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七年

(丙辰)七年清咸豐六年

春正月

1月1日

○己未,詣眞殿展拜。

1月2日

○庚申,詣仁政殿,親傳社稷祈穀大祭香祝。

○命摠戎使金炳冀,訓鍊大將柳相弼相換。

1月3日

○辛酉,以金炳冀爲吏曹判書,姜時永爲司憲府大司憲。

○以洪在喆爲戶曹判書。

1月4日

○壬戌,以沈承澤爲吏曹參議。

1月5日

○癸亥,以李鶴秀爲吏曹判書,鄭㝡朝爲吏曹參判。

1月6日

○甲子,詣仁政殿,親傳宗廟春享香祝。

○以洪說謨爲兵曹判書,金炳冀爲禮曹判書。

1月9日

○丁卯,命禁衛大將金汶根,摠戎使柳相弼,相換。

1月13日

○辛未,詣宗廟展謁,景慕宮展拜,春謁也。

1月15日

○癸酉,詣眞殿展拜。

○次對于熙政堂。

○以徐有薰爲漢城府判尹,金輔根爲判義禁府事,李定鉉爲左邊捕盜大將。

1月17日

○乙亥,詣景祐宮展拜,仍詣全溪太院君祠宇展拜。

1月19日

○丁丑,以權大肯爲禮曹判書。

1月20日

○戊寅,藥院入診于熙政堂。

1月22日

○庚辰,諭領府事鄭元容曰:「向來事,予豈得已也哉?卿應諒此眷眷之爲匪怒矣。且事端今旣寢熄,其速返第。」

1月23日

○辛巳,以李敦榮爲判義禁府事。

1月24日

○壬午,以鄭基世爲刑曹判書,徐憲淳爲漢城府判尹。

1月25日

○癸未,藥院入診于熙政堂。

○以李經在爲吏曹參判,洪遠燮爲吏曹參議。

1月26日

○甲申,行人日製于泮宮,賦幼學沈正誼,直赴殿試。

1月30日

○戊子,御春塘臺,行春到記,講幼學洪正圭,賦進士曺殷承,生員朴齊寅,竝直赴殿試。

○以李若愚爲刑曹判書,徐有薰爲漢城府判尹。

二月

2月4日

○壬辰,以金炳冀爲議政府左參贊,洪鍾英爲右參贊。

2月5日

○癸巳,詣仁政殿,親傳景慕宮春享香祝。

○以李豐翼爲吏曹參議。

2月6日

○甲午,詣永禧殿,儲慶宮展拜。

2月7日

○乙未,詣仁政殿,親傳南壇祭香祝。

○召見,進賀兼謝恩使,〈正使朴齊憲,副使林肯洙,書狀官趙翼東。〉辭陛地。

2月8日

○丙申,詣仁政殿,親傳文廟釋奠香祝。

○召見,全羅監司金炳喬,辭陛也。

2月9日

○丁酉,詣仁政殿,親傳社稷大祭香祝。

○以南秉哲爲吏曹參判。

2月10日

○戊戌,詣仁政殿,親傳先農壇祭香祝。

○以徐念淳爲禮曹判書。

2月11日

○己亥,召見,咸鏡監司李是遠,辭陛也。

2月13日

○辛丑,以李承益爲成均館大司成。

2月14日

○壬寅,召見,回還陳慰進香使。

2月20日

○戊申,詣獻陵親祭,仍詣看審處看審後,還詣果川縣行宮經宿。

○諭判府事權敦仁曰:「自古人臣,有議國家典禮,各以己見敷陳者,蓋爲斟量可否而取用之地耳。年前典禮,卿之議論,不合衆意,特所見各殊而然矣,豈有他意於其間?其時三司之苦爭,亦所見不同故也。予之勉從,卽曲爲卿地,今則儀文已定,歲月寖久,而君臣之間,睽闊此甚,卿豈無眷戀之心乎?卿須克體予心,亟圖幡然。」

