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尚书疏衍目録

卷一

尚书攷

古文辨

引书证

尚书评

卷二【虞书】

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勲

分命羲仲

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

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

禋于六宗

辑五瑞

如五器卒乃复

象以典刑

五刑有服

陟方乃死

舜生三十

念兹在兹

明于五刑以弼五教

负罪引慝

曰若稽古臯陶曰允廸厥徳谟明弼谐

亦行有九徳亦言其人有徳乃言曰载采采日宣三徳

予乗四载

暨益奏庶鲜食

以五采彰施于五色

无若丹朱敖

弼成五服

卷三【夏书商书】

三江既入震泽底定

嶓冢导漾东流为汉【至】东为中江入于海导渭自鸟防同穴

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威侮五行

怠弃三正

五子之歌

成汤放桀于南巢惟有慙徳曰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

矧予之徳言足聼闻

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伊尹祠于先王奉嗣王祗见厥祖

尔惟徳罔小万邦惟庆尔惟不徳罔大坠厥宗王徂桐宫居忧克终允徳

克享天心受天明命

徳惟一动防不吉徳二三动罔不凶

王若曰格汝众

无傲从康

非予自荒兹徳惟汝含徳不惕予一人予若观火予亦拙谋作乃逸

迟任有言曰人惟求旧噐非求旧惟新

予迓续乃命于天【至】髙后丕乃崇降弗祥各设中于乃心

惟口起羞

既乃遯于荒野入宅于河自河徂亳暨厥终防显

昔先正保衡作我先王乃曰予弗克俾厥后惟尧舜其心媿耻若挞于市一夫不获则曰时予之辜

说曰王人求多闻时惟建事

西伯既戡黎

今殷民乃攘窃神祗之牺牷牲用以容将食无灾

卷四【周书】

惟十有三年春大防于孟津

肆予小子以尔友邦冢君观政于商惟受罔有悛心

武成

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洪范洛书辨

惟天隂隲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彜伦攸叙曰休徴曰肃时雨若【至】防恒风若

曰王省惟嵗

嵗月日时无易百糓用成乂用明俊民用章家用平康

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五皇极皇建其有极【至】民用僭忒

九五福一曰夀二曰富【至】汝则锡之福

公乃自以为功

王曰猷

弗吊

已予惟小子

寕王遗我大寳

即命曰有大艰于西土【至】朕卜并吉

越予小子考翼

康诰

于天

外事汝陈时臬司

惟吊兹不于我政人得罪天惟与我民彛大泯乱曰乃其速由文王作罚刑兹无赦

无我殄享

酒诰

有正有事无彛酒

惟土物爱厥心臧聪听祖考之彛训越小大徳小子惟一

尔大克羞耉惟君尔乃饮食醉饱

梓材

洛诰

惟命曰汝受命笃弼丕视功载乃汝其悉自教工孺子其朋孺子其朋

其往无若火始焰焰厥攸灼叙弗其絶厥若彛及抚事如予惟以在周工往新邑

凡民惟曰不享惟事其爽侮【至】汝往敬哉兹予其明农哉

惟三月哉生魄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四方民大和防侯甸男邦采卫百工播民和见士于周周公咸勤乃洪大诰治

予惟时其迁居西尔【至】非予罪时惟天命爰暨小人作

嘉靖殷邦

其在祖甲

君奭

予往暨汝奭其济小子同未在位诞无我责收罔朂不及耉造德不降我则鸣鸟不闻矧曰其有能格

多方

简代夏作民主

惟狂克念作圣

谋面用丕训徳则乃宅人【至】立民长伯

立政任人凖夫牧作三事

周官

则肄肄不违

惟周文武诞受羑若

用端命于上帝皇天用训厥道付畀四方王释冕反丧服

吕刑

王享国百年耄荒度作刑

罔有馨香徳刑

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

乃命重黎絶地天通

四方司政典狱非尔惟作天牧

其罚百锾

【臣】等谨按尚书疏衍四卷明陈第撰第字季立连江人以诸生从军官至蓟镇游击是书前有第自序称少受尚书读经不读传注口诵心维得其意于深思者颇多后乃参取古今注疏而以素得于深思者附着之然第学问淹博所着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诸书皆援据该洽具有根柢其作是书虽其初不由训诂入而实非师心臆断以空言説经者比如论舜典五瑞五玉五器谓不得以周礼释虞礼斥注疏家牵合之非其理确不可移论武成无错简洪范非文亦足破诸儒穿凿附会之习惟笃信梅赜古文以朱子疑之为非于梅鷟尚书考异尚书谱二编排诋尤力葢今文古文之辨至阎若璩疏证始明自第以前如吴栻之书禆传陈振孙之书説吴澄之书纂言归有光之尚书叙録均不过推究于文字难易之间未能援引诸书得其确证梅鷟尚书考异虽多所厘订颇胜前人而其尚书谱则蔓语枝词徒为嫚骂亦不足以闗辨者之口第之坚持旧説葢由于此经师授受自汉代已别户分门各尊所闻亦聴其并存可矣乾隆四十二年二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费墀

猜你喜欢
  第六十三卦 既济 水火既济 坎上离下·佚名
  卷十二·李明复
  卷二下·王应电
  卷五百九·佚名
  问相行愿品第六十一·佚名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七·欧阳竟无
  普陀洛迦新志卷二·王亨彦
  禅 兵·太虚
  觉 社 宣 言·太虚
  电贺欧洲佛教大会·太虚
  论佛教伦理讲话·太虚
  中观论卷第二·龙树
  第十五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六卷·宝亮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第一·知礼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十九元稹连昌宫词连昌宫中满宫竹岁久无人森似【一作自】束又有墙头千叶桃风动落花红蔌蔌宫边老翁为余泣小年进食曾因入【一作小年选进因曾人】上皇正在望仙楼太真同凭阑干立楼上楼前尽珠

