,干国宪,失人心?服罪则已,否则堂下数百人,皆愤恨欲啖汝肉,一呼对证,却恐攘臂历阶,势难阻遏,糜裂之祸,在顷刻矣!”善俯首曰:“愿伏罪。不知应坐何律?”余曰:“斩绞多端,不坐。从重,坐杀一家三人律,罪当凌迟。”辄捉笔署名,具招成狱。堂下齐声曰:“包公雪冤正法,除积恶,安万民矣!”举手加额,叩首而去。

乙巳夏庐阳旱,余疏食斋居,晨昏素服徒步郊坛,祷至七日不雨。余语众父老曰:“祈求不应,是无神矣。亟取薪来,尽收所设神像焚之。明日不雨,太守将**。”时司理陈儒前讶曰:“公言何遽?”余曰:“一身无足惜,惜万众无以聊生耳!”陈曰:“知公重民命,姑缓至三日未晚。”余与陈复曝烈日中步归,未至城翻,黑云四起,巨雷大震,方憩郡庭,大雨如注。陈作《喜雨记》,载《郡志》中。江北地广人稀,农业惰而收获薄。一遇水旱,易于流徙。余守庐阳,凡逃民遗产,悉听地邻有力者耕种。行经荒芜,必下车询问,责令认细。与之约曰:“逃者当年来还,佃人除工费,均分花息。二年还,给三之一。三年,给四之一。出三年不反,给佃人永远管业。”另查荒田,给付逃户,不许告争,官司给帖付照。故庐郡渐少抛荒。

庐阳地本膏腴,但农惰不尽力耳。年丰,粒米狼戾,斗米不及三分,人多浪费,家无储畜。旱则担负子女,就食他方,为缓急无所资也。余行阡陌间,相度地形,低洼处令开塘,高阜处令筑堤。遇雨堤可留止,满则泄于塘,塘中畜潴,可以备旱。富者独力,贫者并力,委官督之,两年开浚甚多。余行日,父老叩谢于道,曰:“开塘筑堤,不惟灌溉有收,且鱼虾不可胜食,子孙世世受遗惠矣。”余曰:“此郡守分内事耳,何谢为?”

猜你喜欢
  卷三十·谷应泰
  第二章 隆盛时代·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五十·佚名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七·佚名
  卷之六十四·佚名
  卷之五百四十七·佚名
  九一六 满票签为并无科甲出身人员派充分校事致典籍厅移付·佚名
  八三六 谕内阁《永乐大典》内散篇全数完竣该总纂等应予议叙·佚名
  一二八 广西巡抚熊学鹏奏查明实无图谱金石等书折·佚名
  ·再上孔兵备书·丁曰健
  管蔡世家第五·司马迁
  高允传·魏收
  陆瞫传·李延寿
  卷一百六十三·佚名
  钦定南巡盛典卷首下·高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十二·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六十二白居易【五】古体诗【五】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兼简张大贾二十四先辈昆季刘兄文高行孤立十五年前名翕习是时相遇在符离我年二十君三十得意忘年心迹亲寓居同县日知闻衡门寂寞朝

  • 诔词·徐志摩

    散上玫瑰花,散上玫瑰花, 休搀杂一小枝的水松! 在寂静中她寂静的解化; 啊!但愿我亦永终。 她是个希有的欢欣,人间 曾经她喜笑的洗净, 但倦了是她的心,倦了,可怜, 这回她安眠了,不再苏醒。 在火热与扰攘的迷阵 中旋转,旋转着她的一

  • 卷十四 晋语八·左丘明

    1平公六年,箕遗及黄渊、嘉父作乱,不克而死。公遂逐群贼,谓阳毕曰:“自穆侯以至于今,乱兵不辍,民志不厌,祸败无已。离民且速寇,恐及吾身,若之何?”阳毕对曰:“本根犹树,枝叶益长,本根益茂,是以难已也。今若大其柯,去其枝叶,绝其本根,可

  • 后汉书补逸卷二十一·姚之骃

    司马彪续后汉书第四朱儁儁字公伟防稽人少好学为郡功曹察孝廉举进士以讨黄巾功拜车骑将军累迁河南尹董卓见儁外甚亲纳而心忌之儁亦阴备焉关东兵起卓议移都儁輙止卓卓虽惮儁然贪其名重乃表拜太仆以自副儁被召不肯受拜因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五·徐乾学