2月21日

○己酉,還宮。

○獻陵親祭時亞獻官以下,施賞有差,執禮應敎趙憲燮,大祝副應敎閔致庠,禮房承旨沈承澤,竝加資。

○以金炳冀爲判敦寧府事,徐戴淳爲議政府左參贊。

2月22日

○庚戌,敎曰:「仁陵遷奉,以獻陵右岡,爲定。」

○以趙秉夔爲都摠府都摠管,中批也。

○以金淵根爲黃海道觀察使,中批也。

2月26日

○甲寅,召見,時原任大臣,上曰:「今已封摽,疏剔草木,猶勝前日所見乎?」判府事金道喜等曰:「草木雖未盡剔,來龍之雄偉,局勢之尊嚴,以凡眼看之,無過於此矣。」敎曰:「前以達摩洞甚好云矣,今所封標,比諸達摩洞,猶爲大勝也。」

2月28日

○丙辰,御春塘臺,行三日製。

2月29日

○丁巳,召見,入格儒生。

三月

3月1日

○戊午,仁陵遷奉時擧哀成服之禮,命依己酉丙午年例擧行。

○以金學性爲刑曹判書,李寅熙爲忠淸道兵馬節度使。

3月2日

○己未,以李敦榮爲廣州府留守。

○司諫辛志鼎疏略曰:

科試之弊,殆將不可救藥矣。主司鮮公明之稱,士趨騖躁進之習,每經一番科場,輒增一層物議。伏惟我殿下,洞察弊源,荐降明命,十行絲綸,嚴於鈇銊,而及夫文二所榜出之後,輿情不協,物論大駭,臣謂二所諸試官,一倂施以竄配之典。

批曰:「審如爾言,予言徒費空文。彼不以君言爲意,而狼藉行私,則何以取信於八方之士乎?不覺駭惋,所請依施。」

○敎曰:「兩司之課日違牌,是何法意也?然則時政得失,無由可聞歟?違牌兩可,竝施刊削之典。」

○以趙亨復爲司憲府大司憲,宋持養爲司諫院大司諫,尹致定爲漢城府判尹,金輔根爲判義禁府事。

3月3日

○庚申,詣毓祥宮、延祜宮、宣禧宮展拜,仍詣德興大院君祠宇,行酌獻禮。敎曰:「敦寧參奉李夏銓,率本孫中,有官爵人入侍。」又敎曰:「酌獻禮時祀孫入參。」

3月4日

○辛酉,敎曰:「遷陵時所用,當有內下矣,京外卜定,竝置之,錢十萬兩,令內司,輸送兩都監。」

3月5日

○壬戌,次對于熙政堂。

○召對。

○以李信泳爲慶尙左道水軍節度使。

3月6日

○癸亥,召對。

3月7日

○甲子,召對。

○以黃浩民爲司憲府大司憲。

3月8日

○乙丑,召對。

3月9日

○丙寅,召對。

3月10日

○丁卯,召對。

3月11日

○戊辰,召對。

○以吳取善爲司憲府大司憲,金輔根爲禮曹判書。

3月12日

○己巳,召對。

3月13日

○庚午,召對。

3月14日

○辛未,召對。

○備邊司,以武臣虛司果捄弊條啓言:「備邊郞參上四窠,依古例以實職中自辟,而本窠毋得兼帶,初仕部將出六朔數,一依宣傳官武兼例施行。水虞候遞付之近例,雖軫規避之故,而元非古例,且多相妨,依前箇滿差代。」

