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17章

【原文】

太上,不知有之(1);其次,亲之;其次,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2)。故信不足,焉有不信(3)。犹兮其贵言哉(4)!功成事遂,百姓皆曰:“我自然(5)。”

【题解】

老子的哲学思想和他的社会政治思想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他站在没落阶级的立场,寄希望于其理想中的“圣人”,希望他们“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做到“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

注释:

(1)马王堆本甲本及河上、王、傅、范诸本皆如此。马王堆本乙本“有”假作“又”,“之”字损掩。邓锜《道德真经三解》、吴澄《道德真经注》、明太祖《御注道德真经》,“下”作“不”。王夫之《老子衍》、焦竑《老子翼》,均从之。高亨说:“太上者最之居也。下知有之者,民知有君而无爱恶恩怨于其间也。”

(2)傅奕如此。范与景龙、开元、道藏龙兴碑本、《永乐大典》王本,皆作“其次,视之而誉之;其次,畏之侮之”。道藏武英殿两王本,则作“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马王堆本甲本作“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次,母之”。乙本同,前一“次”字损掩。今从傅本写定。

(3)傅奕本如此。景福、河上本无“故”字,景龙、开元、敦煌本并无“焉”字。范作“故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诸王本如范,无“故”字。马王堆本甲本作“信不足,案有信”。乙本同,“案”作“安”。王念孙《读书杂志》:“‘信不足’为句,‘焉有不信’为句。‘焉’,于是也。言信不足,于是有不信也。”

(4)傅、范如此。马王堆本乙本作“猷呵,其贵言也”。甲本同,惟“猷呵”二字损掩。王弼本作“悠兮,其贵言”。景龙及寇才质本、白玉蟾本,“犹”作“由”。景龙、开元诸本无“兮”字、“哉”字。朱谦之说:“御注、邢玄、庆阳、蟠溪、楼正、室町、顾欢、高翿、彭耜、范应元俱作‘犹’,‘由’与‘犹’同。《荀子·富国》‘由将不足以勉也’,注:‘与犹同。’《楚辞》‘尚由由而进之’,注:‘犹豫也。’老子五十章‘犹兮若畏四邻’,与此‘由其贵言’之‘由’字谊同,并有思悠悠貌。故作‘悠’字,谊亦通。”贵言,不轻易说话。

(5)傅、范如此。马王堆本甲本乙本均作“功成事遂,而百姓谓我自然”。诸王本“皆曰”作“皆谓”。景龙、开元、《道德真经》诸本,无“皆”字,“曰”作“谓”。遂,动词,完成。高亨说:“我者,盖百姓自谓也。功成事遂。百姓皆曰‘我自然’,不知其君之力也。《论衡》及《帝王世纪》所载《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即此意也。”

【今译】

最好的统治者,人们不知道他的存在;次一等的统治者,人们爱戴他;再次一等的统治者,人们称誉他;更次一等的统治者,人们害怕他;最下等的统治者,人们侮骂他。所以,诚信不足,就会有不信任的心理。(最好的统治者)总是那样地深思熟虑啊,不轻易发表意见呀!功勋建立了,事业完成了,百姓们都说:“我们本来就是如此。”

猜你喜欢
  卷三十四·陈祥道
  论语解目録·张栻
  士翼卷一·崔铣
  卷九十一·卫湜
  春秋輯傳卷一·王樵
  卷三十四上·真德秀
  卷二·段昌武
  卷三·黄伦
  卷三·欧阳修
  卷十三·张廷玉
  卷十七·王天与
  卷十二·吕祖谦
  解脫戒經〈出迦葉毗部〉·欧阳竟无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一·自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二·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吴康·唐圭璋

      康字用章,南丰人。生绍兴间。   失调名   试问海棠健否,海棠虽似,减清香。   又   凌空蜂翼递香来,惊破蜜房幽梦。

  • 第十七出 阃闹·李渔

    〖夜行船前〗(末引水卒上)儿女姻缘何日了,撇不下愁绪千条。小圣东海龙王是也。年老无儿,止生一女,长了十五岁,不曾教他走出闺门。只因前日侄女到来,叫他同上蜃楼游玩,回来举动改常,容颜渐瘦。小圣正在狐疑之际,今日偶从海边经过

  • 卷二十六·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二十六兵部主事陈焯编孙 觉【字莘老高邮人甫冠从胡瑗受学为同学所推登进士调合肥主簿试馆职预首选为校勘神宗初以昌王记室擢右正言坐希旨举劾大僚落职通判越州徙通州以