    宋纪一百五【起疆圉协洽五月尽十二月凡八月】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讳构徽宗第九子母曰显仁皇后韦氏大观二年五月乙巳生帝于大内赤光照室八月赐名授建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蜀国公三年封广平郡王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五·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四十三景泰四年春正月己未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帝诣 奉先殿 上圣皇太后宫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上圣皇太后 皇太后 皇后俱免命妇朝贺○镇守河州都指挥同知蒋斌奏欲

  • 第十六卷 元贡生 明贡生(一)·缪荃孙

    元 贡 生 江宁府 刘应昴 高淳人,至元年。由国子祭酒升大司马。 郭士言 六合人,至正七年。 松江府 高克恭 奉贤人,至元十三年。由京师补。

  • 一二五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议添派覆校官及功过处分条例折(附条例)·佚名

    一二五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议添派覆校官及功过处分条例折(附条例)乾隆三十八年十月十八日多罗质郡王臣永瑢等谨奏,为遵旨议奏事。仰惟我皇上典学右文,表章经籍。钦奉谕旨,采访遗编。集中外之秘藏,萃古今之著述。搜罗大备,裒

  • 2.钻木取火的传说·林汉达

    原始人群到氏族公社初期人类生活是怎样进化的,我国古代也有许多传说。传说中有一些大人物,这些人往往既是首领,又是一个发明家。这种传说多半是古人根据远古时代的原始人生活想象出来的。原始人的工具十分简单,周围又有许

  • 卷一·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地名攷畧卷一詹事府詹事髙士竒撰周都洛邑王城【武王作邑于镐京谓之宗周是为西都既革殷命谓周公曰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瞻有河粤瞻雒伊毋远天室营周居于雒邑而后去盖营之而未就也周公摄政之七年成王在

  • 卷九·陈深

    钦定四库全书读春秋编卷九      宋 陈深 撰襄公【名午成公子母定姒諡法因事有功曰襄辟土有德曰襄】元年【己丑】春王正月公即位【公生於成公十六年至是始四岁即位】仲孙蔑会晋栾黶宋华元卫甯殖曹人莒人邾人滕

  •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欧阳竟无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奉詔譯   如來性品第四之七   善男子如來密語甚深難解.譬如大王告諸羣臣先陀婆來.先陀婆者.一名四實一者   鹽二者器三者水四者馬.如是四法皆同此名.有智之臣善知此名.若王洗時索先陀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三十五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三十五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使犍度人品中◎四沙门果。谓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或有说。沙门果惟是无为。如毗

  • 米娜·德·旺格尔·司汤达

    《米娜·德·旺格尔》是法国作家司汤达创作的短篇小说,《两世界评论》刊发。写于1829年12月至1830年1月间。其后又几经修改。但司汤达生前未拿出发表。直到他死后十一年巴黎的《两世界评论》才将它刊发。在司汤达的作

  • 用易详解·李杞

    十六卷。宋李杞撰。李杞字子才,号谦斋,眉山(今属四川)人。生卒年及仕履皆不可考。宋代有三李杞,一为北宋人,官大理寺丞,与苏轼相唱和,见“乌台诗案”。一为朱熹门人,字良仲,平江人。一为此书之作者。《经义考》及《四

  • 台湾私法物权编·佚名

    本书(九册一、七一二面一、○二七、二○○字)汇集台湾私法有关物权之事例,凡三章。此项事例之调查汇集,详见第七九种「台湾私法债权编」篇。本书系抄录清宣统二年时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刊行「第一部调查第三回报告书台湾

  • 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佚名

    一卷,秦罗什译。佛在只陀林中,淫女弃一小儿于路边,众皆往观,佛诣其所作种种问答,次使现通,诸天蒙光皆来集,因名不思议光。佛为波斯匿王说其往因,并授记。

  • 地藏菩萨经·佚名

    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篇幅甚短,仅二百余字。谓地藏菩萨在东方琉璃世界,见地狱众生受苦,故来到地狱,与阎罗一起断案。并谓凡造地藏像、写地藏经、称地藏名者,皆得往生净土。舍命之日地藏菩萨当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