3月15日

○壬申,全溪大院君、完陽府大夫人墓所出柩時,望哭于明政門外禁川橋。

○敎曰:「仁陵遷奉誌文,敬遵寧陵遷奉時故事,以舊誌文入用,甲午以後事實,亦依癸丑故事,追錄製進。」

3月16日

○癸酉,以姜時永爲司憲府大司憲,朴斅默爲司諫院大司諫,趙台顯爲忠淸道水軍節度使。

3月21日

○戊寅,詣全溪大院君完陽府大夫人舊墓所,展拜,行茶禮夕上食,仍詣恩彦君墓所,展拜。

3月22日

○己卯,以金箕晩爲禮曹判書,徐戴淳爲刑曹判書。

○召見,回還三使臣。

3月24日

○辛巳,全溪大院君、完陽府大夫人發靷時,望哭。

3月26日

○癸未,全溪大院君、完陽府大夫人安葬時,望哭。

夏四月

4月2日

○戊子,詣仁政殿,親傳宗廟夏享香祝。

○以洪淳穆爲吏曹參議。

4月3日

○己丑,以成原默爲議政府右參贊。

4月4日

○庚寅,御春塘臺,行別試文武科殿試,文科取幼學李後善等三人,武科取閑良洪鶴周等二十一人。

4月5日

○辛卯,以金炳雲爲吏曹參議,兪章煥爲司憲府大司憲,鄭始容爲司諫院大司諫。

4月10日

○丙申,詣綏陵、徽慶園,親祭,順康園展拜,仍經宿。

4月11日

○丁酉,詣光陵展拜,全溪大院君墓所,行酌獻禮,仍經宿。

○綏陵、徽慶園、親祭時亞獻官以下,施賞有差,禮房承旨鄭㝡朝,執禮修撰李彙承,大祝校理尹定善,竝加資。

4月12日

○戊戌,還宮。

4月14日

○庚子,以柳相弼爲刑曹判書。

4月15日

○辛丑,詣眞殿展拜。

4月16日

○壬寅,御春塘臺,行文武官重試,文取宋欽翼等五人,武取李鍾夏等八十四人。

○給驪州牧燒戶恤典,敎曰:「卽見畿伯狀啓,驪州失火,誠不啻孔酷而已。千餘戶之一時回祿,已是驚慘,而人命致死不少,念其呼號奔波之狀,實不忍想到。此若無別般慰恤之擧,則失所之民,將可以奠接?道內秩高守令中,慰諭使差出,使之卽爲馳往,凡係安慰之節,量宜措處後狀聞。畿伯與該牧使,亦復十分爛商,賙救結搆之方,卽速擧行。」

○以楊州牧使金永爵爲慰諭使。

4月17日

○癸卯,召見,黃海監司金淵根,辭陛也。

○給義州府燒戶,恤典。

○給咸興府燒戶,恤典。

4月18日

○甲辰,敎曰:「咸興失火,思之實甚驚慘,此不可無別般顧助。丹木五千斤,銀子五百兩內下。而今年進供鹿茸價錢中,三千兩,亦爲劃給。」

○以李晋翼爲吏曹參判。

4月23日

○己酉,御春塘臺行瑞葱臺。

4月24日

○庚戌,敎曰:「自遣慰諭使後,歷屢日而一念靡已,今見狀本,近千戶棲屑之狀,更覺矜惻。此不可無別般賙恤,所請十二結零,限三年減稅事,特爲依施,丹木三千斤,銀子三百兩內下,而此猶有不敷之慮,自廟堂,量宜區劃,以爲及時結搆奠接之地。」

4月25日

○辛亥,御熙政堂,受新恩謝恩。

4月26日

○壬子,召對。

4月27日

○癸丑,召對。

4月28日

○甲寅,召對。

○以趙秉夔爲刑曹判書,鄭㝡朝爲漢城府判尹,李豐翼爲成均館大司成。

4月29日

○乙卯,召對。

4月30日

○丙辰,藥院入診,及次對于熙政堂。

○敎曰:「昨今年畿民事勢,實所可矜。乙卯條京各司上納停退條,特爲蠲蕩,以紓一半分民力。」

○以李濟道爲黃海道兵馬節度使。

五月

5月1日

○丁巳,詣仁政殿,親傳景慕宮夏享香祝。

○召對。

5月2日

○戊午,召對。

5月3日

○己未,召對。

5月4日

○庚申,召對。

5月6日

○壬戌,召對。

○諭判府事權敦仁曰:「頃於所過之地,草草數行語,尙有室邇人遐之思。而其時史官之回惠音邈然,卿果有介于中而然歟?予有一言而可卞往事者。天生斯人,人各有見,有見各言,則不得不有同有異矣。凡厥朝廷議論,人人何必雷同?苟爲雷同,諮訪之義安在哉?卿於此,若熟慮而深究,必有所蹶然起身者矣。」

