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

钦定四库全书

内外服制通释卷五    宋 车垓 撰大功九月

正服

为从父兄弟姊妹

伯父   子女

祖    父    已身

叔父   子女

释曰从父兄弟姊妹既亲堂伯叔之子女所谓堂兄弟姊妹也堂兄弟与亲兄弟一间耳既为亲兄弟服期则宜为堂兄弟服大功也

为众孙男女

祖身   子    孙【女在室者】

释曰自嫡孙外皆谓之众孙也身既为众子服期故宜为众孙服大功也

降服

为女适人者

父母身     女适人者

释曰女在室父母为正服不杖期既适人则为降服大功也

为伯叔父及兄弟及兄弟之子为人后者

伯父    侄

祖   父  已身

叔父    侄【已上皆为人后】

释曰已于伯叔父及兄弟及兄弟之子本皆不杖期亲也今彼既出为人后则与已又踈逺矣故为之降服大功也若为亲伯叔父后则不降

为姑姊妹及兄弟之女适人者

长姑  兄弟  侄

祖   父   已身

少姑   姊妹【已上皆适人者】

释曰已于在室姑姊妹及兄弟之女本皆不杖期亲也今既适人则为他家妇矣故为之降服大功也

为人后者为伯叔父姑姊妹兄弟及兄弟之子

伯叔父  兄弟   侄

本生祖  本生父  已身【为人后】

姑【在室者】  姊妹【在室者】

释曰已于伯叔父姑姊妹兄弟侄本皆不杖期亲也今已既为人后则以所后之宗为重矣故于此数亲皆降服大功也

女适人者为伯叔父姑姊妹及兄弟之子

伯叔父  兄弟   侄

祖    父母   女身【适人者】

姑【在室者】  姊妹【在室者】

释曰女在室于伯叔父姑姊妹兄弟侄本皆不杖期亲也既已适人则所重在夫家矣故于此数亲皆降服大功也

女适人者为嫁母出母

母【嫁母出母】     女身【适人者】

释曰嫁女于母本降服不杖期母或为父弃出或父卒再嫁则又降为大功也

嫁母出母为女适人者

母身【嫁母出母】     女【适人者】

释曰母为嫁女服大功正也母虽为父弃出及父卒再嫁服亦同也或曰嫁女于嫁母出母服有降而嫁母出母于嫁女则无所降者何也葢女为母服由父而推母被出再嫁则非父之妻而失母之道矣故先王特降其服若母之于女则义无所从杀也故不降

义服

为众子妇

甲【长子妻为嫡孙】

舅姑身     乙【余皆众子妇】

释曰自嫡子妇外皆众子妇也舅姑为嫡妇不杖期故为众妇服大功也【周制庶妇小功唐贞观十四年侍中魏征奏众子妇旧服小功今请与凡弟子妇同为大功宋朝因之】

为兄弟子之妇

兄    侄妇

父    已身

弟    侄妇

释曰已为兄弟之子服不杖期矣则为其妻宜服大功也

为夫祖父母

夫祖父母  夫父母  妻身

释曰孙于祖父母正服齐衰不杖期而其妻则止服大功也葢孙于祖父母亲也其妻于夫之祖父母则义也故服不从于夫若夫以嫡孙承祖父母重而其妻亦从服者此则重嫡孙故也

为夫伯叔父母

夫伯父母

夫祖   夫父母   妻身

夫叔父母

释曰夫为伯叔父母服不杖期矣则妻宜为之服大功也

为夫兄弟之子妇

夫兄   子妇

夫父   妻身

夫弟   子妇

释曰妇人既为夫兄弟之子服不杖期矣则宜为其妻服大功也此则俗所谓伯叔母为侄妇服也

夫为人后其妻为本生舅姑

夫本生父母  夫为人后  妻身释曰夫为人后者为本生父母降服不杖期矣则其妻为本身舅姑宜又降为大功也

为人后及女适人者为伯叔母

伯母

祖    父母   已身【为人后者女适人者】

叔母

释曰已于伯叔母本不杖期亲也今已既为人后既已适人则为伯叔母降服大功也

为夫兄弟之子为人后及女适人者

夫兄弟  子女【为人后适人者】

夫父   妻身

夫兄弟  子女【为人后适人者】

释曰伯叔母于夫之兄弟之子女本不杖期亲也今彼既为人后既已适人则伯叔母为之降服大功也

内外服制通释卷五

猜你喜欢
  思辨録辑要卷三十一·陆世仪
  卷一三八·邱濬
  卷四十一·程公说
  提要·胡渭
  尚书地理今释·蒋廷锡
  卷二·俞汝言
  卷二十一·郑玉
  卷八·王樵
  三礼图卷四·刘绩
  第四十九卦:《革卦》·佚名
  左传折诸卷二十三·张尚瑗
  卷十六·严粲
  续高僧传卷第十三·道宣
  答纯保问(三则)·太虚
  文殊师利普超三昧经卷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纳兰词卷五·纳兰性德

    忆王孙暗怜双绁郁金香。欲梦天涯思转长。几夜东风昨夜霜。减容光,莫为繁花又断肠。又刺桐花下是儿家。已拆秋千未采茶。睡起重寻好梦赊。忆交加。倚著闲窗数落花。调笑令明月,明月。曾照个人离别。玉壶红泪相偎。还似当

