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4章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1)。渊兮似万物之宗(2)。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3)。湛兮似或存(4)。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5)。

【题解】

这里老子从另一个方面阐述“道”的作用。它空虚无形,却比创造万物的上帝更根本,是宇宙间最高的精神主宰。

注释:

(1)马王堆本乙本作“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甲本只残余“盈也”二字。傅本“冲”作“盅”,“弗盈”作“不满”。王本“又”作“或”,“弗”作“不”。此依王本。景龙“又弗盈”作“久不满”。诸今本都无“也”字。此文或于“冲”字断句,或于“之”字断句,此于“冲”字断句。俞樾《评议》:“《说文》‘盅,器虚也’,《老子》‘道盅而用之’,盅训虚,与盈正相对,作冲者假字也。”马叙伦说:“满字,诸本作盈者,荀悦曰:‘讳盈之字曰满’,盖汉惠帝名盈,讳之改为满也。盈字是故书。”

(2)傅、范与诸王本悉如此。马王堆本“兮”作“呵”,甲、乙本同。“兮”,张口作兮声,正是古“诃”字。《后汉书·黄宪传》注、《御览·道部》及河上公、李荣、林志坚诸本“兮”作“乎。”敦煌无“兮”字。开元并无“兮”“之”二字。渊,《玉篇》“渊,水停又深也。”《小尔雅·广诂》“渊,深也。”劳健说:“景龙作‘深乎万物宗’,当是唐人避讳(高祖李渊),改‘渊’作‘深’。”

“锐”字、损掩“尘”字。景龙、敦煌、开元诸本“纷”作“忿”。高亨说:“此四句重见五十六章,谭献、马叙伦并谓此处衍文。”任继愈说:“这四个‘其’字都是说的道本身的属性。”

(4)傅、范本与诸王本皆如此。马王堆本乙本作“湛呵似或存”,甲本只残余“或存”二字。景龙、开元作“湛常存”,敦煌、龙兴作“湛似常存”。此依马王堆本作“似或存”。刘师培《老子斟补》:“此句疑当在‘渊兮’之下,抄写致误。”奚侗《集解》:“道不见,故云湛。《说文》‘湛,没也。’《小尔雅·广诂》‘没,无也。’道若可见,故云似或存。十四章‘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二十一章‘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即此谊。”朱谦之《校释》:“湛,《说文》‘没也。’《小尔雅·广诂》‘没,无也。’此云‘湛常存’,言其虚灵不昧,似无而实有也。”

(5)马王堆本乙本作“吾不知其谁之子也?像帝之先。”甲本无“其”字及“上”字,“谁”字损掩。范与景福无“也”字。傅与诸王本无“其”字、“也”字。他唐本无上“之”字及“其”“也”二字,蒋锡昌《校诂》:“吾者老子自谓,其者指道而言。

《广雅·释言》‘子,似也。’帝,谓上帝。‘吾不知其谁之似?象帝之先’二语,自为问答。此言道不但为万物之始,又为上帝之祖先。二十五章所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四十二章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盖道为一切之祖也。”朱谦之《校释》:“此段意谓神耶?帝耶?此世所谓生杀之主,而道独居其先。

道者疑似之间,若不知其谁之子,然而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也。”

【今译】

道空虚无形,而作用又是无穷无尽。它是那样的深邃啊,好像是万物的主宰。掩损自己的锋芒,排解自己的纷扰,隐蔽自己的光耀,把自己混同于尘俗之中。它是那样的无形无象,似亡而实存。我不知道它是何物所生,它好像在上帝之前就有了。

猜你喜欢
  卷六十七·湛若水
  ●竹窗二笔·袾宏
  孟子集注大全卷二·胡广
  卷三十五·陆陇其
  子张第十九·孔子
  经济文衡后集卷二十二·佚名
  卷八·叶梦得
  卷十七·真德秀
  卷三·康熙
  卷十八·苏辙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五·欧阳竟无
  禅苑瑶林注卷上·志明
  佛教中医慈济院缘起·太虚
  佛说帝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佚名
  缘起性空·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歴代诗话卷七十九·吴景旭

      癸集下之中  袭前  藕居士诗话曰袁中郎力纠明诗艺林咸允十集出几于纸贵其谓不袭前人一字一意恐未尽然略举一二如庖人供薄饼稚子献香梨襄阳有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落絮粘行牍老杜有落絮粘行蚁倦来看洗马老杜有

  • 四、宋之乐曲·王国维

    前二章既述宋代之滑稽戏及小说杂戏,后世戏剧之渊源,略可于此窥之。然后代之戏剧,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而后戏剧之意义始全。故真戏剧必与戏曲相表里。然则戏曲之为物,果如何发达乎?此不可不先研究宋代之乐曲也。

  • 第一回 神仙大会·蒲松龄

    [西江月]王母驾临蓬莱岛,满座都是神仙。不知世上几千年,东洋海干了一遍。只说天宫快乐,还有那美女思凡。多年扰攘在人间,蓬莱顶宴席未散。 常言道:"河无头,海无边。"这海不止无边,且是无底;不是无底,有底谁见来?这么一个大海,忽