5月8日

○甲子,召對。

○行翰圈,李玄翼、金炳弼、徐承輔、趙寅燮、李世宰、金鶴根。

5月9日

○乙丑,召對。

5月10日

○丙寅,詣北苑,行望拜禮,仍御春塘臺,行參班儒武試射,銘進士尹泰經,判官金炳潗,閑良王眘說等六人,幷直赴殿試。

5月11日

○丁卯,召見入格儒生。

○敎曰:「慈聖誕辰載邇,予小子岡陵之祝,與年俱新。十五日當於春塘臺,親臨宣饌矣,時原任大臣、國舅、時原任閣臣、耆社、諸臣,幷來會,儒生亦當應製試取矣,該房知悉。」

○行翰林召試,取李世宰、趙寅燮、金炳弼。

5月12日

○戊辰,召對。

5月15日

○辛未,御春塘臺,行儒生應製,賦進士南鍾益,幼學徐相翊,進士趙埰,幷直赴殿試,幼學閔永來、趙升和、朴宗五,竝賜進士。

○以南秉哲爲都摠府都摠管,中批也。

5月16日

○壬申,命判府事金道喜,復拜相職。

○以洪在龍爲水原府留守,金世均爲吏曹參議。

5月18日

○甲戌,以趙亨復爲司憲府大司憲,黃

猜你喜欢
  乌丸鲜卑东夷传第三十·陈寿
  ●卷九·司马光
  序·沈德符
  卷之五百二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九·佚名
  皇王大纪卷八·胡宏
  今献备遗卷十八·项笃寿
  第十一册 天命四年七月·佚名
  四一○ 江西巡抚海成奏遵旨陈明前进书籍应存应领情形折·佚名
  卷四·傅恒
  令狐整传·令狐德棻
  毕锵传·张廷玉
  一四四、邹衍考(附:邹奭)·钱穆
  卷二十三·陆宗楷
  邢契莘·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风骚要式 全文·徐衍

      夫诗之要道,是上圣古人之枢机。故可以颂,可以讽。“迩主事父,远之事君”。今之辞人,往往自讽自刺而不能觉。前代诗人亦曾微露天机,少彰要道。白乐天云:“鸳鸯绣了从交看,莫把金针度与人。”禅月亦云

  • 07、订婚·蒲松龄

    长命上腰为相思瘦,围带长一指;若不得江城,所期惟一死!自从见了江城,觉着这三魂出窍,好一似身在半空。那不体情的爹娘,又嫌他贫贱。这两日酒饭不能下咽,难道就死了罢! [还乡韵]好难害的相思病,也不痒痒也不是痛,这口里说不出那

  • 卷三百七十四·列传第一百三十三·脱脱

        张九成 胡铨 廖刚 李迨 赵开   张九成,字子韶,其先开封人,徙居钱塘。游京师,从杨时学。权贵托人致币曰:"肯从吾游,当荐之馆阁。"九成笑曰:"王良尚羞与嬖奚乘,吾可为贵游客耶?"   绍兴二年,上将策进士,诏考官,

  • 卷一百五十五·志第一百八·选举一等·脱脱

        ◎选举一   自敷奏以言,明试以功,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始于《舜典》。司徒以乡三物兴贤能,太宰以三岁计吏治,详于《周官》。两汉而下,选举之制不同,归于得贤而已。考其大要,不过入仕则有贡举之科,服官则有铨

  • 卷二百四十·列传第一百三十七·柯劭忞

      ○笃行下   姚仲实 夏永庆 黄一清 祝大昌 叶以清 秦玉 王庸 黄赟 刘琦 刘源 陆思孝 姜兼 胡伴侣 王士宏 何从义 哈都赤 高必达 曾德 王思聪 黄道贤 史彦斌 张绍祖 李明德 张缉 魏敬益 汤霖 孙抑石永 王克已