  • 哈代八十六岁诞日自述·徐志摩

    好的,世界,你没有骗我, 你没有冤我, 你说怎么来是怎么来, 你的信用倒真是不坏。 打我是个孩子我常躺 在青草地里对着天望, 说实话我从不曾希冀 人生有多么艳丽。 打头儿你说,你常在说, 你说了又说, 你在那云天里,山林间, 散播你

  • 雍正上谕 一、我雍正是将遗诏的“十”改成“于”字而·雍正

      【原文】  奉上谕:自古凶顽之徒,心怀悖逆,语涉诋诬者,史册所载,不可枚举。然如今日曾静此事之怪诞离奇,张为幻,实以古所未见,为人心之所共忿,国法之所断不可宽者。然朕往复思之,若伊讪谤之语,有一事之实,在朕有几微不可问心

  • 第一百十二回 领事官袒凶调舰队 特别区归附进呈文·蔡东藩

      却说各省抵制日货,一致进行,再接再厉。闽省学生,亦常至各商家调查货品,见有日货,便即毁去。日本曾与前清订约,有福建全省,不得让与外人的条文,因此日人视全闽为势力范围,格外注意。侨居闽中的日商,因来货趸积,不能销售,已是

  • 卷之六百九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二十六·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二十六乾隆二十一年春三月庚辰命陜甘两省满洲各营借垫银两分年扣还上谕大学士曰陜甘两省办理军需以来所有驻防满营办解马匹及裹带料草等项颇多借垫例应于饷银内扣还但念陜甘上年收成

  • 世上人家二·胡兰成

    世上人家二翌年我进中山英文专修学校教书,在杭州马市街,校长吴雪帆是我的表哥。斯伯母为我制棉被,搬出她家的一天,午饭在内院吃,比平常特为备了酒馔,一家兄弟姐妹,连姨奶奶与斯伯母都一桌相陪。我在英专一年半,有时星期六或星

  • 木邦土司传·张廷玉

    木邦,另名孟邦。元朝至元二十六年(1289),朝廷在此设立木邦路军民总管府,下领三个甸。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朝廷派兵平定云南后,将该地改为木邦府。建文末年,土知府罕的法派人向朝廷贡献马和金银器,皇帝则赏赐钞币给他们。永

  • 陈泰传·张廷玉

    陈泰,字吉亨,光泽人。小时跟从外家姓曹,显贵之后,才改回原姓。考取乡试第一名,被任为安庆府学训导。正统初年,廷臣纷纷推荐他,他被升为御史,巡按贵州。官军征讨麓川时,每年征取士兵二千名做向导,战事一失利,常常杀他们来冒功,陈泰

  • 附录四·孙中山

    敬启者:蒙惠赐以关于如何以国际共同组织使用战时所产洋溢之制造能力,而开发中国最大宝藏之<有>兴味之计划,不胜感谢。虽在此计划亦有与相附丽之实际困难,稍须顾虑,而以其所造之深与其带有现代精神之活气,使我不禁为最高之代

  • 卷一百五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九经籍考经【仪注 ?纬】宋史艺文志仪注类一百七十一部三千四百三十八卷辽金元三史不立艺文志散见各纪传中明史艺文志仪注类五十七部四百二十四卷元郑泳郑氏家仪【无卷数】泳字

  • 卷一百四十·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一百四十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四十><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四十>軫軫一曰收一曰車枕輿後横木也軫圍尺一寸【六分車廣以一為之軫圍】其厚與

  • 孟子説卷七·张栻

    宋 张栻 着尽心上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夀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理之自然谓之天命于人爲性主于性爲心天也性也心也所取则异而体则同尽其心者格物致知积习之乆私意脱落万

  • 左传折诸卷二十四·张尚瑗

    <经部,春秋类,三传折诸__左传折诸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折诸卷二十四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撰昭公帅师围潜地理志庐江有潜县天柱山在南正义曰潜故城在夀州霍山县东二百步以舟师及沙汭而还班孟坚谓蒗荡渠首受泲东南至陈入颍

  • (十一)颜渊篇·钱穆

    颜渊问仁章。 朱子曰:“人受天地之中以生,而仁义礼智之性具于其心。仁虽专主于爱,而实为心体之全德。礼则专主于敬,而实为天理之节文也。人有是身,则耳目口体之间不能无私欲之累,以违于礼而害夫仁。人而不仁,则其一身莫适为

  • 第一 诸天相应·佚名

    第一 苇品[一]瀑流一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二尔时,有天神于黎明放其殊胜妙光,遍照祇园,诣世尊处。诣已,敬礼世尊,立于一面。三立一面已,彼天神白世尊曰:&ldquo;友!卿如何度瀑流耶?&rdquo;[世尊曰]:&ldquo;友!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