  • 卷三百六 列传九十三·赵尔巽

      曹一士 李慎修李元直、陈法 胡定 仲永檀 柴潮生 储麟趾   曹一士,字谔廷,江苏上海人。雍正七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十三年,考选云南道监察御史。高宗即位,谕群臣更番入对。一士疏言:“敬读谕旨,曰‘百姓安则朕躬

  • ●卷一百二十七·徐梦莘

      炎兴下帙二十七。   起建炎三年三月,尽其月。   建炎复辟记曰:(旧校云:此节取建炎复辟记者校正无譌)建炎二年十二月十六日乙卯隆祐太后御舟至於杭州有武功大夫鼎州团练使苗傅为扈从统制官驻军於奉国寺至三年二月初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四·佚名

    万历二年四月乙巳朔上享 太庙○湖广抚按赵贤李拭题筑荆州采穴新冲二口承天泗港谢家湾各穴口以杀水势工费重大钱粮不敷乞将德安仓粮银并各王府减存备用禄银接济户部覆如议行○改兵部右侍郎杨巍为吏部右侍郎○丙午 上

  • 第二○谕太岁(实则光绪)十七年十月十六日一一一○七-一六·佚名

    监理醮务、新竹县城隍,谕经理醮局各绅董等,饬各庄士庶人等随缘助施监理醮务,新竹县城隍为谕饬事。照得醮务,定于本月二十三日起,至二十九日完满。除先期晓示外,合行谕饬。为此谕,仰经理醮局各绅董等咸悉

  • 卷三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三十三嘉礼皇帝经筵之礼嵗春秋仲月皇帝将举经筵礼部承防诹吉奏闻豫期翰林院奏定满汉讲官各二人直讲经书掌院学士曁直讲官拟篇目撰讲章豫进御览钦定翰林院恭缮以竢右戒办届期祗告传心殿先圣

  • 第十四章 边徼民族和汉族的同化·吕思勉

    凡事总有相当的代价。两汉时代,异民族入居中国的多了,把许多种族和文化不同的人民,融合为一,自非旦夕间事;且总不免有若干的冲突。五胡之乱,就是我民族融合异族的代价。晋时,北方割据之国,共有十六之多。然而其中有关大势的,也

  • 唐瑞华·周诒春

    唐瑞华 字叔玶。年二十二岁。生于上海。已婚。初学于香港皇仁书院。及上海南洋公学。光緖三十四年。自费游美。宣统二年。入康奈尔大学。习机器工程。民国二年。得机器工程师学位。是年回国。任汉阳铁厂副工程师。现

  • 九守第五十五·管仲

    安徐而静,柔节先定。虚心平意以待须。右主位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辐凑并进,则明不塞矣。右主明听之术曰:勿望而距,勿望而许,许之则失守,距之则闭塞

  • 胡子衡齐卷四·胡直

      泰和胡直正甫譔  征孔上  弟子曰:弟子窥测灵则,而知尧舜之执中、文王之顺则、孔子之不踰矩,皆不越瞬盻而髣佛其都矣。虽然,孔子之身通乎上下,学不知取衷孔子,是犹操弓而不知正鹄之为的也,运毂而不知周行之为趋也,则学

  • 卷三·曾恬

    心本一支离,而去者乃意尔。 看文字须是一看过领得,方是理通。 克己须是从性偏难克去处克将去,克己之私,则心虚见理矣。 问思可去否,曰:思如何去?思曰睿,睿作圣,思岂可去?陈问:遇事出言,毎思而发,是否?曰:虽不中不逺矣。 释氏所以

  • 提要·余允文

    (臣)等谨案尊孟辨三卷续辨二卷别録一卷宋余允文撰允文字隠之建安人陈振孙直斋书録解题载是书巻数与今本合朱彛尊经义考仅云附载朱子全集中而条下注阙字盖自明中叶以后已无完本矣今考永乐大典所载凡辨司马光疑孟者十一条

  • 提要·李光坡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周礼述注      礼类一【周礼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周礼述注二十四卷国朝李光坡撰光坡字耜卿号夫安溪人大学士光地之弟也杭世骏榕城诗话称其家居不仕潜心经学着有三礼述注此即其一

  • 卷一·佚名

    佛世尊一时。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憍萨罗国主胜军大王来诣佛所。到已头面礼世尊足。退坐一面佛言:世尊世尊,往昔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云何行施作诸福行。佛言:大王。且止过去久远劫事。我念於此贤劫之中。求阿

  • 渐备一切智德经卷第四·佚名

        西晋月支三藏竺法护译  玄妙住品第七  金刚藏曰。惟佛子。菩萨大士。以能净治第六道地。具足安住。入第七地行善权智。则有十事修玄妙道。何谓为十。谓行空事无相无愿。所遵真谛。成就忍力。愍伤慈哀。念

  • 翠微先生北征录·华岳

    又名《华岳翠微先生北征录》、《翠微北征录》。宋代论述抗金备战问题的兵书。南宋华岳撰。12卷。今存有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刊本。该书主要由《平戎十策》和《治安药石》两部分组成。作者面对宋金对峙、征战不休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