  • 1924──中華民國十三年甲子·郭廷以

      1﹐1(一一,二五)   (1)北京政府下令各省區改選眾議院議員(因此引起議員之倒閣運/動)。   (2)葉恭綽自上海致書孫中山,報告赴奉經過(1﹐3由廖仲愷攜往廣州,胡漢民、汪兆銘亦往)。  1﹐2(一一,二六)廣州英美領事(DouglasJenkins,MaxwellM。H

  • 第七十一回 用僧言吕光还兵 依逆谋段随弑主·蔡东藩

      却说苻丕嗣位以后,令侍中王永,都督诸军,拟讨慕容氏及姚苌,因先传檄州郡,号召吏民,檄文有云:  大行皇帝弃背万国,四海无主。征东大将军长乐公,先帝元子,圣武自天,受命荆南,威振衡海,分陕东都,道被夷夏,仁泽光于宇宙,德声侔于下

  • 卷之三十四终·佚名

    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五成化二年冬十月己亥朔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井之神○六科给事中十三道监察御史言事君以忠不忠者服上刑行师以仁不仁者有常宪迺者两广流贼猖獗荼毒生民 皇上轸念地方命都督同知赵辅统率大军

  • 卷之二百六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168.东宫里的棋手·林汉达

    唐德宗宠信宦官。那些贪得无厌的宦官,想尽办法来欺压和剥削百姓,不择手段地掠夺财物。他们设立了“宫市”,让一批太监专门到宫外采购宫里需要的东西。这些太监见到老百姓在市上出卖货物,只要他们需要,就强行购买,只付十分之

  • 曾子立孝第五十一·戴德

    曾子曰:“君子立孝,其忠之用,礼之贵。故为人子而不能孝其父者,不敢言人父不畜其子者;为人弟而不能承其兄者,不敢言人兄不能顺其弟者;为人臣而不能事其君者,不敢言人君不能使其臣者也。故与父言,言畜子;与子言,言孝父;与兄言,言顺弟

  • 第六章 公通·梁启超

    大同之世,铁路、电线、汽船、邮政皆归于一,皆属于公,是时飞船大盛通行,亦公为之,五者皆为大地交通运送之要政,公政府各设专部以经营之。是时五者繁密,如网如梭,缠于大地,既为公产而不归私有;人口尤众,游历通信尤繁,则五者所收之费

  • 外储说左下·韩非

    △经一以罪受诛,人不怨上,跀危坐子皋。以功受赏,臣不德君,翟璜操右契而乘轩。襄王不知,故昭卯五乘而履。上不过任,臣不诬能,即臣将为夫少室周。△经二恃势而不恃信,故东郭牙议管仲。恃术而不恃信,故浑轩非文公。故有术之主,信赏

  • 十住毗婆沙论 第十卷·佚名

    十住毗婆沙论 第十卷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四十不共法品第二十一菩萨如是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念佛生身已。今应念佛诸功德法。所谓又应以四十不共法念佛诸佛是法身非但肉身故诸佛虽有无量诸法不与

  • 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 第一卷·佚名

    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 第一卷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序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菩提树下。与大菩萨众。所谓金刚幢菩萨摩诃萨

  • 上清后圣道君列纪·佚名

    不著撰人。原题“方诸东官青童君传弟子王远游”。一卷。前部提及“后圣”李君、彭君及“道君”四人名。主要叙述后圣李君的事迹。李君名元一,讳玄水,字子光,一字山渊。相传为地皇后裔,玄帝时人,20岁弃家入道, 后紫微

  • 胡端敏奏议·胡世宁

    十卷。胡世宁撰。胡世宁(1469—1530),字永清,号静庵,明代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弘治癸丑(1493)进士。历官南京刑部主事,上书极言时政缺失,与李承勋、魏校、余祜称“南都四君子”。迁江西副使,疏论宁王宸濠反状,系锦

  • 法华玄论·吉藏

    凡十卷。隋代嘉祥大师吉藏(549~623)撰。又称法华经玄论。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四册。本书乃吉藏依三论教旨,以阐释法华经之要义。内容包括:(一)弘经方法,阐明弘传法华经之方法。(二)大意,说明佛说法华经之十六种因缘。(三)释名,解