  • ●跋·杨香池

    母舅香池先生幼聪颖嗜书,弱冠通文学,尤工诗词。著述宏富,自《偷闲庐诗草》、《集言》刊世后,名山益重。今又以《诗话》刊印,闻余方游学海上,因请赐稿,为付梓焉。舅生平耿介,重道义,憎仕途,逃林壑。尝谓余曰:“文章千古事,得

  • 卷251 ·佚名

    梅尧臣 观博阳山火 十月原野枯,连山起狂烧。 高焰过危峰,飞火入遐峤。 玉石被焚灼,谁能见辉耀。 猿猱失轻捷,亦不暇相吊。 长风又助恶,怒号生万窍。 炎炎赤龙奔,划划阴电笑。 愿倾寒江潮,势

  • 嵗时杂咏巻二十二·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夏至夏至避暑北池韦应物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亭午息羣物独逰爱方塘门闭隂寂寂城高树苍苍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夏至

  • 卷二十六·施元之

    钦定四库全书卷 施注苏诗卷二十六 宋 苏轼 撰 施元之原注 武进邵长蘅删补 诗四十九首 【时官翰林作施注缺今补】 书晁补之所藏文与可墨竹三首 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

  • 卷四百九十 列传二百七十七·赵尔巽

      ◎忠义四   ○张锡嵘 王东槐曹楙坚等 周玉衡王本梧 陈宗元 明善觉罗豫立 世焜 徐荣许上达等 郭沛霖王培荣 朱钧钱贵升 徐曾庾萧翰庆 黄辅相福格等 孔昭慈 徐晓峰 袁绩懋 杨梦岩 邓子垣罗萱 侯云登 黄鼎 陈源兖

  • ●卷一百三十一·徐梦莘

      炎兴下帙三十一。   起建炎三年八月二十日丙寅,尽闰八月十四日庚寅。   二十日丙寅隆祐皇太后至洪州。   闰八月一日丁丑朔吕颐浩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杜充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皆御营使参

  • ●簷曝雜記卷五·赵翼

    詩有四始、五際。按詩緯汎歷樞曰:大明在亥,水始也。四牡在寅,木始也。嘉魚在巳,火始也。鴻雁在申,金始也。卯,天保也。酉,祈父也。午,采■〈艹巳〉也。亥,大明也。午、亥之際為革命。卯、酉之際為改正。辰者,天門,出入退聽。 【

  • 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四)·陈寅恪

    关于牧斋所以得免死于黄毓祺案一事,今日颇难确考,但必有人向当时清廷显贵如洪承畴马国柱或其他满汉将帅等为之解说,则无疑义。据上引牧斋所作梁维枢母寿序,言其被逮至南京时河东君寄寓慎可之家,由是言之,慎可乃救免牧斋之一

  • 卷之二百三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十二·高士奇

    <经部,春秋类,春秋地名考略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地名攷畧卷十二詹事府詹事高士竒撰曹国于陶丘【孔疏世本曹国伯爵谱云曹姬姓文王之子叔振铎之后也武王封之陶丘哀八年曹人或梦众君子立于社宫而谋亡曹曹叔振铎请待公孙

  • 卷十八·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十八聘礼第八之四聘遭丧入竟则遂也【竟音境下并同】正义郑氏康成曰遭丧主国君薨也士旣请事已入竟矣则遂关人未告则反 敖氏继公曰入竟则遂为其已承主国君

  • 左传折诸卷四·张尚瑗

    <经部,春秋类,三传折诸__左传折诸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折诸卷四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譔闵公狄人伐邢通典邢州治龙冈县祖乙迁于邢即此十三州志殷时邢侯国周公子封于邢请复季友也叶石林曰左谷皆以是盟为纳季子夫子般弑而

  •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1)·戴圣

    ——乐是论功行赏的奖品 【原文】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2),以歌《南风》(3)。夔驶制乐(4),以赏诸侯,故天子之为乐也,以赏诸侯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谷时熟,然后赏之以乐。故观其治民劳者,舞行缀远(5);其治民逸者,其舞行缀短。故

  • 普曜经卷第四·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出家品第十二  尔时菩萨普观眷属。视众伎女犹如木人。百节空中。譬如芭蕉中无有实。乱头倚鼓。委担伏琴。更相扶枕。臂脚委地。鼻涕目泪口中流涎。琴瑟筝笛乐器纵横。鵁鶄鸳鸯惊怖之辈。皆

  • 第四章 第二结集·佚名

    阿阇世[王]之子,弑逆者郁陀耶跋陀罗弑彼[父王]在王位十六年,(一)郁陀耶跋陀罗之子,阿㝹楼陀弑彼,名闻荼阿㝹楼陀[王]之子弑彼,虽然为心愚之弑逆者彼等亦上王位,此两者在位之间共过八年。(二、三)闻荼[王]之子,逆徒那伽陀娑迦弑父即承二十

  •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佚名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原题「东海青元真人注」,此人盖系南宋道士。原书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卷首有清河老人序,称赞青元真人注《度人经》,「条分八事,详释二章。首明理性之因,终显命根之秘」。注文偏重

  • 江苏省通志稿经籍志·缪荃孙

    宣统元年(1909)始修,由江苏通志局主持,缪荃孙任总纂。经籍志。明代方志艺文一类,多仿文选之体,凡赋诗论说诏令奏疏碑志杂纪皆录。江南尹志则止录史子集书目,广东阮志以后皆效之。近代有录文征者,江南王新命志谓江南文章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