  • 卷十六·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十六王昌龄昌龄字少伯江宁人第进士补秘书郎又中宏词科迁泛水尉不防细行贬龙标尉其诗绪宻而思清时谓王江宁云殷璠云元嘉以还四百年内曹刘陆谢风骨顿尽顷有太原王昌龄鲁国储光羲克嗣厥迹且两

  • 綦毋潜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綦毋潜(生卒年不详):字孝通(一作季通)荆南(今湖北西南部)人。开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 一度弃官还江东,后复任宜寿县尉,入为集贤院待制,迁右拾遗,复授校书,终著作郎。晚年退隐江南。他与王维、王昌龄、李欣,储光羲等人有

  • 卷六十八 商君列传第八·司马迁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柰社稷何?”公叔曰:“座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

  • 姜氏秘史 卷一·姜清

    皇帝讳允炆,字,太祖高皇帝嫡长孙。初,太祖从滁阳王,日侍左右。王夫人善观人,谓太祖风格异常,语王,妻以养女马氏。周旋兵间,生五子。长讳标,幼有异质,聪明英毅,豁如也。稍长,师事宋濂,通经史大旨。洪武戊申,太祖即位于南郊。既,还宫受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十五·佚名

    嘉靖元年六月丙子朔命吏部重给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费宏诰命宏先以沮止逆濠请求遭谗去任盗焚其舟所得诰命俱毁至是陈情乞重给 上特允之○丁丑巡抚宣府右佥都御史李铎言宣府积草数多非人马经行之处年久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十三·佚名

    万历二十一年八月壬午朔霍州及洪洞县地震有声○先是御史徐申奏北台不宜多选南台不必避籍吏部都察院议南台回避原非 祖制盖御史职在紏察管差特其一事若概以南直人回避本贯委非政体今次取到人数严加精选以少为贵查北省

  • 卷之一千四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十七卷宋(四)(附金)·缪荃孙

    孝宗隆兴元年正月庚子,张浚进枢密使,都督江淮东西路军马,开府建康。浚荐陈俊卿为江淮宣抚判官。二月己卯,赈两淮流民。三月丁未,诏建康府榷货务、都茶场监官分差粮料院并建康府教授等阙桩,留充荐举并升擢及试中人。五月壬寅

  • 三·张资平

    父亲终究不会骗我。当进东山师范时,他对我说,省城有合适的学堂可投考的时,一定送我出省,决不叫我在“东山”读满五年。我于四月初复出省城投考清华学校。同伴有一个从堂兄弟名秉仁的,考清华的经过也在“脱了轨道的星球”里

  • 张深传·李延寿

    张深,不知是何地人。通晓占卜之术,自称曾经侍奉苻坚,苻坚打算征讨东晋,张深劝他不要出兵,苻坚不听,果然失败。又仕宦姚兴为兰台令。姚泓灭亡后,落入赫连昌之手。赫连昌又以张深及徐辩同为太史令。统万平定后,张深、徐辩都被俘

  • 易经·杂卦传·佚名

    乾刚,坤柔,比乐,师忧。临、观之义,或与或求。屯见而不失其居。 蒙杂而着。震起也,艮止也;损益盛衰之始也。大畜时也。 无妄灾也。萃聚,而升不来也。 谦轻,而豫怠也。噬嗑食也,贲无色也。兑见,而巽伏也。随无故也,蛊则饬也。剥烂

  • 菩萨本缘经卷上·佚名

    僧伽斯那撰吴月支优婆塞支谦字恭明译  毗罗摩品第一  若心狭劣者  虽多行布施  受者不清净  故令果报少  若行惠施时  福田虽不净  能生广大心  果报无有量  我昔曾闻。过去有王。名地自在。受性

  •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佚名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释义品第四佛告敬首菩萨。汝先言义相云何者。所谓十住十行十向十地无垢地妙觉地义相今当说。佛子。是金刚海藏璎珞经中。释贤圣相义。义出体。体者菩萨体。义名功德如是二法。一切菩萨为体为义。

  • 袖珍神学·霍尔巴赫

    全题为:《袖珍神学,或简明基督教辞典》。法国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保尔·赫尔巴赫著。1768年(实际是1767年)以M.l’abhe Bernier神甫贝尔尼埃的假名在伦敦出版的。作者采用辞典体裁,选列了若干宗教(主要是基督教)的术

  • 宫教集·崔敦礼

    十二卷。宋崔敦礼(?—1181)撰。崔敦礼,字仲由,通州静海 (今天津市)人。绍兴末,与弟崔敦诗同登进士。仕至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其诗文篇帙甚丰。大体格律平正,词气畅达。虽不能标新立异,但亦周规折矩,尺寸不踰。著有 《

  • 续仙传·沈汾

    一称《续神仙传》。古代神仙传记。南唐沈汾撰。三卷。约成书于五代南唐时期(937—975年)。沈汾,一作沈玢。唐末五代南唐时期人。官至溧水县(今属江苏)令兼监察御史。吴淑《江淮异人录》载有唐末侍御沈汾退居乐道游戏

  • 所行藏经·佚名

    巴利名Cariya^-pit!aka 。又译作若用藏。属巴利文小部经(Khuddaka-nika^ya)之一。内容叙述现在劫的释尊之所行(cariya^),即释尊之本生故事。分为七波罗蜜,收集三十五个本生故事。(一)施波罗蜜,计有大善见王(Maha^sudass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